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決意出兵

“什麼?你說慎守勤殺了晉城大君?”

張昭問清楚情況,將金善洪派來的信使打發走,重新召集幕僚、親信們來軍營裡簡陋的大堂中議事。此時距離上次議事過去才一個多時辰。

龐泰一代名將,指定的作戰計劃非常清晰,給張昭說個大概二十分鐘左右,張昭心裡就明白、有底,放手讓龐泰去準備,當即去休息。

這會只得又把衆人集合起來。

燈火通明的簡易大堂中,張昭來回走動着,對麾下的衆親信道:“晉城大君被殺,慎守勤挾持慈順大妃準備投靠過來。他立了一個大功啊!”

一個多時辰之前,燕山君被殺,他感覺他設定的兼併朝鮮王國的劇本跑偏。

現在的感覺是劇本又回來。

當然,還得適當的調整一下。

趙子龍笑呵呵的道:“大帥,慈順大妃被帶過來,那朝鮮王國的局勢就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龐泰在漢城駐紮了有一段時間,道:“這個慎守勤在朝鮮王國中口碑不佳,竟然在今晚表現的如此出色。這倒真沒看出來。”

張昭笑着點點頭,“天明之後,藉助於慈順大妃的合法地位,確認一個年幼的朝鮮國王。然後,平定亂局,消除地方勢力,繼而向東,準備征服東瀛。我打算明年開春就能看到大明的軍隊登上琉球、東瀛諸島。”

王武插話道:“大帥,那今年春節咱們得在漢城這裡過?”

這話讓整個大堂內的氣氛爲之一鬆。

目前整個朝鮮王國的局勢,是大明起遼東布政司,渤海布政司的兵馬攻進朝鮮王國北境,地方上不臣服的勢力被清掃一空。平壤府被打下,正由王陽明坐鎮。

所以,張昭如果順利的平定漢城這裡的叛亂,春節其實是可以回京城去過的。這裡的軍隊,統一調撥給王聖人指揮就行。

當然,這有點損張昭的聲譽。沒有野戰部隊還在作戰任務中,主帥先回京享受的。這不合適。

衆人正興致高漲的討論着後續事宜時,又一個信使被打進來,“使相大人,我家將軍派我前來通報:慎守勤被殺,慈順大妃被救下。”

臥槽。

張昭等人的熱情頓時被澆了一盆冷水。這個變故是始料未及的。

張昭問道:“怎麼回事?”要知道,在後世裡,有人質在手,很多時候都可以脫身的。何況是沒有狙擊步槍的景福宮中?

龍驤衛的信使不敢隱瞞,將情況講了一遍。

把信使打發走,氣氛略有點沉悶。趙子龍禁不住嘆道:“大帥,朝鮮王國亦有人傑啊!金善洪此人有點最後的瘋狂的意思。”

於參謀不快的道:“趙師爺,別漲他人威風滅自己志氣。我看金善洪是在京中被大帥整治過之後,心裡有股子憤恨,所以他今晚看似給大帥通報軍情,其實何嘗不是一種嘲弄呢?”

這就是把話說透了。

大堂之中紛紛應和。

“就是。”

“我說怎麼覺得不對勁,原來是咱們被這姓金的給涮了。”

於參謀走出來,拱手道:“大帥,金善洪此人絕不可留。下官認爲,慈順大妃已經死在慎守勤的刀下。權貞煥、金善洪等人不過是虛張聲勢。下官建議,我大明軍隊在天明之後出兵平叛。繼而,由燕山君的王后慎氏來指定宗室血脈繼承王位。”

我去。

小於,你現在越來越腹黑了。不過,我喜歡。

於參謀的建議提出一個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趙子龍還是文官思維,第一時間覺得不妥。張昭徑直問道:“小泰,算好時間,突然發起攻擊,能否將這些人都堵在景福宮中?”

之所以不再天黑的時候攻擊,就是因爲黑夜裡太容易躲藏。景福宮還是很大的。明軍這2千人灑進去,就如同水滴到小溪之中。

龐泰琢磨了一下,道:“天將明時發起攻擊,問題不大。”

張昭左手握拳砸在右手手掌中,斷然的道:“那就以平叛的名義出兵!小泰,你全權指揮。我跟着你的指揮部走。”

既然政治手段拿不到大明所需要的利益,局勢,那就用軍事手段吧!

而金善洪,膽子挺大的,敢涮他。他想來是個恩怨分明的人。

...

...

