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陰氏,乃前朝開國名將陰壽的孫女。其父陰世師在隋朝官拜驃騎將軍、張掖太守、左翊衛將軍。在李淵太原起兵後,殺了李淵第五子,且挖了李淵祖父、父親的墳墓,毀了李氏一門的家廟。
毀人祖墳,這是天大的仇恨。因此,隋敗亡後,李淵攻克長安,斬殺了陰世師。陰氏一門,成爲大唐的獲罪之人。但陰氏一門也算大家族,其子弟年幼者皆不曾獲罪。
而陰德妃大約因其頗有姿色,被李世民收做妾室。後來,生下第五子李祐。在李世民玄武門兵變奪得帝位後,陰德妃也成爲四夫人裡的德妃,地位僅次於皇后與貴妃。
而陰德妃的弟弟陰弘智則是因在對付李建成的過程中有功,因此在李世民登基後,在他的姐姐陰月娥升爲德妃後,他也擔任了吏部左侍郎一職。
當然,江承紫對此人記憶猶新的是他妄圖複製玄武門之變,慫恿李世民第五子齊王李祐謀反。最終,被誅殺,連累德妃也是連降兩級,之後的結局,歷史並沒有記載,但任憑誰都能想象得到是多麼悽慘。
因此,江承紫對這陰弘智向來沒有好感,下意識就覺得是建寧小人。至於德妃,不過是個苦命人罷了。也許不曾做過那些兒子君臨天下的夢,但就今日李愔所言的李祐,說明德妃自己也不是個什麼好人。
“讓他們進來。”李世民方纔還很高興,一想到方纔李愔所言,心裡就很不高興。這第五子也不是個特別聰敏的,如今還能說出這種混賬話,真是讓人不痛快。
蓬萊殿裡的高興氣氛爲之一凝,一襲水藍色宮裝的德妃低眉垂首款步進來,身後跟着瘦高的孩子,也是低着頭,跟着德妃亦步亦趨,想必就是那李祐。
“拜見陛下。”
“拜見父皇。”
德妃與李祐齊聲說。李世民不鹹不淡地一句:“平身。”隨後他讓德妃在一旁坐下,只問那李祐:“方纔聽說你與你六弟打了一架?”
德妃一聽,臉刷白,正要說話。李世民擺手阻止她不要說話。德妃只好閉了嘴,李祐一聽,還未回答李世民的話,便用目之餘光掃了李愔一眼,大約那心思就是說李愔是小人,還告狀什麼的,不是男子漢。
總之,大約就是小學幼兒園裡,對告狀孩子的鄙視那種。
李愔假裝沒看見,就坐在李世民身旁,眸光平靜。
江承紫再度暗暗稱奇,這李愔果然也是個不簡單的娃娃。嘖嘖,這蓬萊殿裡個個都是人精。
“回答朕。”李世民看到李祐那神情,頓時就想發火。
李祐嚇了一跳,連忙回答:“回稟父皇,是六弟先動的手。”
“你六弟因何事要與你動手?”李世民看李祐這麼避重就輕,心裡更是惱怒,聲音不覺加大。
“兒臣,兒臣,兒臣也不清楚。”李祐嚇着了,渾身都在發抖,這會兒更是不敢承認。
“混賬,你敢說,不敢承認?”李世民抓起旁邊的茶杯就砸了過去。
李祐也不敢躲,那茶杯便砸在李祐額頭上,索性裡面的水早就不燙了,沒有雙重傷害。但李祐的額頭頓時冒了血。
德妃一看,立馬起身跪在地上,喊:“陛下,饒了祐兒。他,他還是個孩子。”
“孩子?你知道他說的什麼話嗎?”李世民更惱火,一邊讓月姑姑給他處理一下傷口,一邊拍了拍桌子。
“父皇,兒臣以爲五弟年幼,那等話斷不是他能說出的。怕是有奸佞小人在慫恿。”李恪眼看這事情要鬧大,連忙起身。
“他還小?你這麼大的時候,可都幫父親大忙了。”李世民嘆息一聲。
“父皇,不是每個人都有我這種奇遇。”李恪回答,隨後瞧了江承紫一眼。
江承紫假裝沒瞧見,只是好奇地看着德妃與李祐,像是在觀察什麼似的。
“也是。”李世民略緩和,對跪在地上的德妃道:“你是朕的妃,是四夫人之一,我賜你德字,是因你一直都是賢德之人。可如今,李祐這混賬所言,你說如何做?”
“回陛下,我,我不知,還請陛下明示這事情的始末。”陰德妃瑟縮發抖。
楊淑妃也在一旁說:“陛下,本是孩童口角,繼而動手。德妃姐姐必定不知,這般沒頭沒腦怪罪,她也不知呢。”
李世民方纔本來就是火大,又打傷了李祐,心裡也過意不去。這會兒,楊淑妃與李恪遞了臺階,他便也順着下來,嘆息一聲說:“那就讓李祐處理好傷口來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月姑姑正讓醫女給李祐清理傷口,上藥,包紮。
“是。”李祐小聲回答。
李世民便詢問了德妃一番李祐的學習情況,跟了什麼人學習。身旁的伴讀是哪一家的。平素是由哪些個宮人照顧起居。
德妃一一回答。李世民就對一同來的舍人吩咐,將這些人的名字都記下來,好好調查一番。這邊廂,李祐包紮完畢,也不敢隱瞞,只好一一將事情是始末說了一番,還真與李愔說得一般無二。
“誰人與你說的這些?”李世民非常嚴肅地問。
李祐猶豫了一下,看到李世民嚴厲的眼神,意識到這事的嚴重性,知道不得不說,便說:“是,是我的伴讀阿瑾。”
“阿瑾?哪一家的?”李世民問德妃。
德妃臉色刷白,道:“回陛下,阿瑾乃吏部侍郎陰弘智家老小。與李祐年紀相仿,便入宮伴讀。”
李世民一張臉更陰沉了,思索了片刻,才說:“德妃,你也許久沒見過你的親人了。這世上,便只有吏部侍郎與你最親。明日,我讓人宣他們夫婦入宮,你們好好聚聚。”
“多謝陛下恩典。”德妃連忙謝恩,臉色卻更白了。
這是恩典,卻更是讓她親自來勸他弟弟。
“李祐作爲皇子,不分黑白,不謹言慎行。從今日起,身邊伴讀、宮人一併換了。調查出來的奸佞按律法處理。至於李祐,朕今日就封你爲齊王,過幾日,到你的封地去之官。去看看民間疾苦,好好反思煩死自己的行爲,成爲一個有擔當的皇子。不要只做皇子享樂,卻不知這世上享多大的樂,就該承擔多大的責任。”李世民嚴厲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