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

第321章 有才州泰 俊義心驚

先識人,方能用人。

讓糜暘建議何人爲義陽太守,這是劉備對糜暘的進一步考察,亦是他對糜暘的一種鍛鍊。

不然劉備何必讓糜暘一個益北都督,來建議拱衛荊州的義陽太守人選。

劉備的心思,糜暘當然知道。

正因爲知道,所以糜暘纔會對建議何人爲義陽太守一事感到謹慎。

而擇選義陽太守,首要條件肯定是忠誠。

目前在大漢中,能值得糜暘且劉備信任的,大多是元從系及荊州系的人才。

看起來這個候選範圍也不狹小,但是尷尬的是荊州系的人才,有很大一部分天然就不在擇選範圍中。

因爲目前受到劉備重用的荊州系人才,大多是當初他蟄居新野時招募的。

例如傅肜、魏延、輔匡、張南等等,他們全都是義陽郡人士。

按照兩漢沿襲下來的官員迴避原則,他們是不可能擔任籍貫所屬郡的太守的。

而除去對忠誠與籍貫有着嚴格要求之外,義陽太守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

義陽郡在荊州中的地位,猶如漢中郡於益州中的地位一般,既是一個拱衛後方的門戶,又是將來漢軍從荊州北伐的跳板。

有着這樣重大的戰略意義在,決定了來日上任的義陽太守必須是個有着一定軍事才能,並且在荊州中有着一定威望的人。

因爲義陽郡作爲剛剛歸附大漢的郡,並且義陽郡不如漢中郡那般有着羣山拱衛。

它直接與敵國邊疆相交,若是讓在荊州中沒有威望的人擔任義陽太守的話,那麼有可能會讓義陽郡一直處在動盪不安的境況中。

這一點肯定是劉備所不願意看到的。

在目前這個時間點,大漢的人才不算少,但要想完全兼顧以上條件的人很少。

不過正因爲可選擇的人少,所以纔會被劉備當做是對糜暘的一種考察與鍛鍊。

在思來想去之後,糜暘的心中出現了一個人選。

這人便是李嚴。

本來除去李嚴之外,趙雲從各方面來說都是最符合擔任義陽太守的人選。

只是目前趙雲是徵南將軍,承擔着守護益州南部的重任,他目前實際上是有實無名的益南都督。

若將趙雲改任爲義陽太守,其實算是將他降職。

況且就算不考慮這點,在近來南中漸漸不老實的情況下,將趙雲千里迢迢抽調來義陽也不合適。

而在排除掉趙雲之後,糜暘能夠推薦的人選就只有一個了,那便是李嚴。

李嚴雖不是元從系或者荊州系的大臣,但他的忠誠在劉備在世時亦是值得信任的。

李嚴也是目前大漢中爲數不多的軍政雙全的大才之一。

這一點從他之前的履歷中便可看的出來。

雖然李嚴是南陽人士,但當義陽郡從南陽郡中分割出來後。

大漢的官員迴避制度,已然不會對李嚴擔任義陽太守造成困擾。

畢竟無論是東漢的“三互法”還是西漢的“籍貫迴避制度”,都從未反對過官員擔任鄰郡的太守。

而李嚴雖然很多光輝的履歷都是在入益州後發生的,但是在他年輕時,他曾在南陽郡中多縣任長官過,在荊北一帶有着一定的名聲威望。

最後一點就是李嚴的宗族,乃是宛城一帶的大族。

若讓他擔任義陽太守,不但能有效防止曹魏的南陽太守對義陽造成影響。

也許在曹魏的南陽太守能力不佳的情況下,李嚴還能利用自身宗族在南陽郡中的影響力,讓南陽郡產生一定的動盪。

這真是喜聞樂見之事。

所以從各方面來說,李嚴都是糜暘在目前的情況下,能夠想出的最佳義陽太守人選。

在思考好心中的推薦人選後,糜暘便寫好一封上書,快速命人報送給後方的劉備。

在決定好這件事後,糜暘看着剛剛送到的眼前衆多的文書,他輕輕嘆了聲氣。

本來要將原來屬於南陽郡的十數縣,重新劃分爲義陽郡中的屬縣,就是一件十分繁瑣的政務。

在劉備在的時候,他身邊的治政之纔是不少的,他們也很願意協助糜暘。

但劉備可能是出於鍛鍊糜暘治政能力的目的,他讓跟在他身邊的大臣安守本分。

就這四個字,讓糜暘請不到任何外援。

而目前糜暘身邊又沒有信得過的幹練之才從旁輔佐,這就導致很多事需要他親力親爲。

在之前糜暘之所以不能在劉備在的時候,立即對劉備建議出義陽太守的人選。

原因就是那些繁雜的政務,牽扯了他的大多精力。

不過幸虧糜暘在荊州有着巨大的威望,所以在糜暘以“行義陽太守”的身份下達文書時。

