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

馬超下墜的身體,被糜暘及時起身接住。

與此同時,庭院內的哭聲正變得越來越大。

或許庭院內的哭聲再大,也比不上當年馬超祖父去世時,但至少眼下庭院中的人,都是爲馬超的去世而真心哭泣。

這一點,也是馬超真正看重的吧。

糜暘的眼眶中,也有着水霧的出現。

望着懷中雙目緊閉,臉上卻帶着些許笑意的馬超,糜暘心中五味雜陳。

不久後,糜暘示意跪地的馬岱,從他懷中接過馬超的遺體。

在馬岱顫抖着身軀要帶着馬超的遺體進入房內休整儀容時,糜暘開口說道:

「房間太小,驃騎將軍是不會喜歡待在裡面的。

休整儀容及入殮一事,就在寬闊的院內施行吧。」

聽到糜暘的這番話後,馬岱明顯的愣了一下。

儘管他知道以自己的身份,違逆糜暘的吩咐不合適,可馬岱還是帶着哭聲提醒了一句道:

「此舉恐於禮不和。」

面對馬岱的這個擔憂,糜暘卻不在意地說道:

「馬氏男兒,自有風度,何須在意世人眼光。

就按孤說的去做。」

糜暘知道,馬超若在天有靈,是會喜歡他這番安排的。

接着糜暘又對馬岱說道:

「驃騎將軍生前待你恩情至深,你要好好操辦他的喪事。

至於驃騎將軍的身後名...

你放心,有孤在。」

說完這句話後,糜暘彎腰拾起地上那隻蒼鷹的屍體。

蒼鷹羽毛如針,兩爪若刀,當真是無愧空中王者的美譽。

在盯着蒼鷹的屍身看了好一會後,或許是不想太過沉浸於悲傷的氣氛中,糜暘便踱步朝着庭院外走去。

見到糜暘離去,方纔目睹一切的姜維連忙跟隨在糜暘的身後。

庭院不算很大,可糜暘卻走了好久,才走出了那處庭院。

待走出庭院後,糜暘停住了腳步。

糜暘擡起頭,望着上方碧藍的天空,眼神中露出追思之色。

見糜暘心情不好,且一直不發一言,姜維也只能默默站在身後,感受着糜暘身上流露出的悲傷情緒。

良久之後,糜暘方纔開口對姜維言道:

「伯約你知道嗎?

我這一生親自送走了許多人。

那些人中,有育我成長的恩師法公,有傾囊相授的襄陽王關君,還有視我如親子,待我至情至性的先帝。

這三人,在世時無不是當世英豪,與我也無一不是感情至深。

可再大的英豪,也有離去的一日。

再深的感情,我也留不住他們。

若有辦法,我真的很想留住他們。

世人見我年輕,皆羨慕於我,可有時我卻覺得,年輕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因爲我無法預料,在什麼時候,我的哪一位至親又會離我而去。

