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讖語

“既然如此,那不知讖語究竟爲何?”趙昀一時驚疑,連忙問道。

他乃是宋朝國君,如今時候又遭逢蒙古壓陣,有滅國只可能,自然迫切的想要知曉這讖語究竟爲何物,好提前做好準備。

鄭清之站在一邊,看着這一幕自然覺得有些憤怒,遂直接站了出來,訴道:“陛下。依臣所言,這所謂天問之法雖是玄妙,但若要穩定朝廷,唯有定天倫、振綱常,方能萬世不移。若是索求所謂天問之法,只怕是緣木求魚,毫無用處。”

“鄭相公此言差矣!”

自一邊,岳珂卻是站了出來,辯解道:“爾等皆知目前蒙古南下,莫說是我朝百姓,便是這殿中諸臣,莫不是忐忑不安,以爲難以對抗。若是能夠借天問之法,一問國朝未來之景,自然能夠讓衆位大臣安心,不至於憑空生亂!”

鄭清之卻是不屑,冷哼一聲便道:“哼!若是此法所言,一如當初崇寧真君一般,直言我朝衰敗之象,屆時又當如何?你也應當知曉,當初崇寧真君也曾以此法勸解徽宗,然徽宗愚志難阻,遂有靖康之恥。如此之法,你以爲當真有效?”

“若是如此。我等也自可提前做好準備,定然能夠度過這場劫難。”岳珂卻是朗聲回道,自是充滿信心。

“兩位愛卿,切莫爭吵,要不然,這不是平白添了怨氣嗎?”眼見兩人爭論日盛,趙昀立時張口從旁勸來,復有掃向殿下衆人,安撫道:“至於列位,也無需擔心。這天問之法既然已然運行,若是我視若罔聞,豈不是浪費了張天師一番苦心嗎?既然如此,大家不妨見識一下,如何?”

“臣遵旨。”

鄭清之眼見如此,也只好放棄堅持。

岳珂一時歡喜,連忙看向張可大,又是問道:“卻不知張天師所知讖語,究竟爲何?”

“唉!”張可大面露無奈,旋即回道:“說起來也是慚愧,貧道修爲比之先祖相差甚遠,實在不知讖語究竟爲何!”

“你也不知?”趙昀一時困惑,又問:“難道天問之法失敗了?”

“並非失敗。只是貧道修爲不夠,無法將國朝之氣顯化,只能變爲龍鳳之氣,散於天地之中。”張可大不覺搖頭,顯然也是知曉自己修爲能力,能夠做到如此程度,已然是盡力了,但若要再行一步直接點出其中關鍵,卻是不行。

岳珂眼見趙昀目露疑惑,趕緊問道:“那讖語又在何處?”

“我想那些讖語應當落於鳳凰山還有玉皇山之上。若是仔細尋找,應當能夠找到一絲蛛絲馬跡來。”張可大凝神回道,話語之中猶自帶着疑惑。

“若是如此,那便由臣前往,看看這山中,究竟藏着什麼東西。”岳珂立時站了出來,將此事接了下來。

趙昀眼見有人着手操辦,也是欣喜無比,連忙囑咐道:“若是發現有類似東西,立刻就地保護起來,不得有任何毀損。知道了嗎?”

“老臣明白。”岳珂俯首回道,旋即便從殿中離去。

此事已了,衆位大臣也沒有其他事情,於是便各自散去。只是回到政事堂之後,鄭清之卻頗爲不悅,臉上全都是懊惱之色。

董槐見狀,連忙問道:“鄭相公。官家囑咐岳珂前去辦理此事,爲何你會如此不悅?”

“當然不悅。畢竟那廝暗懷心思,只怕所想的並非好事。”鄭清之一臉狐疑,卻是對岳珂懷疑之心越發濃郁,又道:“而且你也知曉,那天問之法若要運行,便要以壽命爲限。而那張可大如今已然五十餘歲,若是運行此法,只怕也活不了多長時間。你就不奇怪,此人爲何在這個時候運轉此法?”

“你是說,在這背後有人謀劃?”董槐心中一驚,不覺感覺駭然。

“沒錯!而且此人身份、地位應當不弱,只怕便是朝中之人。”鄭清之點點頭,極爲肯定的說道。

董槐頓感疑惑,又問:“既然如此,那此人究竟又是爲何,而讓張可大做出這種事情?畢竟消耗性命,只爲了一次不知是否能夠成功的天問之法,這實在是難以想象。”

那張可大可是張天師,玄門正宗正一教掌教,更是地仙之軀。

如此人物,卻只是爲了這事而消耗性命,自然令兩人倍感不解,渾然弄不明白這背後究竟藏着什麼隱秘來。

“不管他們謀劃什麼,我等也要做好警惕,莫要因爲那讖語而慌亂,知道了嗎?”鄭清之眸中精光盡數收斂,囑咐了董槐幾句,令其做好準備,不知爲何他總覺得近期有些心神不寧,似乎即將有什麼大事會發生一樣。

