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

德國陸軍元帥毛奇伯爵在五十年前寫道:任何一場大規模會戰所造成的物資和精神後果,影響都極爲深遠,通常會形成一個被徹底改變的形勢。

這句話用來描述中日山東之戰後的形式是完全貼切的。

山東戰役爆發後,對中日兩國乃至世界的衝擊是巨大的,儘管歐洲正在進行着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科技程度最高,死傷最爲慘重的戰爭,但中外各界還是以迥乎不同的立場對中日之戰表示了高度的關注。

山東戰役爆發後,中外密切關注着戰爭的進展,但真實的情況卻很難獲得。交戰雙方不約而同地封閉了新聞,給所有關注這場戰事的人們以巨大的懸念。

一方是已經加入協約國的日本,另一方被視爲同盟國潛在的盟友。中日之戰便與歐戰掛起了鉤。

戰役於9月25日正式爆發,由於中方嚴格封鎖了消息,於是流言有了市場。主要產生於北京,其次是天津和上海這兩座外國人聚集的城市,以各種形式、不同速度向周邊擴散。

反響最激烈的不是北京,而是天津。這座曾是北洋系大本營的北方重鎮,因受庚子條約的限制,國防軍並未進駐,最近的部隊駐紮在楊村一線,宣示主權成了警察。這座城市因爲有太多的僑民而有了與北京完全不同的風氣,消息更爲靈通,言論更爲自由。生活也更爲新潮。自山東之戰打響,天津各界密切關注着戰事的發展,雖然沒有正式的渠道。但日軍攻佔高密、昌邑等地的消息還是流傳開來,引發了學潮。

10月10日,天津大學(前身爲袁世凱創辦的北洋大學堂)千餘師生舉行反對日本侵略的示威遊行,遊行隊伍聚集至海光寺前高呼“日本鬼子滾出中國去”等口號,讓奉命保護學生的天津警察局十分的緊張,但日本駐軍卻表現出令中方詫異的剋制,雖然在司令部前架設了沙袋和機關槍。但始終沒有跨出院牆一步,更沒有調集軍隊驅散示威人羣。因而也就沒有發生天津市政府最爲擔心的流血事件。

這個場景被《字林西報》記者看在眼裡。敏銳地察覺到日本人可能在山東打輸了!否則日本人不會這麼收斂的!

直到10月15日下午,國防部宣傳局受命在北京舉行了專題新聞發佈會,國防部長王明遠上將親自披露了最新戰況,《中華報》、《國防報》等主要媒體加印了號外。消息一出。北京立即沸騰。市民們徹夜燃放鞭炮,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是狂歡的人羣,首都成了歡樂的海洋!軍人成了最可愛的人,行走在街頭的軍人總免不了被“蹂躪”的結局,他們被狂熱的學生所包圍,被擡起來加入遊行的隊伍。北京的大中學校在16日均放假一天,以示慶祝。僅16日一天,北京市政府就收到民衆自發捐贈的慰問金700萬元之巨!

所有的擔心都煙消雲散,英勇的國防軍果然不負衆望。自青島大捷後再次取得大勝!日本鬼子攻進來的四個師團全部完蛋了!壓抑在心頭一月之久的鬱悶全部釋放出來,“國防軍萬歲!”“總統萬歲!”被遊行隊伍喊出的口號響徹雲霄。

繼北京之後,瀋陽、天津、濟南、太原、武漢、南京、廣州、西安、上海、成都、南昌等城市均爆發了勝利大遊行。在武漢,龍謙的巨幅畫像第一次出現在遊行隊伍中,那是漢陽鋼鐵公司的作品。“龍大總統萬歲”成了所有城市遊行民衆必呼的口號。

日本僑民在中國的舉國歡慶中受到了損失,幾乎所有城市都發生了針對日本僑民的暴力事件,延及那些爲日本人效力的中國人,大約有70%放棄了原工作。漢奸成爲了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水坑。再高的薪水也不好拿了。

