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不愉快的酒席

正在此刻,一騎飛奔而來。

那騎兵背後插着三根火紅的大旗,紅的好似燃燒了一樣,不過是眨眼之間,對方便已經感到城門口之下,對着城門頭上的守將高聲喝道:“我有要事稟報,還請少帥快快接令!”

“是李振?看他這樣子,前線莫非是失敗了?”

呂師夔臉色瞬變,收縮的瞳孔透出他的害怕。

因爲那阿術領着大軍前來,所以自清晨時分,呂文德、呂文煥便令呂師夔率領餘下士兵駐守襄陽,自己則是親自帶着麾下士兵北上,試圖和阿術決戰,好將這阿術徹底趕出去,以免襄陽陷入重重圍困之中。

現在已經是晌午時分,尚不知曉戰況究竟如何。

如今時候,李振如此模樣趕回襄陽,實在是讓他害怕無比。

側過身子,呂師夔對着身邊兩人拱手一拜:“兩位義士,我本打算好好答謝一下兩位義士救命之恩,但無奈軍情緊急,可否容我告辭?”

“當然可以。”

劉克莊目光微轉之下,卻是落在了那傳令兵身上,心中盤算起來。

“這傢伙叫李振?也許,我們可以從此人下手?”

他們兩人之所以要救呂師夔,並非是出於好心,只是存心通過這種方法靠近呂師夔。

再怎麼說呂師夔也是呂文德的兒子,從血緣之上就存在着天然的關係,若是能夠自呂師夔身邊得到一些消息,那自然是好的。

呂師夔不明緣由,只將兩人當做是報國從軍的義士,遂令隨身侍衛接待兩人之後,自己則自房頂之上跳下來,來到了那李振身前。

“李叔叔,告訴我前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怔怔的看着李振,呂師夔目光憂愁,似是在害怕接下來的消息。

襄陽的情況他也明白,可不是華夏軍那種驍勇善戰之輩,若是和蒙古對陣的話,並不佔據優勢。

“啓稟少帥。就目前來說,情況不是很好。”李震避開目光,眼眸之中透着爲難之色。

呂師夔感覺心臟猛的一緊,唸叨:“情況不是很好?這是什麼意思?”

“這個,就我離開之前的戰況來看,這一次只怕崇國公凶多吉少。對方乃是兀良臺阿術,更是不知從何處弄到了一柄詭異兵器,崇國公縱然武力過人,但依舊被那詭異傷到身體。”李震神色緊張無比,顯然也是爲這戰況而爲之震驚。

“什麼?”

呂師夔頓感天旋地轉,差點兒暈厥過去了。

僅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那蒙古有備而來,要不然他的父親爲何會敗的這般乾脆?

李震連忙安慰道:“不過少帥也莫要擔心。雖然崇國公受傷了,但是那阿術卻也未曾躲開,也一樣遭到反噬。更何況崇國公久經戰陣、經驗豐富,定然能夠安然無恙。”

“也許吧。只是父親可曾說過什麼?”

呂師夔勉強維持住身子,讓自己不跌倒在地。

父親情況不明,他若是有所閃失,這襄陽可就徹底淪落到那蒙古的手中了。

李振回道:“這個。崇國公讓我轉告少帥,務必要把守好襄陽,絕不可讓蒙古奪了去。還有,須得將消息傳給臨安,務必要臨安之人派遣援軍,要不然的話襄陽就可能被他人所控制。”只是李振說到這話的時候,卻透着幾分不滿來,口中也是欲言又止。

然而呂師夔卻全然無視,只是口中唸叨:“也對。僅憑襄陽軍隊,如何能夠和蒙古對抗,若是這樣那就必須要通知臨安了。”說罷之後,便轉身離開了,卻是準備回到府衙之中寫信,好向臨安求援。

城門口處,李振孤身一人站在原地,幾縷秋風吹過,讓他感覺通體發冷。

“向臨安求援?莫要忘了,襄陽距離臨安足有千里之遙,這一來一去至少也得十天半個月才行。等到臨安援軍到來之後,只怕這襄陽早就淪陷了。”

當然,這話兒也只限於他心中所想,卻也未曾宣之於口。

對李振來說,傳遞呂文德的命令乃是職責,至於其他的,他可沒有插嘴的餘地。

“請問這位,莫不是李振李將軍?”

正準備前往軍營,李振卻見不遠處走來兩人,正是黃震和劉克莊。

李振有些奇怪的看着兩人,問道:“你們是?”

“在下劉克莊/黃震,見過李將軍。”劉克莊拱手敬道。

“劉克莊?黃震?”李振口中唸叨了一下,感覺這兩個名字頗爲陌生:“對不起沒聽說過,只是你們兩個找我有什麼事情?”

“我們兩個本是江南人士,因爲聽的韃子肆掠,不忿之下便打算投筆從戎,故此離開家鄉來到了這襄陽地界。”劉克莊訴道:“先前時候見到李將軍千里單騎、歷經千險,將前線情報送回襄陽的威武身子,心中崇拜之下,便想要結識一下將軍,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原來是這樣?”

李振頓感高興,只當是大宋之內尚有忠烈之士,所以也沒在意。

“若是將軍不嫌棄,可否隨我們到醉風居一趟,暢敘一番。如何?”黃震也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之前李振的表情呂師夔未曾注意到,卻沒有逃出他們的目光,當然知曉李振對這呂氏父子有所不悅。

若是他們集中力量,也許能夠將李振拉入團隊之中,給他們提供關於呂文德的秘密。

李振不以爲意,因爲之前的對待,他本就感到鬱悶,當即笑道:“當然可以。”

於是,三人一起結伴而行,走向遠處的醉風居。

只是剛一踏入城中,李振瞧見道路之上凌亂不堪,不免咋舌:“這是怎麼回事?爲何不到一天的時候,便變成了這般樣子?”

