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下雪了

“你說的也有些道理!”

劉炳坤沉思片刻之後,只好放棄這個打算。

那安圖也非是尋常之人,若是被他察覺到動靜,只怕會直接逃出慶陽府,到時候蛟龍入海,他們就陷入被動狀態了。

陳子昂回道:“而且你也知曉。那安圖雖是有些勢力,但以他的那些家財,如何能夠支撐其整個開支。此人背後定然還有其他人支持,否則就算是殺了一個安圖,也無濟於事。而那人,纔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劉炳坤聽完之後,自覺也沒多少可以討論的,微微闔首以示支持。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拜託你了。”

陳子昂自然應允下來,自府衙之中走出之後,他心中又是升起一些想法,“那傢伙,最近在做什麼?”,在好奇心的催動下,陳子昂立刻便找了一個理由,將安圖給約了出來。

安圖在此地雖是有些影響力,但畢竟沒有赤鳳軍那般強勢,自然誠惶誠恐,很快的便來到了兩人約定的地方。

距離慶陽府西邊六裡之外,一處名爲羊崖的地方。

此地乃是平原和山地的交接地方,東邊就是連綿的田地,阡陌交通一望無際,但是在北邊則是連綿山勢,更是經常有黃羊出現,所以這裡就被稱之爲羊崖。

踏上山頂,安圖心中忐忑,等到見到遠處等待許久的人之後,便問道:“陳主簿今日尋我,究竟是所爲何事?”

“沒有事情就不能找你嗎?”陳子昂轉過身來,笑着說道。

安圖一時驚住,隨後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淺笑了起來,這話兒還是他當初的說辭呢。

“我曾聽人訴說,此地觀看夕陽最是美麗,所以便前來此地。只是念及只有一人甚是孤單,這纔將你招來。”陳子昂開懷一笑,見對方身子有些僵硬,又是安慰道:“當然。你也不用緊張。畢竟這一次,只是賞日罷了。”

“只是賞日嗎?”

安圖心中暗暗警惕,這段時日的相處,他可是知曉陳子昂並非那種文人墨客,喜歡抒發自己的情感,今日此行只怕是別有所圖。

陳子昂也沒反應,只是束手在背,凝望着遠處原野。

那一輪紅日已然沉下地平線,只是它似乎還貪戀着大地,將自己所剩無幾的餘暉盡數射出,滿天雲彩宛如火燒一般,映着半邊的天空。

安圖靜靜的看着,對他來說這場景看過了太多次了,並沒有多少的感覺。

只是陳子昂卻神色惆悵,嘴中唏噓起來:“暮靄沉沉,夕陽西下。你說人這一生,所求爲何?”他那低沉的聲音,似是在詢問着自己,也像是在詢問着安圖。

安圖心中一驚,弄不清楚陳子昂的意思。

但他念及自己一生,卻感到有些悵惘,不覺唸到:“人生浮沉,蹉跎度日。縱然弄清楚,又有誰能夠實現?”

“哦?這是什麼意思?”陳子昂感到有趣,側過頭來問道。

安圖回道:“人之幼時,雖是天真燦爛,但卻什麼都不懂,自以爲天下無敵,無人可及。但是,僅僅是踏出家門,就足以讓所有人爲之推卻,只因爲除卻了家中,他們根本就找不到容身之處,你說不是嗎?”

“確實如此!”

陳子昂點點頭。

他們終究出生於亂世之中,而這亂世之內,雖然即使是一介小兵,也可以抓住時機一躍升天,就此鯉魚躍龍門,但更多的卻是埋屍荒野、一文不名。

安圖又道:“人之青年,縱然壯志酬籌,以爲能夠如同那歷代名臣將相一般力挽狂瀾。但世事多艱,未及完成自己的目的,便已經遍體鱗傷、受盡折磨。中道崩阻、壯志難酬者爲多。你說我們所求的,又有多少能夠實現?”

“聽你所說,倒是感慨萬千啊。”陳子昂回道。

安圖有些唏噓,繼續說道:“至於老年?彼時精力衰竭、身軀腐朽,便是行走坐臥都是困難,需要有人扶持,心中所求只怕也早已消失,所求者也不過是一培土,一個棺材而已。”

“哈。沒想到你卻是有如此深刻的想法,當真是讓人欽佩。”陳子昂笑了笑,眼見那夕陽已經落下,之前悵惘神色盡數消失,又是重新恢復了精神。

山風呼嘯,吹的人寒戰不已。

陳子昂緊了緊衣衫,回道:“此刻天色已晚,我們還是回去吧。”

“那,我就告辭了?”