天明時分,約早上五點多,淡淡的晨曦從天際邊撕開黑暗而來。

景福宮中的新王黨領袖權貞煥和地方派的領袖吏曹判書柳順汀達成協議,準備立先王成宗的庶子,時年13歲的楊原君李憘爲新的朝鮮國王。

燕山君爲人殘暴,給朝鮮王國上下造成極大的損失,故而不上廟號,不以王禮葬之。

其心腹慎守勤,任士洪等人亡故,但二人的家族還在。連晉城大君的正妃都是慎氏。不久前,慎守勤直接殺女婿,這也是個狠人!

其罪抄家沒族!

其實,新王黨和地方派的綱領、主張,不同點在於:在大明大軍壓境,且是對外態度極其強硬的張使相前來問罪,朝鮮王國是否還需要一位國王?

更進一步的涵義就是:朝鮮王國是否還有繼續存在的必要。

新王黨的大臣將領們認爲,還可以向大明爭取一下,但朝鮮國王先得把自己的內部理順,至少不能再出現地方豪族因爲經濟利益受損,打死大明商人二十多人的情況。

那麼,解決辦法很簡單,就是把燕山君推出去,平息大明的怒火。換上新君,再向大明臣服,講講條件。天朝上國,歷來是要講究師出有名的。講究一個吃相的。

他們總能對得起先人,延續朝鮮王國李氏王朝的國祚,也保住他們的榮華富貴。

而地方派的大臣和將領認爲,在當前的情況下,朝鮮王國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而應該是順勢併入到大明中。屆時,大明要治理地方,還是要用他們這些官員的。榮華富貴是沒了,但家族、在當地的權勢還是可以保留的。以待將來啊!

大明朝百年以來人傑輩出,但自太祖、太宗皇帝之後,真正能威壓四海的,天下諸國噤若寒蟬的也就一個“張昭”!

他終究是會死去的。

左相權貞煥拱手一禮,道:“柳大人,請!”他說服柳順汀的過程不算太複雜,核心的一條就是:讓我們試試!萬一成了呢?

吏曹判書柳順汀笑着回禮,道:“權相,請!”

兩人在相互謙讓,準備去景福宮正殿後的小殿裡,請慈順大妃、楊原君李憘一起出來,舉行繼位典禮。

就在這時,火炮轟鳴起來!

轟轟轟!

彷彿是驚雷,彷彿是巨龍在怒吼。

朝鮮王國,自古以來就是我漢家故土,豈能任由其漂泊在外?哪朝皇帝待中原強盛之後,不收復漢唐故土的?

今日亦然!

第兩百八十九章 激辯(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訓兩個階段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團訓練第六百一十三章 等待吧第五十九章 謠言起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機忽至第兩百九十四章 收穫、樑儲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寂、選擇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願意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轟動第四百三十九章 心裡都被打崩潰了。第八十六章 世界地圖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兩百八十章 保衛者第兩百五十六章 月夜來訪第二十章 新計劃、返鄉第一百八十七章 方氏父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會操前(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煙滾滾唱英雄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開會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蘆裡賣什麼藥第六十六章 生員(六)-局勢危急第五百六十九章 這美麗的冬季(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宣判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價和貨幣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裡的晚餐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上)--求首訂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中收入和支出第六百一十九章 衝突(上)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盪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軍將士書第四百三十章 我只是讓你傳個信第七百一十七章 變故起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二十九章 考前準備(中一)第八十一章 局破第兩百零五章 拜訪王恕(下)第兩百零七章 胡騎南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五十八章 考場中第七十三章 生員(十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風邪氣第五百五十八章 瀋陽城中(中)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餘暉第一百六十四章 賞賜第六百六十四章 暢論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昭的方案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裡的晚餐第七百零九章 百感交集第三百一十四章 國子監改革(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終章(下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慎守勤之死第三百七十一章 說服劉大夏第兩百四十八章 憑弔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五百七十六章 終章(下一)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設想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六百八十章 謠言和衝擊第三百五十六章 慶賀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設想第三百一十章 冶煉工匠第一百二十六 直接拿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餘暉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略態勢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軍營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爭債券第三百九十四章 還未通過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北虜策第兩百三十一章 新軍衛恐怖如斯。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餘暉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東陽的支持第兩百三十一章 新軍衛恐怖如斯。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捷(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獎勵第五百二十七章 虎爾哈部的抉擇第二十二章 鄉中事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軍心(下)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獎勵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團訓練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態(三)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潮漸起第三百三十四章 把路堵死第一百五十六章 會操前(一)第三百零六章 美食第四十六章 未來的路第兩百五十一章 書信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