不止是新野城中的長吏,就是其他縣城中的長吏收到糜暘的文書後,也都十分配合糜暘的指示。

各縣長吏的積極配合的表現之一,便是在收到糜暘的文書後,很主動的將本縣各級長吏名單,紛紛報送到新野城中讓糜暘審閱。

哪怕目前很多縣中,缺少着縣長和縣令。

糜暘讓各縣快速報送縣中各級長吏的名單,爲的是儘快擇選出合適的縣長或縣令的人選。

目前義陽郡的十數縣之中,有許多長令都因爲漢軍的到來而嚇得棄城而逃。

所以目前義陽郡中,有許多縣的長令一職是空着的。

在這種情況下,糜暘就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從各縣報送上來的名單中擇選出恰當的人選,委任爲該縣新的長令。

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各縣這幾日報送上來的長吏名單就十分重要。

雖然從各縣的長吏名單中挑選新的縣長或縣令人選,難免會有所偏頗。

但爲了快速穩定好義陽郡的局勢,只能採取這種權宜之計。

當糜暘不斷查看身前的文書,他在看到冠軍縣一縣的文書中的某個名字時,目光不禁微微一凝。

州泰這個名字成功的引起了他的注意。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州泰好似在歷史上是一位曹魏的方面人才。

想到此,糜暘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他感覺身體中的疲累一下子就被一掃而空。

曹魏的人才什麼的,他最喜歡了。

就在糜暘因爲發現一位人才而感到欣喜時,宛城的數十里外有着一道巨大的風塵漂浮在大地之間。

那道巨大的風塵,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朝着宛城逼近着。

而隨着那道巨大風塵不斷移動的,還有着上萬聲響徹周圍數裡天地的馬蹄踏地聲。

這一幕幕都在映照着,在那道巨大風塵中的,正是上萬正在高速奔馳的鐵騎。

這上萬鐵騎正是受曹丕所召的,魏左將軍張郃所統領的關中鐵騎。

上萬鐵騎在身前那道精壯身影的帶領下,在以極快的速度接近宛城數裡之外後,開始有意的放慢速度。

所以當到達宛城之外後,上萬關中鐵騎奔馳的狀態亦正好停止。

然後一直圍繞在他們周遭的漫天風塵,亦開始漸漸消散在天地之間。

在漫天風塵完全消散之後,那上萬關中鐵騎的全貌才顯現出來,而作爲他們主將的張郃亦將目光投向了身前的宛城。

一臉疲憊的張郃身穿精甲坐在高大的駿馬上,當他擡頭看着眼前的這座偉岸城池時,他的眼神中在充滿着複雜的情緒。

在曹丕繼位之後,因爲雍涼之地屢有動亂,所以曹丕便任命曹真爲鎮西將軍,配合本來就領兵駐防陳倉的張郃一同討平各地叛亂。

當曹丕急召張郃前來宛城的命令到達關中時,張郃正好剛剛平定了安定郡的叛亂,領着部隊在長安城外修整。

在當年的五子良將中,論地位與受信任程度,他是最低的。

這一切都源於當年在官渡外的那一投。

張郃自然知道這一點。

不過這一點並沒有讓張郃內心中的功名之心有所冷淡。

反而可能是爲了洗涮大魏對他的懷疑,張郃的功名之心一直是五子良將中最盛的。

在強盛的功名之心的作祟下,張郃不會放過任何一次立功的機會。

所以本來領軍修整的張郃在收到曹丕的詔令後,他便馬上放棄了修整的打算。

張郃在憑着曹丕的詔令匯合了長安城中的數千鐵騎後,張郃率領着一共上萬關中鐵騎快速朝着宛城而來。

長安與宛城的距離不算近,但儘管如此,張郃卻能率領着上萬關中鐵騎,在十日左右的時間來到這宛城之下,可見他的內心有多急切。

只是讓張郃沒想到的是,當他剛剛邁入南陽郡的地界之時,他就得到了魏軍慘敗的消息。

襄樊會戰的結果,在時間的發酵下早已傳遍南陽郡中各地。

而在張郃得知這個消息後,他不禁感到無比懊悔。

沒想到他千趕萬趕,卻還是晚了一步。

而且僅僅只差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而在早已傳遍南陽郡的消息中,張郃還知道襄樊會戰中魏軍之所以會慘敗,有個很重要的原因便在於馬超那三千西涼鐵騎的出現。

