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

劉備是開國之君,當下大漢的朝臣,大多都是劉備的從龍之臣。

再加上劉備在世時,對他的大臣們可謂是至情至性。

故而無論是從公、私兩方面來說,今日參與大朝會的漢臣們都沒理由拒絕爲劉備上廟號。

相反的,他們的態度都是頗爲積極熱衷的。

可今日大朝會的難點不在於,該不該爲劉備上廟號,難點是在於爲劉備上什麼樣的廟號。

在兩漢之際,帝王與臣子大多是要臉的。

要臉的一個重要表現在於,兩漢無論是官方或者民間,對帝王上廟號一事都抱着相當謹慎的態度。

就拿個比方來說——孝景帝在死後並未獲得廟號。

本來按道理來說,論文治,孝景帝有文景之治這等含金量十足的盛世功績打底。

論武功,孝景帝在位時平定七國之亂,有力的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併爲後來“一漢當五胡”的盛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孝景帝都可圈可點,完全算的上一位有作爲的帝王。

這要是放在隋唐後面的朝代,孝景帝死後不但能上廟號,上的定然也是“高”,“宣”這類一等一的廟號。

但實際情況就是,孝景帝連最普通的廟號都沒有。

不止孝景帝,就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孝武帝,他的廟號也並非是死後就獲得。

孝武帝的“世宗”廟號,是孝宣帝繼位後,爲了標榜自身血脈的正統性,才爲他上的。

從孝景帝及孝武帝的事例可以看出,在西漢帝王獲得廟號是一件多難的事。

當然了隨着皇權的加強,在西漢的後世帝王中,廟號後來的確也出現了濫觴的跡象。

孝宣帝死後獲得中宗的廟號,這一點沒有爭議,作爲將西漢國力推上鼎峰的帝王,他實至名歸。

可元、成、哀這三位逗比,在死後竟然都被上了廟號

只能說一句不要臉。

只是若是這樣的話,反正有先人不要臉了,今漢的大臣當然就可以“順勢而爲”,想出一切好的廟號往劉備身上安。

可惜的是,隨着漢室一位新的要臉的帝王出現,這條路是行不通的。

這位帝王就是漢世祖劉秀。

劉秀在稱帝后,得知元、成、哀三位先帝不要臉的事蹟後,氣的他直接下詔免去了這三位先帝的廟號。

無獨有偶,將劉邦及劉秀封爲偶像的劉備在稱帝后,亦將東漢的孝平帝劉衎、孝和帝劉肇、孝安帝劉祜、孝順帝劉保、孝桓帝劉志五位帝王的廟號給免了去。

這五位帝王就不說有啥功績了,平均都沒活過三十五歲,這樣的帝王都有廟號那不純純搞笑麼。

特別是作爲將漢室帶入深淵的漢桓帝,他的廟號竟然是威宗?

直接把劉備氣笑了。

劉秀與劉備的行爲,無疑都大大再一次維護了廟號在兩漢帝王中的權威性。

可這亦讓今漢的大臣們,有點沒辦法“隨意發揮”了。

畢竟免去五位搞笑帝王廟號的是劉備,他們身爲劉備的心腹之臣,總不可能太過隨意,從而打了劉備的臉吧。

作爲太常,孟光試着提出了爲劉備上“高祖”廟號的建議。

據《孔子家語·廟制》所言: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劉備作爲今漢的開國之君,劉備若上廟號,自然可以稱祖。