安圖有些不明白,但他卻感覺陳子昂此次邀請,帶着一些試探。“希望他沒有發現我所做的事情。”心中暗暗祈禱,安圖就此離開。

陳子昂看着對方身影消失,這才起身朝着山下走去。

正當要離開山頂時候,他驀地轉過頭來,遙望遠處慶陽府,卻感覺有一種別樣趣味。

“只希望這和平場景,莫要被破壞了。”

——————

“天黑了!”

偌大的安定城重新陷入黑暗之中,汪古稍微鬆了一口氣。

經歷了一天的戰鬥,他已經疲倦無比,而遠處的蒙古軍隊也終於消停了一下。即使是蒙古,也不敢趁着黑夜時分展開攻擊。

畢竟赤鳳軍也不是吃素在,在黑燈瞎火的戰場之上,並沒有夜戰的可能。

戰壕之前,每隔三丈就被豎起了一個火盆,火盆之中木柴噼裡啪啦不斷作響,變成旺盛的火焰,驅逐了眼前的黑暗,也讓在這裡巡邏的士兵填了一些暖意。

“唉!這天氣,也太冷了吧。去年的時候,都沒有這麼冷。”

雷敏朝着雙手哈了一口氣,又搓了搓身子,這才讓自己稍微變得溫暖了一下。

旁邊汪古敲了他一下,命令道:“稍微認真一點,我們正在巡邏呢。”之前的戰鬥損失太多,以至於他們兩個也要投入巡邏之中,以免讓那蒙古趁着這個時候偷襲。

“嘿!這不是隻有我們嗎,而且這種天寒地凍的環境,那些人可能嗎?”雷敏嘀咕了一下,畢竟又是晚上,又是冬天的,更重要的是,現在還吹着大風。

就這種環境,任誰都不願意出來。

除了他們!

汪古雙眉一豎,喝道:“你忘了三山峰之戰了嗎?當時那金朝大軍也以爲對方不會偷襲,結果他們卻被全殲了!更何況你也知曉,那些傢伙乃是漠北之人,早已經習慣了這種天氣,所謂的大雪根本擋不住他。”

“真的嗎?”雷敏有些不信。

汪古嚴肅無比的回道:“那是當然!”

“好吧。”雷敏縮了一下腦袋,口中又是嚷嚷了起來:“只不過那些傢伙爲何始終都想着南下?難道我們之間就無法好好相處嗎?”

“相處?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能。只不過我曾聽參謀院說過,這不可能!”汪古搖搖頭,憶起當初時候他曾經聽那些參謀所說的話語。

雷敏立時升起好奇心,低聲問道:“哦?那是什麼?”

那參謀院他自然知曉,其中匯聚了整個赤鳳軍最精銳的人才,基本上所有人都以進入參謀院爲榮耀。

“好像是說什麼小冰河時期!”汪古努力的回憶起來,想要將具體的內容說出來。

雷敏更是好奇,繼續問道:“小冰河?那是什麼東西?”

“好像是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冬天氣溫會持續不斷的下降。具體的我也不清楚,反正就是類似的意思。”汪古努力的還原內容,但是他並未看到具體的資料,自然也不清楚其中的真正含義。