在什麼時候,我又會經受一次,無可奈何的巨大遺憾。」

說着說着,糜暘眼眶中的水霧終於化作淚水,一滴滴從臉龐滑落。

聽完糜暘的話語後,姜維想開口安慰他,但卻不知道從何處開口。

姜維知道,糜暘與馬超之間談不上有多深的私情。

若單單是因爲馬超離去,糜暘縱使會悲傷,但絕不會說出以上那些話。

正如糜暘所說,他是被今日馬超的離世,勾起了對法正、關羽、劉備等人的思念。

更重要的是,就算糜暘沒說,姜維也知道糜暘其實是

在暗暗擔心,張飛與諸葛亮離世的那一日的到來。

親人陸續凋零。

這一刻的姜維好似變成了剛剛的糜暘,只能耐心的當一位聆聽者。

時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姜維只看到從他的身旁,跑過許多馬超府內的下人。

及至最後,就連帶着劉禪旨意的使者也急促的從他身旁經過。

以馬超的身份,他離世的消息,勢必會以最快的速度傳遍整座長安城。

而就在姜維心中在思考,馬超的離世,會給當今的天下大勢帶來什麼變化的時候,糜暘的聲音又傳到了他的耳中。

「將你留在長安,除去要你教導季陽之外,我還有着另外一層用意。

待我離開長安之後,逆魏的宵小,難免會對關中一地動心思。

有着大將軍與相國在,關中的局勢大體上我是放心的。

可就算大將軍與相國再如何深謀遠慮,他們手下也需要一二干將可供差遣。

你是北地人士,不善水戰而精於騎戰,將你留在長安,就是爲了最大程度發揮你的長處。

等明日我會上奏陛下,請陛下將驃騎將軍生前統率的羌氐騎兵,歸於你的麾下。

我相信你會帶好他們。」

當糜暘的話音落下,姜維似是一時間跟不上糜暘的思路,明顯的愣住了。

姜維沒想到方纔還悲傷莫名的糜暘,竟很快能調整好情緒,並直接將話題轉移到軍國大事上來。

姜維的異樣瞞不過糜暘,而糜暘也知道姜維爲何會如此。

見狀糜暘轉身拍了拍姜維的肩膀說道:

「我是很懷念先輩們。

可我更是清楚,先輩們將大漢的江山交到我的手中,就是希望我有朝一日能夠重新一統山河。

追思先輩不是不行,可要是爲了追思先輩,而耽誤了國家的一統大業。

將來等我有一日也下去了,先輩見我竟辜負了他們的期望,恐怕我少不了一頓毒打。」

姜維沒想到糜暘能這麼快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可這時姜維也知道了,糜暘的身上擔着多重的擔子。

就是這麼重的擔子,才讓糜暘不敢將太多時間放在宣泄的個人情感上。

想到這,姜維對糜暘越來越佩服了。

「大司馬真乃國家之望!」

姜維習慣性的稱讚起糜暘來。

聽到姜維稱讚的糜暘不以爲意,他擺擺手對姜維問道:

「伯約覺得,若來日逆魏若對關中有企圖,那我軍應該着重防備哪一處呢?」

在糜暘看來,等他到達荊州的消息傳開後,想來那司馬懿是不會只待在洛陽城中的。

一來現在司馬懿還未遭受諸葛亮的毒打,他的用兵方略不會那麼快轉變。

二來從之前收到的情報可知,很明顯曹叡打的主意是,讓洛陽或者荊州成爲牽制自己的一個籌碼,讓自己無法專心一處。

要想完成這個目的,一旦荊州有戰事,洛陽方面是不可能一點動作都沒有的。

而糜暘的詢問,也讓姜維陷入了沉思之中。

只不過,聰慧的姜維,很快就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臣以爲,若逆魏要對關中用兵,或許會效仿當年曹操奇襲關中之事。

故而我軍應當加強黃河方面的防務!」

姜維的回答,讓糜暘滿意的點了點頭。

「伯約有這樣的見識,我以後將不再有西顧之憂了!」

...

就在糜暘要出鎮荊州的時候,一道重磅的消息在長安城內傳開。

漢驃騎將軍馬

超去世了。

或許馬超生前的名聲並不好,可馬超的才能及身份,在大漢朝內都是獨一檔的存在。

這樣重要人物的離世,對大漢來說可謂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也讓許多人感到惋惜。

而在看重讖緯之學的漢代,西征東征在即,卻驟然有大將逝世,這算的上一個不好的兆頭。

不過好在眼下大漢的國勢蒸蒸日上,類似的言論雖有,卻並未引起什麼大的浪花。

糜暘也沒辜負馬岱的期望,一直在忙碌於東征事宜的他,還是抽空上了道奏表,請求劉禪賜予馬超「威」的諡號。

本來按今朝禮制,自襄陽王之後,雙諡成爲人臣死後的最高哀榮之一。

但正如糜暘在馬超臨死前說的那些話一般,糜暘不會特地爲他遮掩過往的錯事。

而有着過往的那些錯事在,除非馬超立下再造大漢之功,不然他是得不到雙諡的賞賜的。

不過雖然雙諡得不到,但馬超的功績也應該得到公正的評價。

「猛以剛果曰威,服叛懷遠曰威,蠻夷率服曰威,聲靈震疊曰威。」

從「威」的諡號解義來看,這個諡號是十分適合馬超的。

並且無論在哪朝哪代,「威」這個諡號的含金量都屬於上上乘。

想來若馬超在天有靈,對這個諡號也會感到滿意至極。

因爲是糜暘的提議,劉禪很快就正式下達詔令,追諡馬超爲「威侯」。

而馬岱作爲馬超政治遺產的繼承人,在收到這道詔令時,心中對糜暘可謂充滿了感激之情。

馬岱本想料理完馬超的喪事後,就親自上門拜訪向糜暘致謝。

可還未等到那一日,馬岱就收到了一個消息。

「大司馬率六萬天策軍,從霸城門出征了。」

得到這個消息的馬岱,哪怕重孝在身無法出門親自爲糜暘送行,但他還是在馬超的靈堂內,對着東邊的方向行起了三拜九叩之禮:

