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們也意識到了近幾天的反常情況,在葉知秋的提醒下,更是肯定敵人會有大的動作。於是,都在着手分析日軍可能的突破方向、戰役企圖,計劃實施步驟,以及解放軍如何調兵遣將,任何對抗對方可能發動的強大攻勢……

解放軍炮兵的炮擊行動明顯升級,而前線偵察員也不斷地將敵人遭受炮擊後的反應及時傳回司令部,供參謀們分析。解放軍參謀就根據這些零星的情報,穿針引線,把它們縫合在一起,希望能逐步看清敵人的部署。

200Y年1月1日凌晨5時50分,解放軍上千門火炮一起怒吼!不同口徑的榴彈、火箭彈、燃燒彈、高爆彈、子母彈,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將日軍駐紮的基隆地區變成了一片火海。

但敵人靜默。沒有絲毫的反擊!

防止敵人先發制人的反炮火準備在持續了30分鐘後結束。

200Y年年1月1日早晨8時正。日軍地面部隊開始了猛烈的炮火準備。與此同時,巡弋在基隆附近海面的50多艘戰鬥艦只上所有的大口徑艦炮,甚至艦對艦導彈,艦對面導彈也同時開火。這還不只,天空上突然鋪天蓋地地出現了無數架戰鬥機、轟炸機,氣勢洶洶地向解放軍撲過來!

日軍代號“新年曙光”的進攻行動迅速拉開了帷幕。

雙方炮兵開始對射。炮位偵測雷達的使用,使火炮一開火,便將位置暴露的一清二楚。如果火炮發射完後,撤出陣地稍慢一點,便會在對方的報復攻擊中灰飛煙滅。每個炮班戰士都懂得這一點。所以手腳比平時利索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戰鬥實在太激烈了,到處都是呼嘯而來的炮彈,到處都是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根本都不知道下一個預設炮兵陣地是否存在,或是否安全。

於是,雙方“發言”的火炮都損失慘重。相比之下,解放軍的損失輕一些,因爲包圍圈外圍地域廣大,因此,各類火炮,特別是自行火炮機動範圍較大,預設陣地也較多;而日軍再怎麼挪,也就是在有限的地方瞎折騰,怎麼走都是死路一條。

但日本火炮的任務似乎也完成了。

基隆正南往宜蘭方向的解放軍部隊的壓力最大,損失也相對最大。因爲日軍陸軍與海軍把90%的炮彈、導彈,空軍把100%的防區外武器都用在了他們身上。如果不是其他方向的友鄰部隊的全力支持,很大程度上壓制了敵人的炮火,說不定就崩潰了。

但即使如此,解放軍正南方面軍也一下子在炮擊中損失了5%的人員,近3000人(犧牲856人,失蹤24人,受傷2000餘人,大部分都是炮兵),35%的火炮,22%的防空兵器以及無法估量的其他損失。

但好在沒有傷到筋骨。

其實,針對日軍近期的異常活動,解放軍早有準備:對防禦地段的兵力進行了重新的配置——在敵可能進攻的方向,都重點部署了大量精銳的部隊。同時還加快加強了野戰工事的修築,預防可能發生的大規模的炮擊和空襲導致對人員的大量殺傷。好在地處丘陵地帶,山區天然洞穴也多,稍加改動,便成了良好的屯兵洞。

而凌晨5時50分的反炮火準備,也是在解放軍參謀人員通過細緻的分析和周密的思考最終得出的日軍發動總攻時間的基礎上制定的。解放軍在前一段時間的整軍活動在這時候發揮出了最大的效益——經過優勝劣汰後精選上來的,各個身手不凡的解放軍參謀們終於證明了他們才擁有最優秀的集體智慧!在沒有敵人內部可靠消息的基礎上,僅僅憑着零散的情報,就基本準確地預測出了敵人的意圖,而預測敵人總攻的時間只提早了一個鐘頭!

就因爲較爲精確的反炮火準備,把日軍的部署一下子打亂了,突然遭受的猛烈打擊不僅使部分正在集結的日軍損失不小,同時還把他們打懵了,導致進攻往後整整推遲了一個小時——原定於200Y年年1月1日早晨7時正的進攻,一直到8時才正式實施。

但解放軍方面也十分納悶。爲什麼在持續30分鐘的,臺灣戰役有史以來密度最大,最猛烈的炮火打擊下,日軍的火炮還能夠“肆虐”?而且回敬解放軍的是幾乎同樣激烈的打擊?

戰後才知道,解放軍低估了日本方面工程兵的實力。即便在解放軍每天的炮火襲擾和定點摧毀中,日軍工程部隊也頂住壓力,硬是在數天的時間內,修建了無數個永固型地下、半地下工事,同時也利用分佈其間的少量丘陵,挖空山腹,儲藏裝備和人員。而修築這些工事所需的快乾水泥、鋼材等建築材料,全部是由日本國內海運過來,在損失了相當部分後,仍發揮了最大的效應。象快乾水泥,其所製成的混凝土,24小時後即可達到最大硬度,可立即交付使用;象盾構機,能在很短時間內就在離地面10米的地下挖出直徑20米的隧道……所有這些,無不體現了日本強大的科技實力!

