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明朝的憤怒

【時間,只需要時間】

從戰績上看,小西行長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指揮官,作爲先鋒,他擊潰了朝鮮軍隊,並鞏固了戰果,雖然其他同行的表現不如人意,李舜臣也過於強悍,但在他的掌控下,朝鮮大部已牢牢地控制在日軍的手中。

很快,各地的叛亂將被平息,我們將向下一個目標挺進。

日本正在準備,朝鮮正在淪亡,明朝正在爭論。

自打日軍六月入侵以來,明朝的朝廷一刻也沒消停過,每天都大吵大鬧,從早到晚,連個中場休息都沒有,兵部那幫粗人十分想打,部長石星尤其激動,甚至主動請願,表示不用別人,自己帶兵收拾日本人。

但他剛提出來,就被罵了回去,特別是兵科給事中許弘綱,話說得極其難聽,他認爲,把敵人擋在門口就行了,不用出門去擋(御倭當於門庭),此外他還批評了朝鮮同志,說他們是被人打就求援,抓幾個俘虜就要封賞,自己打仗卻是望風而逃,土崩瓦解(望風逃竄,棄國於人),去救他們是白費勁。

朝廷大多數人都同意他的看法。

恰好此時,朝鮮國王又提出渡江避難,按說過來就過來吧,可是遼東巡撫又上了個奏疏,說我這裡地方有限,資源有限,只能接收一部分人,其餘的切莫過江,本地無法接待。

末了還附上可接收難民名額——“名數莫過百人”。

這下朝鮮國王也不幹了,我好歹是個國王,只讓帶一百人過來,買菜做飯的都不夠啊!

難民問題暫不考慮,到底出不出兵,幾番討論下來,朝中大臣幾乎達成了共識——不去。

事情到此,眼看朝鮮就要亡國,一個人發話了:

“應該早日出兵救援(宜速救援)!”

聽到這句話,所有人都沉默了,經過商討,明朝確定了最後方針——出兵。

因爲說這句話的人是萬曆。

很多人都知道萬曆皇帝很懶,知道他長期不上朝,知道他打破了消極怠工的最長時間紀錄(之前這一紀錄由嘉靖同志保持),但有一點很多人並不知道:

他雖不上朝,卻並非不管事。

因爲一個不會管事,不會控制羣臣的人,是絕不可能做四十八年皇帝的,四十八天都不行。

事實證明,由始至終,他都在沉默地注視着這個帝國的一舉一動。而現在,是說話的時候了。

應該說,這次萬曆皇帝做出了一個正確的判斷:日本的野心絕不僅於朝鮮,一旦吞併成功,增強實力養精蓄銳,必定變本加厲,到時更不好收拾。

打比不打好,早打比晚打好,在國外打比在國內打好,所謂“無貽他日疆患”,實在是萬曆同志的真知灼見。

萬曆二十年(1592)七月,明朝向朝鮮派出了第一支軍隊。

受命出擊的人,是遼東副總兵祖承訓。

祖承訓,遼東寧遠人,原先是李成樑的家丁,隨同李成樑四處征戰,有着豐富的軍事經驗,勇猛善戰,是一個看上去很合適的出征人選。

看上去很合適,實際上不合適,這倒不是他本人有何問題,只是因爲在鴨綠江的那邊,有十五萬日軍,而祖將軍,只帶去了三千人。

更滑稽的是,他並非不知道這一點,在部隊剛到朝鮮時,朝鮮重臣柳成龍出來迎接,順便數了數隊伍,覺得不對勁,又不好明講,便對祖承訓說道:

“倭兵戰鬥力甚強,希望將軍謹慎對敵。”

祖承訓的回答簡單明瞭:

“當年,我曾以三千騎兵攻破十萬蒙古軍,小小倭兵,有何可怕!”

首先我們有理由相信,祖承訓先生吹了牛,因爲雖然李成樑很猛,似乎也還沒幹過如此壯舉,打下手的祖承訓就更不用說了。

其次,祖承訓實在是自信得有點過了頭,別說十五萬名全副武裝的日軍,就算十五萬個白癡,站在原地不動讓他砍,只怕也得十天半個月。

但就此言敗似乎爲時過早,祖承訓所帶的,是長期在邊界作戰的明軍,戰鬥力較強,就算和日本人死磕,也還是有一拼。

然而,事情似乎進展得比想象中更順利,這一路上,祖承訓壓根就沒碰上幾個敵人,他更爲自信,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向目標趕去。

平壤城,已在眼前。

看來日軍確實嚇破了膽,不但城牆上無人守衛,連城門都敞開着,裡面只有幾個零散日軍,機不可失,祖承訓隨即發動衝鋒,三千人就此衝入了城內。

祖承訓率軍進入朝鮮那天,小西行長便得到了消息,對於這個不請自來的客人,他有着充分的心理準備,當加藤清正等人表示要固守城池,出外迎敵之時,他卻表示了反對。

因爲他知道,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

要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即使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也不例外,事實證明,豐臣秀吉沒有看錯人。

當祖承訓全軍進城後,隨着一聲炮響,原先安靜的街道突然喧譁起來,日軍從隱藏地紛紛現身,並佔據有利地形,用火槍射擊明軍。

幾輪齊射之後,明軍損失慘重,祖承訓也被打蒙了,他原以爲,日軍都是些沒開化的粗人,誰知道人家不但懂兵法,還會打埋伏。

慌亂之下,他率領殘兵逃了出去,但損失已經極其慘重,死傷兩千餘人,幾近全軍覆沒,副將史儒戰死。

明軍的第一次進攻就這樣結束了。

當這個消息傳到朝鮮國王那裡時,李昖基本肯定,自己離跳江不遠了。而豐臣秀吉更是欣喜若狂,他終於確定,明軍的實力正如他所瞭解的那樣,根本不堪一擊。

萬曆得知這個消息後,卻並未激動,他只是沉默片刻,便叫來了兵部侍郎宋應昌,告訴他,正式開戰的時候到了。

好吧,既然如此,我們就認真開始吧,很快,你們將爲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宋應昌,字思文,嘉靖四十四(1565)年進士,時任兵部右侍郎。

和部長石星比起來,副部長宋應昌並不起眼,因爲石部長不但個子高(長八尺),長得好(相貌過人),而且經常大發感慨,抒發情懷。而宋應昌每天不是跑來跑去,就是研究地圖兵書,一天說不了幾句話,這麼一個人,想引人注意也難。

然而萬曆卻接連兩次拒絕了石星的請戰,將入朝作戰的任務交給了宋應昌,因爲他是個明白人,能不能吹和能不能打,那是兩碼事。

此後事情的發展證明,這是一個極爲英明的選擇。

宋應昌雖然爲人沉默寡言,卻深通韜略,熟知兵法,他雖然從未主動請戰,卻是一個堅定的主戰派,且做事毫不拖拉,在受命之後,他片刻不停,即刻開始制定進攻計劃,調兵遣將。

然而沒過多久,讓萬曆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向辦事極有效率的宋應昌竟然主動表示,雖然朝鮮局勢極度危險,但目前暫時還不能出兵。

萬曆問:爲什麼?

