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

定軍山三個字,在劉備的發家過程中有着特殊的意義。

世人皆知在劉備稱漢中王之前,劉備與曹操進行了一場大會戰。

那場會戰的結果是以劉備獲勝告終。

而漢中會戰的勝利,是真正意義上的劉備集團對曹操集團作戰取得的第一場,也是最大的一場大勝。

漢中會戰取得的戰果,甚至比兩次襄樊會戰更大,也正是那一戰直接讓一生飄零,被人看不起的劉備有了在世間稱王的資本。

而漢中會戰爲何會是劉備取勝呢?

除去有諸葛亮這個超級大奶,在拼了命的保證漢軍的後勤在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

劉備在法正的建議下奇襲定軍山,斬殺魏軍主帥夏侯淵,從而趁勢佔據了漢中的大部分有利地勢。

在地利、人和皆不如漢軍的情況下,曹操縱有心想奪回漢中,但最後還是選擇黯然退卻。

可是由於當世尚未有詳細記載漢中會戰過程的史料存在,所以當世的人都知道漢軍奇襲定軍山這一驚豔一筆,卻鮮少有人知道當年漢軍爲何會選擇這一戰術。

這一戰術的產生源於漢軍的無奈。

Www ☢ttκā n ☢¢ ○ 當年劉備率軍從劍閣出關意欲奪取漢中,要想奪取漢中,陽平關總是一個避不過的坎。

劉備在率軍抵達陽平關關下後,發動數萬漢軍對陽平關發動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猛攻,但由於陽平關的險要,漢軍遲遲不能奪下陽平關。

而那時漢軍的糧草接近枯竭,若再不想辦法另闢蹊徑,漢軍最後只能功敗垂成。

但就在劉備想退兵的時候,他的軍師法正爲他想出了奇襲定軍山的計策,從而一舉扭轉了戰局。

這些當年大戰的來龍去脈,許多世人可能不清楚,但糜暘與法邈一個是法正的愛徒,一個是法正的愛子,那肯定是十分清楚的。

正因爲如此,所以當糜暘提出,想通過定軍山的途徑將益州援軍調進來後,法邈的第一反應是驚訝,但他接下來卻迅速意識到,這個辦法是可行的。

曹洪統率的數萬魏軍佔據陽平關外的要道,這才讓益州的援軍進不來,但定軍山的山道是直接與劍閣外的山道相連的。

不然當初劉備是怎麼繞開陽平關,直接率軍抵達漢中的?

只要益州援軍到達劍閣,然後再走一遍當年的行軍路線,他們就能繞開數萬魏軍的圍堵,來到離南鄭城不遠的定軍山上。

甚至由於當下漢、南鄭二城還在漢軍的控制中,只要益州援軍能安然到達定軍山,那麼他們便不會面臨當初被魏軍堵住山上的境地。

而到了那時,手中得到大量援軍支援的糜暘,難道還會想不出辦法對付曹真嗎?

當這種想法在心中浮現後,法邈臉上的驚訝之情,馬上轉變爲驚喜以及濃烈的震撼。

驚喜於漢中終於有救了。

震撼於他的主君糜暘,到底是怎麼想出這個計策的呀!

明明,明明漢中的許多人都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接受最壞也是最光榮的結局,但偏偏糜暘卻抓住了那一線生機!

糜暘看着法邈臉上那既驚喜又震撼的神情,他不禁呼喚了幾聲讓法邈從呆愣中清醒過來。

他提出的計策,目前還只是一種構想。

要想這構想變成事實,還需要益州方面的配合。

重走定軍山,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畢竟定軍山目前還不是後世的一個旅遊景區,乃是徹徹底底的一座未經過開發的荒山。

哪怕當年數萬漢軍已經走過一遍,可時過境遷,隨着數年時間的流逝,草木滋生,原來走的道路肯定不能再用。

所以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益州便要如當年那般,不顧一切的耗損國力達成這一壯舉。

若是能讓諸葛亮如當年一般主理這事,那纔是最好不過的事。

想到這糜暘在喚醒法邈後,便對着他言道:“你馬上尋找城中獵戶爲嚮導,再派出一支擅長山戰的精銳小隊,最好是當年參加過奇襲定軍山戰役的兵士。

讓他們跟隨嚮導翻越定軍山繞道到劍閣,將我的意圖傳達給劍閣守將。

並且讓劍閣守將以最快的速度,將我的意圖報送到成都。”

“一定要快,漢中存亡,全系此舉!”