而日本的僞裝部隊,運用最新的戰場僞裝技術及設備,也比較成功地欺騙了解放軍的偵察兵。使日軍的實際損失情況“看”起來很大,而新的工事卻不動聲色地隱藏了起來。

還有一點。由於沒有完全準確地預測日軍發動進攻的時間,解放軍提早1小時進行了炮火反準備。雖然給日軍造成了一定損失並打亂了計劃,但一般來說,各兵種大部分只會在總攻前10-30分鐘進入露天陣地,待命行動。因此,日軍的大部分兵力和裝備都沒有受到直接的攻擊,包括新運到的大批99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FH70 155毫米牽引榴彈炮、M270自行火箭炮以及90改主戰坦克等重型武器,而全部損失的露天裝備和人員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

反而在雙方對攻的時候,由於沒有堅固的工事保護,完全暴露在對方的火力打擊之下。要生存只能是拼發射速度、彈着精度以及看誰打完跑得快;另外,就要靠運氣了。

在這時候,日軍才吃了大虧。雖然有海空支援,但由於地段所限,再加上99式自行火炮等兵器的差強人意,日本炮兵部隊終於頂不住從四面八方飛來的炮彈,在火力接觸的前半個小時內,就損失了75%的火炮等重型裝備和70%的炮兵及其他人員。

解放軍正南方面軍承受的巨大壓力,在空軍面前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基隆集羣指揮部根本就沒想到日本會糾集美國,一下子出動了那麼多的飛機!

雖然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空1師、空5師的全體飛行員在戰鬥開始前一個小時,就集中在機場防空洞中側着耳朵等待起飛的命令了。而且緊急從大陸方面補充了100多架戰鬥機,包括60多架殲-13,以及空6師兩個團編制的飛行員。這些,都是在葉知秋向中央軍委的強烈請求下,昨天才剛剛到位的。現在,兩個空軍師又兩個戰鬥飛行團都達到了齊裝滿員的狀態。

當解放軍的遠程警戒雷達屏幕一片雪花時,空軍雷達兵就馬上意識到敵人的空軍將有大的行動了。他們及時通知了空軍指揮部。然後立刻熟練地轉換頻道,開動剛剛裝備部隊,還正處於評估試用期的抗干擾設備,對空中來犯之敵進行準確跟蹤。當雷達屏幕恢復正常時,雷達兵反而大吃一驚——天哪!這麼多的敵機!!!

敵機的確很多,如果不是在雷達監視器上顯示的顏色不同的話,幾乎就會以爲那上面是再次遭到電子干擾的雪花了——綠色的亮點密密麻麻地佈滿了整個屏幕,正快速地變大——向解放軍陣地撲來!

初步估算,敵機至少在300架以上!

空軍基地的警報一次又一次地響着。在淒厲的響聲中,一批又一批的飛行員井然有序地從戰備值班室裡飛快地跑出,飛快地越過停機坪前的草地,飛快地在地勤人員的協助下登上飛機、調整位置、關閉座艙、檢查儀器、點燃發動機、請示起飛……整個動作一氣呵成,有條不紊。然後,一架又一架的飛機在指揮塔的引導下,出發、進入跑道、滑行、起飛……然後在空中編隊,向來犯之敵方向迅速地撲去……

很快,一個又一個大機羣形成,兩片綠色的“雪花”越來越近了。

解放軍空軍首先起飛的是Su-30MKK機羣,這是中國空軍目前最爲先進的戰鬥機。由於其雷達火控系統功能十分強大,探測距離也是中國戰機裡面最遠的,在空戰中往往起到了戰鬥預警機及指揮機的作用——一架Su-30MKK能引導四架Su-27/殲11或者殲10、殲13向敵人發起中遠程攻擊。而其空戰能力與對地攻擊能力也首屈一指。因此,爲了更早對戰場有更直觀的瞭解,並儘快形成戰鬥力,也爲了儘可能地保存這種王牌飛機(因爲越晚起飛的飛機,遭受空襲並被毀於地面的機率越高),所有能戰鬥的Su-30MKK一次性就全部起飛了。

指揮部明顯地感覺到——空軍的生死存亡,就在這一戰了,根本就沒有保存實力的必要。

緊接着起飛的是Su-27/殲11、殲-10、殲-13機羣。在劃定的區域內,大家很快就按照高低搭配的原則編好了戰鬥隊形——Su-30配殲-13,Su-27/殲-11配殲-10,然後分別迎擊地面指揮站分配好的敵機去了。

張揚駕駛的是殲-13——剛剛從飛機制造廠趕造出來的原FC-1/超7。而他自己,則是剛從空軍飛行學院緊急畢業的新一代戰鬥機駕駛員。同他一起趕赴臺灣的還有與他一起畢業的兩個班的學員一共60多人,全部編入了空6師第502殲擊機團。

戰事十分緊張。張揚及他的同學都比平時提早半年畢業了。在接到畢業通知後,他們用了短短的20天來熟悉剛分配到空軍的殲-13。說實話,雖然FC-1/超7早就試驗成功並定型了,但被稱爲殲-13,且被空軍大量使用還是這幾天的事。因爲先進戰鬥機損耗實在太大,複雜的生產工序完全趕不上消耗的速度。惟有拿生產工序相對簡單,但戰鬥能力也相對下降的的殲-13補數了。

按計劃,張揚他們所在的空軍師原本也是換裝殲10的,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大批的殲13進駐,使他們飛國產第四代戰鬥機的心願化成了泡影。但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他們馬上兢兢業業地試飛並熟悉新夥伴。因爲他們知道,要上戰場殺敵,就靠這些傢伙了。

