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一盆冷水

聽的這話,薛良輔頗爲詫異的看了胡萬里一眼,微微沉吟,才道:“堂翁此乃寫給張閣老之私信,捎上顧大人自是未嘗不可,不過,顧大人乃堂翁上官,您讓顧大人領銜還是具名?”

“領銜具名皆無不可,恩師一看便知此乃學生的手筆。”胡萬里不以爲意的說道:“龍溪附廓府城,與知府顧大人的關係必須處理好,否則府衙官員處處掣肘,這日子可沒法過。”

“大人可真是深得官場三味。”薛良輔微微笑道:“既是如此,堂翁便勿耽擱,先寫信吧。”

府衙,三思堂。

顧顯仁細細看完龍溪縣整治六房文書檔卷的方案之後,不由看了胡萬里一眼,對方將此信讓他過目,其意自然是想讓他署名,且不說其它,這份心意倒真是難得,這份整理文檔之方案一旦呈報上去,必然會引起極大重視,思忖半晌,他才含笑道:“長青大才,此法若能推廣,實乃大明朝廷一大善政。”

“義安兄謬讚,此法並不完善,只是這統一文書檔卷管理模式的思路尚可。”胡萬里微微笑道:“小弟打算以私信方式寫給恩師,還請義安兄斧正或代爲完善。”

聽他明確的說出這層意思,顧顯仁不由微微點了點頭,略微沉吟,才道:“龍溪縣衙是否準備試行?”

聽的這話,胡萬里隱隱覺的有些不對,但仍是如實說道:“是,小弟明日便準備着手整治六房。”

沉吟良久,顧顯仁才道:“我與長青可謂是一見如故,亦無所謂交淺言深,有一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真的有不妥?胡萬里忙起身微微一揖,道:“還望義安兄不吝指教。”

“坐,無須客氣。”顧顯仁還了一禮,才緩聲說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官場歷來皆是功過相伴,這份方案,長青可以給張閣老,但龍溪試行卻是萬萬不行,奉旨試行尚勉爲其難,自行試行,實是後患無窮。”

聽他說的如此嚴重,胡萬里眉頭不由一皺,忙道:“小弟愚笨,還請義安兄明言。”

顧顯仁呷了口茶,才緩緩說道:“統一文書檔卷之管理,每年定期不定期考覈各房之司吏,庸者下,能者上,此兩條雖說可遏制書吏之害,卻也斷絕了天下書吏之財路。

龍溪縣率先試行,府衙、省衙、京師各部衙的書吏必然會層層刻意刁難,不僅是漳州府,整個福建皆有可能會因此而倍受京師各部衙的書吏刁難。

若能因此根絕書吏之害,忍一忍,熬個兩三年,倒也無妨,畢竟值得,然制度雖好,卻難以貫徹,大明並非沒有好的制度,再好的制度,亦要靠官吏執行,大明如今之情形,是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如此斷絕胥吏財路之制度,斷難徹底執行。”

“京師各部亦無法推行?”胡萬里追問道。

顧顯仁微微搖了搖頭,道:“若論政務,官實不如吏,京師各部事務繁雜,若是書吏全部請辭,登時就會亂成一團,斷難執行。”微微一頓,他才道:“長青如今負有試行整治驛站弊端之差事,切勿節外生枝。”

胡萬里聽的登時無語,明明是好制度,好法子,卻不能執行,更讓他尷尬的是新官上任燒的第一把火,還要他自個去澆滅,這讓他這個新任知縣情何以堪!

顧顯仁自然知道他的心思,微微沉吟,才含笑道:“長青無須顧慮,今日我便遣人去知會張縣丞、趙主薄,縣衙各房司吏,讓他們明日早堂苦苦哀求,長青順水推舟便是,明日午時,我親邀漳州名流爲長青接風洗塵。”

如此安排,也算是面面俱到了,面子裡子都有了,胡萬里當下便微微一揖,道:“小弟多謝義安兄。”

見胡萬里不固執己見,顧顯仁不由長鬆了一口氣,當下便笑道:“長青這就見外了。”

經此一事,胡萬里意識到自己對大明的實際情況瞭解的太少,他如今不過一個小小的知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蕭規曹隨,還落的省心,眼見縣衙的規矩一切照舊,新縣尊再無折騰的意思,縣衙上下皆是暗暗歡喜,不過,經此一事,縣衙一衆官吏皆知新縣尊性子剛強,不好招惹,況且跟知府大人關係又分外親密,誰也不敢再多事。

轉眼便是臘月二十一,各地衙署皆封印休假過年,胡萬里接到月港小廝送來的消息,聽聞吳亦有已經回到月港,便給一衆幕賓參隨分發紅包,安排假期輪值,宣佈放假,而後便帶着幾個小廝乘船前往月港。

漳州距離月港不數十里水路,順江而下,一個多時辰便至,甚是方便,春節前後,正是海貿旺季,月港亦分外繁盛,碼頭港市皆是一片喧鬧,胡萬里上岸之後,便在小廝的帶領下一路穿街過巷,徑往月港東南而行,出了市鎮,便見一處規模頗大的院子。

領路的小廝宋文才指着那院子道:“少爺,那便是小的們的住處。”

這處院子自買下後,胡萬里還是第一次來,擡眼望去,在一片綠蔭掩映下,隱隱可見院內的樓閣屋尖以及高大的院牆和角樓,從外面看,便覺的規模不小,四周甚是開闊,難得的是還有一條不小的河流從旁邊經過,他不由輕讚了一聲,這地方選的不錯。

一行人才上小橋,趙長福、吳亦有二人就迎了出來,“長青兄別來無恙。”稍一走近,吳亦有便興奮的寒暄道。

瞧他那股高興勁兒,胡萬里便知吳家定然是同意將船隊掛在他的名下,當下便快步迎了上前,笑道:“夢然一路可還順利?”

吳亦有拱手一揖。才輕笑道:“順利,若非爲了給長青兄招攬人手,三日前就能趕回來。”

趙長福則是躬身道:“小的恭迎老爺。”

“都免禮。”胡萬里微微笑道:“夢然爲我招攬了多少人手?”

“足有小兩百人。”吳亦有得意的說道。

有那麼多人?胡萬里心裡不由一喜,轉念他就明白過來,這定然是吳長水聽聞月港送了他兩條海船,着急將水手船員招來,以便讓他不錯過今年冬季的海貿,雖然他無心今冬就參與海貿,但水手船員卻是急需的。

第207章 被逼第229章 紛爭起第296章 收人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55章 師爺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87章 恩威並施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143章火器大家第486章 受益第104章上疏第146章來襲第323章 軍事演習第189章不歡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246章 機會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135章霸道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417章 文鬥第 168章考驗第265章 遇險第90章 一把火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414章 擔憂第158章禮物第423章 暗度陳倉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22章 禮物第373章 生意經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129章完敗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275章 望遠鏡第366章 摻沙子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50章 南京(六)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311章 三天第274章 激勵第227章 不表態第85章 刁難第105章 緝私錢第382章 依仗第387章 要俘虜第410章 城破第484章 鋪開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485章 無奈第14章 惹麻煩了第129章完敗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483章 登基第97章 鑄私錢第217章 彈劾第486章 受益第120章加快進度第408章 殘酷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79章 船隊第433章 找死第189章不歡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383章 翻臉第9章 女兒節第311章 三天第149章 安撫第371章 送禮第27章 中山狼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386章 丘八第439章 封侯第218章 踢皮球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95章 計劃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265章 遇險第133章 引子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215章 扯皮第206章 好色第230章 圍魏救趙第428章 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