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動手

很多事情拿到內閣會議上議論之前,其實私下裡就都已經差不多達成一致了。就如今天劉鈞會上提議把遼西、遼東、山東、山西、直隸、河南這六省諸軍鎮,併成三個軍區,尤其是把原來北邊五大軍區之一的山西併入直隸,這其實是在會前就與吳甡和劉宗周協商過的。

六省諸鎮合併爲三個軍區,另兩位輔政大臣都已經同意。當然,並不是合併後更有利指揮這樣的理由打動他們的,打動他們的是劉鈞承諾了今天要將一千萬銀元劃入戶部帳上。

這纔是換得他們同意的根本原因。

從八月初崇禎駕崩一直到現在都臘月年末了,劉鈞斷斷續續的每次拔出一點銀元,有時幾十萬,有時百來萬,一直吊着朝廷,勉強的捱了下來。可一直以來,都沒能真正解決財政問題。

這次劉鈞提出的這個交換條件,吳甡和劉宗周也是無奈。

劉鈞向他們承諾,年前將一千萬打到戶部的太倉銀庫,然後明年還將爲朝廷籌措至少三千萬塊銀元。

劉鈞答應了,吳甡和劉宗周便支持了劉鈞今天在內閣會議上的這些提議。從幾個樞密院和兵部職位人選的舉薦,到設立關外、直隸、中原三個新軍區的提議。

“關外軍區轄遼東、遼西兩省兵馬,設總督一員,轄旅順、鎮江、寧遠、廣寧四鎮,裁錦州鎮,錦州防區併入廣寧、寧遠兩鎮。”

“直隸軍區轄直隸、山西兩省兵馬,設總督一員,轄警衛、衛戍、大同、太原四鎮,裁宣府鎮,宣府鎮防區併入大同鎮。”

“中原軍區轄河南、山東兩省兵馬,設總督一員、轄登萊、開封二鎮。裁大名、濟南、真定三鎮,防區併入其它三鎮。”

合併成三個軍區後,將裁撤錦州鎮、宣府鎮、大名鎮、濟南、真寶五鎮,這也是繼京畿從九鎮併成裁併成四鎮後的又一次大力度的裁併軍鎮。

對於劉鈞來說,裁併軍鎮,既能削減軍費開支。精兵簡政,強化裝備和訓練,同時也能大大削弱朝廷的原有兵力,使得楚軍進一步佔據更優的地位,一家獨大。

對於劉鈞打着裁併軍鎮,削減軍費,精練兵馬、增強戰鬥力的理由,其它人也說不出什麼反對意見。

畢竟朝廷確實強,拿不出銀子來發放這麼多軍隊的餉銀。另一方面。楚軍當初在遼東的那一系列的勝利,也充分說明軍隊並不是靠人數多就能打勝仗的。

不過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吳甡新接任首輔,面對的依然是個空空如也的國庫。

“這一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今年也馬上就要過去了。說實話,我都不知道今年是怎麼過來

的。但是總算過完了,接下來,就將是新的一年。朝廷已經議好了明年改年號龍武。新一年新氣象。明年得有個好的開始。現在我們就議一下明年的各項開支,做個預算。再議一議。要如何籌措到這些資金。”

“戶部有個初步的估算,明年的各項開支起碼不會少於五千萬塊銀元,而朝廷現在的銀元收入不到一千萬,有四千萬的差額。”大學士方逢年說道,“我提議還是再開徵加餉。”

劉宗周反對這種加派,“如今天下饑荒。流匪又起,這個時候還要加派,那不是火上澆油嗎我主張還是裁撤兵馬,清理軍屯,減少軍費開支。同時將原來衛所的軍屯改爲民屯,用以供軍。另外,不能再與東虜開戰,維持北邊安定。先撐過這幾年再說。”

原來朝廷有三十六鎮,上次裁撤後還剩下三十一鎮,這次又裁五鎮,那就剩下二十六鎮。每鎮三萬,依然還有七十八萬兵馬。哪怕按平均一年每兵五十塊的養兵費用,都得四千萬塊的軍費開支。

劉宗周的意思,今後應當還要繼續整軍,尤其是在無戰事的南方,要進一步裁撤一些兵額。

“三江、閩浙、川湖,這九省三省設一軍區,每軍區各自保留一鎮兵馬。雲貴、兩廣,兩省一軍區,也各保留一鎮兵馬。陝甘轄甘肅、陝西兩省兵馬,則在現有三鎮基礎上裁撤一鎮,保留兩鎮。”

十五省保留七鎮兵馬。

加上直隸、中原、關外三軍區轄六省十鎮兵馬,另水師四鎮,和侍衛親軍和禁衛軍,則內外水陸兵馬保留二十三鎮的編制。

全國兵力在八十萬以下。

劉宗周走的是節流的路子。

不過再怎麼節約,那也是七八十萬軍隊,每年一樣得幾千萬的開支,畢竟這些是常備軍,不是原來的衛所軍。除非朝廷依然靠拖欠糧餉,要不然軍隊再裁軍費依然會很高。

不過這幾千萬的軍費裡,包含了裝備費用。同時不用再另發糧食等,統一折銀給士兵了。如果把那部份算進去,比起過去,還是大幅降低了不少。

“郡王,發行債券能籌集多少”