「臣祝大司馬早日凱旋!」

...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是糜暘親征這一重大的事。

儘管名義上,糜暘打的是「出鎮荊州」的旗號。

可在吳國的探子得知,糜暘這次來荊州帶了六萬精銳時,他們還是下意識地將「出鎮」理解爲了出征。

不是爲了踏平江東,糜暘帶這麼多精銳來幹嘛?

當這個驚人消息,在吳國探子瘋了般的急送下,來到孫權的案上時,孫權整個人都不好了。

糜暘你就這麼喜歡江東嗎?

在還未有確切的消息送來前,吳國朝野上下許多人包括孫權都以爲,就算接下來大漢要用兵,糜暘的第一個目標也應該是洛陽。

於政治上,洛陽是華夏古都,意義非凡。

于軍事上,洛陽控制着漢軍進入中原的要道。

於經濟上,洛陽周圍是富庶的河東、河內等郡。

無論從哪一方面看,糜暘都應該將洛陽當做第一目標纔是。

他怎麼會突然心血來潮,帶着重兵來到荊州呢?

吳國朝野也有些人認爲,糜暘率重兵來至荊州,也許不是爲了攻打江東,也有可能北伐宛城,攻打豫州。

但這樣的想法在孫權看來卻可笑至極。

先不說糜暘能不能複製攻打長安的奇蹟,在短時間內拿下宛城。

至少想攻打宛城那樣的堅城,糜暘要將荊州的大部分軍力調往義陽郡。

要知道現在的局勢不一樣了,曹魏不再兩面受敵,單單防守宛城,他們是有着足夠的軍力的。

而以糜暘的軍略

,他會貿然將荊州的大部分軍力調往義陽郡,從而忽略了荊州的腹心之處嗎?

這一點斷無可能。

排除掉這一點後,糜暘舞劍,意在何處,那是再明瞭不過的事了。

孫權第一時間在建鄴城中,就糜暘東征一事召開了大朝會。

當建鄴城內的文武百官,都聚集在剛修建好的大殿中時,孫權從他們臉上看到了,比自己還不安的神情。

這...

孫權不禁撫頭。

不過正所謂,三室之內,必有忠信。

滿朝吳國,豈沒有一二敢戰之臣乎?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見到周圍的同僚臉上晦暗的神色後,剛剛從長安出使回來的周魴,擡頭挺胸的從班列中走出身來:

「糜賊,是神,是鬼乎?

以我觀之,彼如我等一般,皆血肉之軀凡人也。

既是凡人,爲何懼之過甚?

且不說論天下水軍,我朝第一。

就說當下我朝與北魏乃生死同盟,我朝有難,北魏斷不會坐以待斃。

而集結我朝與北魏之力,漢軍雖強,非不可戰也!」

周魴字字鏗鏘的表達了他的看法。

若將周魴的話一句句分析,不難得出他說的話,大多沒有實際用處。

因爲他說的話,乃是衆人皆知的事。

只是有時候,話說的有沒有營養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表達出一個態度。

不管怎麼說,在吳國滿朝文武都噤聲的時候,是周魴第一個站出來,發出了抗擊糜暘的第一聲不屈吶喊!

本來還在撫頭的孫權,在聽完周魴的話,登時大喜。

周魴真大吳忠臣呀!

「周卿所言甚是。

當年曹操率二十餘萬精銳南征,不亦是折戟於赤壁?

今日若糜暘膽大妄爲,意欲犯我國疆域,曹操赤壁之殤,便是他前車之鑑也!」

身爲君主的孫權,立即接過周魴的話,親自鼓舞起人心來。

相比於周魴的話,孫權的話更言之有物一些。

江東的確是打過硬仗的。

可當年赤壁之戰江東能夠獲勝,乃是有周瑜在。

現在江東的周瑜,又在何處呢?

一想到這,衆人紛紛將目光注視在站在首列的一位大臣上。

陸伯言,能戰否?

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5章 糜暘獻策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52章 魂斷鬱陵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