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

高達標號稱爲一個標,實際兵力則不過七八百人而已,遠遠不及楚兵中一個正常標的規模。不過在這支軍隊的日常花費情況來看,一支七八百人的小部隊,又的確已經接近了一個標兩三千人規模的花費。

也就是說養一個高達標的費用,足可以讓李來亨養上一整支楚闖中普通規格的步卒標。

如此,便難怪楚闖內部有許多人,都對高達標抱有不小的偏見。

畢竟這樣一支和銃炮標類似的吞金巨獸,又從來沒有過像銃炮標那樣煊赫的破敵功績,怎麼能夠令同僚爲之信服?

現在證明自己的機會終於來臨,統率高達標的威武將軍李鳳梧豈會輕易放過?

近千名身材魁梧的“擲彈兵”們,在一番平定驚雷般的投彈以後,馬上就迅猛插入韃子的土木工事當中。士卒們猛力揮舞起手裡的“劈柴斧”,把那一道道堅固的營牆木柵砍開,魁梧大力的戰士還數人合力一齊把擋住路線的鹿角搬開。

他們的日常訓練裡,本來就充斥了許多這樣在野戰中毫無用處的功課。今天終於能夠一展手腳,大放光彩了。戰士們的進展比他們自己想象的還要更爲順利,東虜那堅如磐石的野戰工事,就好像陽光之下的冰雪,剎那間消融爲水。

躲在木柵欄和營牆背後的清軍守兵,先是被投彈炸懵了頭,接着又被高達標快速到讓人難以置信的“拆遷”能力所震驚。

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竟然沒能組織起大規模的有效反擊!

最快從震驚狀態裡恢復過來的還是濟爾哈朗,他畢竟是一位見多了大場面的東虜宿將,還不至於被高達標的威猛完全震懾住。

只是連如此老將,現在都喪失了應當具備的冷靜。他急急忙忙地帶着護軍們親自趕上火線,填補戰線的缺口,並立即催促動作遲緩的屯齊、唐通調兵反擊。

屯齊看到被高達標幾乎瞬間鑿穿的防線,當然知道敵人不可小覷,馬上就行動了起來。

但唐通卻另有一番不同的小心思,他自己的基本部隊,那些嫡系的家丁,在剛剛對劉芳亮的反撲戰裡已經損失不小。濟爾哈朗擺明了是要拿他們這些漢兵當炮灰使用,唐通不僅不傻,而且從來都是一個只有他率先逃走、讓別人給自己頂缸的份兒的聰明人,豈會因爲上峰從漢人變成了狗韃子,就憑空給人打白工?

那二十萬兩東師餉,也要有命花才行啊!

“好,王爺,我立即去調昌平兵還有我的家丁過來堵口!”

唐通一聲應付下來以後,馬上就縱馬奔往戰線的側翼,他可沒有打算真的像自己說的那樣把本錢都填進去。而是已經做好了另一番盤算——什麼韃子,什麼流賊,什麼大明的三百年皇恩浩蕩,只有自己的嫡系兵馬,這纔是要緊的本錢!

唐通只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隻有捏在手心裡的好處,纔是真正的好處。

可惜——

唐通做好了陣前“轉進”的準備,甚至於已經做好了在危急時刻,果斷陣前反正“起義”的準備,卻沒有料到,有一些時候,運氣比什麼都來得更爲重要……

“唐——通——”

屯齊一聲驚呼,大家這才見到剛剛帶着好幾名家丁往戰線側翼奔去的唐通一行人馬,突兀被好幾顆高達標的小型萬人敵砸中。火光閃爍、硝煙瀰漫,幾聲爆炸以後,唐通騎乘的戰馬應聲栽倒,這位在鬆錦大戰時臨陣脫逃、在阿巴泰入寇劫掠時尾隨旁觀、在懷來之變裡爲虎作倀的大明定西伯,眼中的世界都因之搖晃了起來。

唐通慘叫一聲,這才發現自己不幸落馬,被高達標士兵炸死的戰馬,其屍體正好壓在了自己的大腿上。

唐通兩手抓住自己被馬屍壓住的左腿,想要用力把大腿從戰馬的身體下面拽出來,結果卻是觸痛了傷口,引起劇烈的疼痛。他清楚地感覺到左腿腿骨的斷裂感,猛烈的刺痛感震撼了唐通的意識,讓他不住哀嚎着,接着又幾乎是在暴怒地要求家丁們把自己救出來。

可對於大順軍來說——這就是絕佳的戰機了。

唐通在陣前被高達標炸傷,生死未卜,清軍戰線因之動搖,濟爾哈朗痛苦地捂住自己的額頭長嘆一聲。

順軍重騎則在劉芳亮身先士卒的衝鋒下,大舉進攻過來。大順軍的騎兵們雖然不知道高達標是“炸死”了狗韃子那一員大將,卻從敵人陣線的動搖上看了出來,毫無疑問,清軍已經失去了一名重要的將領。

郝搖旗帶頭大喊了起來:“東虜主帥已死,降者不殺,漢兵不殺——”

其餘的楚闖騎兵也一起附和道:“東虜主帥已死,官軍、義軍,都是漢軍——漢軍不殺漢軍——”

“漢人不殺漢人!降者不死!”