劉鈞笑笑,自從他弄出來個債券後,現在朝廷已經過度依賴債券了。崇禎十三年、十四年,兩年時間,朝廷就靠這個債券弄了五千萬塊銀元。

這個債券完全是四海銀行在負責發行,用的是四海銀行的名義,實際上就是四海銀行在借錢給朝廷,畢竟五千萬債券,朝廷到現在一個銅板都還沒還過。光利息就已經有幾百萬之多了。

當初劉鈞弄出這個債券,也是有歷史原因的。但是現在,他不可能願意無限制的借錢給朝廷。

劉鈞也沒那個本事一人養起整個大明朝廷。

“十三年和十四年兩年,朝廷經四海銀行發行了五千萬塊的債券,到現在不少一年期兩年期的到期後,都沒有支付本息兌換,還是四海銀行代付的。明年就算繼續發行,也最多隻能籌集到一千萬塊,還得拿出起碼五百萬來付前面的利息。”

“那郡王有什麼好辦法解決明年的財政問題嗎”吳甡不滿的望着劉鈞。先前劉鈞答應今年給戶部一千萬,明年兩千萬,現在卻說這話。

“朝廷的開支不是一個小數,不能指望發行債券借錢過日子,畢竟就算現在借到,那也是要還的。何況還有很高的利息。我們不能完全依靠債券,還得另想他法。”劉鈞說話時放低語速,但卻有股籠蓋四野的氣勢。

朝廷的財政早就爛成一鍋漿糊,沒有人能理的清楚。如今全靠着劉鈞,因此這個時候大家也只能聽劉鈞的。

“最近我溫讀史書,看的是南宋的歷史。當年北宋國破,宋人渡江,建立南宋,只剩下了半壁江山。可他們卻依然憑着這半壁江山堅持百餘年之久。他們靠着南方的半壁江山,卻擁有一支龐大且很強大的軍隊,與北方對抗。南宋憑什麼支撐的這麼久有一支不錯的軍隊,他們爲什麼還能有這樣一支軍隊因爲南宋百餘年,稅收很足,財政很充盈,甚至僅據有半壁江山,其國家稅收甚至不比北宋時擁有全天下的財稅收入少。”

說到這裡。劉鈞加重了些音調,“反而我今日之大明。擁有整個中原天下,有二十一個省,可國家財稅每年卻不足南宋時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爲何我們都因反思,到底哪裡出了問題,要不然。僅靠寅吃卯糧,拆東牆補西牆,永遠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大明的財政確實是個笑話,大明官員拿着歷朝各代最低的俸祿,國家給百姓訂的稅率也是各朝最低的。可爲何最終朝廷卻如何之窮

原因很多,貪污,宗室和文人的特權等等,太多了。

劉鈞也不想馬上去跟天下人爲敵,事情得一步步來。今天他說這些,不過是引個話頭而已。

“諸位,我翻看宋代史書,發現北宋之時,正常年份財政收入大約六千萬貫,而其中鹽稅收入就佔三千多萬貫之多,到了南宋之時。年財稅收入達八千多萬,其中僅鹽稅收入就超過五千萬貫之多,有時甚至達到全國財政收入的八成以上。可以說,兩宋之時,鹽稅支撐着財政開支。”

“諸位,再反觀下我大明。萬曆年間,全國白銀收入不過兩百餘萬,其中鹽稅收入才百萬左面。”

“而我大明的人口遠超宋時,每年鹽產量也是宋時的倍數,如果按我朝的綱鹽制,一年的鹽稅收入,正常情況起碼應當是一千三百到一千五百萬兩銀子之間,甚至更高。但實際上呢,我們一年鹽稅收入不過百萬兩,大量的鹽稅流失了。流哪去了流進了那些鹽商、勳貴們的手上去了。這些人佔據窩單,壟斷鹽利,個個富的流油,窮奢極欲。”

“而且這些鹽商慾求不滿,壟斷鹽利,還大肆提高鹽價,使得百姓連鹽都吃不起,怨聲載道。”

“許多地方,鹽商把一斤鹽賣到三四百文錢,比一年鹽稅收入幾千萬的宋代高的多,北宋之時,一斤鹽均價不會超過一百二十文,是其三四倍之多,但我們收的鹽稅卻是宋時二三十分之一。”

劉鈞敲了敲桌子,“朝廷天天喊窮,其實只要我們把鹽稅徵好了,朝廷的財政問題立即就能解決。”

吳甡和劉宗周等一衆內閣成員你望我,我望你,劉鈞說的這些,他們不知道嗎知道。可鹽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上上下下都勾結在一起,根本是剪不斷理還亂,沒有哪個人能本事理的清。

“我打算重新梳理鹽務,爭取明年能從中徵收到兩千萬塊鹽稅,加上海關和商稅,那麼明年就算不再發行債券,都能籌集到起碼四千萬的稅收,足夠明年的財政開支。”