在知道這點後,張郃心中的懊惱情緒愈發深重。

以張郃的視角看來,若襄樊會戰能發生在他到來之後,那麼魏軍是肯定不會敗的。

但木已成舟,縱算張郃此時如何懊惱也無用。

而在懊惱之後,張郃心中還浮現震撼的情緒,及對漢軍深深的忌憚。

不管怎麼說,這一戰算是徹底打出了漢軍的威風。

特別當張遼兵敗身死的消息被張郃所知後,張郃的心中還浮現一些悲傷的情緒。

因爲同是降將,所以往日中張遼與張郃並沒有深交。

只不過正因爲同是降將,這讓張郃與張遼之間儘管沒有深交,但彼此心中都會有着同病相憐之感。

在悲傷、懊惱以及震撼的各種情緒之下,來到宛城下的張郃,他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

可是就在張郃用複雜的眼神看着宛城城門的時候,提前知道張郃到來的曹丕所派出的使者,亦來到了張郃身前。

在曹丕的使者到來後,張郃馬上條件反應般收起自身複雜的情緒。

他眼露恭敬的跟隨着曹丕的使者,朝着宛城中走去。

而就在進入宛城之前,張郃亦自覺地將手中的虎符交出,交給了隨同使者前來的曹休。

哪怕張郃是立下戰功到來,哪怕曹休是剛剛戰敗的大將,但張郃的這個表現卻顯得很是理所當然。

在跟隨着曹丕的使者一路來到曹丕的寢殿外後,張郃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自身的着裝,然後纔在使者的帶領下緩緩步入大殿之中。

這時在大殿之中的人並不多,只有司馬懿等寥寥幾位魏臣。

張郃在進入大殿中後,並沒有將目光看向司馬懿等魏臣。

他在瞧見坐在御座上的那道身影后,便十分恭敬的低身趨行至曹丕的御座前,對着他深深一拜道:

“臣張郃,參見陛下。”

在張郃對着曹丕拜見之後,曹丕卻並沒有馬上讓張郃起身。

他只是用着一種打量的眼神在注視着張郃。

當曹丕意味不明的打量目光映射在張郃的背上時,竟讓張郃感受到一種如芒在背之感。

這種感覺就像當年夏侯淵戰死後,他在諸將的公推下成爲漢中主將時所感覺到的一般。

而曹丕的這種目光亦代表着,他對張郃的到來並不如張遼到來那般欣喜。

只是雖然曹丕對張郃不如張遼那般信任,但目前的宛城局勢還需要張郃穩定,所以曹丕很快就收起了他的審視的目光。

“平身。”

當曹丕這聲平淡的聲音傳入張郃的耳中後,張郃心中浮現一種如釋重負之感。

他微微直起身子,但還是不敢如其他大臣那般直視曹丕。

張郃的這番作態可以算的上十分恭敬,但是有些事不是恭敬的姿態就可以改變的。

在張郃平身後,曹丕淡淡的問他道:

“張卿可知襄樊會戰的結果爲何?”

面對曹丕的詢問,張郃不緊不慢地答道:“臣已知。”

在聽到張郃的這句回答之後,曹丕微微點點頭,然後他好似不經意間問張郃道:

“昔日五子良將或死或叛,如今只剩張卿一人。”

“張卿功勳累累,在軍中素有威望,而近來宛城內外有議者言:若欲定宛城局勢,必用張卿爲將。

不知張卿對這種言論作何看法?”

曹丕問話的語氣並不嚴厲,但就是他的這番話語傳入張郃的耳中時,卻引得張郃的心神劇烈震盪。

(本章完)

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25章 于禁跪伏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32章 小心有詐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22章 出獄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10章 三駁潘濬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