“唉。還不是被那蒙古弄的?因爲聽到了蒙古來襲,城中百姓恐慌之下就想要出城逃難,只可惜那呂師夔才德不足,未曾安定好百姓,反而惹怒衆人一起衝擊城門,這才造成這般慘禍。”黃震苦笑着回道:“經過這一次,即使擊退了蒙古,若要恢復的話,至少也得十數年的時間。當真是可惜了。”

“是啊,的確是可惜了。”劉克莊亦是感覺心中堵塞的很。

面對這騷亂,若是換成了他們的話,也不知曉應該如何辦,唯一能夠做的事情,也許就是保持中立,不被捲入其中吧。

“罷了罷了,咱們還是去喝酒吧,莫要理會這些糟心事吧。”李振擺擺手,估計也是看多了,所以也不怎麼在意。

“也是。不管咱們如何去想,都改變不了這事兒。”

摒棄心中雜念,三人一起朝着醉風居走去,只是等來到醉風居之後,卻見這醉風居大門闔上,縱然推開大門,裡面也是半點人影都沒有了。

“看來這老闆,也逃難去了。”

四下未曾尋到人影,黃震無奈回道。

劉克莊自後堂廚房走了出來,手中提了兩罐酒,笑道:“不過他這些酒卻未曾帶走,倒是可以暢飲一番。”

“哼!”

李振驀地錘了一下桌子,臉上也蒙着一層陰霾:“還不是那廝無能?要不然,如何弄成這般樣子?”至於他口中所提的那人究竟是誰,劉克莊和黃震兩人也未曾深究,只是各自坐定,開始兀自喝着悶酒來了。

第三十九章鬧騰的人羣第三十三章退朝!第七章舊學,新學第一百零五章各爲其主第一百三十三章重奪安定第四百四十七章鳴鳳天下第七十四章貪狼盛白麟解圍,火焰怒難敵淨水第一百二十二章密道第兩百一十二章中華女子學院第一百九十三章漢江通行權第一百八十七章冤家路窄第九十八章糧草被燒第二十四章大殿上羣臣斥責,露鋒芒蒙哥掌軍第九十九章結束了第九章羣雄覆滅處,諸侯逐鹿時第五十九章狂風起風暴顯威,火銃用強者凋零第四十章正商議,兵鋒快如電第九十四章長安內勢力盤踞,辦錢莊賜名工商第五章月輝對話中,思緒已成型第四章三蕭爭鋒破封印,石卵現世變像生第六十三章戰火紛飛、地獄同墜第四十八章消失的人第六十二章官威盛王著誓言,入牢房又見長卿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第十八章破突圍重歸雞澤,入沼澤初逢水傀第四十二章勝利了第六十九章仇人再相見,仇怨正當時第一百九十四章是戰?是退?第七十五章囚籠未曾接,南朝有人來第十二章村中兇案又現身,栽贓陷害禍首誰第一百五十七章不滅的意志第六十四章千般苦,烈毒終有解第二十三章活殺留聲第一百一十二章拜訪南清第十一章醒過來的“死人”第六十六章仲威設伏出,兩人困山谷,第八十一章道觀有學堂,暗中有謀算第五十七章何源第一百一十六章反擊的號角第三十五章軍陣不可摧,雷雲蔽天日第一百二十五章攻陷安西第六十一章星夜滅山寨,韃子請援兵第六十章乾脆利落的行動第一百四十五章城門之處的騷亂第六十四章玉華門攻防戰第二十六章入隆興佛光普照,濟萬民金身遭焚第四十三章衆人其歸心,神通定通途第九十章滅邪第四十二章劫匪第二十四章知天命第九章十年謀劃第七十八章天劍出羣雄皆退,擄二人鋒芒畢露第六十七章烈焰出三人殞命,仗神通蕭鳳再衝第二百七十三章師徒之情第三百二十七章應對之策第二百四十三章歸鄉第二百七十九章殺人?救人!第一百一十二章邯鄲起義(一)第一百八十四章虎符第四百二十八章無法擺脫的被動第六十六章東門前騷亂持續,佔東宮赤軍展威第十四章力竭城破平陽陷,清虛觀中議生路第一百五十二章最終決戰(十三)第五十章諸聖之力齊爆發,撒落人間變數生第八十一章對峙第三章暗手第八十二章五鬼自退去,和氏璧出世第一百一十五章心不忍以父爲名,爲融合伙伕開始第七章星夜相傳玄妙術,五星戰世奠根本第三十八章怨氣衝雲霄,劍心攝人心第四十四章蔭城拜訪來,道盡鐵器難第二百三十一章議和背後的考量第一百五十三章安陽灘之戰(一)第五十四章敵勢強,困境難勘破地一百五十二章逆境(二)第一百六十章霸氣的宣言第四百四十六章落幕第一百九十九章樊城之戰(五)第七十八章矢志復四川,壯心猶未冷第二百二十四章守護襄陽?第二百五十二章狡辯第二十四章知天命第一百六十九章新的改變第兩百三十三章搶糧第一百五十八章末途(三)第一百六十四章人神合一,破碎蒼穹第二十三章國破山河在,三月烽火起第一百二十章敗退第一百五十八章暗中的協議第一百一十五章舊事第三十一章這就是禁軍?第九十八章陰謀現金剛怒目,八厷弓神威盡展第八十三章定謀略意圖深遠,獻益都南朝動心第一百一十五章會議(二)第一百三十章道親情苦言相勸,訴家國謀求借道第三百四十章自由議政權第三十五章破圍剿李信終叛,釜山上合符驚現第四十一章入監獄成風醒悟,設法院恩怨自解第兩百零九章被燒的信箋第一百六十九章昔日的“宿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