唐通痛苦地拖拽着自己的左腿,可是卻毫無用處,眼見大順軍重騎已經通過高達標鑿出的幾處陣地缺口,好像潮水一樣衝進清軍中軍大陣裡面以後,他只好聲嘶力竭地大喊道:

“我唐通也!我是崇禎皇帝欽封的大明定西伯!漢人不殺漢人,兄弟們都來救我啊……兄弟們都起兵迎義軍,攜手勤王啊!”

“攜手勤王……啊!”

唐通到底沒有姜瓖的好運氣,同爲首鼠兩端之人,或許命運決定了他們都只有一次“跳船”的機會。姜瓖從明軍的船上跳到了順軍的船上,唐通從明軍的船上跳到了清軍的船上,一次機會已嫌太多,遑論一而再、再而三呢?

他終將受到懲罰。

川流奔來的順軍重騎,根本沒人聽到唐通的呼喚聲。所有人都在跟着郝搖旗齊聲大喊“降者不殺”、“漢兵不殺”,巨大的聲浪完全將唐通一人的吶喊徹底掩蓋了。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他,起碼之前丟擲手榴彈把唐通炸傷落馬的那些高達標擲彈兵們,就盯上了這難得的軍功。

七八條身材魁梧的壯碩大漢,已經圍了上來。唐通看着這樣一羣面目猙獰的流賊,登時便肝膽俱裂,他顫抖着哀求道:“我……我是大明定西伯唐通,勿殺我也,我亦漢兵,你我共富貴啊!”

爲首的高達標擲彈兵猙獰大笑道:“你定是狗韃子的高官,共富貴?好!俺就向你借一個軍功!首級給我!”

唐通意外被炸倒,明軍官兵更加全無鬥志,原本堅如磐石的整條戰線,馬上就完全動搖了起來。“高達”們野戰表現平平,但在突破土木工事的時候,卻發揮出來了難以想象的“拆遷”效率,那些連火炮都難以精準摧毀的木柵欄和鹿角,在他們的面前卻好像一張白紙般單薄。

清軍的防線本來就已經被鑿穿的處處漏風,此時順軍騎兵大舉撲來,箭矢流彈飛舞不斷,大順旗幟在狂風中不住地招展起來。滿洲兵還算好,那些本來就是被賞功銀刺激上陣的官兵,精神意志終於徹底崩潰了。

有銀子拿,可是你有命花嗎!

“漢兵不殺!”

濟爾哈朗看着前面的明軍官兵紛紛潰逃,還有許多人乾脆丟下兵器,原地跪下投降。他知道大勢已去,再沒有挽回的餘地,屯齊卻聚集了許多滿洲武士,還想做殊死的一搏——最起碼,也要多消耗一些流賊的實力,多牽制一些流賊的時間,不能讓他們影響到獲鹿之戰的大局!

濟爾哈朗卻拽住了屯齊:“大勢已去,人力不可強爲!滿洲人丁不旺,我們要爲以後考慮!”

屯齊震驚道:“以後?若獲鹿戰敗,我大清還談什麼以後!”

“你、你……唉!”濟爾哈朗恨鐵不成鋼,“我已經老了,無所謂了……可是你還年輕!左右護軍都過來,把屯齊架走,我們現在撤還來得及!所有滿洲人……還有漢軍旗的,所有旗人都馬上撤走!”

屯齊遠遠指着中軍營帳,痛苦叫道:“尼堪貝勒還在營中,誰去帶他出來啊!要走一起走!”

濟爾哈朗想到尼堪是鑲紅旗的人,兩紅旗都算是代善的人馬,現在代善還在北京,如果戰事不利,代善和他兒子鑲紅旗旗主碩託的地位可能就會變得關鍵起來——何況鑲紅旗旗主碩託和多爾袞關係密切,一樣算是睿黨人物。

這就不能隨便放任尼堪死在這裡了。

濟爾哈朗咬牙道:“先帶屯齊走,我親自去把尼堪帶走!”

“勿做停留,徑直撤回保定!”

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三章 林貓貓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八章 熊耳山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六十章 反對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六章 裕州人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章 李公子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十七章 無派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