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韓軍海軍在這一天並沒有閒着,當天早晨,一支由多艘戰艦組成的艦艇編隊就沿朝鮮半島的西海岸線北上,在人民軍岸艦導彈射程之外,使用艦艦導彈對人民軍的海軍基地、岸防陣地等目標實施打擊。按一般人的常識,反艦導彈是專門用於攻擊軍艦的,不過經過對制導系統改進之後,攻擊陸上目標的效果也相當不錯。只可惜韓艦上的導彈太少,每艘只有8枚反艦導彈,沒能給人民軍以重創。

北朝鮮海軍面對來犯的韓國軍艦竟顯得無力還擊,因爲其海軍實力遠遠不及對手。岸炮和岸艦導彈打不着,空軍又無力支援,全部空軍力量都投入到中部戰場,至少作戰艦艇,僅有的幾艘護衛艦早就躲開了,只有導彈艇、魚雷艇,還有一些炮艇出來迎戰。結果沒等靠近,就被對手的艦炮擊毀不少,不但沒能擊退對手,還損失慘重。

北朝鮮海軍唯一可與對手相比的是,它擁有的大量潛艇。可潛艇在這時竟無法發揮作用,因爲潛艇無法與水面艦艇正面交戰。不過正是這些潛艇還是讓韓國海軍的勝利顯得毫無光彩。開戰之前,北朝鮮的潛艇就出海了。

開戰時,這些潛艇就投入到對韓國的封鎖戰中。一艘往來於韓國與中東之間的貨船首先被擊沉,接着一艘韓軍驅逐艦因艦員過於大意,沒有及時發現潛艇,結果被擊沉。韓國的反潛戰能力也的確不是吹出來的,一天之內就擊沉3艘、俘獲1艘潛艇。

當天的戰局對韓國來說並不很糟糕,形勢還沒有失去控制,問題對於普通人來說,糟受了多少損失比取得了什麼樣的戰果更重要,更不可能與去分析戰局,結果大多數韓國人的感覺是“前方失利”,使人們驚慌不以,漢城市內已經出現恐慌,顯現出混亂,好在,秩序還能夠控制。

精心經營的防線竟在一天之內被打開一個大口子,事實讓韓國的將軍們重新評估人民軍的實力。有人提出南撤的計劃,撤到南部地區,等待美國的援助,然後再發動反擊。可這個計劃不僅被否決了,而且提出者還被樸正富以憂亂軍心的犯名抓起來,說要槍斃他。

“你的心情不好嗎?”當樸正富的朋友金學詩,也是韓國空軍的一名參謀,聽到有關的消息之後,親自前來向樸正富問道。

樸正富回答道:“不!我的心情不錯!”

“現在前線危急!有人提出南撤計劃並非不可以!”

“不用擔心!我們一定給勝了!”

“什麼?”

“那我問你,我們的空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佔據優勢,可爲什麼不能取得中部地區的制空權?甚至還處於被動的地位。”

“敵人不計損失的與我們爭奪中部地區的制空權,甚至不顧其它地區。”

“不計一切的進攻的確迫使我們後退了,但我們還沒有崩潰。對手已經損失慘重,不說別的,就其空軍的損失,我想你比我清楚。”

“那當然,我們的損失還不大,明天取得制空權不成問題。”

“他們用盡了全力,而我們還有勁沒用上。”

經過這一番談論之後,金學詩的信心增加了,可惜還許多事正等着處理,馬上就要走,臨別之時,他說道:“我想北方最大的錯誤是,不應主動攻擊美軍,結果使美國出兵支援我們。”

可樸正富的回答是:“他們沒錯,如果我軍失利,那麼美軍參戰就是早晚的事,所以還是先下手的好。你認爲北方把美國人當朋友嗎?”

是的,人民軍已經用盡了全力。按原計劃應由第一梯隊打開突破口,接着第二梯隊利用這個突破口,向南快速推進,將韓美軍分割在幾個區域內,最後將被包圍的韓美軍一一“吃掉”。現在突破口才剛剛打開,而第二梯隊的部隊已經投入戰鬥,且損失不小,要完成計預定任務已經不可能,可後繼部隊還沒有趕到戰場,不可能及時投入戰鬥。接下來的切割與圍殲敵軍的任務將更加艱難。第一梯隊的部隊原計劃在完成突破任務之後,立即進行補充休整,準備用於最後階段的行動,現在這已不大可能了,部隊的損失遠遠超出了預期。

雖然付出了慘重代價和進展緩慢,金正日等人民軍領導人也意識到他們不僅過低的估計了敵人,也過高的估計自己的。沒有一個人願意或者敢於提出放棄進攻,戰爭一經開始,在未分勝負之前,不可能輕易停止,勝利雖然遙遠,但並非不可及。