宋應昌答:我召集的將領之中,有一人尚在準備,我要等他,此人不到,不可開戰。

對於宋應昌所說的那個人,萬曆也十分欣賞,所以他表示同意,並問了第二個問題:需要多久?

宋應昌回答道:至少兩個月。

事情就這樣定了,派遣明軍入朝作戰,日期初定爲兩個月後,即萬曆二十年年底。

問題在於,明朝這邊可以等,朝鮮人你可以告訴他兄弟挺住,可日本人那裡怎麼辦呢?你總不能跟他說,我是要打你的,無奈還沒準備好,麻煩你等我兩個月,先別打了,我一切齊備後就來收拾你。

對此,宋應昌也束手無策,他只會打仗,不會外交,於是幾番踢足球后,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使命被交給了兵部尚書石星。

然而石星也沒辦法,他是國防部部長,連老本行都不在行,搞外交更是抓瞎,但他是一把手,關鍵時刻是要背黑鍋的,這事他不幹就沒人幹了,可又不能不幹。

在抓耳撓腮、冥思苦想幾天後,石大人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招聘。當然,不是貼布告那種搞法,而是派人私下四處尋訪。

在石星看來,我大明人才濟濟,找個把人談判混時間,應該還是靠譜的。

從政治學的角度講,這是個餿主意,如此國家大事,竟然臨時上外邊找人,實在太不嚴肅。

但事實證明,餿主意執行起來,倒也未必一定就餿。因爲很快,石星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沈惟敬。

【大混混的看家本領】

沈惟敬,嘉興人,關於此人的來歷,史料上衆說紛紜,但有一點倒是相當一致——市中無賴也。

所謂市中無賴,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市井的混混。

對於這個評價,我一直有不同意見,因爲在我看來,沈惟敬先生不是混混,而是大混混。

而之後的事情將告訴我們,混混和大混混是有區別的,至少有兩個。

大混混沈惟敬受聘後,很快就出發了,他的第一個目的地是義州,任務是安撫朝鮮國王,在這裡,他見到了避難的朝鮮官員。

據朝鮮官員後來的回憶錄記載,這位沈惟敬先生剛一露面,就讓他們大吃了一驚——天朝怎麼派了這麼個人來?

因爲據史料記載,沈惟敬長得很醜(貌寢),而外交人員代表國體,一般說來長得都還過得去,如此歪瓜劣棗,成什麼體統。

但接下來,更讓他們吃驚的事情發生了,這位仁兄雖然長得醜,且初見此大場面,卻一點也不怯場,面對朝鮮諸位官員,口若懸河,侃侃而談,只要他開口,沒人能插上話。

於是大家心裡有了底,把他引見給了朝鮮國王李昖。

李昖已經窮極無奈了,天天在院子裡轉圈,聽說天朝使者來了,十分高興,竟然親自出來迎接,並親切接見了沈惟敬。

接下來,他將體會到沈大混混的非凡之處。

一般說來,混混和大混混都有一項絕技——忽悠,但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忽悠的檔次和內容差別很大,一般混混也就騙個大嬸大媽,糊弄兩個買菜錢;大混混忽悠的,往往是王公貴族,高級幹部,糊弄的也都是軍國大事。

而沈惟敬很符合這個條件,他只用了幾句話,就讓準備去尋死的李昖恢復信心,容光煥發。

他主要講了這樣幾件事:首先,他是代表大明皇帝來的(基本上是沒錯),其次,他很會用兵,深通兵法(基本上是胡扯),希望朝鮮國王不要擔心,大明的援兵很快就到(確實如此),有七十萬人(……)。

在談話的最後,他還極其神秘地表示,和平是大有希望的,因爲他和平秀吉(即豐臣秀吉)的關係很好,是鐵哥們(我真沒話說了),雙方攤開來談,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每當我覺得人生過於現實時,經常會翻開這段史料,並感謝沈惟敬先生用他的實際行動,讓我真正領略了忽悠與夢想的最高境界。

綜合分析沈兄的背景:嘉興人,會說日語,還幹過進出口貿易(走私)。當過混混,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出,他可能和倭寇有過來往,出過國,估計也到過日本,沒準也有幾個日本朋友。

當然,說他認識豐臣秀吉,那就是胡扯了,人家無論如何,也算是一代豪傑,日本的老大級人物,不是那麼容易糊弄的。

但是李昖信了,不但信了,而且還欣喜若狂,把沈惟敬看作救星,千恩萬謝,臨走了還送了不少禮品以示紀念。

話說回來,朝鮮也有精明人,大臣柳成龍就是一個,這位仁兄搞了幾十年政治鬥爭,也是個老狐狸,覺得沈惟敬滿嘴跑火車,是個靠不住的人。

但這兄弟偏偏還就是明朝的外交使者,不服都不行,想到自己國家的前途,竟然要靠這個混混去忽悠,包括柳成龍在內的很多明白人,都對前途充滿了悲觀。

十幾天後,沈惟敬又來了,這次他的任務更加艱鉅——和日本人談判,讓他們停止進攻。

李昖沒在社會上混過,自然好忽悠,可日本人就不同了,能出征朝鮮的,都是在國內摸爬滾打過來的,且手握重兵,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所以在柳成龍等人看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事實證明,這是一個不太靠譜的世界,正如那句流行語所言:一切皆有可能。

萬曆二十年(1592)九月,沈惟敬再次抵達義州,準備完成這個任務。

作爲國王指派的聯絡使者,柳成龍饒有興趣地想知道,這位混混準備憑什麼擋住日本人,忽悠?

事情似乎和柳成龍預想的一樣,沈惟敬剛到就提出,要先和日軍建立聯繫,而他已經寫好了一封信,準備交給佔據平壤的小西行長,讓小西行長停止進攻,開始和談。

這是個看上去極爲荒謬的主意,且不說人家願不願和談,單說你怎麼建立聯繫,誰去送這封信?你自己去?