很快,嚴格的訓練以及熟練的飛行技能使他們很快掌握了殲-13的全部飛行性能,同時也喜歡上了這個靈巧的小傢伙。20天的換裝訓練後,他們駕機直飛臺灣台北機場。

剛穩定下來,3天后,就遇到了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空戰。

張揚穩穩地控制着駕駛杆。同時,他不斷地注意着通過數據鏈從Su-30傳來的各種數據。由於殲-13雷達功率較小,探測距離較短,所以在戰鬥初期乾脆不開雷達,保持靜默,而直接與Su-30共享敵我雙方態勢,從而也一定程度上隱蔽了自己不被敵機發現。

很快,他就知道了對手的實力到底有多大了。他的握着駕駛杆的手也不禁冒出了一層冷汗。他平時很冷靜的,在訓練中,在同伴全被“擊落”,自己以一敵四的情況下,他也沒有出過一滴冷汗,並且一直微笑到了最後。

但現在是實戰!而且,他從彩顯上看到的是一大堆如狼似虎的日本F-15J,F-2,美國F-14B,F/A-18E/F,甚至是F-35!全部是比他的殲-13先進一大截的戰鬥機!

“我有把握保證自己不被擊落嗎?”他問自己。

平時個性十分張揚甚至是張狂的張揚,竟然會擔心自己的安危了。而以前每次駕機升空,他唯一的念頭就是——這次我能擊落多少“敵機”?

第三節

戰場上的機會稍縱即逝。根本不會給參與者任何猶豫或者是害怕的時間。因此,當張揚剛顯露出少許的擔憂時,就接到了準備戰鬥的命令。

雙方的戰鬥機迅速地接近。很快就相距不到120千米了。120千米,這是中國空軍配備的R-77M中遠程空空導彈的最遠射程。

爲了用有限的時間進行機動躲避敵人的攻擊,中國空軍戰鬥機在約100千米的地方先敵開火,每架飛機各發射1-3枚R-77M導彈,然後成分散隊形,準備對付即將到來的敵人的AIM-120C。

張揚的殲-13的雷達依然沒有開機。再說,即使開機也沒有用。殲-13雷達的制導距離根本沒有那麼遠。他發射出去的導彈依然要靠Su-30強大的甲蟲-E雷達進行制導。這時的高低搭配顯然發揮了全部的功效。甲蟲-E是甲蟲系列雷達的最新改型,性能較原型有大幅度的提高。最多同時可跟蹤20個目標並同時攻擊其中最有威脅的6個目標。這樣,Su-30除了引導自己發射的兩枚導彈外,還能輕鬆地引導另外兩架殲-13發射的3-4枚R-77M攻擊敵人。

當解放軍空軍戰鬥機調整完隊形後,日本和美國的戰鬥機纔開始陸陸續續發射中程空空導彈AIM-120C。沒辦法,雖然AIM-120C更精密,但射程只有80千米。因此,當他們發射完導彈的時候,留給他們躲避和干擾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十秒了。

於是,這場基隆戰役甚至臺灣戰役以來最大規模的空戰在例行的互相發射遠距離空空導彈中拉開了序幕。

雙方的戰鬥機各種干擾設備先後啓動,而由於解放軍戰機先敵開火,爭取到了有限的寶貴時間,因此在敵機導彈到達前的幾分鐘內,解除相比較密集的發射導彈編隊隊形,向四方散開,以躲避蜂擁而至的AIM-120導彈。

遠距離交戰的結果每次都差不多,很多都憑藉好運氣。躲避迎頭攻擊並不容易,雖然進行了多頻次,大功率的干擾,但沒受干擾或者失準的導彈依然流竄在對方的機羣中,一不留神就會碰到一個或兩個盲頭蒼蠅,然後運氣不佳且技術稍遜飛行員只有徒喚奈何,聽天由命了!

第一輪攻擊,雙方各損失大約5-8%的戰鬥機,堪堪打了個平手。

很快,張揚的剛開機的雷達屏幕上也出現了密密麻麻的綠點。再過幾十秒,視野中就滿是敵機的影子了。

他老早就把害怕和緊張拋到了九霄雲外。所有的新丁也和他一樣,根本就顧不上害怕了,也沒有時間害怕了,因爲敵機就在不遠處,準備瞄準他們了。

雙方的前鋒戰鬥機呼嘯着相互穿插而過。然後各自來個大回轉,重新尋找自己的目標。期間,又有數架戰鬥機掉進了海里。

張揚很快就盯住了一個“靶子”。他立即呼叫僚機掩護。同行的劉軍立刻自覺地佔了張揚右上空域的位置,警惕地巡視戰場,避免主機在攻擊時受到其他敵人的偷襲。這樣的配合,已經演練了無數次,幾乎到了心靈相通的境界。而就是這種默契,使他們在演習中屢戰屢勝,無往不利。

駕駛F-2的日本飛行員很快察覺到了危險,立刻進行大動作躲避。一會兒蛇行機動,一會兒躍升,一會兒俯衝,好幾次是幾乎撞到海面才拉起來。張揚爲了追擊他,有一次一不小心差點就撞進了海里,他這回才遇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對手。

“狗日的小日本!他媽的還真會逃!”他沒想到小日本的飛行技術也如此高超,完全不遜於懸樑刺股、嚴格苦練的中國飛行員。而F-2的機動性能,比它的原型——美國的F-16還更高一籌。因此,雖然張揚不時佔據有利地位,但往往敵機剛進入殲-13前視瞄準器的範圍,便一下子又跳了出去,怎麼也抓不住。