可“高”這一廟號,卻並未得到大多數臣子的支持。

與後世人所知不同的是,漢高祖這個廟號,並未在兩漢帝王中用過。

劉邦的廟號是漢太祖,諡號是孝高帝。

稱呼劉邦爲漢高祖的,基本上都是誤稱。

要是從這一點來說,劉備用“高祖”看起來好像也可以。

功高者曰“高”,劉備復興大漢,的確稱得上這個美稱。

可反對者卻有着不一樣的看法。

廟號一事,不單單是爲了稱頌先帝。

廟號講究的還是“蓋棺定論”。

意思就是當下所議的廟號,要符合劉備生前的作爲,不然就是張冠李戴,只會給後世遺留下笑柄。

“高”一字自然是極好的,可“高”的廟號大多用在承繼祖宗基業且王朝鼎盛時的帝王身上。

而劉備不是後繼之君,他所在的時代更是漢室淪喪之際,從這一點來說“高”就不適合劉備了。

在這點的事實之下,“高祖”一稱很快被大多數臣子否決。

而當否決了“高祖”一稱後,有些奇奇怪怪的廟號就開始出現在大殿中。

如佈德執義曰穆,德化肅和曰穆;稱“穆祖”。

如蓄義豐功曰仁,寬信敏惠曰仁;稱“仁祖”。

如溫和聖善曰懿,愛民質淵曰懿;稱“懿祖”。

好傢伙,今日參與大朝會的大臣有多少,糜暘就聽到了多少種各式各樣的廟號。

這也不能怪那些大臣們。

與後世不同的是,兩漢的禮制還處在一個探索的階段,特別是在帝王廟號這方面。

因爲比較稀少,所以根本沒多少案例可以參考。

無法參考,只能自己去摸索開創了。

而在祖前面加上一個美諡,成爲一個帝王專屬的廟號,是兩漢帝王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

例如劉秀的世祖廟號。

其實在從先秦流傳下來的頂尖廟號中,一開始並無“世”這一廟號。

“世”初始與今日衆臣口中所說的,穆、仁、懿都在同一檔次,都是一種常見的美諡。

之所以在後世人心中,“世”之一字會成爲與太、高並列的頂尖廟號,純粹是一般用這廟號的帝王,功績都過於頂呱呱了。

例如孝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

“世”是典型的,字因人而偉大的成例。

而從那些廟號的釋義來說,都不得不說是一等一的美諡,也能在某方面表達出劉備生前的爲人。

但糜暘卻總覺得美中不足。

“中祖”被你們吃了嗎?

望着不斷爭論的衆多大臣,望着默默無語的諸葛亮,糜暘知道是身爲義子的他,爲劉備爭取榮耀的時候了。

隨着糜暘的緩緩起身,殿內嘈雜的討論聲漸漸有着停息的態勢。

而當糜暘輕咳幾聲後,整座大殿立刻陷入了一片安靜之中。

看着糜暘的起身,坐在御座上的劉禪臉上露出興奮的神色。

剛纔第一次以天子身份臨朝的他,快被衆臣激烈的討論聲,給吵得頭快炸了。

劉禪現在只希望糜暘一錘定音,他好早點下朝回去爲他的父皇守靈去。

待殿內恢復安靜之後,糜暘先對着御座上的劉禪微微一拜,然後轉身看向殿內衆臣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孤以爲,先帝當上“中祖”之尊號!”

身爲軍人的糜暘,語氣很是淳厚,藉助着大殿內特殊的回聲裝置,他的話可以清晰地落入每一位大臣的耳中。

可就是在聽到糜暘的建議後,大殿內的大臣臉上卻紛紛有着別樣的神色。

啊?

這?

有點過了吧?

寂靜,沒有贊成或者反對,大殿內只保持着寂靜的氣氛。不過儘管嘴巴上沒說什麼,但許多大臣臉上的神色,卻清楚的暴露出他們當下內心中的想法。

今日能參加大朝會的大臣,要麼是熟知禮儀的名士,要麼就在昨天晚上惡補過關於廟號的知識。

故而他們對“中祖”這個廟號,又豈會感到陌生呢?

在從先秦流傳下來的廟號中,有三個廟號是最爲至高無上的,這三個廟號便是——太、高、中!

若從單單尊奉劉備的角度來說,糜暘提出的“中祖”廟號自然是極佳的。

但問題是雖說定位一致,可“中祖”的廟號是這三個廟號中,最難獲得的一個。

中是中興的意思。

而當中一字遇上祖後,要想獲得這個廟號,那位帝王要做的事就是:

在祖宗基業淪喪的時候,重新一統天下,再次廣大祖宗基業。

本來按這個要求,漢世祖劉秀是配的上這個廟號的,可劉莊爲了向天下人彰顯世系轉移,並未給他的父親劉秀上這個廟號。

而無論從劉備的志向,還是從他一生中所做的事來說,本來中祖這個廟號,的確是很適合劉備。

想來劉備地下有靈,得知自己能獲得這個廟號,定然也是頗爲欣慰的。

但重點是,劉備生前並未一統天下。

在這點遺憾的情況下,爲劉備上“中祖”的稱號,可就有些名不副實了。

這也是方纔孟光,寧願建議“高祖”而不建議“中祖”的最重要原因。

讓後世人服氣,是今日爲劉備定廟號的一個重要標準。

也正是有着這個標準在,哪怕許多大臣心中都想贊同糜暘的提議,但他們現在明面上都不能發聲。

扭捏又期待,就是當下許多大臣的想法。

當糜暘看到許多大臣那複雜的神色後,就知道了他們的想法。

而糜暘亦不是政治小白了,他自然敢主動提出“中祖”這個廟號,心中定然有着一番說辭。

在沉思了一會後,糜暘先問了在座的大臣一個問題:

“今朝,大漢能統一天下否?”