沈惟敬道:當然,不是我去。

他派了一個家丁,背上他寫的那封信,快馬奔進了平壤城,所有的人都認爲,這注定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除了沈惟敬外。

一天之後,結果揭曉,沈惟敬勝。

這位家丁不但平安返回,還帶來了小西行長的口信,表示願意和談。

然而問題並沒有就此解決,因爲這位小西行長同時表示,他雖然願意談判,卻不願意出門,如要和平,請朝鮮和大明派人上門面議。

想想也對,現在主動權在人家手裡,說讓你去你還就得去。

柳成龍這回高興了,沈惟敬,你就吹吧,這次你怎麼辦?派誰去?

然而他又一次吃驚了,因爲沈惟敬當即表示:

誰都不派,我自己去。

包括柳成龍在內的許多人都愣住了,雖說他們不喜歡這個大忽悠,但有如此膽量,還是值得佩服的。於是大家紛紛進言,說這樣太危險,你最好不要去,就算要去,也得帶多幾個人,好有個照應。

沈惟敬卻哈哈一笑,說我帶個隨從去就行了,要那麼多人幹嘛?

大家想想,倒也是,帶兵去也白搭,軍隊打得過人家,咱也不用躲在這兒,不過爲了方便,您還是多帶幾個人上路吧。

當然,這個所謂方便,真正的意思是如果出了事,多幾個人好收屍。

於是,在衆人的注視中,沈惟敬帶着三個隨從,向着平壤城走去。大家又一次達成了兩點共識:第一,這人很勇敢;第二,他回不來了。

但沈惟敬卻不這麼想,作爲一個混混,他沒有多少愛國情懷。同理,他也不做賠本生意,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爲在他的身上,有着大混混的另一個特性——隨機應變,能屈能伸。

而關於這一點,還有個生動的範例。

曾盤踞山東多年的著名軍閥張宗昌,就有着同樣的特性。這位仁兄俗稱“三不知”(不知兵有多少,不知錢有多少,不知老婆有多少),當年由混混起家,後來混到了土匪張作霖的手下,變成了大混混。

有一次,張作霖派手下第一悍將郭鬆齡去張宗昌那裡整頓軍隊,這位郭兄不但是張大帥的心腹,而且還到外國喝過洋墨水,啃過黃油麪包,一向瞧不起大混混張宗昌,總想找個機會收拾他,結果一到地方,不知張混混那根筋不對,應對不利,竟然得罪了郭鬆齡。

這下就不用客氣了,郭大哥雖然是個留學生,罵人的本事倒也沒丟,手指着張大混混,張口就來:X你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軍閥應該是脾氣暴躁,殺人不眨眼,遇此侮辱,自當拍案而起,拔劍四顧。

然而關鍵時刻,張宗昌卻體現出了一個大混混應有的素質,他當即回答道:

你X俺娘,你就是俺爹了!

說完還給郭鬆齡跪了下來,我記得,他比郭兄至少大一輪。

這就是大混混的本領,他後來在山東殺人如麻,作惡多端,那是伸,而跪郭鬆齡,認乾爹,就是屈。

沈惟敬就是一個大混混,在兵部官員、朝鮮國王的面前,他屈了,而現在,正是他伸的時候。

小西行長之所以同意和談,自然不是爲了和平,他只是想借此機會摸摸底,順便嚇唬明朝使者,顯顯威風,用氣勢壓倒對手。

於是他特意派出大批軍隊,於平壤城外十里列陣,安排了許多全副武裝的士兵,手持明晃晃的大刀和火槍,決定給沈惟敬一個下馬威。

柳成龍也算個厚道人,送走沈惟敬後,感覺就這麼了事不太地道,但要他陪着一起去,他倒也不幹。

於是他帶人登上了平壤城附近的一座山,從這裡眺望平壤城外的日軍,除了平復心中的愧疚外,還能再看沈惟敬最後一眼(雖然比較遠)。

然而在那裡,他看到的不是沈惟敬的人頭,而是讓他終身難忘的一幕。

當沈惟敬騎着馬,剛踏入日軍大營的時候,日軍隊列突然變動,一擁而上,把沈惟敬圍得嚴嚴實實,裡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然而沈惟敬卻絲毫不見慌張,鎮定自若地下馬,在刀劍從中走入小西行長的營帳。

過了很久(日暮),沈惟敬終於又走出了營帳,毫髮無傷。而柳成龍還驚奇地發現,那些飛揚跋扈的日軍將領,包括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等人,竟然紛紛走出營帳,給沈惟敬送行,而且還特有禮貌(送之甚恭)。

數年之後,柳成龍在他的回憶錄裡詳細記載了他所看到的這個奇蹟,雖然他也不知道,在那一天,沈惟敬到底說了些什麼——或許永遠也沒人知道。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沈惟敬確實幹了一件很牛的事情,因爲僅僅一天之後,日軍最高指揮官小西行長就派人來了——對沈惟敬表示慰問。

來人慰問之餘,也帶來了小西行長的欽佩:

“閣下在白刃之中顏色不變,如此膽色,日本國內亦未曾見識。”

日本人來拍馬屁了,沈惟敬卻只是微微一笑,講了句牛到極點的話:

“你們沒聽說過唐朝的郭令公嗎?當年回紇數萬大軍進犯,他單人匹馬闖入敵陣,絲毫無畏。我怎麼會怕你們這些人(吾何畏爾)!”

郭令公就是郭子儀,曾把安祿山打得落荒而逃,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要功臣,不世出之名將。

相比而言,沈惟敬實在是個小人物,但在我看來,此時的他足以與郭子儀相比,且毫不遜色。

因爲他雖是個混混,卻同樣無所畏懼。

馬屁拍到馬腿上,望着眼前這位大義凜然的人,日本使者手足無措,正不知該說什麼,卻聽見了沈惟敬的答覆:

“多餘的話不用再講,我會將這裡的情況回報聖皇(即萬曆),自然會有處置,但在此之前,你們必須約束自己的屬下。”

怎麼約束呢?

“日軍不得到平壤城外十里範圍之內搶掠,與之相對應,所有朝鮮軍隊也不會進入平壤城內十里!”

很多人,包括柳成龍在內,都認爲沈惟敬瘋了。當時的日軍,別說平壤城外十里,就算打到義州,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讓日軍遵守你的規定,你當小西行長的腦袋進水了不成?

