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

當馬車在四方館外停下後,周魴與張溫一同出現在了四方館內。

由於不久前四方館內剛發生了一場動亂,這導致四方館周圍的漢軍多了不少。

而隨着周魴與張溫朝着四方館內走去,他們二人的鼻間也能聞到淡淡的血腥味。

這血腥味在周魴前去大司馬府前,就已經存在。

可在從大司馬府回來後,重新聞到這股血腥味的周魴,心中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望着亭臺樓閣,應有盡有的四方館,周魴好似想起了他在江東的府邸。

身爲江東的世家豪族,周魴的府邸雖不如四方館華麗,但佔地面積卻一點不比四方館少。

甚至在可以蓄養私兵的江東,周魴的府邸內還有着數百人的親信部曲。

但只要周魴一想到,前日被漢軍大肆捕捉的西域諸使,他心中的寒意就越來越盛。

再大的府邸,有着再多的部曲,也是絕難與朝廷的官兵對抗的。

一旦事情有所泄密......

想到諸多西域使者下場的周魴,不由得打了個寒蟬。

而走在前方的張溫,見周魴的腳步越來越慢,不由得轉身好奇問道:

「子魚?」

張溫的輕聲詢問,將周魴的思緒一瞬間拉了回來。

但不知怎麼的,哪怕不再胡思亂想,可看着身前一臉關懷的張溫,周魴竟一時間覺得張溫的關懷,內中有着其他的深意。

在張溫不曾注意的情況下,周魴緩緩握緊了手中的拳頭。

「我,我沒事......」

在敷衍了張溫一句後,周魴突然問張溫道:

「慧恕覺得我等該何時返回江東,而慧恕返回江東後,當會向陛下如何稟報呢?」

聽到周魴的詢問後,張溫略微思索了一下,隨即言道:

「公主的棺槨,早就被糜暘安排在藍田一帶下葬。

而公主殉夫的名義,也被糜暘篡改爲殉國。

如此一來,陛下所願終究無法實現,反倒讓西朝又得了一波人心。

我等是該考慮回朝了。

至於回朝後該如何上報,溫以爲據實即可。」

今日糜暘召見張溫與周魴,一方面是爲了落子江東,另一方面也是爲了告知他二人,孫權的圖謀在他的操作下已然再難實現。

在這種情況下,張溫與周魴沒有了留在長安的意義。

而在張溫看來,雖說他今次出使,完全是屬於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的行爲,可身爲人臣,只要對君主無所隱瞞就好。

但張溫不知道的是,他的「據實以報」四個字,已然在無形中觸動了周魴的神經。

看着一臉坦蕩的張溫,周魴慢慢移開了自己的視線。

你是心懷坦蕩,可我呢?

況且你說據實以報,那誰知你又會報些什麼呢?

一想到此,周魴的心中就充滿了不安。

只是再不安,周魴也不可能傻到在這時表現出來。

「一切但聽慧恕處置。」

說完這句話後,周魴便越過張溫朝着自己的院落走去。

在與張溫異行的同時,周魴的心中在反覆咀嚼着兩個字「公主?」

衆所周知,孫權可從來沒承認過孫尚香公主的身份。

而張溫卻私底下稱呼孫尚香爲公主,這種行爲可以說他是同情孫尚香,但何嘗又不能說是在暗中非議孫權薄情寡義呢?

捕風捉影,因言獲罪,向來是使君子陷入險境的兩大利器。

慧恕,莫怪我。

要怪,就怪

各爲其主吧。

...

沒過幾日時間,糜暘就收到了張溫與周魴的請辭。

張溫與周魴的請辭,在糜暘的意料之中。

所以糜暘很痛快的答應了他們二人的請辭。

當張溫與周魴的車隊駛出長安後,在長安內,一件重大的事也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漢章武六年四月,數十西域叛逆首領在長安城內被處斬,至於其他的從犯,也大多按各自罪行輕重論罪。

當大漢官方,以高效的雷霆手段對西域諸使叛逆一案做出處置後,代表着大漢已然對西域諸國正式宣戰。

王者之師,自當弔民伐罪。

宣戰的檄文,自有朝內的名士潤筆,糜暘的任務就是要安排好漢軍西軍的事宜。

在一處寬敞的明堂內,大漢三巨頭赫然在座。

張飛看着手中的西征人員名單,他臉上有一些遲疑。

對於征戰大事來說,除去糧草籌措外,最重要的就是定下西征將領的名單。

正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別看眼下以大漢的軍力,討伐猶如一盆散沙的西域諸國並不是難事,可要是西征將領人選沒選好,那就會是最大的變數。

