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大家都反對!

今日奉詔來到文華殿中的一衆文官,除卻閣老,包括六部尚書在內的大小九卿,就是六科都給事中,左右給事中和都察院各道掌道御史。相形之下,六科廊出席的人數遠遠要多過都察院的御史,但這也是一直以來科道的正常現象。更何況,六科廊的給事中們要比御史們消息靈通,早就知道皇帝犯了狂症的消息。

可知道歸知道,就拿剛剛得知此事的其他大臣來說,誰也不相信朱翊鈞犯了狂症這種事是真的。畢竟,馮保早就將小皇帝忤逆慈聖皇太后的消息大肆散佈了出去,如今竟是已經人盡皆知。而且,隨着勒令張四維革職閒住,越來越多的人都在悄悄議論着當年高拱舊事。

只不過,和高拱那時候的黯然去職相比,如今打倒張四維的,不再是皇后懿旨,皇貴妃令旨,皇帝聖旨,而是汪孚林領銜的都察院御史們上書彈劾!也正因爲如此,當汪孚林和程乃軒一前一後進入文華殿時,竟是剎那間寂靜無聲。哪怕是曾經被召到乾清宮去的六部尚書和左都御史陳炌,此時看到他,臉色也異常複雜。

要知道,除卻張居正,在當初那件事的第一時間被召入乾清宮的,那便是恰逢其會彈劾張四維的汪孚林!

至於程乃軒,大多數人都將他忽略了過去。畢竟,程大給諫之前並不像汪孚林這麼拉仇恨,此番事情中也沒有上竄下跳,更沒有做出什麼事情來,還不如汪孚林所屬廣東道的那兩個御史蔡光安和秦玉明來得招人恨。可相對熟悉汪孚林的左都御史陳炌和戶部尚書張學顏,看汪孚林和程乃軒的目光中就不一樣了。

誰都知道這兩位是同鄉,好友,同年,拐着彎的姻親,程乃軒平日裡和汪孚林那交情也絕對沒話說,可誰能想到,關鍵時刻,汪孚林竟然用人人都認爲是刺頭的人衝鋒陷陣,而捨棄至交好友不用,這不但是惑敵之計,而且讓旁人想要指責朋黨也找不到理由。

至於相對獨立的刑部尚書嚴清,剛剛榮升內閣次輔的馬自強,三輔申時行,看到汪孚林上前和張居正談笑自如,和張黨中堅的那幾位大佬亦是說話自然,到這份上,他們要是還不明白之前汪孚林和張居正疏遠,彷彿投靠皇帝,甚至於彈劾馮保只不過是戰略,他們就是傻子了。

兩個奏本,一則參倒劉守有,一則幹掉張四維,何其兇殘?而且連馮保也敢明着彈劾,就算是虛晃一槍,膽子也夠大的!

шшш ★тт kΛn ★c o

“司禮監張公公到。”

馮保重傷不起的消息,對於有心人來說並不是秘密,而馮保舉薦張宏代替自己的事,那就更不是秘密了。此時,當看到張宏扶着一個小火者的手進來,明顯尚未完全恢復,和他相熟的人大多會稱一聲容齋公,不相熟的也多半會點頭爲禮,稱一聲張公公。然而,當張宏和汪孚林打了個照面的時候,兩人卻相對無言。汪孚林微微頷首,而張宏蠕動嘴脣,最終還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張居正在慈聖李太后面前力保汪孚林的事,他隱隱約約聽到了一些風聲。而汪孚林去勸過朱翊鈞後,小皇帝終於去向李太后服軟,這曾經讓他如釋重負,哪怕最終李太后一怒吩咐朱翊鈞罰跪奉先殿時,他也沒有太放在心上。終究是嫡親骨肉,做母親的總不能一直都因爲馮保這個外人銜恨兒子。可誰曾想朱翊鈞竟然連一時之氣都不肯吞下,竟然做出了那樣的事!這能怪汪孚林嗎?

