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隱秘的政治團體——江右門派

嘉靖二十七年是帝國政治的轉折點,也就是這一年夏言被處死,嚴嵩成了首輔。嚴嵩的首輔一直幹到嘉靖四十一年,他執掌帝國十四年。這十四年應該是帝國政治上的一個穩定期,再也沒有前期的那種劇烈的政治變動。這得益於嚴嵩已經摸透了嘉靖的脾氣,君臣似乎進入了和諧期,但這種和諧只是表面的,嘉靖看不起嚴嵩,嚴嵩也看不起嘉靖,兩人對此都心知肚明。皇帝需要一個臣子來主持大局,彈壓羣臣,嚴嵩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負要實現,他們於是能夠維持一種表面的平靜關係。

但在這種表面平靜的政治架構下,一個新的政治團體正在悄悄崛起,並在以後的歲月中影響帝國數十年,它就是江右團體,這是一個繼承王陽明原教旨主義的團體,而且跟王艮、何心隱、李贄等泰州學派嚴格劃清界線。對於這個團體我們的看待是複雜的,就我個人而講,我的評價是負面的,因爲他們跟嚴嵩一黨比起來似乎包含了更多的虛僞。

嘉靖年在高層鬥個不亦樂乎的情況下,民間的思想文化仍舊處於活躍狀態。得益於明代商業的發達,政治環境的寬鬆,人們開始追求個性獨立、思想自由,王陽明在他死後,他的學術思想已經漸漸被人接受。雖然科舉仍是官方理學,但王學在上層官僚那裡已經成了共識,江右門派的意義就在於它以標榜王學正宗爲宗旨,並在朝堂上有所影響。聶豹和徐階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聶豹是江西永豐人,正德年間進士,初授華亭知縣,後任兵部尚書,因爲在御倭方面無所作爲而被嘉靖免職。聶豹的意義並不在於他引領了王學正宗,而在於他培養了一個弟子徐階。

徐階是江蘇省華亭縣人,在聶豹當華亭縣長的時候兩人走的很近,聶豹將心學傳授給了徐階,徐階將它作爲安身立命的本領,但他似乎並沒有從中學習到了什麼,他依然對權謀有着濃厚的興趣。

徐階在嘉靖初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編修,當皇帝打算廢黜孔子王號,改孔子泥身爲木身的時候,舉朝表示了贊同,唯獨徐階表示了抗議,嘉靖將他貶到福建延平任推官。此後徐階一直在地方上任職,徐階走哪都被任命爲主管教育的官員,這不僅給他傳授王學提供了方便,也給他未來的騰飛奠定了基礎。

由於徐階在地方上的出色表現,他很快成爲東宮冼馬,後又成爲國子監祭酒,此時的徐階已經成了帝國執掌教育的最高官僚。徐階的高升自然有他的原因,嘉靖九年徐階上書反對去掉孔子文宣王的稱號,此舉得罪了張璁,但獲得了夏言的青睞,此時的張璁已經去仕,夏言開始有意無意的提拔徐階,但身材矮小,沉默寡言的徐階也並沒有引起夏言太多的關注,不僅如此,在整個朝堂也無人太關注他。很快,徐階慣性的被任命爲禮部侍郎、吏部侍郎,這個時候他纔開始成爲一顆新星。

徐階有兩個特點,一是能夠禮賢下士,二是跟地方的士紳關係較好,這些都使得他在朝堂上和地方上都有很好的人脈。徐階逐漸聲望日隆,前來跟他交往的人絡繹不絕,這麼些年走過來,徐階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爲官要低調,要能容人。

官聲斐然的徐階很快獲得了執掌翰林院的機會,17年前他從這裡被趕了出去,17年後他回到了這裡,成了這裡的掌門人,他在給翰林學士們授課中開始傳授“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這種思想的傳授在一定程度上爲嘉靖朝以後的改革鋪開了局面,並將官員們的思維從僵化轉到經世濟用。在主掌翰林院的時候,徐階那雙銳利的眼睛在暗暗觀察,觀察底下的學士中可以成爲培養對象的目標,他發現了兩個人,一是高拱,二是張居正。