對於漢軍西征的主將,糜暘定的是趙雲。

既然要弔民伐罪,那麼漢軍的西征主將,就不能是無名之輩。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符合這一點條件的漢軍將領並不多。

誠然現在漢軍內,有着姜維、鄧艾、州泰、石苞等新生代的優秀將領,可他們的資歷、名望都遠遠不夠。

若貿然讓他們單獨執掌一軍,是有着揠苗助長的隱患的。

而在上一輩將領中,張飛不能離開長安,馬超又病重,吳懿、黃權等人又各有要任在身,所以一眼望去,趙雲是最好的選擇。

除去在資歷威望這方面的考慮外,趙雲的個人能力,也是糜暘看重的一個點。

趙雲不是奇將,是正將。

對於正將來說,你讓他打逆風局,可能太爲難他了。

可打西征西域這種順風局,卻正是他擅長的地方。

以趙雲穩重的性格,就算退一萬步講,西域諸國的祖墳冒青煙出了個戰爭奇才,那麼在趙雲的帶領下,漢軍也基本上不會遭受大敗。

只要漢軍不遭受大敗,後期無非諸葛亮或者糜暘去接手戰局就是,無傷大雅。

糜暘的考慮可謂是相當周到,而張飛對趙雲的能力也是信任的,他擔心的並非是趙雲,而是名單中僅次趙雲之下的劉封。

劉封身爲劉備的繼子,與張飛有着叔侄之情。

如果沒有當年那檔子事,張飛對同樣性情剛猛的劉封,觀感還是不錯的。

只是世上本無如果。

張飛望向糜暘,對着他說道:「劉封性情倨傲,又是宗親之尊,恐難以聽從子龍號令。」

張飛直接向糜暘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爲了解除張飛的顧慮,糜暘說道:

「叔父請放心。

今次西征,主要兵馬乃是我的天策軍。

我有信心,縱使劉封有犯上舉動,天策軍亦不會聽從他的號令。

而若無兵馬相助,劉封個人再勇猛,敢在子龍叔父面前撒野嗎?」

糜暘的最後一句話,讓張飛輕笑了一聲。

他覺得劉封還不傻。

糜暘的話,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張飛的顧慮。

畢竟大漢的軍制,與曹魏及東吳的都不同,自劉備時代開始,各位統兵將領的私兵,就一直受到嚴格的管控。

這一點在之前糜暘改革軍制時,又在無形中得到了加強。

這種情況下,除非是糜暘去鼓動軍隊生變,不然其他人是沒辦法做到這一點的。

待初步打消張飛的顧慮後,糜暘又繼續說道:

「侄兒之所以要用劉封爲子龍叔父副將,有三點原因。

其一,劉封勇猛且頗通軍略,有他協助子龍叔父,西征之事將更添勝算。

其二,劉封性格粗狂,以他性情若置於朝內,恐會增添許多是非,倒不如派他去大漢開疆拓土,這樣先帝在天有靈,也會感到欣慰。

其三,待我軍平定西域後,爲穩定西域局勢,總歸是要賜封劉封至西域爲王的。

反正遲早都有這一舉動,還不如讓劉封在這次西征之戰中立下軍功,在西域積攢聲望,並且先好好熟悉一下西域的風土人情。」

當糜暘說完以上三點理由後,張飛心中的顧慮才完全打消。

隨後糜暘又將目光看向諸葛亮。

注視到糜暘目光投來的諸葛亮,輕輕點頭,以示同意糜暘的安排。

相較於張飛,其實諸葛亮對劉封的觀感更不好。

但諸葛亮卻比張飛看的更透徹些:劉封並非愚笨之人。

既然能夠光明正大的通過立功的方式,來獲取諸侯王之位,他又何必鋌而走險呢?