馮保是看着朱翊鈞長大的,而他也算是看着朱翊鈞長大的。在猶豫了片刻之後,張宏忍不住低聲說道:“汪掌道,皇上從前對你素來另眼看待,哪怕如今狂症發作,你也得記着當日皇上幾番厚賜之德。”

“張公公說的是,我自然一直都銘記在心皇上的恩德。”

張宏竟然對汪孚林說這個,文華殿中的各色人等自然而然就品出了不同的深意。如吏科給事中陳三謨,那是一直以來在汪孚林手中吃了大虧的人,有心在張居正面前上個眼藥,可眼看張居正面色如常,似乎根本就沒聽到張宏和汪孚林的對話,他忍不住生出了一絲失望,當即側頭看向了素來心直嘴快的光懋。

這時候,不該你光都諫出言諷刺汪孚林兩句?

光懋沒有動。他今天養精蓄銳都是爲了應付接下來的局面,哪裡是爲了小小一個汪孚林?

果然,當張宏在御座旁邊站定之後,便沉聲說道:“仁聖皇太后,慈聖皇太后口諭,皇上突發狂症,不能理政,接下來該如何,請各位大臣議一議。”

無論漢唐太后當權的時候,還是宋朝太后有一定參政權力的時候,全都可以堂堂正正坐在御座上,聽廷臣議政,可本朝自從誠孝張太后之後,就再也沒有能夠干預國政的太后了。所以,馮保在唯一一次清醒過後,向李太后推薦了張宏代自己之職,李太后就果斷讓張宏代行皇權,前去旁聽文華殿廷議的結果。

而羣臣也無不知道張宏此來的用意,可讓他們廷議的這件事,大多數人卻異常爲難。這如果真的是李太后指斥小皇帝忤逆不孝,光這四個字,不說足夠帝位易主,至少來個罪己詔是最起碼的。然而,朱翊鈞是爲了馮保和李太后衝突,細究下來李太后也有不當。可如今李太后採取的是相對婉轉的狂症,那就不好說了。

可誰先發言,誰就要承擔最大的責任!

汪孚林見大多數人全都往自己看了過來,他不禁氣樂了。難不成他這個災星之名就那麼名副其實,人人都指望他先開炮?就在他決定先裝啞巴的時候,一旁終於傳來了一個鏗鏘的聲音。

“皇上乃萬乘之尊,既然是發了狂症,脈案到底是怎樣的?太醫院束手無策,天下難不成就沒有別的國手?這又不是等閒那些動輒有性命之危的疑難雜症,儘可雲集天下國手來給皇上診治,趁機也可以汰換一批太醫院中的無能之輩!”

說到這裡,見衆多的目光全都匯聚到了自己身上,其中多有驚疑,不解,責難,甚至還有鄙視,可光懋卻不閃不避,一字一句地說道:“說皇上有狂症,就需得有讓天下人信服的理由!”

真不愧是光懋,天下傳直聲不容易,在高層已經有了定論的時候捅破那層遮羞的窗戶紙,那就更不容易!

饒是汪孚林往日和光懋別說談不上交情,就連來往都沒有,在遼東一事上,還與其結下了樑子,但並不妨礙他此時此刻暗歎這年頭的清流君子還真夠有堅持的。可暗歎不代表讚歎,更不代表真正的贊同,所以他沒有貿貿然開口,因爲他知道有人會把光懋堵回去的。

而這個人下一刻就出現了。那不是別人,正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張宏。

“光都諫是覺得,哪怕天下傳宮闈內務,那都是無所謂的?皇上是狂症,那麼也許就有治好的一天,可如果是別的什麼亂七八糟的,那麼結果如何,就說不好了,光都諫是想覺得那種情形比眼下好?”不等光懋開口反駁,張宏就用前所未有的尖銳口氣說道,“兩宮老孃娘是想要各位商量出一個可以實行的方案來,並不是讓各位對既成事實指手畫腳。想當初若非張四維等別有用心之輩挑唆,皇上又怎會在急怒之下發了狂症?”