“郡王真有把握”劉宗周面現激動,不知怎麼的,他就是覺得劉鈞有這個能力。若一般人說要整理鹽務,一年要把鹽稅徵到兩千萬塊,他會覺得是在睜着眼睛說瞎話,可這話是劉鈞說的,他卻突然覺得可信。

大明現在的鹽制,實際上就是綱鹽制,官督商賣。類似一種經銷商制度,朝廷控制着各大鹽場的竈戶們產鹽,然後掌握着食鹽的專賣權。

商人們想要賣鹽,得先拿到一個食鹽銷售許可證,這個證是可以長期持有甚至世襲的。這個許可證規定了鹽商們可以購買銷售食鹽的數量以及銷售的市場,有了這個許可證後,那麼纔有資格買鹽,並按鹽引數量購買限定的鹽,然後在限定的市場銷售。

大明的這些鹽商,都是各級經銷商,對各自的市場是有壟斷權的,其它的商人不得銷售。這種制度下,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弊端,導致鹽商們都發財了,鹽價卻居高不下。那些勳官們掌握着許可證的出售權,靠倒賣許可證和批鹽引,發大財。

許多有錢的商人們,則靠囤積鹽引,倒賣鹽引賺錢。

總之,所有人都賺錢了,被坑的就是朝廷和普通老百姓。

朝廷鹽稅一年收入不過百來萬兩,百姓一斤鹽花三四百文錢,結果吃的鹽還是摻土摻沙的劣質鹽。大批販賣私鹽的人趨勢而起,鋌而走險,導致地方的安全形勢大亂。

就連那些生產鹽的竈戶們,也一樣被剝削者,一引鹽不過換一石糧食,溫飽都不能解決。

這些鹽商,一個個肥的無比,全是大肥豬,劉鈞覺得,他們可以殺了。

“我希望諸位閣老們能支持我整頓鹽務,只要你們肯全力支持我放手去做,那麼我能夠在這裡告訴大家,向諸位承諾,明年起碼可以向戶部上繳兩千萬塊的鹽稅。”

兩千萬塊啊,摺合成原來的銀子,也有一千萬兩了。

“兩千萬塊銀元,不要銀元券,不要銀票,能做到嗎”吳甡眼中也閃着光,他緊盯着劉鈞問。

兩千萬塊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解決不了財政問題,他這個首輔也坐不穩位置。

“兩千萬銀元,不是銀票也不是銀元券。”

“好,老夫願意支持郡王。”吳甡一掌拍在桌案上。

劉宗周也表態,“老夫也願意支持郡王。”。

ps:??感謝benhe的支持,謝謝

第172章 復活的戚家軍第254章 出海第237章 君前奏對第425章 永除後患第376章 你也反,我也反!第374章 反詩泄露第212章 撫鎮之爭第170章 輕敵的代價第566章 我願意第444章 冷槍第267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帶路黨第333章 偷師第323章 京觀第451章 剃髮第642章 識時務者第474章 漢皇雄心第379章 崇禎十四年第338章 背後捅刀第148章 太快了第63章 以身相許第281章 復遼第645章 八萬旗本第679章 兼併朝鮮第721章 海上拼刺刀第222章 加封兩省提督第215章 彈劾劉鈞十二大罪第283章 跨海東征第682章 東北大運河第136章 拼爹第397章 登基第311章 阿禮哈超哈第720章 怒海爭鋒第142章 花花轎子人人擡第568章 瓜分第422章 我的就是我的,朝廷的還是我的第260章 九頭鳥的外籍僱傭兵第754章 下海潮第241章 小閣老劉鈞第306章 一個韃子二十塊第313章 朝鮮的文天祥第617章 開放第439章 落空第199章 收房第778章 再等等第391章 天津遇刺第573章 誅殺功臣第607章 兄弟同登第,一門五進士第470章 安東王的謀劃第148章 太快了第122章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第254章 出海第587章 同秀才第397章 登基第559章 封建諸侯第531章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第450章 豪賭第424章 解散豫軍第610章 爭戰第460章 血色驚變第459章 宮變第301章 留一手第471章 投獻第125章 半路又殺出個程咬金第558章 朝九晚五第423章 殺第57章 百無一用是衛軍第328章 圍住四叛徒第698章 無力的威脅第259章 戰爭賠款第121章 攔路虎第384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96章 私鹽第610章 爭戰第430章 再裁三十萬第164章 螳螂捕蟬第350章 殺韃子,抓黃臺吉!第593章 守外而不虛內第659章 一血第311章 阿禮哈超哈第114章 屍積如山第637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717章 皇嫂第274章 妄自稱王第92章 索餉第330章 舉白旗第172章 復活的戚家軍第697章 殖民第309章 楚軍只知有楚國公第239章 聽調不聽宣第416章 動手第505章 選秀第258章 風帆戰列艦第332章 血祭紅旗第31章 助餉第245章 史上第五大豔后第437章 棄遼第114章 屍積如山第691章 同歸於盡第703章 租妻第771章 先下手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