今朝指的是劉禪在位的時候。

衆大臣看了一眼年輕的劉禪,想到劉禪可能會在位很長一段時間,於是乎在這個關乎政治正確的問題上,沒有人敢說一個不字。

“自然!”

不約而同的贊同聲,響徹在大殿之內。

誰敢不贊同,可以直接拖出去了。

而在得到了滿意的回答後,糜暘接着說出了他支持劉備上“中祖”廟號的緣由:

“祖者,意爲奠基者。

先帝雖不能在生前親手一統天下,然來日一統天下之君乃先帝之子,討伐不臣之將乃先帝一手拔擢。

此與先帝親手一統天下,又有何異?

況今漢室還於舊都,興復之勢已成。

孝武帝時,董公倡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遂方纔有我儒氏一門今日之盛況。

難道那時聖人亦在世否?

可爲何萬千儒家子孫,卻還要將孔子奉爲儒家聖人?

概因儒家興盛之基石,乃孔子一手締造耳!

借古知今,諸位又在遲疑着什麼!”

糜暘的話引起了在座衆臣的深思,漢代的儒士不迂腐,他們是會變通的。

只要糜暘說的有道理,他們並非不能支持。

最重要的是在這時,劉禪來了個完美助攻。

“縱來日朕在位之時,天下重歸一統,朕亦不敢貪父之功,奪父之尊也!”

當劉禪的這句話,成了糜暘勸說的最後一塊拼圖。

劉禪已然明確表達態度,他是不願在死後被稱祖的,那麼一統天下的功勞,最終還不是劉備的嗎?

既然如此,那還猶豫什麼呢?

待劉禪的話音落下之後,方纔還一直不講話的諸葛亮,率先起身對着劉禪拜道:

“陛下聖明!”

隨着諸葛亮支持的聲音傳出,想到對後世人也有交代的衆多大臣,亦紛紛起身對着劉禪拜道:

“大司馬之言,善也!”

至此,劉備“中祖”的廟號算是被徹底定下。

糜暘的臉上,也終於流露出一絲笑容。

漢中祖劉備,聽起來多麼順耳。

而當確定好劉備的廟號後,接下來就是要確定劉備諡號了。

對於這一點,衆臣的情緒就沒方纔那般熱烈了。

畢竟相比於稀有的廟號,諡號是每位帝王的標配。

可不熱烈歸不熱烈,衆臣最終在討論之下,還是爲劉備敲定了兩個極佳的美諡。

昭武!

容儀恭美曰昭;昭德有勞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德輝內蘊曰昭;

克定禍亂曰武;保大定功曰武;除奸靖難曰武;恤民除害曰武;

昭顯德,武彰功。

這兩個諡號放在劉備身上,可謂是十分相配。

至於爲何劉備會擁有兩字諡號,別問。

問就是追慕光武帝劉秀。

別說兩個字美諡了,得虧是有着諸葛亮在,不然糜暘都想直接給劉備來個十八字諡號一條龍套餐。

說到底,糜暘覺得“烈”不錯,又覺得“文”不錯,再看看,覺得“宣”與劉備也很搭。

今日糜暘是有些選擇困難症的。

只是可惜,當世還不是後世那諡號亂來的時代,糜暘的建議被諸葛亮一個眼神給瞪了回去。

不過糜暘在心中暗暗並未氣餒。

等他親手一統天下那日,你看他搞不搞帝王十八字諡號一條龍套餐。

反正就算後世人覺得不要臉,也是說他糜暘不要臉。

沒準還會有後世人因爲他的孝心,反而不覺得他不要臉,而是覺得他至情至性呢。

而當定下劉備的廟號與諡號後,在諸葛亮的詔令下,大漢朝廷正式向天下發布了訃告。

由長安發出的訃告,亦很快送到了孫權與曹叡的手中。

面對劉備的駕崩,這兩位又會採取怎麼樣的行動呢?

三國亂世,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篇章中。

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7章 懾服徐詳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8章 關羽之憂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16章 幼時情誼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50章 夜襲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4章 父子對質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章推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