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後裝式

楊聰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在短短不到半年時間便連升三級,晉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看樣子,這上戰場果然是官職進階的捷徑啊。

這時候他倒沒有太多功夫去考慮官職的問題,巡撫和巡按職權其實差不多,都是一方大佬,只是巡撫聽起來更有分量一點而已。

他現在要考慮的,還是韃子的問題。

這段時間,他令宣化廠加緊趕製了一批巨型轟天雷和鐵蒺藜,就算韃子反撲,他也不怎麼擔心了,有了這些東西,守住宣府鎮肯定是不成問題了,而且,只要這些東西推廣開來,大明其他邊鎮要抵禦韃子入侵也沒什麼問題了。

接下來就要考慮怎麼去消滅韃子,或者說怎麼把韃子趕出塞外了。

如果主動出擊的話,投石機肯定是不能帶的,因爲投石機本來就笨重無比,就算用馬拉着,速度也不行,帶着投石機去圍剿韃子騎兵,那是想都不用想的,根本就追不上。

火龍戰車倒是可以,只要用馬一拉,速度勉強還行,雖然不能攆着韃子騎兵屁股跑,完成迂迴合圍等戰術還是勉強夠用的。

不過,火龍戰車只是防禦利器,沒了投石機之後遠程攻擊就大打折扣了,能不能擊敗韃子騎兵還不好說呢,所以,必須製造比投石機更加易於攜帶的火槍和火炮。

這火槍和火炮大明原本就有,其製造過程王宣在《五行篇》和《器械篇》中也有詳盡的記載,造起來貌似不是很難,不過,楊聰卻不想造現有的那些類型的火槍和火炮,因爲現有的火槍和火炮都太落後了,用來對付騎兵根本就不行,不管是射程還是射速都不行。

現有的火炮射程最多就兩裡左右,而現有的火槍射程最多也就兩百步,騎兵要跨過這麼短的距離根本就不需要多少時間,而現有的火槍和火炮裝填起來都相當的麻煩,如果事先沒有準備,恐怕韃子騎兵都衝到跟前了,彈藥還沒裝填好呢。

這或許就是明軍不大力發展火藥武器的原因,因爲裝填速度或者說射速的問題,現有的這些火槍和火炮在韃子騎兵面前根本就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如果人家搞突襲,這些火槍和火炮甚至都來不及裝填,等於就是一堆廢鐵。

這個說法一點都不誇張,這年頭的火槍和火炮都是前裝式的,也就是先把火藥倒進去,壓實,然後再把子彈或者炮彈給塞進去,這個過程耗費的時間可不短,特別是裝彈的時候,那子彈和炮彈可是擦着槍管和炮管硬塞進去的,麻煩的很。

那麼,這樣一個裝填過程到底需要多少時間呢?

楊聰專門測試過,就算是神機營最數量的火槍兵和火炮兵,裝填火槍子彈最快都需要一炷香時間,裝填火炮彈藥最快都需要一盞茶時間,而韃子騎兵跨越火槍又或者火炮的射程都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

也就是說,如果遭遇韃子騎兵的偷襲,火槍和火炮的彈藥還沒裝填好,韃子騎兵就已經跨越火槍和火炮的射程範圍了,火槍和火炮就等於廢了。

而且,這年頭的火槍和火炮還沒法事先裝填彈藥,因爲火藥根本就沒有容器包裹,如果事先裝填好再帶着跑一陣,壓實的火藥很快就會鬆散開來,爆炸威力就會小很多,點着火之後甚至子彈和炮彈都射不出去,就更別說殺傷敵人了。

所以說老式的火槍和火炮都太落後了,帶着這樣的武器裝備去追剿韃子騎兵,那簡直就跟找死沒什麼區別,只要人家打個埋伏或者回頭突襲,那絕對會被人打的找不着北。

那麼,怎麼加快彈藥的裝填速度呢?

這個問題,如果讓這個時代的人來考慮,恐怕要絞盡腦汁想個幾年,但是,楊聰來考慮的話也就幾分鐘的事情,因爲他知道後世的槍炮是什麼樣子的啊。

要想加快裝填速度,很簡單,那就是將火槍和火炮都改成後裝式的,而且,最好能根據現有的條件製造出簡易的封裝式子彈和炮彈,那樣一來,裝填速度就恐怖了,只要把封裝式的子彈和炮彈往裡一推,馬上就能開火。

這個想法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不過,要在這個時代實現這個想法貌似有點困難,因爲這個時代並不具備後世的加工水平,而且,大家的腦海中也沒有後裝式火槍和火炮的概念。

那麼,怎麼把後裝式火槍和火炮造出來呢?