從此一個私密的政治團體開始在帝國出現,他就是以徐階、高拱、張居正爲核心的江右團體,嚴格的說高拱、張居正並不是王學的信奉者,但我們也暫且將他們歸到這個團體。這個團體不似三楊那樣無所作爲,也不似謝遷、楊廷和那般僵化,更不似夏言、嚴嵩那般諂媚,他們有獨立的思想,講究的是安身、治國、平天下。從這個時間起,這個團體就開始孕育、發酵,他們隱藏在政治鐵幕的後面,以一雙陰鷙的眼睛盯着這個朝堂,注視着各種勢力的分化、轉換,以及可以發展的成員。

嘉靖一共有四子,前二子已死,後二子爲裕王和景王,裕王只比景王大一個月。道士告訴嘉靖,對於自己的兒子不能過分關心,第二子就是因爲封他爲太子而導致其死亡,皇帝對此深信不疑,從此對兩個兒子不管不問,一直到他死也沒有立過太子,但根據長子繼承原則,裕王朱載垕一直是作爲儲君看待。1552年,15歲的裕王和景王同時行冠禮,出閣讀書,在這一年,高拱成了裕王的老師,在裕王的府邸呆了九年。高拱能夠成爲裕王的老師其背後應該是徐階的推薦,此時以徐階爲代表的江右團體開始聚攏在裕王周圍,控制了裕王就等於掌控了將來的朝政。

那個隱居在西苑的道士以敏銳的眼光捕捉到了這一點,他知道徐階和他的同僚要幹什麼,他也知道自己的權力終是要交出去,所以,自己的兒子是時候需要一幫人了,徐階、高拱這些人還不錯,他們有經世之才,雖然如此,但這些人至少在我還活着的時候不能太跋扈,這是他的底線。

或許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高拱入裕王藩邸是皇帝授意徐階做的也不是不可能。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當徐階執掌翰林院的時候,這個江右團體就開始形成,這一年,夏言還沒有死,但皇帝已經打算處理他了,在處理他之前,皇帝已經做好了安排。夏言的位置將由嚴嵩來填,嚴嵩的位置將由徐階來填,一方面,徐階不是嚴嵩的人,另一方面徐階處事低調、穩重,在那個站立在帝國最高處的人看來,所有的一切都操縱在自己的手裡。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自己無不了如指掌。

對於本節講到的江右團體,我們要知道的是它首先是個政治團體而不是學術團體,其次它打着王學正宗的招牌,最後,它是以未來的皇帝裕王爲中心的團體。

在嘉靖朝政治氣氛重回沉悶,羣臣阿諛奉承的情況下,江右團體無疑於一股新風,它雖然反映了權力將會重新分配的格局,但其本質原因還是民間思想日益自由的現狀在中樞的一種反映。

第37章 成化年間的流民問題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43章 歷史進入正德年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39章 成化新風第23章 宦官崛起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38章 陳獻章和他的心學第70章 繁榮的小說市場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63章 長生不老,君門萬里第31章 陰霾下的景泰王朝第61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1)第43章 歷史進入正德年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64章 財政危機第40章 朱見深和他生活的年代第31章 陰霾下的景泰王朝第6章 李善長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61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1)第67章 隱秘的政治團體——江右門派第6章 李善長第8章 胡惟庸之死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66章 帝國備倭(2)第28章 朝堂上的爭論第63章 長生不老,君門萬里第35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2)第23章 宦官崛起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14章 正統論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68章 嚴嵩之死第64章 財政危機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第31章 陰霾下的景泰王朝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57章 左順門事件第37章 成化年間的流民問題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1章 至正十一年的難題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30章 苦難的歷程第75章 譚倫與戚繼光第64章 財政危機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54章 王艮和他的泰州學派第60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2)第59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1)第45章 劉瑾時代第32章 曹石兵變第17章 財政的守望者——夏原吉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52章 茶陵詩派與後吳中詩派第54章 王艮和他的泰州學派第15章 永樂之治第74章 徐階與高拱第6章 李善長第33章 英宗時代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49章 大規模的政治請願活動第14章 正統論第66章 帝國備倭(2)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14章 正統論第59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1)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65章 帝國備倭(1)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49章 大規模的政治請願活動第74章 徐階與高拱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54章 王艮和他的泰州學派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20章 歷史滑進洪熙年第60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2)第28章 朝堂上的爭論第75章 譚倫與戚繼光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1)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