糜暘的語氣中充滿了凝重。

糜暘凝重的語氣,讓法邈鄭重的對糜暘一拜:

“臣必不負大將軍所託!”

說完後法邈便轉身離開,前去安排去了。

待法邈離開城牆上之後,糜暘將目光望向定軍山的方向。

數年前有一位白衣儒者立於彼山山腰,綸巾飛舞,羽扇輕搖,爲大漢搖出了一片朗朗乾坤。

數年後的今日,他的徒兒立於南鄭城頭,奇計暗定,部署一切,想着爲大漢守出一個璀璨未來。

這也許便是傳承二字的含義吧。

糜暘看向定軍山的目光逐漸迷離:

“若您在天有靈,請保佑我吧。”

說這句話的時候,糜暘的手不禁握緊了手中的書信。

他還有一位恩師呢。

他說過會盡快來幫自己的。

鄧艾率領着四千梁州軍,幾乎是以最快的行軍速度朝着劍閣進發。

日前他正式被劉備拜爲左中郎將。

左中郎將可謂是中郎將中等級最高的軍職了,與更高層次的將軍也只差一線之隔。

可地位上的榮升,並未讓鄧艾有多麼開心,哪怕這一日他早已期待許久。

鄧艾不爲職位榮升而開心,不是因爲他貪心不足,而是他心中一直心心念念記掛着梁州戰事,或者說記掛着他的主君糜暘。

鄧艾出身寒門,自小見識過人情冷暖的他,絕對沒有聖人的品質,對於功名他是發自內心的渴望。

但正因爲見識過許多人情冷暖,他才更會珍惜真情的可貴。

這也是寒門子弟的可貴之處。

哪怕糜暘在過往的時日中多次訓責過他,可鄧艾卻永遠記得糜暘對他的知遇之恩與提拔之情。

現在糜暘有難,鄧艾又哪有心情爲自己的職位榮升而感到愉悅呢?

幸虧的是,陛下與丞相還是看重牧伯的。

在成都休整數日後,劉備就正式下詔讓鄧艾先率本部兵馬爲援軍先鋒趕到劍閣。

在得到詔令後,鄧艾幾乎是以最嚴厲的語氣下達軍令,讓四千梁州軍以最快的速度收拾行裝,然後輕裝朝着劍閣快速前進。

這一路上,四千梁州軍可謂是日夜兼程。

不過高強度的行軍,並未引起任何一位梁州軍的怨言,他們皆是糜暘的嫡系部隊,梁州更是他們的故鄉。

對於救援自己的主君與故鄉一事,四千梁州軍心中的急切一點都不比鄧艾少。

在急速的行軍之下,鄧艾很快就領軍到達了劍閣之外。

面對四千梁州軍的到達,劉封並沒有選擇出關迎接。

劉封是有着非凡的軍事才能,他也用自己非凡的軍事才能剛剛爲漢軍取得一場大勝。

可以說目前在大漢內,由於自己的身份與自傲,能讓劉封真正瞧上眼的人絕對不超過五指之數。

很明顯,鄧艾並不在其中。

不過鄧艾與劉封的身份差距極大,劉封不出城迎接鄧艾也是正常,鄧艾也並未對此事有什麼看法。

只是由於心中的急切,鄧艾在安排好本部兵馬後,便以有要事稟報爲由求見劉封。

鄧艾作爲諸葛亮大軍的先鋒,劉封本來是不想見他的,可是劉封又想到鄧艾是糜暘的心腹,看在糜暘的面子上劉封便接見了鄧艾。

鄧艾在見到劉封后,他馬上開口向劉封建議道:

“艾奉皇命領軍四千來援,加之關內五千之衆,我軍兵力將近一萬。

近萬兵力,我軍又佔據地利,時勢已變,將軍不如率近萬精兵攻打魏軍大營,縱使我軍不能順利擊破賊軍。

可以我軍之兵力,賊軍必舉大兵來擋我,如此一來軍情或可爲吳徵北探知。

吳徵北探知之後,便可知我國朝援軍已至,如此梁州軍心自定也。”

鄧艾一見劉封的面客套的話還未說幾句,便向劉封說出了他心中的計劃。

鄧艾認爲他的作戰計劃有可行之處,但他卻不知道他的進言,引起了劉封的不滿。

一小小的中郎將,如何敢在自己面前大放厥詞?