…………

另一邊,岳珂早已經率領禁軍深入玉皇山還有鳳凰山之中,遍尋其中所存的讖語之物。

昨夜時候,那羣深入山林之中的黎民百姓早已經被禁軍驅散,就算是偶有漏網之魚的,也因爲遍尋不到所謂的傳承遺蹟而失望透頂,直接下山去了。

唯有這禁軍,還在這兩座山峰之中,搜尋可能的讖語。

只是於玉皇山天龍寺之內,張可大卻是悄然出現,靜靜的看着這山峰之上蔥蔥郁郁的古樹。

羣山悠悠,不知度過多少歲月,於層巒疊嶂的山林之中,不知有多少風景因此改變;西湖之邊,亦是平靜如昔波瀾不興,但於湖面之上映着的鏡花水月,也不知曉留下了多少英雄事蹟。

世事變遷,似是永無止盡,如今又到了新的輪迴。

“師伯。你爲何答應那岳珂,以十年壽命,強行運轉天問之法?”長嘆一聲,居於張可大身後,卻是立着一位少年。

張可大喟然一嘆,復有問道:“宗演!世事如棋、乾坤莫測,在這凡塵俗世之間,無論何等帝王將相,莫不是渴求長生久視、千古不滅。但是世事變遷之下,他們可曾實現了?”

“不曾實現。”

張宗演細細一想,不覺感覺心中甚是淒涼。

今日時候,他也不過是一介十六七歲的少年,若以年華而論也不過是貪玩的年紀,但對於世代修道的張天師一族來說,現今時候正是靜修道法、勾引天地雷火,錘鍊自身道體的時候,以求能夠在上一任天師飛昇時候,承接張天師一脈。

千年一來,一直如此!

張可大神色淡漠,朗聲回道:“既然如此,那我這區區性命,又何須可惜?”

“可是師伯,以您現在身體狀況,只怕——”

張宗演又是問了起來,心中自有哀怨,張了張口卻是難以詢問。

他自年幼時候便開始修行道法,自然也知曉生命輪迴,本就是天理循環,絕無任何一人能夠違背,便是傳承千年有餘的張天師一脈,也是如此。

張可大繼續說道:“無甚可惜的。更何況若是能以十年壽命,換的未來數十年朝廷演化,至少也能爲我等取得一線生機。既然如此,那你便需要銘心記下、潛心推算,切莫讓天師一脈毀於你手,知道了嗎?”

“弟子知曉。”

張宗演身子一震,只好低下頭來應道。

正在此刻,遠處卻是傳來一些驚叫來,似是充滿着驚奇。

張可大立時笑道:“看來是發現了讖語。既然如此,那我們倆就前去一趟吧。”身形一晃,卻是懸空而立,宛如謫世仙人一般,朝着遠處行去,居於地上張宗演奮起輕功,足下不過纖細枝杈,卻將其身體直接撐起,腳下速度愈急,更將衣袖盡數撐起,其速度卻是絲毫不遜於張可大,也是一般朝着遠處奔去。

約莫走了一炷香功夫,兩人已然來到一處懸崖峭壁之處。

“爾等發現了什麼?”

張可大一掃懸崖,側目看向旁邊士卒。

那士卒立時指了指那覆滿青藤、苔蘚的山壁,回道:“之前我曾經偶見這懸崖迸射出金光來,故此來到此處,只是這上面卻有太多藤蔓,故此難以消去。”

“哦?既然如此,那就讓我看看,你這下面究竟寫着什麼?”張可大不覺笑了起來,雙目凝神瞧向那山峰,已然看出了一絲端倪,只將長袖一掃,那苔蘚、青藤立時消散,卻是露出下方六個金色大字。

“神橋斷,九鼎碎。師伯,這六個金色大字究竟是什麼意思?”旁邊的張宗演立感疑惑,張口便問。

“而且還不止這一處。”那士卒又是帶着兩人來到另一處,而在這處懸崖之上,也是一樣印着八個金色大字:“貪狼噬天,天下歸元!”

“神橋斷,九鼎碎。貪狼噬天,天下歸元!師伯,這是什麼意思?”張宗演看着不解,又是問道。

張可大卻道:“此地乃是玉皇山,爲龍氣所留之地,其讖語只有一半,你自然不明白究竟是什麼意思。”復有見到遠處岳珂快步走來,便笑了一聲,“看來那人在鳳凰山上也有些收穫。”

果不其然,那岳珂眼見兩人再次,立時便運轉輕功,簌然一聲來到兩人身前,氣喘吁吁的對着兩位問道:“你們兩人找到了讖語了嗎?”