好在殲-13的近距格鬥能力超一流,再加上張揚嫺熟的駕駛技巧,也使敵機用盡了渾身解數,也沒有擺脫解放軍戰鬥機的跟蹤追擊,更不用說反咬一口了。

張揚很耐心地與敵機纏鬥。由於僚機的掩護,在沒有接到同伴的預警前,他完全可以放心地攻擊眼前的敵人。在經過數十個回合的較量後,他連發兩枚霹靂10,擊落了正式參戰以來的第一架敵機。

張揚根本沒有興奮的時間。

他的眼前滿滿的都是到處亂飛的戰鬥機和導彈飛過留下的痕跡。戰鬥進行的如此激烈,好象稍一鬆懈就會被不知道從哪裡竄出來的敵機幹掉。張揚根本不敢掉以輕心。環顧了戰場的環境,確定自己暫時還沒有太大的危險後,他開始和僚機配合,積極尋找下一個目標了。

很快,又一個“倒黴鬼”進入了張揚的視野。

那架日本的F-15J剛剛擊傷了一架解放軍戰機,正準備改出,卻沒料到正好處於張揚的攻擊航線上。而張揚當然不會給這個劊子手任何的喘息機會,連導彈也用不上了,他毫不猶豫地按下了開炮鈕,“咚咚咚……”,幾十發23毫米炮彈把F-15J打了個凌空開花!

張揚的優異表現很自然地吸引了敵人的目光。敵人在外圍負責警戒和指揮的戰鬥機很快就盯上了這架“年輕”的殲-13。立刻協調三架F-2從不同方向向張揚和劉軍圍了上來,準備一舉幹掉這兩個扎手的傢伙。

形勢十分嚴峻。在這場大空戰中,中國空軍並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日軍和美軍的戰鬥機飛行員的飛行訓練時間遠遠超過中國飛行員的飛行時間,雖然中國的訓練方法卓有成效,而且龐大的飛行員基數必然導致優秀飛行員的絕對數量並不少,但始終會比對手的戰鬥力相差一定距離。因此,中國空軍的損失數量也比對手多,尤其是性能差一截的殲-13。

那三架F-2都是完成了任務後再對付張揚機組的,其實力自然不弱。很快,劉軍被迫和其中一架敵機纏鬥,自顧不暇,也就無從照顧張揚的側後翼了。

張揚馬上就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他用盡了渾身解數,把殲-13的輕盈靈巧的飛行性能發揮到了極致,也仍然無法擺脫後面兩架飛機的圍追堵截。而且形式越來越差!

殲-13的雷達報警器突然“嘟嘟”地叫了起來,那淒厲的聲音把張揚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而情況並不止那麼糟糕,因爲他發現緊跟在後面的不是一枚導彈,而是三枚導彈!

敵人爲了一次性將這架殲-13置之於死地,不但同時開火,而且其中一架發射了一枚AIM-9L,另一架更乾脆,連射了枚AIM-9L!!!

張揚的腦袋一下子炸了,頭髮根一陣陣的發毛。他現在根本沒有時間去想如何如何規避,手上的動作全是下意識的,一切全爲了一個“逃”字!

在任何的情況下,同時受到三枚先進紅外導彈的攻擊,應該沒有任何的生存機會了。因爲再好的飛機,其速度與過載都無法和近程導彈相比,如果被進入攻擊位置的敵機套入瞄準光圈,一枚導彈基本上都能處理掉對手,更不用說三枚在極度優勢下同時發射的三枚了。

那三枚導彈象三條吐着猩紅舌頭的毒蛇,惡狠狠地緊跟在張揚的殲-13後面,隨時準備咬上一口。而那毒牙已經越來越近了。

張揚無論做什麼超級機動,無論放什麼紅外誘餌,都無濟於事了。他的心裡冒出了一個念頭——“這回真的完了!”

就在他極度絕望的時候,一線曙光突然出現在他眼前,彷彿是幸運女神發出的光環——他在做最後一個過載機動的時候,一架敵機突然出現在了他的前面!

即將溺斃的人,即使一根稻草也會當成救命的法寶。張揚也不例外。他想都沒想,立刻把加力開到最最大,向前面的敵機撲了過去。在他的機頭即將碰到低機的尾噴管時,突然猛掰操縱桿,一個側滑,溜到了一邊。而敵機那熾熱的尾焰,就好象一快肥肉,立刻把三條來不及轉彎的毒蛇吸引了過去,“轟轟轟”連續三聲,那倒黴的F-15J的飛行員,還沒弄清怎麼一回事,就屍骨無存地去見上帝了……

空戰終於結束了。經過中國空軍的浴血奮戰,終於頂住了敵人超巨大的攻勢。但許多生命就此消失了——英勇的、年輕的中國空軍,爲了祖國而碧血灑長空!