事實證明,確實有這個可能。

日本使者回去後沒多久,日軍便派出專人,在沈惟敬劃定的地域樹立了地標,確定分界線。

柳成龍的嘴都合不上了,他想破腦袋也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只有沈惟敬,知道這一切的答案。

一直以來,他不過是個冒險者,他的鎮定,他的直言不諱,他的獅子大開口,其實全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大明。如果沒有後面的那隻老虎,他這頭狐狸根本就沒有威風的資本。

而作爲一個清醒的指揮官,小西行長很清楚,大明是一臺沉睡的戰爭機器,如果在目前的局勢下,貿貿然與明朝開戰,後果不堪設想,必須穩固現有的戰果,至於大明……,那是遲早的事。

萬曆二十年(1592)十一月二十八日,沈惟敬再次來到朝鮮,這一回,小西行長終於亮出了他的議和條件:

“以朝鮮大同江爲界,平壤以西全部歸還朝鮮。”

爲表示自己和談的誠意,他還補充道:

“平壤城亦交還朝鮮,我軍只佔據大同江以東足矣。”

最後,他又順便拍了拍明朝的馬屁:

“幸好天朝(指明朝)還沒有派兵來,和平已經實現,我們不久之後就回去啦。”

跑到人家的家裡,搶了人,放了火,搶了東西,然後從搶來的東西里挑一些不值錢的,還給原先的主人,再告訴他:其實我要的並不多。

這是一個很不要臉的人,也是一個很不要臉的邏輯。

但沈惟敬似乎並沒有這樣的覺悟,他本來就是個混事的,又不能拍板,於是他連夜趕回去,通報了日軍的和平條件。

照這位沈先生的想法,所謂談判就是商量着辦事,有商有量,和買菜差不多,你說一斤,我要八兩,最後九兩成交。雖然日本人的條件過分了點,但只要談,還是有成功的可能。

但當他見到宋應昌的時候,才知道自己錯了。

因爲還沒等他開口,宋侍郎就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去告訴那些倭奴,如果全部撤出朝鮮,回到日本,講和是可以的(不妨),但如果佔據朝鮮土地,哪怕是一縣、一村,都絕不能和!”

完了,既不是半斤,也不是八兩,原來人家壓根就沒想過要給錢。

雖然沈惟敬膽子大,敢忽悠,確有過人之處,但事實證明,和真正的政治家比起來,他仍然只是混混級別。

因爲他不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有些原則是不能談判的,比如國家、主權、以及尊嚴。

沈惟敬頭大了,但讓人驚訝的是,雖然他已知道了明朝的底線,卻似乎不打算就此了結,根據多種史料分析,這位仁兄已把和談當成了自己的一種事業,並一直爲此不懈努力。在不久之後,我們還將看到他的身影。

但在宋應昌看來,目的已經達到,因爲他苦苦等待的那個人,已經做好了準備。

【軍閥】

宋應昌等的人,叫做李如鬆。

李如鬆,是李成樑的兒子。

以往我介紹歷史人物,大致都是從家世說起,爺爺、爹之類的一句帶過,然後再說主角兒子,但對於這位李先生,只能破例了,因爲他爹比他還有名。

作爲明朝萬曆年間第一名將(首輔申時行語),李成樑是一個非常出名的人——特別是蒙古人,一聽到這名字就打哆嗦。

李成樑,字汝器,號銀城,遼東鐵嶺衛(即今鐵嶺)人。這位仁兄是個超級傳奇人物,四十歲才混出頭,還只是個小軍官,不到十年,就成爲了邊界第一號人物,風頭壓過了戚繼光,不但當上了總兵,還成了伯爵。

當然,這一切都不是白給的,要知道,人家那是真刀真槍,踩着無數人的屍體(主要是蒙古人的),紮紮實實打出來的。

據統計,自隆慶元年(1567)到萬曆十九年(1591),二十多年間,李成樑年年打仗,年年殺人,年年升官,從沒消停過,平均每年都要帶上千個人頭回來報功。殺得蒙古人魂飛魄散,搞得後來蒙古人出去搶劫,只要看到李成樑的旗幟,基本上都是掉頭就跑。

事實上這位仁兄不但故事多,還是一個影響大明王朝命運的人,關於他的事情,後面再講。這裡要說的,是他的兒子李如鬆。

李如鬆,字子茂,李成樑長子,時任宣府總兵。

說起來,宋應昌是兵部的副部長,明軍的第二把手,總兵都是他的下屬。但作爲高級領導,他卻一定要等李如鬆,之所以如此丟面子,絕不僅僅因爲此人會打仗,實在是迫不得已。

說起來,那真是一肚子苦水。

兩百年前,朱元璋用武力統一全國後,爲保證今後爆發戰爭時有兵可用,設置了衛所制度,也就是所謂的常備軍,但他吸取了宋代的教訓(吃大鍋飯,養兵千日,用不了一時),實行軍屯,並劃給軍隊土地,也就是當兵的平時耕地當農民,戰時打仗當炮灰。

事實證明,這個方法十分省錢,但時間久了,情況就變了,畢竟打仗的時間少,耕田的時間多,久而久之,當兵的就真成了農民,有些地方更不像話,仗着天高皇帝遠,軍官趁機吞併了軍屯的土地,當起了軍事地主,把手下的兵當佃農,有的還做起了買賣。

搞成這麼個狀況,戰鬥力實在是談不上了。

這種部隊要拉出去,也只能填個溝,挖個洞,而且明朝的軍隊制度也有問題,部隊在地方將領手中,兵權卻在兵部手裡,每次有麻煩都要臨時找將領,再臨時安排部隊,這才能開打。

真打起來,就熱鬧了,說起打仗,很多電視劇上都這麼演過:大家來自五湖四海,關鍵時刻指揮官大喝一聲:爲了國家,爲了民族,衝啊!然後大家一擁而上,戰勝了敵人,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這都是胡扯。

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平時誰也不認識誰,飯沒吃過酒沒喝過,啥感情基礎都沒有,關鍵時刻,誰肯爲你賣命?你喊一句就讓我去衝鋒?你怎麼不衝?