在張宏這與其說是警告,不如說是威脅的一番話打壓下,文華殿中出現了片刻的死寂,緊跟着,吏部尚書王國光這才緩緩開口說道:“我等驟聞此事,一時方寸已亂,敢問張公公來時,兩位老孃娘可有交代?”

相對於所謂的真相究竟如何,這纔是每一個人想要知道的重點,包括汪孚林。而張宏也沒有讓衆人等候太久,只是微微一沉吟就聲音苦澀地開口說道:“慈聖老孃娘有意,請潞王監國。”但他根本不願意!

果然!

也不知道多少人心中浮現出這麼兩個字,而率先慷慨激昂反擊的,卻也同樣是光懋。

“莫非慈聖老孃娘想要重複當年正統年間舊例?須知英宗皇帝當初是失陷於虜中,和如今情形截然不同!”

事不同而理同,想當初英宗皇帝是聽信王振,因此被也先給直接俘虜了,大臣這才本着立長君的意識,擁立了景帝朱祁鈺。而這次萬曆皇帝也同樣是頭腦發熱去和慈寧宮聖母衝突,自己把自己的皇位推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羣臣還沒有大主張,但李太后卻已經想要廢立了!

張宏本來就是不同意的,此時聽到光懋終於把矛頭調轉了一個方向,這才鬆了一口大氣,可對一直保持緘默的汪孚林卻不免有些失望。然而,就在這時候,他又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光都諫說得不錯,正統那時候,英廟失陷於虜中,韃虜兵臨城下,這才需要有人主持大局,監國臨朝。然而,如今皇上卻只是發了狂症,人卻尚好,讓潞王這位藩王監國,天下其他藩王會怎麼看,天下臣民又會怎麼看?皇上登基之初,因爲年紀幼小不能主政,而是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照樣國政有序,如今若是皇上暫時不能康復,何妨如萬曆初年之政?臣請二位老孃娘體恤潞王殿下,莫要讓他遭人詬病,無法辯白!”

和光懋的直截了當相比,汪孚林擺事實講道理,說得更加透徹。張宏聞言固然如釋重負,在場的衆多大臣也不由得面色一變。剛剛張宏傳達慈聖李太后的這個意思時,大多數人就絕不贊同,此時他們更是意識到,光懋和汪孚林這一科一道尚且能夠據理力爭,他們做大臣的要是緘默不言,回頭絕對要被噴死!

既然知道絕不能屈從李太后的這個提議,汪孚林又把能說的話說去了大半,其他人就不得不緊急斟酌自己該說的話。而第一個開口陳情的,不是別人,正是張居正!

“汪世卿所言,雖有偏頗,然則大體卻不差。潞王監國,將把皇上置於何地?還請張公公稟告慈聖老孃娘,伏請三思。”

張居正作爲內閣首輔起了個頭,其他人自然紛紛附和,就沒有一個人敢附和潞王監國的。畢竟,那是一位自從落地就當成幼子,沒有接受過任何帝王教育的皇子,本身野心如何暫且不提,可僅僅十一歲這一點,就足夠讓外間士林產生深刻聯想了。最主要是,兄終弟及,兄還沒終,弟怎麼能想着及?到時候,他們一大堆人恐怕全都會被抨擊到死!

更何況,太后主導廢立事,本朝以來滿打滿算只有英宗復辟,孫太后頗與謀,可那也是因爲英宗本來就是嫡長子——儘管這個嫡長子在民間一直都有各種各樣的流傳,土木堡之變中的種種行徑更是大受詬病——可即便如此,孫太后也談不上親自主導廢立,徐有貞石亨之類的人本來已經擁立英宗復辟,孫太后做的不過是在駱駝身上壓下最後一根稻草!

除此以外,名聲赫赫如誠孝張太后,也在擁立襄王以及自己的長孫英宗的時候,在大臣的壓力下被迫放下了原本的打算。

然而,李太后到底是曾經有着憑藉皇權,直接幹掉高拱的輝煌歷史!