這次空戰,張揚共擊落了三架敵機(包括“借花獻佛”的那架),擊傷一架(參與攻擊張揚的其中一架,那飛行員被張揚的動作嚇的目瞪口呆,硬是楞了半天,被張揚乘機報了仇),差點一戰而成王牌飛行員。而他的僚機也幸運地躲過了攻擊,並在張揚的掩護下成功擊落一架F-2。可謂滿載而歸。

象他們這樣取得輝煌成績的機組並不多。

但張揚卻開心不起來。

因爲他從耳機中得知,他的同窗好友之一,與其技術不相伯仲,在訓練中經常互有勝負的優秀飛行員——李勝,同樣在擊落兩架敵機後,也被當成了重點打擊對象,被敵人的多架飛機同時攻擊,同時發射了四枚導彈。李勝的躲過了其中兩枚導彈後,終於迴天乏力,被剩下的導彈擊中,光榮犧牲!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其實,在戰鬥過後,能最後活着回來的,並不一定是技術精湛的勇士。要想生存,除了靠過硬的本領,更多的還是靠運氣!特別在殘酷的戰爭中,也只有那些幸運的戰士,才能看到第二天早上升起的太陽。

張揚脫下了飛行頭盔,發現自己已經淚流滿面。

日本人在開戰後,根本就不想隱瞞自己的戰略企圖。沒有隱蔽接敵(包括陸海空三軍),沒有佯動,沒有佯攻,直接就把矛頭指向瞭解放軍正南方面軍和在該方向的解放軍空軍。企圖用幾乎所有的兵力、火力殺出一條血路,同時配合正在基隆港緊急登陸的後續部隊,和已經在另一地區登陸的日軍,開闢第二戰場,對基隆地區的解放軍進行反包圍。

解放軍基隆集羣指揮部裡更忙了。人們來來往往,電話響個不停,電子地圖不斷地顯示敵我雙方的態勢。即使在攝氏16度的空調環境下,參謀的臉上也全是汗水。

而葉知秋卻一言不發。坐在一邊看着電子地圖陷入了沉思。大的戰略方向他已經講明瞭,其他細節及戰術佈置自有精幹的參謀們完成,而戰鬥在一線的指揮官也完全能勝任手頭的工作,根本就不用葉知秋操心。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着敵人的下一步行動,看是否符合自己的推測。

他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不久,葉知秋在電子地圖上看到了一個藍色的粗粗的箭頭——那是日軍的大型登陸艦隊,正在臺灣以東海面迅速集結,並向臺灣東北部的宜蘭地區快速撲來。

本來,敵人如此大規模地調動兵力,特別是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上機動的大型艦隊,是根本逃不出偵察衛星的法眼的。

但是,由於美國的參戰,其反衛星超高速動能導彈第一時間就把中國的偵察衛星大部擊毀(當然,作爲報復,中國的高能激光武器也派上了用場),而碩果僅存的隱蔽得很好的一兩顆中國偵察衛星,卻在短時間內無法運動到戰場上空,因此導致了無法及時分析戰場態勢的狀況。而且,日本人也精的很,在臺灣附近洋麪部署了大量的假目標,讓解放軍的遠程雷達也無法一一識別。因此,如此大的偷襲艦隊,會突然出現在解放軍基隆集羣的側翼。

企圖在宜蘭附近海域登陸的,是日本陸上自衛隊第2、13機動旅。這是兩支專爲海上突擊而精心訓練出來的兩個師級規模旅團,是日本的最精銳部隊之一。

由此,日軍的戰役企圖就一目瞭然了:由已經登陸的兩個坦克師(或師級規模坦克羣),4個步兵師或機械化師,從基隆地區衝出,全面攻擊在正南方面防守的解放軍部隊,而另派奇兵,東出臺灣以東海域,兜一個大圈,然後徑直向臺灣東北部(基隆東南方向)的宜蘭地區奔襲,成功登陸後,企圖一南一北夾擊解放軍,對解放軍形成半合圍,另解放軍首尾不能相顧。並在日軍的強大攻擊下,導致防線潰散,徹底打破解放軍對基隆地區的包圍態勢。

很可惜的是,基隆集羣司令員葉知秋已經在料峭的寒風中了到了這一點。多年的指揮素質讓他很敏感地感到敵人將會採取不尋常的行動。而站在敵人的角度上考慮,也只有南北夾擊才能最有效地解除解放軍對基隆的圍困,並有可能進一步把解放軍趕出臺北。

算盤打的越響,就越容易被對手發現“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日本鬼子小野太郎機關算盡,也絕對料不到他的對手是即使放在世界戰爭歷史的角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第四節

日本人在開戰後,根本就不想隱瞞自己的戰略企圖。沒有隱蔽接敵(包括陸海空三軍),沒有佯動,沒有佯攻,直接就把矛頭指向瞭解放軍正南方面軍和在該方向的解放軍空軍。企圖用幾乎所有的兵力、火力殺出一條血路,同時配合正在基隆港緊急登陸的後續部隊,和準備在另一地區登陸的日軍,開闢第二戰場,對基隆地區的解放軍進行反包圍。

解放軍基隆集羣指揮部裡更忙了。人們來來往往,電話響個不停,電子地圖不斷地顯示敵我雙方的態勢。即使在攝氏16度的空調環境下,參謀的臉上也全是汗水。

而葉知秋卻一言不發。坐在一邊看着電子地圖陷入了沉思。大的戰略方向他已經講明瞭,其他細節及戰術佈置自有精幹的參謀們完成,而戰鬥在一線的指揮官也完全能勝任手頭的工作,根本就不用葉知秋操心。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着敵人的下一步行動,看是否符合自己的推測。

他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不久,葉知秋在電子地圖上看到了一個藍色的粗粗的箭頭——那是日軍的大型登陸艦隊,正在臺灣以東海面迅速集結,並向臺灣東北部的宜蘭地區快速撲來。

本來,敵人如此大規模地調動兵力,特別是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上機動的大型艦隊,是根本逃不出偵察衛星的法眼的。