最嚴重的還是在武漢。學生和工人隊伍涌入了漢口日租界,日本人開的商鋪遭到打砸。至少造成兩名日僑死亡。緊急調來的一個團費了好大力氣才制止了羣衆對日本領事館的衝擊。

10月21日,總統辦公廳以特急公文通知各省、直轄市,要求各地政府加強對外國駐華使領館、文化事業團體及商企業的保護,不得隨意侵犯之。通告特別強調,今後無論何種情況,均不得打出國家領導人畫像和領導人萬歲的口號。

這份正式公文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壓抑在民衆心頭的情緒一旦爆發,絕不是一份公文所能制止的。百餘年來,中國飽受列強軍事、經濟、文化諸多方面的侵略滲透,“洋人”成爲高高在上的特殊物種,華人與洋人發生的任何爭執幾乎必以華人認輸爲結果。現在好了,大總統一手締造的國防軍不僅從德國人手裡搶回了青島,而且乾脆利落地打敗了東洋人!那種久違的民族自豪感一下子就迸發出來了,收拾幾個漢奸小鬼子算什麼?喊出龍大總統萬歲可是民衆的心聲。

戰爭尚未結束,但幾乎所有人都認爲已經結束了。

已經覺醒的中國在翹首盼望繼之而來的捷報,但列強卻希望這場戰爭迅速結束了。

“不能繼續下去了!”朱爾典以少有的嚴厲口氣對康德說,“我已經向林權助轉告了大英帝國的態度,繼續增兵是愚蠢的!日本帝國放棄了自己的職責,不僅將陸軍陷入滅頂之災,而且牽制了海軍已經協商好的行動,這是大英帝國所不能容忍的。”

康德點點頭,他知道英國人的擔心,不在於德國海外殖民地,也不在於施佩那支破交艦隊,而在於中國滑入德國人的懷抱。

山東戰役展示了中國陸軍的實力。這個不需要任何的懷疑了。當確切的戰況傳回法國,外交部迅速做出反應,立即設法終止戰爭。絕不準出現中國加入同盟國的任何可能。康德知道,英國人肯定持同一立場。

果然,德國人加大了對中國的拉攏,有確切的情報顯示,德國人數日前有一個商務代表團秘密來中國了,他們是搭乘美國人的商船來華的,究竟抱有何種目的。英法俄等國使領館及情報機構尚未得到確切的消息。

“法蘭西共和國與大英帝國持完全一致的態度。但是老朋友,您準備如何着手呢?”康德問朱爾典。歐戰將英法兩國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兩國關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

“我們應當讓美國人出面。他們說話更管用些。”朱爾典陰沉着臉,“這下中國人該得意洋洋了,那個軍閥一定會開出令日本人難以接受的高價來。”

“那有什麼辦法?”康德笑笑,“誰讓他們的兩個師被人家鐵桶般圍着?像兩隻煮熟了的鴨子。”跟朱爾典不同。康德對於軍事問題比較關注,15日國防部記者會後,英法兩國拋開俄國人向中國國防部提出了派遣軍事觀察員赴戰場考察的要求,16日獲得批准。兩國使館立即派出了聯合軍事觀察組到山東,現在正在返回的路上,但相關的報告已經遞上來了,中國人不僅沒有虛報戰果,而且隱瞞了部分戰果,南北兩個大包圍圈的日軍已經斷糧。靠殺馬充飢。

在康德看來,中國人很聰明,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收放自如。在杞城以東消滅了第18師團後卻停止了繼續攻擊,將兩個包圍圈裡的三四萬日軍當做人質了。

“老朋友,我的看法是首先要打消日本人愚蠢的增兵行爲,國防部王上將已經明確表示,日本繼續增兵山東表示他們尚未接受教訓,這種情況下。國防軍必須奉陪到底。現在即便美國人願意調停,中國也難以接受。您知道。又一箇中國師正在集結了,而且是公開集結。論人力,沒有一個國家是中國的對手。這方面,您有着更大的發言權。”