“就在這裡!”

一指山崖,張可大朗聲回道。

“原來是這一句?”

岳珂神色嚴肅,心中升起了疑惑

張可大又問:“那究竟是什麼?”

“陰陽逆,乾坤倒。鳳鳴九天,淵古流長。”岳珂神色嚴肅,旋即就將剩下的八個字也是一樣說了出來。

第八十章繼承人第二百九十五章宋朝覆滅第五十六章商議出趙志離去,風暴臨和平終結第十六章囚籠漸成圍剿出,蕭鳳定計先鋒起第二百九十八章重回故土第兩百零三章異端邪說第六十四章激戰中移剌石死,藏暗處探察奸細第一百四十二章最終決戰(三)第一百四十七章最終決戰(八)第一百三十一章談蒙古緣何南下,說華夷文明區別第一百二十章襲擊第四十五章城牆復原狀,赤焰滅千騎第三十五章恩怨糾纏難分斷,私方衆人野心顯第一百五十八章暗中的協議第一百七十二章終路(十)第七十四章心不甘再入高苑,早操後毒計肆掠第九十三章大明湖凡塵依舊,城隍廟梟雄末路第四十二章形式緩,孽情漸漸起第十二章工農之爭第五十九章瀝青馬路第一百二十七章真正的目標第四百一十七章吃絕戶第一百八十九章神秘之人第九十三章釣魚城第二百九十六章灰燼第八十四章軍中矛盾起,星夜授玄功第六十四章激戰中移剌石死,藏暗處探察奸細第三百六十二章希望?第一百章大名府征戰開啓,問過往陰雲密佈第兩百章樊城之戰(五)第三十五章上朝第七十六章入潞州衆人聚首,爲自由肝膽相照第一百三十章各方鬥意在玉璽,現殺機神獸現身第五十二章遲來的學子第十一章醒過來的“死人”第九十二章人心散去城終破,天降神雷滅黑龍第一百一十章走水路深入堡內,擒敵首章豐遭劫第六十章奸商狠巧設暗手,平章怒兵鋒已出第八十三章蒼龍爲首艦,炮船初揚威第三百四十七章前朝遺老第二百一十八章堅持第四十六章家賊難防第兩百零二章樊城之戰(八)第二百六十二章當改之第十六章兩萬精兵已入境,兵鋒直指汾州城第三百四十七章前朝遺老第二百一十六章目標襄陽第四十章正商議,兵鋒快如電第七十二章敵暫緩,怎奈仇怨存?第四十章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五章險境中絕命反擊,餘波起醉香樓碎第二十二章昔日恩怨,今朝得解第二百九十五章宋朝覆滅第八十七章念衆生命運難斷,露身份攻勢已開第二十二章亂象第一百四十四章被迫離開第一百四十一章共同利益體第九十七章神醫出干戈平息,談摯友方知世情第一百五十五章絕殺之計,生死再分第三十三章退朝!第一百三十四章奪生機祖龍化蛋,除兇獸蕭鳳獻策第二百七十五章不行!第六十七章入汪洋安然一時,論未來海上問策第二十五章金剛破滅鬥志散,赤鳳消散神魂存第三百零一章被囚禁的人第五十四章復仇第四章三教衆人展神通,薪傳火繼華夏存第四十七章敵或友?第五十五章差距如天地,血戰損失慘第三十三章叢林無歸路,星夜有人藏第七十一章橫水鎮終遭血戮,十年約一朝盡了第一百零八章繼續抵抗第一百四十七章下雪了第一百三十四章奪生機祖龍化蛋,除兇獸蕭鳳獻策第三十四章忽聞新城失,又見敵現身第三百七十四章佛與魔第四百三十四章線索斷裂第二百三十章罪魁禍首第一百零三章得證據罪名洗清,波瀾起硝煙未散第五十五章暗下絆子第一百四十八章最終決戰(九)第八十三章琴聲起罪業孳生,造殺孽妙善普渡第三百七十七章贏者通吃第八十四章憶往昔盟約定立,蒙古內異變開端第十章賽存孝第二十九章涉縣出又現敵蹤,分兵出鏖戰黎城第五十五章邪功狠,龍女聞訊阻第一百五十章有所爲,有所不爲第三十六章議定屠城啓,性命不由人第五十六章商議出趙志離去,風暴臨和平終結第九章定承諾撤軍成型,破廟內舊情難捨第一百四十一章共同利益體第一百一十七章聞敵訊兩軍聯合,爭對錯新舊對立第五十八章來人少林寺,再說往前事第五十三章掀起的衝突第兩百章刀劍交鋒,勇者無懼第一百三十三章黑龍狠真身露面,衆人上難擋餘威第一百三十九章隔閡第一百二十章敗退第六十三章牢獄中水刑絕殺,絕處中又現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