第33章 身處逆境,始終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身處逆境,始終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人活在世上,當然總希望少受些挫折和磨難。但現實生活告訴我們,人的一生中,不大可能都是在一帆風順中度過的,而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和不公正對待,對此是採取自暴自棄、怨天尤人的態度,還是正視現實、勇敢地加以面對?和陳雲的經歷告訴我們,對待挫折和委屈要採取辯證的態度:一方面,要儘量使人少受些委屈,尤其不要人爲地讓人經受磨難;另一方面,當挫折到來時,一定要採取樂觀態度,經受考驗,變壞事爲好事,使之成爲獲得經驗、不斷進步的“學費”。

20世紀30年代是一生中受打擊時間最長、程度最重、後果也最爲嚴重的時期。曾說,“左”傾錯誤領導人“把我這個木菩薩浸到糞坑裡,再拿出來,搞得臭得很。那時候,不但一個人不上門,連一個鬼也不上門。我的任務是吃飯、睡覺和拉屎。”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除了對“左”傾錯誤進行力所能及的批評、抵制和在具體工作中加以糾正外,沒有灰心傷氣,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抓緊時間進行理論學習,彌補自己實踐經驗豐富但理論知識相對缺乏的不足,同時對過去實際鬥爭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並對堅持“左”傾錯誤的領導人進行分化瓦解、說服教育、努力爭取的工作,最終使得自己的正確主張逐漸爲多數人所接受,重新將中國革命的航船駛到正確的航向上來。

1960年12月,在67歲生日聚餐時說道:我就受過壓,得過三次大的處分,被開除過黨籍、撤銷過軍職,不讓我指揮軍隊,不讓我參加黨的領導工作。我就在一個房子裡,兩三年一個鬼也不上門。我也不找任何人,因爲說我搞宗派主義,什麼鄧、毛、謝、古。那時,給我戴的“帽子”就多了。說什麼山上不出馬列主義,他們城裡纔出馬列主義,可是他們也不調查研究,我也是先在城市裡,後來纔到山上來的。說實在的,我在山上搞了幾年,比他們多了點在山上的經驗。他們說我一貫右傾機會主義、狹隘經驗主義、槍桿子主義等等。那時我沒有事情做,走路坐在擔架上,做什麼?我看書!他們又批評我,說我憑着《三國演義》和《孫子兵法》指揮打仗。其實《孫子兵法》當時我並沒有看過;《三國演義》我看過幾遍,但指揮作戰時,誰還記得什麼《三國演義》,統統忘了。我就反問他們:你們既然說我是按照《孫子兵法》指揮作戰的,想必你們一定是熟讀的了,那麼請問:《孫子兵法》一共幾章?第一章開頭講的是什麼?他們啞口無言。原來他們也根本沒有看過!後來到陝北,看了《孫子兵法》,克勞塞維茨的書也看了,日本人寫的軍事操典也看了,還看了蘇聯人寫的論戰略、幾種配合作戰的書等等。那時看這些,是爲寫論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是爲了總結革命戰爭的經驗。由此,他得出結論說:“人沒有壓力是不會進步的。”由此,他多次引用司馬遷那段“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爲作也”的話,以及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弗能”的話,來要求人們正確對待前進過程中所遇到的挫折,磨練意志,振作精神,奮發有爲。

1962年1月,在七千人大會上,在講到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時,又說:一個人爲什麼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呢?爲什麼只能做這個地方的工作而不能調到別個地方去呢?我認爲這種下降和調動,不論正確與否,都是有益處的,可以鍛鍊革命意志,可以調查和研究許多新鮮情況,增加有益的知識。我自己就有這一方面的經驗,得到很大的益處。不信,你們不妨試試看。

對待前進道路中因人爲失誤而帶來的困難、挫折,所遭遇的逆境,陳雲也始終採取正確的態度,既不唯心盲從,也不消極怠工,而是十分注意鬥爭的策略,在時機成熟時將失誤徹底糾正,走出逆境。

1939年5月,陳雲在《怎樣做一個員》一文中就說過:“每一個黨員應該深刻知道,中國革命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鬥爭過程,在彎曲險峻的革命道路上,革命者必須經歷長期的艱苦和波折;在與敵人經常的鬥爭中,在每一事變的緊急關頭,還有犧牲的可能。因此,每個員不僅要堅信必然實現,而且必須對於工人階級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有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和奮鬥到底的決心。”他說,所謂奮鬥到底,用一句南方的通俗的話說,就是奮鬥到“翹辮子”爲止。

陳雲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無論是在1962年以後因贊成對形勢的嚴重困難程度要有足夠的估計以及支持“包產到戶”等做法而受到錯誤批判的時期,還是在“**”中受到不公正對待的時期,他對個人的任何處境都不很在意,而把主要精力仍然放在對黨和國家的前途與命運以及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的關注上。