因爲這一點,大臣們的發言審慎而小心,一面小心翼翼譴責朱翊鈞這個小皇帝聽信他人讒言,這才因爲一時急怒攻心而導致狂症發作,一面卻又大義凜然地表明自己立場,長幼有序,皇帝尚在,皇弟監國無法服衆。當最終與會者的記錄全都被一一記錄在案,廷議結束之後,張宏固然第一時間離去,其他人也走得飛快。

而張居正因爲病體未愈,落在最後。申時行見汪孚林只與張居正打了個招呼,低聲言語了幾句,就徑直和程乃軒先走了,馬自強則是臉色鐵青,一個人獨行,他有意慢走兩步,等張居正這邊沒了旁人,他纔上去與之同行,卻是低聲問道:“元輔的病情究竟如何?太后今日使張容齋試探大家,雖說被頂了回去,未必就能管用一世。而且……”

雖說提及同僚實在是有些落井下石的意思,但申時行還是嘆了一口氣說:“我觀馬閣老,只怕有些灰心喪氣。”

萬一馬自強撂挑子,總得有個準備!

張居正哪裡會聽不懂申時行的意思,只是微微一沉吟,他就淡淡地說道:“天下事沒有全都如意的。我會提請再廷推閣臣。你的同年,禮部侍郎餘有丁,卻是不錯的人選。”(。)

第947章 再下一城第543章 夫人路線第104章 連環套第721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765章 廷推背後的奧妙第478章 風雅和銅臭第716章 藏頭,抄尾第430章 弟妹你好第504章 又發榜了第734章 奇功歸何人?第374章 枕邊夜話,巡撫駕到第488章 小人物背後的大推手第444章 斬草除根第835章 科道誰爲尊第752章 衣錦還鄉第489章 不平不能不理第723章 欲擒故縱第391章 應該是喜歡的第144章 傳說中的錦衣衛?第365章 回家第667章 螞蟻撼大樹第185章 不陪你們玩了,各位自己去掐吧!第248章 趟平官商兩條道第321章 殺去普陀山第719章 結盟,沉海第819章 不可逆轉的大潮第787章 仗義的汪掌道第178章 汪小官人婚配否?第625章 當李皇親看上汪財神第32章 誰忽悠誰?第502章 不愛虛華愛實幹第111章 禍水東引第462章 滿城風雨第194章 當我的女兒吧第60章 致命的誘惑第452章 什麼叫厚臉皮第920章 榮升祖父第804章 危言聳聽第842章 芒刺在背,不得不保第4章 霸王糖葫蘆第636章 煽風點火第267章 死太監,臭窮酸!第707章 禮賢下士第546章 歷史的節點第62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155章 人人上陣第649章 橫生枝節第695章 凌總督甩的包袱第553章 囚籠中的梟雄第564章 誰詐誰第78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132章 大幕拉開第483章 進京第205章 瘋婦第825章 搶名額,爭資源第434章 不客氣的岳父母第358章 本官要破陳規陋矩!第270章 誰都不是好揉捏的麪糰!第304章 秀才找碴第523章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658章 姍姍來遲的任命第326章 等你送聘禮第825章 搶名額,爭資源第648章 入嗣這件事第574章 真正的惡毒第822章 新上司的新做派第549章 王杲是你什麼人?第90章 地頭蛇vs坐地虎第887章 對等的交易第371章 誘殺(上)第175章 帶程公子去相親第75章 小吏和派系第811章 小人物撬動的大支點第51章 講義氣的葉小胖第680章 循循善誘的汪巡按第856章 說客和贏家第535章 小沈求說情,參將如叔父第720章 意外之財和秀才智囊團第552章 養寇自重第402章 攤牌第3章 日記和夢話第81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848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420章 招攬和收徒第816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333章 開張大喜第546章 歷史的節點第26章 家和萬事興第686章 借花獻佛,傳教士的分歧第438章 逼宮第868章 隔牆有耳,未雨綢繆第835章 科道誰爲尊第934章 雙管齊下第22章 躺着也中槍第131章 徹底把水攪渾第256章 夜遊遇到找茬的第394章 老天有眼,我可以去見胡公了第38章 聯絡員金寶的第一天第810章 完璧歸趙第706章 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