總之,賣命是可以的,衝鋒也是可行的,但你得給個理由先。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大明王朝都找不到這個理由,所以明軍的戰鬥力是一天不如一天,仗也越打越差,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優秀的將領終於找到了它,其中最爲著名的一個人,就是戚繼光。

而這個理由,也可以用一句經典電影臺詞來概括——跟着我,有肉吃。

很多人並不知道,戚繼光的所謂“戚家軍”,其實並不算明朝政府的軍隊,而是戚繼光的私人武裝,因爲從徵集到訓練,都是他本人負責,從軍官到士兵,都是他的鐵桿,除了戚繼光外,誰也指揮不動這支部隊。

而且在戚繼光部隊當兵的工資高,從不拖欠,也不打白條,因爲戚將軍和胡宗憲(後來是張居正)關係好,軍費給得足。加上他也會搞錢,時不時還讓部隊出去做點生意,待遇自然好。

長官靠得住,還能拿着高薪,這種部隊,說什麼人家也不走,打起仗來更是沒話說,一個賽一個地往上衝。後來戚繼光調去北方,當地士兵懶散,戚繼光二話不說,把戚家軍調了過來,當着所有人的面進行操練。

那一天,天降大雨,整整一天。

戚家軍就在雨裡站了一天,鴉雀無聲,絲毫不動。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忠誠。

但要論在這方面的成就,戚繼光還只能排第二,因爲有個人比他幹得更爲出色——李成樑。

戚繼光的戚家軍,有一流的裝備,優厚的待遇,是明朝戰鬥力最強的步兵,但他們並不是唯一的精英,在當時,還有一支能與之相匹敵的部隊——遼東鐵騎。

作爲李成樑的精銳部隊,遼東鐵騎可謂是當時最強大的騎兵,作戰勇猛,且行動迅速,來去如風,善於奔襲,是李成樑賴以成名的根本。

擁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是因爲遼東鐵騎的士兵們,不但收入豐厚,裝備精良,還有着一樣連戚家軍都沒有的東西——土地。

與戚繼光不同,李成樑是一個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在遼東土生土長,是地頭蛇,也沒有“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高尚道德,在與蒙古人作戰的過程中,他不斷地擴充着自己的實力。

爲了讓士兵更加忠於自己,他不但大把花錢,還幹了一件膽大包天的事情。

在明代,駐軍有自己的專用土地,以用於軍屯,這些土地都是國家所有,耕種所得也要上繳國家。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多軍屯土地都被個人佔有,既當軍官打仗,又當地主收租,兼職幹得不亦樂乎。

當然,這種行爲是違法的,如果被朝廷知道,是要惹麻煩的。

所以一般人也就用地種點東西,撈點小外快,就這樣,還遮遮掩掩不敢聲張,李成樑卻大不相同,極爲生猛,不但大大方方地佔地,還把地都給分了!但凡是遼東鐵騎的成員,基本上是人手一份。

貪了國家的糧也就罷了,連國家的地,他都敢自己分配,按照大明律令,這和造反也差不太遠了,掉腦袋,全家抄斬,那都是板上釘釘的事。

但事實證明,李成樑不是木板,而是板磚,後臺極硬,來頭極大,還很會來事,張居正在的時候,他是張居正的嫡系,張居正下去了,他又成了申時行的親信,誰也動不了他一根指頭。

如果按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分析,李成樑的士兵應該全都算地主,他的部隊就是地主集團,那真是平民的沒有,良民的不是。

有這麼大的實惠,所以他的部下每逢上陣,都特別能玩命,特別能戰鬥,跟瘋子似地向前跑,衝擊力極強。

地盤是自己的,兵也是自己的,想幹什麼幹什麼,無法無天,對於這種人,今天我們有個通俗的稱呼——軍閥。

對於這些,朝廷自然是知道的,可也沒辦法,那地方兵荒馬亂,只有李成樑鎮得住,把他撤掉或者幹掉,誰幫你幹活?

所以自嘉靖以後,朝廷對這類人都非常客氣,特別是遼東,雖然萬曆十九年(1591)李成樑退休了,但他的兒子還在。要知道,軍閥的兒子,那還是軍閥。

而作爲新一代的軍閥武將,李如鬆更是個難伺候的人物。

在明代,武將是一個很尷尬的角色,建國之初待遇極高,開國六公爵全部都是武將(李善長是因軍功受封的)。並形成了一個慣例:如非武將、無軍功,無論多大官,做了多少貢獻,都絕對不能受封爵位。

所以張居正雖位極人臣,幹到太師,連皇帝都被他捏着玩,卻什麼爵位都沒混上。而王守仁能混到伯爵,只是因爲他平定了寧王叛亂,曾立下軍功。

但這只是個特例,事實上,自宣德以來,武將的地位就大不如前了,這倒也不難理解,國家不打仗,丘八們自然也就無用武之地了。

武將逐漸成爲粗人的代名詞,加上明代的體制是以文制武,高級武官往往都是文科進士出身,真正拿刀拼命的,往往爲人所鄙視。

被人鄙視久了,就會自己鄙視自己。許多武將爲提高社會地位,紛紛努力學習文化,有事沒事弄本書夾着走,以顯示自己的“儒將”風度。

但這幫人靠打仗起家,基本都是文盲或半文盲,文言中有一句十分刻薄的話,說這些人是“舉筆如扛鼎”,雖說損人,卻也是事實。

所以折騰來折騰去,書沒讀幾本,本事卻丟光了,爲了顯示風度,軍事訓練、實戰演習都沒人搞了——怕人家說粗俗,武將的軍事指揮能力開始大幅滑坡,戰鬥力也遠不如前。

比如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三言的作者)就曾編過這麼個段子,說有一位武將,上陣打仗,眼看就要被人擊敗,突然間天降神兵,打垮了敵人。此人十分感激,便向天叩頭,問神仙的來歷和姓名。

神仙回答:我是垛子(注意這個稱呼)。

武將再叩首,說我何德何能,竟然能讓垛子神來救我。

垛子神卻告訴他:你不用謝我,我只是來報恩的。

武將大驚:我何曾有恩於尊神?

垛子神答道:當然有恩,平日我在訓練場,你從來沒有射中過我一箭(從不曾一箭傷我)。

真是暈死。

就是這麼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職業前景也不光明,乾的人自然越來越少。像班超那樣投筆從戎的人,基本上算是絕跡了,具體說來,此後只有兩種人幹這行。

第一種是當兵的,明代當兵的,無非是爲混口飯吃,平時給長官種田,戰時爲國家打仗,每月領點死工資,不知哪天被打死。拿破崙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明朝的士兵不想當將軍,但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混個百戶、千戶還是要的——至少到時可以大喊一聲:兄弟們上!