若是真有進攻的良機,那也應該是自己通知他,而不是他來“教導”自己。

以往劉備時常批評劉封“性情驕縱,剛愎自用”,從劉封的這兩個想法可以看出來,劉備批評的很對。

劉封的臉色一下子冷了下來。

“賊軍剛剛大敗一場,現在正是防備嚴密的時候,我軍若貿然進攻,沒有成效不說,勢必還會損兵折將。

吾奉陛下之命鎮守劍閣,豈可不顧劍閣安危而傾巢出兵?

不明敵情而擅自請戰,若不是看在糜侯的份上,你早已經被吾軍法從事。

還不速速退下!”

劉封狠狠訓斥了鄧艾一番。

被訓斥之後,鄧艾倒是還想再勸,可看到劉封的左右親衛正持刀上前,他最後也只能無奈的離開了。

他承認他的建議有冒險的成分,但梁州危在旦夕,冒險一試,總好過什麼都不做好吧。

在鄧艾退下之後,劉封的臉色才稍有緩和。

劉封之所以斷然否決鄧艾的提議,一方面是他真的認爲當下出兵攻打魏軍不是好時候,另一方面也有出於他私心的考量。

被劉備解除幽禁之後,劉封便知道他接下來的表現很重要。

所以他纔會冒那麼大的風險,選擇雪夜偷襲魏軍。

可同樣的正如他所說,劉備給他的任務是守住劍閣,並不是讓他支援糜暘。

他爲何要冒着承擔劍閣不安的危險,做其他事呢?

在劉備需要他的時候,劉封絕不會吝惜自己的生命,當年漢中會戰與上庸之戰時皆是如此。

可要是自己的私心與劉備明面上的命令不會有衝突的時候,那劉封的選擇也很簡單,那就是遵循自己的私心。

第一次襄樊大戰時,劉封就是採取了類似的做法。

當年關羽派了十數次使者,都沒能讓劉封出兵,現在哪怕糜暘有着與當年的關羽同樣的權力,可他不是還沒派出使者嗎?

既然如此,還不如好好守住劍閣,這樣對劉備,對自身都算是最好的交待。

華夏有句老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優秀的軍事才能與不俗的戰績,並不能掩蓋劉封驕縱剛橫,私心太重的性格事實。

這樣的性格是福是禍,日後自有分曉。

漢章武四年四月,在益州大部援軍還未抵達劍閣的時候,大部魏軍已經來至離南鄭城外的不遠處。

這一月,在魏軍的猛攻下,曹真已經控制了漢中絕大部分的城池。

這一月,曹真的傷勢已經好轉了差不多,終於可以騎馬地出現在數萬魏軍身前。

高坐在馬上的曹真看着那近在咫尺的南鄭城,他的眼中有着無盡的怒火正欲釋放。

正是那座城池的主人,讓他在半年之前遭受了一場大敗,甚至還讓他落下了一生難以啓齒的殘疾。

於公於私,曹真現在對糜暘都是欲殺之而後快的心態。

可由於那一場大敗給曹真造成的印象太深,曹真在瀕臨南鄭城下後,並未貿然率軍朝着南鄭城繼續進發。

他在等着剩餘魏軍部隊的集合。

就在曹真到達南鄭城的數日之後,剩餘的魏軍也從漢中的四面八方齊集至南鄭城外。

到了這一日,南鄭城外匯聚了魏軍十餘萬兵力。(包括輔兵)

同時,曹真的軍令也極快的傳開。

當曹真的軍令傳遍三軍以後,十餘萬魏軍如同一大片望不到盡頭的烏雲一般,齊齊向着南鄭城包圍而去。

在那十餘萬人的軍陣中,還林立着許多與南鄭城牆等高的攻城器械。

那些高聳的攻城器械,就像矗立在無盡烏雲中的山峰一般,正在以令人畏懼的聲勢朝着南鄭城步步逼近。

魏軍圍城的舉動很快驚動了城內的糜暘,在一衆心腹的簇擁之下,糜暘登上了南鄭城牆。

登上城牆的人都被城外的敵人聲勢所影響而臉色不穩。

但糜暘在看到這一幕後,卻不由得大笑道:

“城下螻蟻,恰似當年江東鼠輩!”

糜暘的語氣似嘲弄,似揶揄,但更似不在意。

而當糜暘的話傳遍周圍的人耳中後,想起糜暘公安戰績的衆人,都不禁跟着糜暘大笑起來。

哪怕城下無盡敵軍逼近,但誰能保證,他們身邊的漢白鹿不會再次扭轉幹坤呢?

勝敗兵家事不期,視敵無物是男兒!

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推兩本書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4章 父子對質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22章 出獄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訂婚啦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