說起此事來,也是蕭鳳讓參謀部展開研究的。

在這個時代,赤鳳軍雖然無法研製出諸如鑽探機、氣象衛星等等一系列的可以偵查氣象的儀器,去觀測氣候的變化,但是在歷朝歷代的史書之中,卻保留有極爲豐富的物候記錄。

物候,指人觀察到一年之中何時降霜下雪,河開河凍,植物開花結,候鳥春來秋往等等。

作爲以農立國的中國,爲了農事的需要,從西周(約公元前一OO~七七O年)開始就有了物候的觀測。

《夏小正》、《禮記·月令》都記載有當時物候觀察的結果。

這種觀察自上古春秋一直到南宋時候,已經歷經兩千餘年,其中記載的知識可以說是極爲豐富以及翔實,乃是一筆寶貴的歷史氣候研究資料。

例如夏殷之際的郯國(今山東),用家燕的北來,以判定春分的到來。

而赤鳳軍也以爲類似的手段去判定春分,卻發現那燕子比往常時候來的更早,這說明了氣溫要比以前時候更低。

自秦始皇陵之中所發現的《始皇紀年》之中,赤鳳軍也得知在周孝王時漢江有兩次結冰,發生於公元前九O三八九七年。

不過一二百年以後的春秋時期,天氣又再度轉暖。

當然,通過各種植物,比如說竹子與梅樹等等植物在典籍之中的記載,也可以判斷出當初的環境如何。

例如《秦風》中載:“終南何有?有條有梅。”終南山在西安以南,已經沒有了梅樹之蹤跡。

這些記載,常常見諸於是史書之中。

通過對史書的整理,也可以知曉在戰國、秦與西漢的時期,氣候一直維持着一定的溫度,可以說是相當暖和,等到了東漢纔有趨冷的記錄,但延續時間並不長。到了魏晉南北朝,氣候真正地冷了下來,在公元四世紀上半冷到極點,渤海灣連續冰凍三年,冰上可行車馬軍隊。

農學經典《齊民要術》之中,也相當很注意物候情況。

書中提到,河南山東一帶石榴樹從十月中開始就要用蒲藁裹起來,否則會凍死,當然現在也如此,但若是查閱當地的地方誌的話,就會知曉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尤其是北宋年檢,石榴可以在室外全生長,無需裹紮。

隋唐以後,天氣又變得和暖起來。

據記載,公元六五O、六六九與六七八年的冬季,首都長安都無冰無雪。八世紀初,皇宮中長有梅樹,種有柑桔。梅樹只能耐寒到-14℃,柑橘則能耐到-8℃,有梅有柑是氣候暖和的證明。

但到了十一世紀初期的宋代,華北已經沒梅樹,氣候冷於唐朝。

十二世紀,氣候繼續變冷。太湖不但在公元一一一一年全部封凍,而且冰上可以行車,湖上洞庭山的柑橘全部凍死。

從一一三一至一二六O年,杭州春節降雪,每十年降雪平均最遲日期是四月九日,比十二世紀及前十年最晚的春雪差不多推遲一個月。

十二世紀的寒冷從北到南直到華南與西南地區。一一一O年與一一七八年福州的荔枝全被凍死。

四川的成都曾經生長過荔枝,張籍的《成都曲》雲:“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但到蘇軾所生活的北宋,荔枝只生長於成都以南的眉山了。到了十二世紀的南宋,據陸游詩與范成大的《吳船錄》,連眉山也不長荔枝了。

這些事情距離現在也不遠,所以很多人都知曉此事,只因爲無人總結,所以纔沒有得出這個結論。

不過現在,因爲赤鳳軍的努力,也才總結出了這個規律。

“氣溫下降?怪不得這些年,冬天越來越冷了。”雷敏雖是不明不白,不過被那凌厲的寒風吹着,他不由得低聲咒罵道。

爲了抵禦這越來越冷的天氣,他身上穿了起碼兩件冬衣,中間還塞了茅草,但就算是這樣,依舊感覺半截身子涼颼颼的,壓根就沒了知覺。

這鬼天氣,實在是太冷了。

汪古笑道:“沒錯。就是這樣!你想啊,咱們這裡都這麼冷了,那漠北地方豈不是比咱們這裡更冷?而且天氣一冷,就算是那些牲畜都忍耐不住,更何況人呢?所以他們不斷南下,就是想要逃脫這該死的天氣。”

“原來是這樣?”

雷敏一臉恍然,隨後又道:“若是這樣想來,那些人也難怪想要南下。畢竟南方可是比北方要溫暖的太多了。”

汪古笑道:“雖是如此,但是你可知曉,就連那臨安都下雪了,那北方又該如何?正是因此,所以我們才更要努力,將這幫蠻子打回去,要不然這裡就徹底不屬於我們了。”

兩人正對話時候,突然感覺臉上冰涼無比。

他們兩人紛紛擡頭,卻見一片又一片,晶瑩如玉、璀璨奪目的雪花飄然落下,它們宛如柳絮一樣隨着風飄飄蕩蕩,不知道究竟要飄到何處。

雷敏張了張口,頓時感覺一陣狂風吹來,將那雪花全都灌入口中,冰涼冰涼的。

“這,是下雪了?”