更何況有着糜暘在,諸葛亮絲毫不擔心,大漢會發生所謂的兵變。

見諸葛亮與張飛,都對自己挑選的西征將領名單無異議後,糜暘方纔將名單呈到劉禪的案上。

嗯,今日劉禪也是在的,就是方纔他一直都沒什麼存在感就是了。

至於糜暘將名單呈送給劉禪,倒也不是認爲他會對這份名單提出什麼看法,他就是想劉禪在這份名單上蓋上天子印而已。

一直划水的劉禪,很愉快的履行了他唯一的職務。

當劉禪在西征將領的名單上蓋上天子印後,代表着大漢西征一事的廟算初步結束。

而就在劉禪以爲,他能夠散會的時候,糜暘的聲音又突然響起:

「在我軍西征之時,逆魏與逆吳兩方面,我朝也不該掉以輕心。」

可憐的劉禪,他的屁股都已經離開坐席有一些距離了,但在聽到糜暘的這句話後,他還是老實的坐了下來。

表兄請講,你講完我就蓋印。

糜暘的話引起了張飛與諸葛亮的注意,隨後糜暘便將他收到的情報說了出來:

「不久前,曹叡派曹休前往豫州,並急調宛城守將司馬懿前往鄴城。

幾乎是同時,孫權拜陸遜爲車騎將軍,荊州牧,領兵屯駐江夏。」

聽到這兩則情報的諸葛亮,瞬間就反應了過來。

諸葛亮思忖道:「看來曹叡是想讓司馬懿鎮守洛陽,而讓曹休護衛中原了。」

隨後,諸葛亮又開口問糜暘道:「子晟以爲陸遜此人如何?」

諸葛亮知道糜暘有個司聞曹,能得到一些他不能兼顧的情報,故而有此問。

聽到諸葛亮的詢問後,糜暘一五一十地說出了他對陸遜的判斷:

「此人才能在當年的呂蒙、魯肅之上,或可與周瑜媲美。」

щшш•ttκд n•¢O 見糜暘對陸遜有這麼高的評價,諸葛亮與張飛皆齊齊詫異。

「周郎?」

雖時間過去許多年,但諸葛亮與張飛的腦海中,還是不禁浮現起那位美周郎的身影。

與後世的《三國演義》記載不同,歷史上的周瑜實則是個很有魅力的人,他與季漢諸英之間,關係其實一直不錯。

張飛還曾短期歸過周瑜統屬,一起攻打過南郡呢。

雖說周瑜曾建議孫權要以優渥的生活腐化劉備,可在私底下週瑜並未採取任何陰招。

當年也是周瑜做主,以兩家利益交換的形式,將南郡的一半土地給予劉備。

至於周瑜的能力,諸葛亮與張飛更是有着清晰的瞭解。

當年赤壁之戰能夠取勝,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周瑜出色的智謀及優秀的指揮。

對於這樣的人物,諸葛亮與張飛心中是懷抱敬意的。

正因爲如此,所以當糜暘將陸遜與周瑜相比時,他們二人才會感到詫異。

「陸遜戰績寥寥,合肥之戰他能夠獲勝,也大多是仰仗子晟相助,他真能與公瑾相伯仲?」

張三爺,不太信糜暘的這個判斷。

不過這也正常,歷史上早期的陸遜,就經常被人輕視,例如劉備與關羽。

但他們二人,都爲自己對陸遜的輕視,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這樣的事,糜暘不會讓它發生在自己身上。

「曹休不足爲懼,我所忌者正是陸伯言。」

糜暘再次給了陸遜一個相當高的評價。

見糜暘連續兩次對陸遜表現出重視,張飛收攏起臉上的狐疑與輕視之色。

「那子晟以爲,我朝該如何應對?」

諸葛亮繼續問道。

在諸葛亮的詢問下,糜暘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以當今天下局勢而論,逆魏與逆吳,不會對我朝貿然發動進攻。

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憑一國之力,他們或許不敢,可要是二國狼狽爲女幹,勢必助長彼等氣焰。

那時,焉知他們不會窺視荊州乎?

爲我朝萬安計,我意欲率軍出鎮荊州,以試二國鋒芒。」

糜暘此話一出,還未等諸葛亮與張飛出言,一直當吉祥物的劉禪先坐不住了。

「大司馬!

荊州多瘴氣,非宜居之處,大司馬身肩國家重任,怎可輕往。

況且先帝崩逝尚未半年,國內人心尚在浮動,今時正是朕仰仗大司馬之時,大司馬怎能棄朕而去?

東行一事,還望大司馬三思。」

說着說着,劉禪的眼眶內隱有淚水浮現。

表兄,你要是走了,日後我該往哪裡蓋印呀!

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16章 幼時情誼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推兩本書推書《三國之銀狐》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7章 懾服徐詳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14章 接班人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章 當爲班超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36章 麋鹿破槽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8章 關羽之憂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