但是,由於美國的參戰,其反衛星超高速動能導彈在第一時間就把中國的偵察衛星大部擊毀(當然,作爲報復,中國的高能激光武器也派上了用場……),而碩果僅存的隱蔽得很好的一兩顆中國偵察衛星,卻在短時間內無法運動到戰場上空,因此導致了基隆集羣指揮部無法及時分析戰場態勢。而且,日本人也精的很,在臺灣附近洋麪部署了大量的假目標,讓解放軍的遠程雷達也無法一一識別。因此,如此大的偷襲艦隊,會突然出現在解放軍基隆集羣的側翼。

企圖在宜蘭附近海域登陸的,是日本陸上自衛隊第2、13機動旅。這是兩支專爲海上突擊而精心訓練出來的兩個師級規模旅團,是日本的最精銳部隊之一。

由此,日軍的戰役企圖就一目瞭然了:由已經登陸的兩個坦克師(或師級規模坦克羣),4個步兵師或機械化師,從基隆地區衝出,全面攻擊在正南方面防守的解放軍部隊,而另派數支奇兵,一部東出臺灣以東海域,兜一個大圈,然後徑直向臺灣東北部(基隆東南方向)的宜蘭地區奔襲,成功登陸後,企圖一南一北夾擊解放軍;另一部以空中突襲爲主,在解放軍後方進行空降和機降,配合兩支主力部隊對解放軍形成反合圍,令解放軍首尾不能相顧。並在日軍的強大攻擊下,引致防線潰散,徹底打破解放軍對基隆地區的包圍態勢。

很可惜的是,基隆集羣司令員葉知秋已經在料峭的寒風中意識到了這一點。多年錘鍊出來的指揮素質讓他很敏感地感到敵人將會採取不尋常的行動。而站在敵人的角度上考慮,也只有南北夾擊才能最有效地解除解放軍對基隆的圍困,並有可能進一步把解放軍趕出臺北。

算盤打的越響,就越容易被對手發現“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日本鬼子小野太郎機關算盡,也絕對料不到他的對手是即使放在世界戰爭歷史的角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時間就是勝利!日軍偷襲的大型運輸艦隊儘可能快地向宜蘭地區撲來,其規模大到可以同時運載兩個齊裝滿員的機動旅士兵及其各種輕重型裝備。爲此,日本方面動用了幾乎所有的運兵艦,包括最近才配置完成的8艘“大隅”級兩棲登陸艦,同時徵用了大批民用集裝箱船、滾裝船及大型遊輪,甚至破天荒地爲特遣隊增加配備了三個團級編制的90式坦克,加上原來已有的,使90式坦克數量達到一個重裝師的規模。同時,爲了保證運輸艦隻的“絕對安全”,護航方面專門動用了兩個“九九艦隊”,其防空與反潛能力可謂是空前絕後。因爲小日本也清楚地意識到,只有這支奇兵順利登陸預定區域,才能保證“新年曙光”行動的成功。否則,以目前解放軍的戰力,硬碰硬是絕對討不到任何便宜的。

在望遠鏡中,陸地遙望隱約可及。如無意外,再過大概2個小時的時間,艦隊就可以登陸臺灣島了。

特遣艦隊司令松下內豐躊躇滿志。

就目前的情況看來,中國軍隊似乎還沒有發現他們的行動,而任何可能對他們造成威脅的,如中國海軍水面艦艇,根本沒有在臺灣東部海域進行部署,即使部署了,實力也十分薄弱,在日本海空武力的聯合打擊下,不要說有所作爲,連生存都是一個問題;

特別是中國空軍,現在似乎正在垂死的邊緣掙扎,即使發現日本方面的企圖,也基本上無力派出一機一炮進行攔截。況且,己方還有兩個中隊的戰鬥機在護航,就安全保障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

而能夠對他們造成威脅的,就是中國軍隊的潛艇和岸艦導彈羣。

潛艇,一直是松下內豐的心頭大患。要知道,中國的潛艇戰術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在與美國的對抗中,中國海軍的潛艇就打了不少的漂亮戰,在漫長的戰線上,擊沉擊傷了不少美國水面戰鬥艦艇和支援船隻,甚至還令美軍的一艘航空母艦失去了戰鬥力!

因此,這次特遣艦隊,專門加強了反潛的力量。除了“九九艦隊”本身強大的反潛能力外,還專門調集了從打算用於支援基隆登陸的反潛艦隊,爲的就是徹底保證艦隊的水下安全。同時,將一切可能在100公里範圍內遊弋的不明國籍潛艇不作警告,全部提前解決掉,在保證不出狀況的情況下儘量減少行動暴露的可能。因此,艦隊的反潛直升機與P-3C反潛飛機從不間斷地在外圍巡邏,不敢有絲毫懈怠。

可是,就已知的偵察結果以及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方面根本沒有料到日本軍隊會在他們的側後方出現,正在全力以赴地對付日軍由北向南的陸地、空中進攻,而中國軍隊調動的方向,基本上也是往基隆方面增援;就連岸艦導彈,也應該全部部署到新竹-臺北-基隆港一線,保衛臺灣海峽安全以及阻止日軍登陸基隆,基隆以東以南方向,特別是沿海地區,守備愈發顯得單薄了。