第七十一章橫水鎮終遭血戮,十年約一朝盡了第九十九章滅叛徒蕭鳳奪糧,無奈中撤軍已成第二十一章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第八十六章宋朝來人第二百五十二章狡辯第九章定承諾撤軍成型,破廟內舊情難捨第一百九十三章炮臺第兩百一十二章中華女子學院第七十一章滅貪狼威風不墜,風雷箭兵鋒難阻第兩百一十六章該睡覺了第二百七十章傀儡第十六章各自的家庭第三百三十三章一刀償命第五十一章下馬威第三百二十八章安慶之戰(一)第二十九章追查到底第八十章重壓下工程受阻,危機臨薪酬難付第八十四章肆掠起全局崩潰,攻未止劍指太原第十八章獻寶劍衆人入府,得神兵嚴實逞威第四十章正商議,兵鋒快如電第二十六章血案亂根本,暗中藏兇手第四十六章禍心暗藏爲細作,慧眼明辨知真假第八十六章北宋遺產第三百七十六章將來的暴雨第一百四十七章下雪了第四百零三章財路第二百零九章真相第四十一章入深林又見隱士,清樂社仗武欺人第二十二章聞敵情潤甫求援,談形勢張秀問心弟二百零五章計劃第一百七十九章活下去第二百二十章項莊舞劍第兩百一十五章兒子還是質子?第一百七十二章終路(十)第二十五章奪官、滅家第九十一章枯井死嬰第一百六十二章執行之人第四百三十一章龍組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三十二章兵退玄機藏,組織方成形第十七章騎士團中多英雌,蕭鳳神通有感應第四十一章敵寇作鼠竄,殺意正當時第九十七章毒牙第七十六章衆凌寡火鳳悲鳴,嘆無常決死衝鋒第一百五十七章末途(二)第一百一十七章聞敵訊兩軍聯合,爭對錯新舊對立第五十二章漢兒雙膝跪,煙火得轉機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九十五章誣陷、攻訐、奸臣第二百九十一章貌合神離第四十六章禍心暗藏爲細作,慧眼明辨知真假第八十九章鬥正酣糧倉起火,入山洞陰謀者誰第十六章囚籠漸成圍剿出,蕭鳳定計先鋒起第五十八章上巨舟身份暴露,滅石珪蕭月示威第三十九章論赤賊耀卿解惑,滅赤鳳兵進靜海第二十章傳玄功上下一心,送兄弟情感動天第五十章山廟中幾人爭執,奪屍首曾生現身第一百九十一章蹊蹺的敵人第一百九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八十章重壓下工程受阻,危機臨薪酬難付第二十四章大殿上羣臣斥責,露鋒芒蒙哥掌軍第二百一十五章生死一念第一百零七章入川第七十三章撤軍啓軍容肅靜,銅鞮內又現匪患第六十五章太子臨衆人慌亂,入中都王著斬敵第一百四十五章祖龍死餘恨難消,驪山復根基已成第十三章看局勢牢籠依舊,鑄火炮衆人齊心第三十五章定計劃全軍出動,爭糧食兩人爭吵第四十九章聚民興水利,軍中正軍風第四十八章羣雄顯戰亂再起,各方動天地如爐第一百二十四章對策第一百四十一章最終決戰(二)第四十七章玄功復神通顯現,石林中兩人對陣第一百三十三章聚人心爲抗蒙古,收雙蛟水軍初成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二百八十八章當死於宋土第三百七十五章助你“一臂之力”第四十七章鑄炮名克虜,巨炮存缺陷第三十三章問題顯皇子問罪,求糧食李璮襄助第三百三十七章終途第二百五十四章凋零的花朵第三章暗手第一百一十五章劍芒動銀月再現,利劍出姚樞落幕第九十九章敵我難辨糾纏中,諸將齊出鬥生死第八十七章送兄弟風波遠離,膠州港海賊雲集第七十九章黃河五鬼出,個個都奇怪第九十五章敗!第四十六章衆人出,齊心斬邪魔第三百六十八章贈送的禮物第三十四章很重要嗎?第九十一章滅親之仇,奪弟之恨第二百三十章權力以及一切!第一百五十九章末途(四)第五十三章鐵騎已破陣,赤風斗志存第八十章雖然是同伴,但是有矛盾?第五十八章全真欲逃走,兩相起爭執第一百七十二章元宵佳節萍花時第九十五章敗!第一百一十七章聞敵訊兩軍聯合,爭對錯新舊對立第三十二章絕奸佞制度爲本,夜探營又逢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