1966年底,隨着“**”運動的日趨狂熱,社會上開始出現攻擊陳雲的大標語和小報。在1967年初的一個深夜,一羣造反派突然闖進了陳雲的家,進行打砸搶。此時,陳雲在周恩來的關注下,住到了萬壽路的一處地方。家中只有他的女兒陳偉華一個人。造反派見沒抓到陳雲,就把陳偉華揪住“審”了一下。因未達目的,造反派大砸了一會,就撤走了。臨走時他們在地上和牆上到處都塗寫了“打倒陳雲”的大標語。事後,當陳雲聽說了抄家的事後,不僅不爲所動,反而鎮定如常地坐在沙發上,從容地聽女兒仔細地講述被“審”的情況,有時還放聲大笑起來。聽着聽着,他站起身來,說道:“紅衛兵抓住我,也沒什麼了不起,我和他們評理就是了。”他一邊說,一邊甩起雙臂,做出走正步的樣子,意思是,革命的路還要堅定地走下去。

第30章 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第16章 陳雲提出農副產品實行統購統銷第34章 在對待親友上,要求都十分嚴格,從不允許搞特殊化第27章 陳雲主張堅持原則,從嚴治黨第3章 高度重視農民問題第2章 經過反覆求索,最終都確立了對馬列主義的堅定信仰第5章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陳雲和毛澤東一樣,都對“左”第12章 毛澤東授予陳雲中將軍銜第1章 兩位歷史偉人青少年時代的不同成長曆程第34章 在對待親友上,要求都十分嚴格,從不允許搞特殊化第32章 主張採取“古爲今用”的方針第9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36章 主要參考書目第15章 懲治不法資本家的違法活動第3章 高度重視農民問題第5章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陳雲和毛澤東一樣,都對“左”第7章 遵義會議第9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16章 陳雲提出農副產品實行統購統銷第10章 陳雲敢斷家務事第31章 陳雲強調要克服山頭主義第18章 陳雲負責主持“一五”計劃的編制工作第4章 相繼發動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農民起義第7章 遵義會議第10章 陳雲敢斷家務事第21章 陳雲順利當選爲黨中央副主席第15章 懲治不法資本家的違法活動第20章 做好政府工作報告第21章 陳雲順利當選爲黨中央副主席第15章 懲治不法資本家的違法活動第13章 陳雲受命擔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第14章 陳雲領導取得了穩定物價等鬥爭的勝利第19章 陳雲強調高級領導人要提高革命覺悟第17章 陳雲受命主持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工作第12章 毛澤東授予陳雲中將軍銜第18章 陳雲負責主持“一五”計劃的編制工作第32章 主張採取“古爲今用”的方針第30章 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第23章 糾正“大躍進”運動的失誤第31章 陳雲強調要克服山頭主義第3章 高度重視農民問題第19章 陳雲強調高級領導人要提高革命覺悟第28章 黨的羣衆路線,關心羣衆疾苦第36章 主要參考書目第27章 陳雲主張堅持原則,從嚴治黨第8章 抗日戰爭後,陳雲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第36章 主要參考書目第34章 在對待親友上,要求都十分嚴格,從不允許搞特殊化第26章 通過發展經濟來解決財政問題第35章 要加上對建國前28年中毛澤東主要功績的論述和說明第2章 經過反覆求索,最終都確立了對馬列主義的堅定信仰第21章 陳雲順利當選爲黨中央副主席第3章 高度重視農民問題第25章 要學習和借鑑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第21章 陳雲順利當選爲黨中央副主席第23章 糾正“大躍進”運動的失誤第4章 相繼發動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農民起義第3章 高度重視農民問題第27章 陳雲主張堅持原則,從嚴治黨第36章 主要參考書目第20章 做好政府工作報告第34章 在對待親友上,要求都十分嚴格,從不允許搞特殊化第2章 經過反覆求索,最終都確立了對馬列主義的堅定信仰第35章 要加上對建國前28年中毛澤東主要功績的論述和說明第19章 陳雲強調高級領導人要提高革命覺悟第13章 陳雲受命擔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第8章 抗日戰爭後,陳雲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第34章 在對待親友上,要求都十分嚴格,從不允許搞特殊化第1章 兩位歷史偉人青少年時代的不同成長曆程第28章 黨的羣衆路線,關心羣衆疾苦第5章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陳雲和毛澤東一樣,都對“左”第6章 引起共產國際的注意第17章 陳雲受命主持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工作第29章 一生堅持學習和善於學習的歷史偉人第26章 通過發展經濟來解決財政問題第15章 懲治不法資本家的違法活動第36章 主要參考書目第26章 通過發展經濟來解決財政問題第30章 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第13章 陳雲受命擔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第29章 一生堅持學習和善於學習的歷史偉人第18章 陳雲負責主持“一五”計劃的編制工作第32章 主張採取“古爲今用”的方針第17章 陳雲受命主持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工作第20章 做好政府工作報告第20章 做好政府工作報告第27章 陳雲主張堅持原則,從嚴治黨第22章 陳雲提出經濟建設方針第19章 陳雲強調高級領導人要提高革命覺悟第36章 主要參考書目第8章 抗日戰爭後,陳雲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第13章 陳雲受命擔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第16章 陳雲提出農副產品實行統購統銷第20章 做好政府工作報告第25章 要學習和借鑑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第3章 高度重視農民問題第21章 陳雲順利當選爲黨中央副主席第8章 抗日戰爭後,陳雲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