楊聰考慮了很久,又仔細翻閱了王宣編撰的《五行篇》和《器械篇》,心裡漸漸有了些想法。

這天,他將王宣、唐順之、趙時春等相關官員和一些工匠頭目全部召集到宣化廠一個臨時佈置出的會議室裡面,準備開始安排了。

這會議室在這會兒也是個新鮮的東西,因爲這會兒官員組織下屬議事要麼是在公堂,要麼是在書房,大家都恭恭敬敬的站在下面,而主官則一個人坐在上首發號施令。

這樣是爲了體現主官的權威,不過,要商議怎麼製造火槍和火炮顯然不行,因爲大家都要看着相關圖紙才能商議,站那裡空想,又或者遠遠看個輪廓顯然是不行的。

所以,楊聰命人佈置了這麼一個會議室,裡面就一個吃飯的大圓桌,然後所以官員都跟赴宴一樣,坐在圓桌四周。

一開始,王宣和唐順之等人走進會議室的時候,還真以爲楊聰是準備請他們吃飯呢,楊聰也沒做什麼說明,進來一個,他便客氣的請人坐下來,就像是要請大家吃飯一般。

但是,人員都到齊了,也沒見有人上菜,倒是沈煉給大家上了個巨大的卷軸。

在衆人好奇的目光中楊聰緩緩將卷軸展開,攤在圓桌中間。

這是一副新型火槍的圖紙,上面不但有火槍整體結構圖,還有各種零件的拆分圖,密密麻麻的,看得人頭昏眼花。

這圖紙一展開,衆人臉上都露出震驚的表情。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把火槍,因爲圖紙的正中間就是一把完整的火槍,但是,大家都沒想到,圖紙還可以這樣畫,在火槍的四周,竟然還能附上所有的零件圖,這種畫法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楊聰看着衆人震驚的表情,不由得意的道:“這是我構思的一種新型火槍,從後面裝填彈藥,而且,彈藥都是事先封裝好的,往裡一推便成,大家覺得怎麼樣?”

第七章 抱負終章 逆天之威第二三一章 明朝版第一九一章 回京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第三十二章 嚴陣以待第九十九章 嚴嵩下的套第三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二十九章 韃子來了第一三六章 被逼無奈第六十四章 猜第一七四章 午夜驚雷第一一九章 何事秋風悲畫扇第一二〇章 要變天了第五十二章 狀元郎做生意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七十六章 證據不翼而飛第一一二章 吃進去的給我吐出來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一六五章 糊塗第一四六章 亡國之禍第一二五章 海盜來襲第二十五章 破敗不堪第八十三章 打仗並不等於拼命第二二八章 提示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第一三〇章 盾陣第一八八章 退堂鼓第七十六章 證據不翼而飛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一六五章 糊塗第一〇〇章 初露崢嶸第一九七章 貪婪第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誠意伯第二十三章 復出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一二五章 海盜來襲第一九九章 掩人耳目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六十四章 恐怖的貪腐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復起了第一〇八章 崇武所千戶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三十四章 戰果輝煌第一五八章 不是錢的問題第一〇一章 對對聯第一六六章 自立門戶第一七四章 午夜驚雷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第一二九章 班門弄斧第一〇七章 戰船第一三四章 錢多的燒第一〇二章 死循環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一六二章 野望第十二章 令人頭疼的案子第九十一章 栽個贓第一〇一章 對對聯第八十八章 拿下第二十三章 效果第一二九章 班門弄斧第六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三十七章 廷議否第一四五章 始料未及第一〇三章 頭疼第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誠意伯第二二六章 獎勵第七十七章 裝備第一〇八章 海戰之道第一三四章 錢多的燒第三十七章 公堂之上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爲師在第一三六章 被逼無奈第五十二章 虎蹲炮第五十九章 太閒第一五九章 東瀛亂世第九十二章 不願意相信第四十三章 誰說我要作弊了第一三八章 爭相歸附第六十四章 恐怖的貪腐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二十章 不爭第四章 嚴師出高徒第二十一章 我跟你沒完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第九十九章 好消息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二十四章 青詞首輔第一〇一章 跑的掉嗎第五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一四二章 永慶合議第三十四章 自薦第五十九章 太閒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一一九章 謀朝篡位第一七九章 第二個賺錢的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