英日同盟並未到期,從哪一個方面講,法國對日本的影響力都不如英國。如果換做俄國,情況則顛倒過來了。

朱爾典搖搖頭,他已經兩次拜會日本駐華大使林權助了,但林權助的態度仍很強硬,至少中國必須賠償日本全部戰爭損失,纔有可能結束這場戰爭。不然,帝國不惜對華宣戰,將戰爭擴大化。

奇怪的戰爭。打到這個地步,兩國並未宣戰,日本駐華使館並未關閉。當然,日本人收斂了很多,街上一般見不到日本人的身影了。

“或許日本人仍心存僥倖。結束戰爭最好的手段就是戰爭本身,”康德問朱爾典,“您認爲日本還有沒有翻盤的希望?”

“沒有了。您一定注意到了,中國人並未從北方抽調一兵一卒。他們已經做好了在滿洲或者天津與日本再開戰場的準備。日本人在這兩處都不佔任何優勢。如果繼續增兵山東,就是軍事學上最忌諱的添油戰術,不僅救不出被圍部隊,而且會將援軍拖死!另外,日本的財政很難支撐舉國一戰了,增稅也不行了,除非美國人會幫助他。可是……”

美國人當然不會幫助日本。自日俄戰爭後,實力急劇膨脹的日本海軍已經將美國當做了假想敵。情況已經不是十年前了……英法因歐戰而自顧不暇,根本無力向日本伸出援助之手。

“中國民氣的上揚是非常值得憂慮的事情。您剛纔說的很對,這個國家的人力資源幾乎無窮無盡。您一定注意到了徵兵站排着長隊的人流了,那更多是給日本人看的。中國打贏了這一仗,但他們也無力對日本做全面的清算,這不止是海軍問題,否則,中國人幹嘛在滿洲和天津如此剋制?難道現在不是收回主權的最佳時機嗎?”朱爾典進一步分析道。

“但日本的愚蠢將爲那位野心勃勃的獨裁者撕開一道我們所不願看到的縫隙,一道損害我們在華利益的難以癒合的縫隙!遭受損失的不止是日本,還會有法國英國。當然還有俄國。”康德似乎看到了中日之戰後的遠景,一個在陸上打敗了日本的中國將更加桀驁難馴。中國手裡的牌張越來越多,而英法卻越來越少。“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吧,如果出現中國與德國結盟,對於遠東將是一場難以估料的災難。您還是儘快聯繫芮恩施吧。”

朱爾典尚未約見美國大使芮恩施,法國大使館派往山東觀戰的朗勒扎克少校提前返回了北京。在法國駐華使館,朗勒扎克少校向法、英、俄三國大使詳細彙報了他所親眼觀察到的山東戰事。

“兩個大包圍圈裡的日軍依靠自身力量突圍的希望爲零。”朗勒扎克少校報告道,“華軍炮兵在單向屠殺,日軍基本沒有反擊了。或許保存着爲數不多的彈藥應對中國人的進攻。據中國人說。兩個包圍圈裡的日軍已經斷糧,靠屠宰戰馬爲食。最多再堅持半個月。日軍必須做出選擇了,或者拼死突圍,或者投降。沒有第三條路可走了。”

“如果日軍援軍投入,不會改變形勢嗎?”

“不會。我們在膠縣一帶走了兩天。膠南仍在激戰,華軍未允許我們去那裡。但就兵力對比分析,在華軍第6師和第1師實現會師後,日軍援軍突破膠州灣防線的可能性極小。第9師團雖然擺脫了被包圍的厄運,但損失極爲慘重,我們在膠縣華軍指揮部見到了一面日軍的聯隊旗,那面旗幟大部已被燒燬,但仍留存了約三分之一的殘留物。華軍指揮官介紹說那是日軍第19聯隊的軍旗,該聯隊在膠縣防禦戰中被全殲了。這個聯隊是第9師團的部隊。考慮到這個師團在青島攻堅中所蒙受的傷亡,中國人所說的‘可以一氣將日軍趕下大海’並非吹牛。我們認爲,中國人不攻擊據守海岸登陸場的第9師團殘部既有畏懼日本海軍艦炮遠程打擊的因素。也有尋求用其他途徑解決戰爭的用意。如果日軍援兵在膠州灣登陸發起攻擊,中國人將首先解決高密第3師團,那部分日軍據說最多隻有一萬人了,以徹底打消日本人的蠢動。”