金正日下令:全軍連夜進攻!於是本已疲勞的部隊再次投入戰鬥,夜幕的降臨並沒有阻止激戰的發生。人民軍從被打開的突破口內蜂擁而上,往韓軍後方進攻。整個夜上,韓美空軍全部投入戰鬥,地面部隊也全力抵抗,但人民軍依然在推進,只是速度越來越慢。在黑夜中,人民軍的裝備質量的劣勢顯現出來,夜視器材的落後,使坦克、裝甲車成爲對手的靶子,通信設置的落後與不足,使指揮失靈,失去許多戰機。可是人民軍的步兵的確是優秀的,不畏困難,更不畏犧牲,視死如歸的精神讓對手敬佩,也正是靠這一精神,人民軍才得以前進。

對於人民軍炮擊駐韓美軍,造成美軍12亡7傷,美國人是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忍受的,美國輿論界將此事件比成第二個“珍珠港”事件。更讓布什毫不猶豫地做出出兵韓國的決定,接着他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宣稱美國必須進行報復,美國國會則不經任何辯論就以絕對多數票通過有關的決議。於是美國政府宣佈動員後備役軍人,徵用民用船隻和飛機向韓國增兵。大叫着出兵臺灣的美國人,一時間把臺灣忘記了,一心只想着如何報復北朝鮮。

這次聯合國又一次與美國人過不去,中國與俄羅斯的反對票,讓美國人在聯合國中的努力以失敗爲結局。好在,當年籤的是“停戰協定”,美國人依然“名正言順”的打着聯合國的名義出兵。當年的“聯合國軍”可謂人多勢重,今天昔日的盟國紛紛表示退出,願意參加者少的讓人可憐,而且動口不動手。日本人的確有出兵之意,可是韓國人說什麼也不答應,最後日本人引用周邊事態法案,爲美軍行動提出後勤支持。

戰前,美國駐韓國的兵力不足5萬,現今大規模的地面戰已經開始,急需投入大量地面部隊,科舍爾已開出立即增兵20萬的要求。第82空降師、第101空降師、陸戰隊第3師、第25輕步兵師等部隊立即受命增援。48小時內第82空降師與第101空降師的將到達韓國,實際上此前這兩個師正在向亞洲地區調動,其中有一部分已到達韓國。駐沖繩的海軍陸戰隊第3師也可馬上裝船,全師可在一週內投入戰鬥,駐夏威夷的第25輕步兵師全師投入戰鬥所需的時間要更多一些。這些部隊都屬於輕型部隊,缺少重裝備,好在,朝鮮半島屬於山地,不太需要M1A1坦克等重型裝備。

由於韓國距離美國太遠了,而美軍的運輸能力有限,在短時間內,運送如此多的人員與裝備根本不可能。好在,美軍在韓國的基地內儲備有大量武器裝備,增援部隊放棄手中的裝備,乘飛機到達韓國,再用倉庫內的武器重新武裝起來。這樣速度是快了點,不過也有問題,如:接收的裝備可能與原來的不同,原來用M1A1坦克的,現在改用M60A3,用不熟悉的裝備作戰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這還是小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美軍一時間無兵可調。美國近些年來的軍備政策是:注意提高質量,減少數量,一味強調所謂“零傷亡”概念,突出空中打擊,忽視發生大規模地面戰的可能性。軍隊規模一裁再裁,尤其是陸軍,本已少的可憐的部隊還要部置於世界各地,擔負各種任務,造成可供抽調的部隊數量有限。從其它地區抽調部隊不僅是無異於拆東封閉補西牆的方法,而且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動員後備役部隊所需要的時間更多,可以說是“遠水解不了近喝”。

數量減少了,可以用提高質量的方法保持戰鬥力。可制定的武器開發計劃多“華而不實”,美軍的裝備也與海灣戰爭時期沒有什麼差別,坦克由M1A1改成M1A2,飛機還是F-15、F-16,不同的是,比當年再加破舊,至於所謂“先進”的F-22、JSF還要等幾年才能執行任務。

此次出兵,後勤運輸能力成爲最困擾美軍的問題,因爲這是勞師遠征,大部分兵力和作戰物資都要從遠距戰場的地方運來,運輸距離少則幾千公里,多則上萬公里。

布什沒能滿足了科舍爾的全部要求,但科舍爾並沒有因此抱怨什麼,因爲布什已經結盡全力,甚至將出兵臺灣的計劃無限期的推遲,以便將兵力抽調給他。這也就是說,在解決朝鮮問題之前,美國沒有多餘地兵力可派往臺灣。唯一讓科舍爾抱怨的是,美國近些年來實施的軍備政策,這一政策使美國失去了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能力。

更’多‘小’說,‘盡’在‘星’月‘書’吧‘!《夢中的臺海之戰》第24章由星月書吧整理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