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壽宴隆盛血染紅,紅塵蒼茫起波瀾

大堂之上,那李璮和嚴實很快敲定計劃,將分屬自己的玄鐵瓜分乾淨。

之後,又有官員代替當今大汗過來,贈送了一些禮物。雖然禮物也算豐盛,但是終究還是難以比上之前幾人的賀禮。

其餘人自各路朝廷命官以及大小文武官員家,全都一一拜訪,並且將自己賀禮呈上,其中雖比不上那些珍品瑰寶,但是卻也別有新意。對於這些東西,嚴實一開始的時候還挺高興的過來瞧瞧,後來看的煩了,也就沒有去在意,直接讓嚴忠濟將這些東西收納下來,安放在一邊。

然而人數陸續不絕,自清晨至傍晚也未曾斷絕,以至於那些禮物越積越多,多到倉庫已然難以裝下。甚至爲了收納這些禮物,他們還被迫開闢一個新的地方,好安置這些賀禮來。

而在這福順齋之中,也早已經是掛起燈籠貼上彩紙,水墨繪就的屏風也已經擺開,專門供客人安歇的客房也準備妥當。自附近招攬的戲子也已經開始演奏,琴聲簫唱、鳴鏑鼓樂,也在這熱鬧的環境之中一一奏響。

至於如何款待這些來訪官員、豪強,嚴忠濟也早就做好萬全準備。

依照着職位、品級,每一人都被一一區分開來,安置在各自的位置之上。雖是人數甚多,他卻處理得極其妥當,讓每一位賓客具是感覺如沐春風,紛紛讚頌其爲英雄俊傑,日後自有飛黃騰達、位列朝綱之能。

一時間,在這福順齋之中,當真籌光交錯、熱鬧喧譁,亦有人酒酣上頭,開始行那酒令,場景之中當真是熱鬧非凡。

“相公,嚴相公——”

正在這時,卻有一人撞破門庭,慌張的竄入大堂之中。

他尖銳着嗓子,眼淚鼻涕隨着聲音一併噴出,簡直就是一副被嚇傻了的模樣。被這人一擾,本是充滿歡快氣息的福順齋,立刻就有些變質,那些人全是齊齊望見這人。

相貌尋常,衣着亦是尋常,當是嚴府之中的一位尋常家僕。

只是這人,究竟爲何出現在這裡?

感受到周遭人的想法,嚴實當即丟下手中酒杯,怒目而視旁立的嚴忠濟,喝道:“你沒看到這裡是什麼地方,竟然也敢闖入這裡來?二郎,立刻將他給我叉出去。”一言令下,他根本不容對方辯解,就要將其趕出去。

嚴忠濟不敢違背,當即呼喚左右,到別院之中取過竹竿之類的東西,準備將其叉出去。這裡畢竟是壽宴,可斷然不能夠見血,否則的話便會不吉利的。

卻在這時,那人猛地跪在地上,連連哀求道:“相公,還請搭救小的一命。”

只可惜那些僕從毫不理會,挺直竹竿直直刺來。

這一下,猶似捅破了氣球一樣,頓時讓這僕人“砰”的一聲爆裂開來,化作一團血污潑撒在整個庭院中。因其威力太過強大,就連那些撲來的僕從也紛紛遭殃,被炸的是口吐鮮血,齊齊倒在了地上。

血液,猩紅的血液,不祥的紅色,就這樣瀰漫在整個福順齋之中。

“死人了,怎麼死人了?”

“是誰?究竟是誰?”

“誰能救救我?我還不想死?”

這一下,就似那原本整齊的魚羣,卻猛然間被一隻碩大的白鯊闖入一樣,頓時亂作了一團。

瞳孔緊縮到了極致,這一刻他們的眼中,只記得之前的那漫天的血霧,彷彿將整個天空都遮住了一樣,無論是那些食物還是樹木、盆栽,無論是侍從還有賓客,這一刻都蒙上了一層不詳的血色一樣,猙獰的場景緊緊攥住心臟,令每一個人都瞬間繃緊,忐忑不安看着周圍。

征戰殺伐多年,這些人早已經是習慣了刀頭舔血的日子。

被這濃烈血色一刺激,他們具是警備起來,忐忑不安看着周圍,似乎這一刻在場的所有人全都化作了敵人,只需要下一秒便會立刻發起戰鬥。

“究竟是誰?給我出來?”

氣血衝入大腦之中,嚴實那寬闊額頭之上早就陰雲密佈,且看着那些滿堂猶似失了指揮的螞蟻一樣亂糟糟的來賓,他越發惱怒起來,當即就運起玄功巡視四周一切,好將那敢於冒犯自己的傢伙給逮出來,徹底滅掉。

敢在這壽宴時候挑釁自己,對方莫非忘了當年馳騁沙場的洞真元帥嗎?