爲了實現從衝鋒到叫別人衝鋒的轉變,許多小兵都十分努力,開始了士兵突擊,苦練殺敵保命本領。一般說來,這種出身的武將都比較厲害,有上進心和戰鬥力,李成樑本人也是這麼混出來的。

第二種就是身不由己了,一般都是世家子弟,打從爺爺輩起,就幹這行。一家人吃飯的時候,經常討論的也是上次你殺多少,這次我幹掉幾個之類的話題,家教就是拳頭棍棒,傳統就是不喜讀書,從小錦衣玉食,自然也不想拼命,啥也幹不了,基本屬於廢品。嘉靖年間的那位遇到蒙古人就籤合同送錢的仇鉞大將軍,就是這類人的光榮代表。

總體看來,第一類人比第二類人要強,但特例也是有的,比如李如鬆。

用一帆風順來形容李如鬆的前半生,那是極其貼切的,由於他爹年年殺人,年年提幹,他還沒到三十歲時,就被授予都指揮同知的職務,這是一個從二品的高級官職,實在是有點聳人聽聞。想當年,戚繼光繼承的,也就是個四品官而已,而且還得熬到老爹退休,才能順利接班。

李如鬆自然不同,他不是襲職,而是蔭職。簡單說來,是他不用把老爹等死或是等退休,直接就能幹。

明代的武將升官有兩種,一種是自己的職務,另一種是子孫後代的職務(蔭職)。因爲幹武將這行,基本都是家族產業,所謂人才難得,而且萬一哪天你不行了,你的後代又不讀書(很有可能),找不到出路,也還能混口飯吃,安置好後路,你才能死心塌地去給國家賣命。

前面是老子的飯碗,後面是兒子的飯碗,所以更難升,也更難得。比如抗倭名將俞大猷,先輩也還混得不錯,留下的職務也只是百戶(世襲),李如鬆的這個職務雖說不能世襲,也相當不錯了。

說到底,還是因爲他老子李成樑太猛,萬曆三年的時候,就已經是左都督兼太子太保,朝廷的一品大員,說李如鬆是高幹子弟,那是一點也不過分。

而這位高幹子弟後來的日子更是一帆風順,並歷任神機營副將等職,萬曆十一年(1583),他被任命爲山西總兵。

山西總兵,大致相當於山西省軍區司令員,握有重兵,位高權重。而這一年,李如鬆剛滿三十四歲。

這是一個破紀錄的任命,要知道,一般人三十多歲混到個千戶,就已經算是很快了。所以不久之後,給事中黃道瞻就向皇帝上書,說李如鬆年級輕輕,身居高位,而且和他爹都手握兵權,實在不應該。

客觀地說,這是一個很有理的彈劾理由,但事實證明,有理比不上有後臺。內閣首輔申時行立刻站了出來,保了李如鬆,最後此事也不了了之。

李如鬆的好運似乎沒有盡頭,萬曆十五年(1587),他又被任命爲宣府總兵,鎮守明朝四大要地之一,成爲了朝廷的實權派。

一般說來,像李如鬆這類的高幹子弟,表現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特低調,特謙虛,比普通人還能裝孫子;另一種是特狂妄,特囂張,好像天地之間都容不下,不幸的是,李如鬆正好是後一種。

根據各種史料記載,這人從小就狂得沒邊,很有點武將之風——打人從來不找藉口,就沒見他瞧得上誰,因爲這人太狂,還曾鬧出過一件大事。

他在鎮守宣府的時候,有一次外出參加操練,正碰上了巡撫許守謙,見面也不打招呼,二話不說,自發自覺地坐到了許巡撫的身邊。

大家都傻了眼。

因爲李如鬆雖然是總兵,這位許巡撫卻也是當地最高地方長官,而按照明朝的規矩,以文制武,文官的身份要高於武將。李公子卻仗勢欺人,看巡撫大人不順眼,非要搞特殊化。

許守謙臉色大變,青一陣白一陣,又不好太發作,他的下屬,參政王學書卻看不過去了,上前就勸,希望這位李總兵給點面子,坐到一邊去,讓巡撫好下臺。

李總兵估計是囂張慣了,坐着不動窩,看着王學書也不說話,那意思是老子就不走,你能把我怎麼樣?

很巧,王參政也是個直人,於是他發火了。

王參政二話不說,捲起袖子上前一步,就準備拉他起來。

這下子可是惹了大禍,李如鬆豈肯吃虧,看着對方上來,把凳子踢開就準備上去幹仗,好歹是被人拉住了。

許巡撫是個老實人,受了侮辱倒也沒說啥,御史王之棟卻想走胡宗憲的老路,投機一把,便連夜上書,彈劾李如鬆驕橫無度,應予懲戒。

事實證明,幹御史告狀這行,除了膽大手黑,還得看後臺。

奏疏上去之後,沒多久命令就下來了——王之棟無事生非,罰俸一年。

但在這個世界上,大致就沒有明代言官不敢幹的事情,王之棟倒下來,千千萬萬個王之棟站起來,大家一擁而上,紛紛彈劾李如鬆,說什麼的都有,輿論壓力甚大。

這麼多人,這麼多告狀信,就不是內閣能保得住的了,但耐人尋味的是,李如鬆卻還是安然無恙,毫髮無傷。大家就奇了怪了,內閣的人都是你家親戚不成?

後來個把太監透風出來,你們的奏疏,皇帝都是看過的。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最大的後臺在這裡。

說來也怪,萬曆對戚繼光、譚綸這種名將似乎興趣不大,卻單單喜歡李如鬆,把他看作帝國的武力支柱,對他十分欣賞,且刻意提拔,有他老人家做後臺,那自然是誰也告不動的了。

簡單說來,李如鬆是一個身居高位,卻不知謙遜,且囂張至極,到哪裡都討人嫌,碰誰得罪誰的狂妄傢伙。

但我們也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有狂妄資本的傢伙。

【李如鬆的實力】

萬曆二十年(1592),寧夏發生叛亂,萬曆雖然已經修養五年,且一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而叛亂逐漸擴大,眼看不管是不行了,便下令出兵平叛。

戚繼光已經死了,李成樑又退了休,指揮官自然是李如鬆,於是萬曆命令,任命李如鬆爲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前去平叛。

這是一個非同小可的任命,所謂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並非是陝西一省的軍事長官,事實上,他帶領的,是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各省的援軍,也就是說,只要是平叛的部隊,統統都歸他管,不受地域限制,權力極大,類似於後來的督師,即所謂的平叛軍總司令。

而在以往,這種大軍團指揮官都由文官擔任,以武將身份就任提督的,李如鬆是第一個。

得到這一殊榮的李如鬆着實名不虛傳,到地方後一分鐘也不消停,就跟當地總督幹了起來,不服管,合理化建議也不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兵部尚書石星看不下去,先去信勸他收斂點,結果李如鬆連部長的面子也不給,理都不理,石星氣得不行,就告到了皇帝那裡。

可是皇帝也沒多大反應,下了個命令,讓李如鬆注意影響,提督還是照做,跟沒說沒兩樣,石星丟盡了面子,索性也不管了,只是放話出來:紈絝子弟,看他如何平叛!