因此,不要說中國潛艇的影子,就連與鯨魚差不多大的物體,也沒有見到一個。或許,中國的潛艇全都正在忙着與美軍艦艇打游擊,而根本沒有時間顧及日本方面了。

松下內豐放下望遠鏡,摸了摸精心打理的一撮鬍子,陰陰地笑了起來。

兩個特遣加強機動旅,及相關的支援、後勤單位,還有大批的護航軍艦,運輸船隊,再加上護衛戰鬥機,作戰兵員兩萬餘人,大小艦隻80餘艘,各類飛機近百架,其單次規模是自第一次朝鮮戰爭仁川登陸以來最大的(200X年12月26日的美軍登陸規模也大約爲兩萬人,以後陸續登陸的兵力不計),科技含量也是最高的。當然,其時間的突然性,戰役方向的詭異性,與仁川登陸相比,也是不遑多讓。至少,日本臺灣派遣軍總指揮小野太郎與特遣艦隊司令松下內豐是這麼認爲的。

他們非常想把這次突襲登陸完美地進行下去,完美地重重地在中國人的後腰插上一刀,完美地變成世界軍事教科書中關於登陸作戰的經典案例、必講科目。當然,小野太郎和松下內豐這兩個名字也就會名垂青史了!——這不光是他們,也是每一個職業軍人夢寐以求的理想。

而戰況,似乎一直按照他們的思路排演下去。

距離臺灣島海岸約35公里。

松下內豐命令所有作戰船隻向海岸線猛烈開火。同時,護航戰鬥機也開始進行對地攻擊。

到了這個距離,不要說雷達,即使是海岸觀察哨,都能通過高倍望遠鏡把他們的艦隊看的一清二楚。因此,根本不必再採取什麼隱蔽措施了。

但即使是中國軍隊在更早些時候發現他們,也來不及進行任何反應行動了——80公里,甚至是在100公里的距離上被發現,以登陸艦隊大約30節的速度計算,離登陸的時間也只有2-3個小時。而幾個小時的時間,要調動可以有效防禦的力量抗擊,無異於天方夜談。

因此,可以說,這次的突襲行動基本成功!

忽然,警笛大作。把沉浸在“幸福”中的松下內豐嚇了好一跳。他差點想衝過去把“肇事者”給斃了——“八格,這不明顯跟我作對嗎!”

很快,在參謀的提醒下,松下內豐又舉起了望遠鏡。這一看可非同小可。因爲,在望遠鏡的視野中,至少有二十枚噴着火舌的導彈,在特遣艦隊撲來!

松下內豐百思不得其解。

情報部門已經信誓旦旦地保證在宜蘭地區沒有部署,因此絕對不會出現中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因爲一切資料顯示,中國的海岸防衛部隊一直部署在原地,根本沒有移過位,而從信息監測中心所得到的無線電監聽結果,也沒有關於該類部隊調動的通知。

而且,如果部署了導彈,爲什麼不在特遣艦隊離岸40多公里,超出艦炮最大射程的距離上發射呢?

但是,驚訝歸驚訝,松下內豐仍然很輕鬆。

因爲他見識過中國導彈的“厲害”。

不就是C802嘛!從基隆的經驗看來,雖然己方仍不斷出現損失,但這是一個概率問題,其實,中國的反艦能力也真的強不到哪裡去。即使是用已知的中國更先進的C-803反艦導彈密集飽和攻擊,以特遣艦隊的反導能力,區區20多枚導彈也不在話下。更不用說這些古董了。

松下內豐很鎮定地下達了防衛口令。其實,不用他下令,他手下的值班軍官也忠實地履行了職責。在“宙斯盾”系統的自動指揮下,日本的艦隊防空系統以每兩枚防空導彈對付一枚反艦導彈的模式,將所有的來襲導彈在第一層防衛圈外就全部送進了大海。

松下內豐哈哈大笑。他覺得自己太厲害了。而那些二流反艦導彈很可能是由一般的守備部隊發射的。這樣,即使是再多的導彈,艦隊也能從容應付。

一切在意料之中。中國軍隊的反艦導彈逐漸多了起來。日本特遣艦隊也忙乎了起來。間中有一兩艘船隻中彈起火或沉沒,但只是損傷了一些皮毛,無礙大局。但令日本方面也頗爲頭疼:一是不知道中國的導彈到底有多少,而艦隊的防空導彈卻是有限的;二是爲了應付攻擊,導致艦隊只能在一定區域內打轉,在沒有消除威脅前,登陸行動無法實施。

宜蘭地區守備部隊指揮部。

地區指揮官柴偉平坐在電子地圖前,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指揮。

在1號、2號、3號岸艦導彈發射陣地,正在承受着敵機的轟炸。由於舊式岸艦導彈發射裝置十分笨重,因此,在發射了一定數量的導彈後,因無法快速轉移,而損失殆盡。但是,它們已經基本上完成了任務,導彈已經發射了大部分甚至打完了。

柴偉平並不心疼這些舊裝備,而操作這些舊裝備的戰士,全部隱蔽在十分安全的地下掩體內,遙控着導彈的發射和指導。本來這些導彈就是爲了消耗日本鬼子的防空彈藥,同時也爲了達到遲滯敵人進攻的目的。

他也不着急。

因爲他是殺手鐗還沒有拿出來。

而防空火力,也比較奏效。

實戰與演習並不相同,而且是本質上的不同。

雖然也進行過無數次應對敵人飽和攻擊的演習,但日本官兵仍然緊張的不得了。因爲演習即使失敗了,也可以再來一次,最多給上司痛扁一頓而已。然而現在的情況根本不同,稍有疏忽,或者運氣不好,給某一個漏網之魚KISS一下,那就不是重來一次的問題了,搞不好連小命都會賠上!