飄飄然,一人當即走了出來。

一生紅衣,半邊臉頰帶着鐵面具,半邊臉龐極其嬌柔,正是數月之前曾經將消息傳遞給忽睹都的那人。

“久聞長清尉今天乃是六十大壽,故此我家主人令我前來,爲您祝壽。”

他看着堂上慍怒的嚴實,卻絲毫沒有半分畏懼,艱澀的聲音正像是銼刀磨着鐵鍋一樣,卻是將一件玉匣裝着的東西自袖中取出,笑道:“正是因此,所以奴家本來是打算前來獻上賀禮的。只可惜這幾個蠢貨卻不識貨,偏要攔住我不讓我過來。說是什麼我沒有品級,更無邀請函,所以不讓我進來。於是呢?奴家只好讓她們去死咯。不然的話,奴家如何能夠來到這裡?”

姿態嬌柔,若是沒有那沙啞聲音,只怕任誰都會以爲這乃是一位嬌俏女子。

“賀禮?你究竟是誰?”

正欲揮掌拍死此人,嚴實卻在聽見那“長清尉”時候神色一怔,旋即收起手掌低聲問道。

他尚未名聲遠揚時候,其第一次接受的職位便是金朝封賜的“長清尉”,只是日後投降蒙古,並且因此聲名鵲起,故此這個名號不爲人所知。

但是眼前這人卻一口叫出他當年職位,莫非對方身後藏着什麼莫大的後臺不成?

“奴家不過一介浮萍,只恐賤名有礙聖聽。不過我家主人你們卻知曉,他便是閒閒老人!”這鐵面郎君卻嘴角噙着笑意,悠然望着眼前的衆人。

“閒閒老人?難道是趙秉文?可是他不是在八年之前就死了嗎?”

眉梢微皺,李璮卻有些疑惑,掃過了那端坐上首位置的嚴實。

之前這鐵面郎君便一口叫出嚴實最初時候的官職,如今更是說自家主人乃是曾經歷任金朝禮部尚書的趙秉文,難道嚴實至今依舊和今朝餘孽有所聯繫?

想到此節,他卻對之前和嚴實聯合稍微有些忐忑了,目光擡起來掃了一下張宏聖和史權兩人,見到這兩個紋絲未動之後,方纔松下口氣。

只消這兩人不去附和,那麼他在大汗面前,依舊是恩寵依舊。

“趙秉文?他是誰?”低聲問道,蕭月感到疑惑。

要知道在那“趙秉文”三個字出現之後,整個場地就全都靜謐無比,那些人臉上全都是蒙上一層鉛色,千人宴會竟然毫無聲息。

僅憑名字便震懾在場衆人,那趙秉文究竟是誰?

“半邊江山,楊趙爲尊!”悠悠然,水川先生低聲說道:“你若是再提前十年畜生的話,對這句話應當是熟悉無比。”

嘀咕一下,蕭月困惑無比:“半邊江山,楊趙爲尊?”

“沒錯。這句話之中的趙就是趙秉文。而那楊,則是和他齊名的楊雲翼。這兩人具是地仙一流的人物,並且輪流執掌金朝禮部尚書,凡科舉出生的士子,全是自兩人之手出現的。以至於在金朝南渡三十年之中,一半以上的文臣武官,全都是出自他們的門下,故此有半邊江山,楊趙爲尊的名號。在他們兩人輝煌時候,就連那所謂的北地第一人丘處機,也得俯首稱臣。可以說,正是這兩人,方纔支撐住整個金朝繼續下去。”

低聲說道,水川先生目光之中竟然罕見的露出畏懼來。

“昔年爲了剿滅這兩人,我朝和蒙元合力,令孟拱率軍和蒙古大軍一併出擊,方纔將這兩人打成重傷,被迫退隱潛修。之後陸續聽聞兩人先後仙逝,之後末代皇帝哀宗於幽蘭軒自縊之後,整個金朝方纔徹底煙消雲散。”宇文威亦是唏噓不已,像是爲十年之前那輝煌狀況的戰爭場景而倍感崇敬。

“難怪這羣傢伙,會是如此面貌。”

看着衆人灰白麪孔,蕭月暗自想道。

依照那人曾經的輝煌經歷,只怕在這壽宴之中,不少人都和趙秉文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要知道在金朝覆滅之後,北地一代金朝的官員並未就此殉國,而是直接投降蒙古。畢竟朝廷不在了,皇帝也沒了,他們沒有了效忠的對方,自然只好爲自己尋找一個合適的主人。

很顯然,聲勢正隆的蒙古,正是最合適的選擇。

但是如今趙秉文卻宣佈自己還活着,若是他讓這些昔年的門生故吏背叛蒙古,那又該如何呢?

一方面乃是君臣大義,一方面乃是師徒關係,面對這複雜無比的抉擇,可是着實讓這些門徒們心生哀怨啊!

“既然如此,那他今日到這裡來,又是什麼目的?”聽聞了這些舊事,蕭月倒是好奇了起來,對那鐵面郎君的真實身份也是頗爲好奇。

畢竟在他們赤鳳軍首戰時候,這鐵面郎君也曾經出現過。

換句話說,他們赤鳳軍的存在,早就被這人知曉了嗎?