然而石星大人明顯忽略了一個問題:紈絝子弟,就一定沒有能力嗎?

紈絝子弟李如鬆去寧夏了,在那裡,他遇到了叛軍,還有麻貴。

麻貴,大同人,時任寧夏總兵,和李如鬆一樣,他也是將門出身,但要論職業發展,這兩人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早在嘉靖年間,這位仁兄就已經拿刀上陣拼命了,打了若干年,若干仗,到了隆慶時期,才混到個參將,然後又是若干年,若干仗,到萬曆年間,終於當上了大同副總兵,萬曆十年(1582)修成正果,當上了寧夏總兵。這一路走來,可謂是一步一個坑,吃盡了苦,受夠了累。

人比人,那真是氣死人,看人家李如鬆隨便晃晃,三十四歲就當上了山西總兵,現在更是搖身一變,當了討逆總司令,跑來當了自己的上司,麻貴的心裡很不服氣。

可還沒等他老人家發作,李如鬆就發火了,剛來沒幾天,就把他叫去罵了一頓,還送了他一個特定評價:無能。

這句話倒不是沒有來由的,李如鬆到來的時候,叛軍首領哱拜已收縮防線,退守堅城,麻貴也已將城團團圍住,並日夜不停攻打,但這幫叛軍很有點硬氣,小打小守,大打大守,明軍在城下晃悠了半個多月,卻毫無進展。

麻貴打了多年仗,是軍隊的老油條,且爲人高傲,動輒問候人家父母,平時只有他罵人,沒有人罵他。

但這次捱了罵,他卻不敢出聲,因爲他清楚眼前這個人的背景,那是萬萬得罪不起的,而且他確實攻城不利,一口惡氣只能咽肚子裡,苦着臉報告李司令員:敵軍堅守不出,城池高大,十分堅固,實在很難打,最後還畢恭畢敬地向新上司請教:我不行,您看怎麼辦?

雖然麻貴識相,但李公子脾氣卻着實不小,一點不消停,接着往下罵,麻貴一咬牙,就當是狗叫吧,罵死也不出聲,等到李如鬆不罵了,這才行個禮準備往外走,卻聽到了李如鬆的最後一句話:

你馬上去準備三萬口布袋,裝上土,過幾天我要用。

攻城要布袋作甚?麻貴不知道爲什麼,也不敢問爲什麼,但有一點他是知道的,如果幾天後沒有這些布袋,他還要挨第二次罵。

幾天之後,李如鬆站在三萬口土袋的面前,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下達了簡潔的命令——堆。

麻貴這才恍然大悟。

李如鬆的方法並不神秘,既然敵城高大,難以攻打,那就找土袋打底,就好比爬牆時找兩塊磚頭墊腳,夠得差不離了就能翻牆,簡單,卻實在是個好辦法。

就這麼一路往高堆,眼看差不多了,當兵的就踩在布袋堆上往城頭射箭,架雲梯,準備登城。

但城內的叛軍首領哱拜也不是吃素的,很有兩下子,在城頭架起火炮投石機,直接轟擊布袋堆上的士兵,打退了明軍的進攻。

敵人如此頑強,實在出乎李如鬆的意料,於是他派出了自己的弟弟李如樟,在深夜發動進攻,李如樟也沒給哥哥丟臉,領導帶頭爬雲梯,無奈叛軍十分強悍,掀翻雲梯,打退了明軍,李如樟同志自由落體摔傷,好在並無大礙。

進攻再次受阻,李如鬆卻毫不氣餒,他叫來了遊擊將軍龔子敬,給了他一個光榮的任務——組建敢死隊。

所謂敢死隊,就是關鍵時刻敢拼命的,龔子敬思慮再三,感覺一般士兵沒有這個覺悟(客觀事實),便召集了軍中的苗軍,先請吃飯,再給重賞,要他們賣命打仗,攻擊城池南關。

要說還是苗兵實在,吃了人家的,感覺過意不去,上級一聲令下,個個奮勇當先,拼死登城,城內守軍沒見過這個陣勢,一時之間有點支持不住。

李如鬆見狀,親自帶領主力部隊前來支援,眼看就要一舉拿下,可這夥叛軍實在太過紮實,驚慌之後立刻判明形勢,並調集全城軍隊嚴防死守,硬是把攻城部隊給打了回去。

明軍攻城失敗,麻貴卻有些得意:說我不行,你也不怎樣嘛。

但讓他吃驚的是,李如鬆卻不以爲意,非但沒有愁眉苦臉,反而開始騎着馬圍着城池轉圈,頗有點郊遊的意思。

幾天後,他又找到了麻貴,讓他召集三千士兵,開始幹另一件事——挖溝。

具體說來,是從城外的河川挖起,由高至低,往城池的方向推進,這種作業方式,在兵法上有一個專用稱呼——水攻。

李如鬆經過幾天的圍城觀察,終於發現,叛軍城池太過堅固,如果硬攻,損失慘重不說,攻不攻得下來也難說。

但同時他也發現,城池所處的位置很低,而附近正好也有河流,於是……

這回哱拜麻煩了,看着城外不斷高漲的水位,以及牆根處不斷出現的裂縫管涌,只能天天挖土堵漏,面對茫茫一片大水,想打都沒對手,手足無措。

此時,李如鬆正坐在城外高處,滿意地看着眼前的這一幕,他知道敵人眼前的困境,也知道他們即將採取的行動——因爲這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三天之後的一個深夜,久閉的城門突然洞開,一羣騎兵快速衝出,向遠處奔去——那裡有叛軍的援軍。

明軍似乎毫無準備,這羣人放馬狂奔,竟未受阻擋,突圍而去。

但自由的快樂是短暫的,高興了一陣後,他們驚奇地發現,在自己的前方,突然出現了大隊明軍,而且看起來,這幫人已經等了很久。

逃出包圍已然是筋疲力盡,要再拼一次實在有點強人所難,所以明軍剛剛發起進攻,脫逃叛軍便土崩瓦解,死的死,降的降。

由始至終,一切都在李如鬆的掌握之中。

他水攻城池,就料定敵軍必然會出城求援,而城外叛軍的方向他也早已探明,在敵軍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但有一件事情仍出乎了他的意料——叛軍援軍還是來了。

其實來也不奇怪,圍城都圍了那麼久,天天槍打炮轟,保密是談不上了,但這個時候叛軍到來,如果內外夾攻,戰局將會非常麻煩。

麻貴一頭亂麻,趕緊去找李如鬆,李司令員仍舊是一臉平靜,只說了一句話:

管他城內城外,敵軍若來,就地殲之!