於是他們兢兢業業地做着本職工作,小小心心地應對每一個威脅,同時不斷地祈禱,盼望自己能有命活着回家。

還好,中國人的導彈還好對付。

而對手的導彈陣地,正逐步地在自己的飛機和軍艦遠程火炮的雙重精確打擊下,不斷地消失,威脅似乎越來越小了。

突然,又是突然。似乎中國人給小日本的surprise一個接一個。

突然,特遣艦隊雷達兵發現,在蜂擁而至的導彈裡面,竟夾雜着許多超高速移動的物體,從單位時間裡的位移分析,這些導彈竟然達到了3-4倍音速!

這一下可真的要了他們的命。

即使是美國那麼先進的艦隊防空系統,也無法對付高超音速導彈的密集攻擊,而日本所使用的防空系統,大部分是克隆美國人的。即使利用本土的優勢技術進行改良,但也好不到哪裡去。如果說對付超音速導彈還能奏效的話,那麼,對付數倍音速並且是末段機動的反艦導彈,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事實上,他們見到的是中國最新型的C-804導彈,由於保密工作十分成功,包括美國人,也不知道中國竟然有這種導彈,以爲最先進的不過是超音速的C-803反艦導彈或者是從俄羅斯引進的“金剛石-寶石-綠松石”系列反艦導彈罷了,而這些導彈,美國和日本,基本上都有了應對的方法。因此,不管是美國還是日本,都不怎麼放在心上。

C-804反艦導彈,是中國軍工部門在引進的“綠松石”反艦導彈的基礎上,運用最新發動機技術和制導技術進行大量的改進而生產出來的最新型反艦導彈。其最大速度可達到4馬赫,並且採用主動雷達+攝像+目標指示三重製導技術,能有效地尋找目標並抗擊任何干擾,同時還能在微型電腦的控制下,在探測到敵人攔截時,隨機進行各種規避動作,從而也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通過以上改進,在對手沒有有效反導手段,並只能以二對一或者三對一的情況下,中國的岸艦導彈基本上達到了一發必中的境界。

中國人民解放軍基隆集羣司令員葉知秋,把自己放在敵人指揮官的位置上,在考慮,如果我是小野太郎,我能怎麼辦,我該怎麼辦,我會怎麼辦?

作爲優秀的指揮官,對戰場形勢的分析,對敵我力量的對比,對對方可能採取的行動,基本上都是一致的。而最優秀的指揮官,甚至達到了知己知彼的境界。

而葉知秋,就達到了這麼一個境界。他通過換位思考,對敵人的行動基本瞭然於胸。也進行了相應的佈置。

而這些調動,全部是在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的,甚至連參與換防的官兵,也不知道此次行動,到底有什麼目的。只有少數總指揮部人員以及參與行動的部隊指揮官纔有權獲悉行動指令,並被嚴令不得泄露隻言片語。所以,即使是日本那麼高效率的情報系統,也只能望洋興嘆。

這次的C-804系統,足足調派了一個旅級規模的部隊。與基隆地區平分秋色。而其他反艦系統,也是秘密從各地抽調的。當然,在抽調的同時,解放軍各部隊都設置了同樣數量的逼真的假目標,同時留下了部分系統,也安排了留守人員進行日常的維護、訓練和戰鬥。跟平時的齊裝滿員狀態沒什麼兩樣。

日本人終於上當了。

當他們得意洋洋地向臺灣海岸大搖大擺地進發時,遭到了中國岸防部隊“先禮後兵”的對待。當消耗了日本人大量先進的防空導彈後,中國人就不給日本人任何的機會了,就以飽和攻擊的數量將中國最先進的C-804一股腦地全部送給了敵人。

再進行了數分鐘無力的掙扎後,海面上慘不忍睹——到處是燃燒的緩緩下沉的鋼鐵墳墓,到處是掙扎的奄奄待斃的士兵……而倖存的軍艦,也自顧不暇,忙着反導和規避,惟恐一不小心又步了那些倒黴軍艦的後塵。

是役,日本鬼子損失慘重,護航艦隊中有近十艘的驅逐艦或護衛艦中彈沉沒或失去戰鬥力,相當於一個“九九艦隊”完全覆沒。而運輸船隊中,多艘大型運兵艦和兩棲攻擊艦沉沒,大量武器設備沉入海底,而人員損失,幾乎爲大半個旅,佔登陸部隊的三分之一強。即使僥倖逃得一命的部隊,大部分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爲他們已經從中型裝備部隊,一下子淪落成徒步的輕裝部隊了。

但任務始終要完成,否則有損“大日本帝國皇軍”的威嚴,也有違“武士道”精神。萬一就這麼回去了,恐怕個個都要被迫切腹了。

好在,中國軍隊的先進導彈並不是太多,而較爲落後的導彈也用的差不多了。雖然日本軍艦的艦空導彈所剩無幾,但這時指揮系統、近程防空系統以及干擾系統也終於發揮出了最大的功效,在付出一定的損失後,終於頂住了對方“瘋狂”的進攻,靠岸了。

登陸的過程也並不順利。

首先受到的款待是呼嘯而至的各種口徑的火箭彈,緊接着的是數不清的各式的榴彈。

鋪天蓋地而至的彈雨把登陸場變成了人間地獄。空曠的沙灘沒有任何隱蔽物,也無法修建任何工事,似乎走到哪裡都是死路一條。

日本人在第二輪的攻擊中又損失了四分之一。

總損失超過了一半。

當然,這支“奇兵”元氣大傷,基本無所作爲了。

最恐怖的是,日本人終於發現自己已經掉進了中國軍隊精心設置的圈套裡面,自己從一支被冀望於力挽狂瀾的奇兵變成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