腦海之中浮想聯翩,蕭月倒是想要見一見那趙秉文,若是能夠藉助到此人的力量,那麼對他們赤鳳軍突破蒙古大軍圍剿,就可以再添一些勝算。

第四十三章謀叛亂費城中招,暗通曲某局未來第九十四章長安內勢力盤踞,辦錢莊賜名工商第二十四章謝道清第一百五十四章安陽灘之戰(二)第四十五章政敵第五十九章四方聞聲動,羣英薈萃中第二百七十八章藥酒?毒酒!第二十五章千年傳,奇門終現世第四十章正商議,兵鋒快如電第八十九章入川第十五章國黨第一百三十三章聚人心爲抗蒙古,收雙蛟水軍初成第一百二十三章臨安內頹勢難阻,朝堂上忠言難說第兩百零三章異端邪說第九十四章亂離人黎民泣血,梟雄末萬事皆空第七十三章破軍陣狼狽逃竄,議降軍民心爲本第八章事急循規矩,防賊有鐵牌第三百四十九章決裂第四十七章五大方面軍第三章劍鳴琴音響,玄功定通途第五十五章差距如天地,血戰損失慘第三十一章這就是禁軍?第一百八十七章冤家路窄第七十六章入潞州衆人聚首,爲自由肝膽相照第三百五十七章未來之局第一百六十四章缺人?第一百一十五章會議(二)第一百零八章入深林尋找援手,定盟約一起對敵第二十四章知天命第三百九十三章尿了第二十六章背後意圖第三十三章退朝!第一百二十四章綱常毀君臣倒轉,夷入漢稱帝立朝第七十七章夜難寐巡邏問對,深夜中偷襲展開第一百三十九章隔閡第三十七章戰火起,世間紛爭出第五十四章第二百一十六章目標襄陽第六十七章騎兵無力使,山地名遠揚第九十三章大明湖凡塵依舊,城隍廟梟雄末路第165章末路(三)第五十五章談英雄只論成敗,言辭職不管對錯第八十四章軍中矛盾起,星夜授玄功第七十三章破軍陣狼狽逃竄,議降軍民心爲本第二十六章血案亂根本,暗中藏兇手第十六章三路鎖生死,一心破玄關第八十六章雙拳實難敵四手,遁入山林爲牽制第一百二十八章靜思中誤入魔怔,晚飯中爭執難消第七十二章廢兩人風雷成名,救衆人蕭鳳獨鬥第五十四章敵勢強,困境難勘破第九十章滅海賊炮艦神勇,絕望中朱聰投降第四十九章深夜巡邏中,槍聲開戰鬥第四十三章回家第六十二章混亂的局面第八十五章可汗病羣臣騷動,元庭中陰謀涌動第九十二章通遠縣第一百九十三章炮臺第六十章出事了第九十一章枯井死嬰第四十一章軍制改革第三百四十七章前朝遺老第一百一十一章初戰第五十二章水戰中火炮初現,地牢裡冷厲拷問第六十二章沁水邊鐵鎖成橋,夜訓中遭遇敵襲第二十五章論異教兩人存異,知火炮父子驚疑第八十章重壓下工程受阻,危機臨薪酬難付第二百三十四章進京第三百零三章意外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九章樊城之戰(五)第十六章囚籠漸成圍剿出,蕭鳳定計先鋒起第六十七章騎兵無力使,山地名遠揚第五十七章初戰有大捷,識海現玄種第一百七十五章公義之下,私心難掩第二十九章形式峻三面圍剿,議突圍化整爲零第十九章按兵不動藏詭計,心如火焚問計策第二百二十六章媾和第一百八十二章兇案第三十五章軍陣不可摧,雷雲蔽天日第八十三章定謀略意圖深遠,獻益都南朝動心第九十一章尋舊人友情重續,問實情初解狀況第二章摩崖刻經藏遺蛻,鉗制奸細有妙物第一百四十一章最終決戰(二)第二十六章入隆興佛光普照,濟萬民金身遭焚第十八章戰火連綿步步緊,三路大軍盡出籠第七十九章起異心目標汗位,山洪出攻勢被阻第一百七十一章陌生的長安第兩百三十一章前往濰坊第九十三章大明湖凡塵依舊,城隍廟梟雄末路第二百二十九章站前演講第九十一章城牆變金蒙叛亂,識玄功方知舊聞第三百七十九章叛亂將起第十六章火炮定規格,聞訊有人來第二百二十四章守護襄陽?第三十七章流觴歲月第一百一十六章入襄陽波瀾將起,見國公互贈禮物第九十四章長安內勢力盤踞,辦錢莊賜名工商第一百八十八章暴露的陰謀第二十三章神童出,幾人能媲美?第三百五十九章濺起的漣漪第十二章陣前斥走狗,羣狼蜂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