對方援軍很快就兵臨城下了,且人數衆多,有數萬之衆,城內的叛軍歡欣鼓舞,明軍即將敗退,勝利觸手可得!

然而不久之後,他們就親眼看到了希望的破滅,破滅在李如鬆的手中。

麻貴再次大開眼界,在這次戰役中,他看到了另一個李如鬆。

面對人多勢衆的敵軍,李如鬆不顧他人的勸阻,親自上陣,更讓麻貴吃驚的是,這位正二品的高級指揮官竟然親自揮舞馬刀,衝鋒在前!

和西方軍隊不同,中國軍隊打仗,除了單挑外,指揮官一般不在前列。這是很明智的,中國打仗規模大,人多,死人也多,兵死了可以再招,將軍死了沒地方找,也沒時間換,反正衝鋒也不差你一個,所以一般說來,能不衝就不衝。

明軍也不例外,開國時那一班猛人中,除了常遇春出於個人愛好,喜歡當前鋒外,別人基本都呆在中軍,後來的朱棣倒也有這個喜好,很是風光了幾回,但自此之後,這一不正常現象基本絕跡,包括戚繼光在內。

但李如鬆不同,他帶頭衝鋒,那是家庭傳統,他爹李成樑從小軍官幹起,白手起家組建遼東鐵騎,一向是領導率先垂範,帶頭砍人,老子英雄兒好漢,李如鬆對這項工作也甚感興趣。

於是在李如鬆的帶領下,明軍向叛軍發動了猛攻,但對方估計也是急了眼了,死命抵住明軍的衝擊後,竟然還能發動反攻。

畢竟李如鬆這樣的人還是少數,大多數明軍都是按月拿工資的,被對方一衝,怕死的難免就往回跑。而此時,李如鬆又表現出了患難與共的品質——誰也不許跑,但凡逃跑的,都被他的督戰隊幹掉了。他也不甘寂寞,親手殺了幾個退卻的士兵(手斬士卒畏縮者),在凶神惡煞的李如鬆面前,士兵們終於認定,還是回去打仗的好。

在明軍的頑強阻擊下,援軍敗退而去,城內叛軍失去了最後的希望。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哱拜又發現,經過多日水泡,城池北關部分城牆已經塌陷,防守極其薄弱。

現在無論是李如鬆還是哱拜,都已經認定,戰爭即將結束,只剩下最後的一幕。

在落幕之前,李如鬆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討論下一步的進攻計劃。

在場的人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進攻北關,因爲瞎子也看得見,這裡將是最好的突破口。

李如鬆點了點頭,他命令部將蕭如薰帶兵攻擊北關。

但是接下來,他卻下了另一道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命令:

全軍集合,於北關攻擊開始後,總攻南關!

所有人都認定北關將是主攻地點,所以進攻南關,纔是最好的選擇。

兵者,詭道也。

從那一刻起,麻貴才真正認識了眼前的這個人,這個被稱爲紈絝子弟的傢伙,他知道,此人的能力深不可測,此人的前途不可限量。

進攻開始了,當所有的叛軍都集結在北關,準備玩最後一把命的時候,卻聽到了背後傳來的吶喊聲,李如鬆這次也豁出去了,親自登雲梯爬牆,堅守了幾個月的城池就此被攻陷。

緊跟在李如鬆身後的,正是麻貴,看着這個小自己一茬的身影,他已經心服口服,甘願步其後塵,但他不會想到,五年之後,他真步了李如鬆的後塵。

看見明軍入城,叛軍們慌不擇路,要說這哱拜不愧是首領,比小兵反應快得多,一轉手就幹掉了自己的兩個下屬,並召集其餘叛軍,找李如鬆談判,大意是說我之所以反叛,是受了這兩人的騙,現在看到你入城,已然悔過自新,希望給我和我家人一條活路。

李如鬆想了一下,說:好,放下武器,就饒了你。

哱拜鬆了口氣,投降了。

延續幾個月的寧夏之亂就此劃上句號,由於其規模巨大,影響深遠,史稱“萬曆三大徵”寧夏之亂。當然,關於哱拜的結局,還要交代一句。

史料上是這樣記載的:盡滅拜(哱拜)族。

這正是李如鬆的風格。

投降?早幹嘛去了?

第5章 武林大會第6章 霸業的開始第20章 爲了忘卻的紀念第4章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第25章 等待中的朱棣第6章 明君第22章 勝利第3章 踏上征途第10章 鬥爭技術第21章 曙光第25章 等待中的朱棣第15章 遠征沙漠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28章 你死我活的戰爭第8章 可怕的陳友諒第22章 勝利第22章 勝利第12章 謎團第20章 英雄的結局第3章 疑惑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6章 霸業的開始第17章 奇蹟第22章 制度後的秘密第4章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第12章 皇帝的幸福生活第16章 決斷!第11章 強大,無比強大第8章 可怕的陳友諒第19章 冤案第19章 朱祁鎮的奮鬥第14章 復仇第21章 曙光第11章 千古,唯此一人第10章 小人物的奮鬥第10章 隱藏的精英第16章 奮戰第5章 儲蓄資本第4章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第5章 算賬第2章 大臣很強悍第17章 不世出之名將第13章 下一個目標,張士誠!第22章 勝利第9章 致命的疏漏第6章 最陰險的敵人第31章 殉國、疑團、殘暴、軟弱第18章 二次攤牌第12章 皇帝的幸福生活第8章 天下,三人而已第21章 曙光第12章 謎團第11章 千古,唯此一人第1章 致命的正義第5章 武林大會第26章 準備行動第10章 鬥爭技術第6章 復起第12章 東南的奇才第16章 楊漣第1章 童年第19章 選擇第2章 帝王的榮耀第5章 東林崛起第9章 陰謀第16章 孫傳庭第16章 楊漣第9章 張居正的缺陷第13章 下一個目標,張士誠!第1章 皇帝很脆弱第19章 勝算第2章 寧遠決戰第14章 東山再起第5章 東林崛起第7章 逆命者必剪除之!第9章 張居正的缺陷第2章 帝王的榮耀第14章 強敵第24章 建文帝第17章 死亡的陰謀第12章 東南的奇才第19章 冤案第19章 選擇第17章 死亡的陰謀第16章 孫傳庭第3章 公道第1章 皇太極第16章 孫傳庭第16章 孫傳庭第31章 殉國、疑團、殘暴、軟弱第3章 解脫第6章 最陰險的敵人第7章 殺人第22章 勝利第22章 勝利第24章 建文帝第15章 力挽狂瀾第15章 力挽狂瀾第6章 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