“少校,您對華軍有何評價?經歷了一系列殘酷的戰鬥,華軍部隊一定遭受了巨大的傷亡。您認爲他們在不調集援軍的情況下有能力繼續打下去嗎?”

朗勒扎克用奇怪的眼神盯住了提出問題的朱爾典大使,“當然。當然可以打下去!首先糾正您的一個錯誤,華軍的一個新師,來自東南軍區的第19師已經抵達濟南了,我回來的時候親眼看到了這支正在換裝棉衣的部隊。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可以再調兩個師上來。而且,我認爲依靠現有部隊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了。我們走訪了昌邑、高密以及膠縣的數支華軍部隊,他們精神飽滿,求戰心切,日本人遇到的一切問題他們都不存在,無論是武器彈藥還是糧食。兵力損失?要知道這是在中國人自己的地盤上打仗,光是那些支援前些的運輸隊就足以彌補損失了——假如中國人願意那樣做的話。”

“估算時間,日本增援部隊應當抵達山東了,你在山東有沒有這方面消息?”

“沒有確切的消息。但我認爲華軍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別說是一個師團,再多兩個也不能使戰爭逆轉了。毫無疑問,日本打輸了。”朗勒扎克少校再次強調了他的結論。

“那麼,您以一個行家的眼光評價一下這場戰爭,結果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被康德認爲根本不懂也不關心軍事問題的朱爾典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日本人太愚蠢了。兵力劣勢、裝備劣勢、後勤供給劣勢,情報支持劣勢,他們竟然在所有因素都不佔優的情況下發動一場遠征。除了可笑的勇氣之外,再沒有值得一談的東西了。這個結果是必然的。中日山東之戰所暴露的東西對我們亦有學習借鑑之處,在經歷了這場戰爭後,他們的指揮官將獲得更多的經驗。中國陸軍已經是一支可以影響地區局勢的力量了。”

“謝謝你少校。”朱爾典站起來,對康德和廓索維茨說,“我想我該去辦正事了。”

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25節 俘虜們二第18節 王士珍二第10節 天津四第3節 喀山二第36節 鑾駕回京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15節 演習第28節 變化四第29節 戰長沙二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24節 俘虜們一第21節 德州之戰三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20節 範德平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19節 初遇義和團二第24節 縱論二第2節 南滿支隊2第5節 狄文父子第2節 國會二第3節 和平堡壘第12節 北京二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3節 黑溝臺一第9節 別離第14節 楊士驤四第8節 終戰協定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7節 天津一第6節 就職第36節 鑾駕回京第16節 北京會議第17節 平叛七第9節 這一仗三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2節 懷來第7節 許思一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4節 監獄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6節 戰與撤第4節 破莊四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4節 要塞四第6節 軍餉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4章 關東風雲第一節伏擊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4節 國會四第32節 沂州一第23節 北京十三第39節 第十鎮第2節 小洛克菲勒第25節 寧時俊二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17節 規勸第1章 大人物第一節王月蟬第6節 抗洪六第8節 交底第8節 連樹鵬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18節 王士珍二第24節 假戲真唱第23節 行刺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13節 軍規二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30節 情報處一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24節 假戲真唱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13節 阻擊六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2節 汀泗一第23節 韶關會議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7節 外交沙龍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2節 坦克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10節 阻擊三第19節 德州之戰一第24節 寧時俊一第19節 西南與西北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17節 刺殺第3節 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