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預知危險

淮安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京城之中整體上是平靜的,可暗中涌動的潮流,是無法完全掩飾的,畢竟大家都是明白人,對於鄭勳睿下狠手整治漕運,有着各自不同的認識。

南直隸在大明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首先這裡是陪都,大明建國的時候,首都曾經在南京,後來是明成祖朱棣搬遷到北京的,其次是南直隸人才濟濟,每次的科舉考試,都有大量的人才涌現,這些人進入朝廷爲官,逐漸形成了諸多的團體,甚至左右朝局,其三是南直隸的富庶,應該說大明最爲富庶的地方,就是南直隸以及緊靠着南直隸的浙江等地了,這裡商賈雲集,士大夫與商賈之間難以有明確的劃分,不少的大商賈,本就是士大夫。

也正是因爲這些原因,讓南直隸的地位不一般,這裡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朝廷的注意,就更不要說鄭勳睿下手整治漕運事宜了。

朝中大人明白而不會提及的事情,那就是南直隸的東林書院和東林黨。

南直隸是東林書院的發源地,在南直隸的影響絕非一般,可以說南直隸的讀書人,多多少少都會受到東林黨的影響,在天地君親師儒家理論至上的時代,身在南直隸的讀書人,想避開東林書院,可能性都不是很大。

東林黨遭受過很多的非議,當然也迎來了屬於自身的輝煌時代,當年的東林黨人,前赴後繼的與魏忠賢爲代表的閹黨展開鬥爭,雖說遭受了慘重的損失。可也爲之後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崇禎皇帝登基之後,清剿魏忠賢及其黨羽,東林黨人得以揚眉吐氣,進而掌控了朝中大權。在崇禎初年的時候,東林黨人的勢力幾乎無人敢抗衡。

歷任的內閣首輔,雖不是東林黨人,但也不會與東林黨對着幹,至少不會進行你死我活的博弈,這讓東林黨人在朝中的勢力逐漸得到穩固。

如今的東林黨人。更是迎來了再次的輝煌,內閣之中,有兩名東林黨人,錢士升和侯詢,這是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情況。要知道內閣首輔溫體仁本就是浙黨,很是排擠東林黨人的。

不過很多人對東林黨人的看法並不是特別的樂觀,而這一切,是因爲一個人的出現,這個人就是現任戶部尚書、右都御史、漕運總督鄭勳睿。

鄭勳睿與東林黨人之間的矛盾,大家都知道,可謂是水火不容,而爆發的高峰。就是劉宗周、甘學闊、王鐸等人彈劾鄭勳睿,要知道劉宗周和王鐸都是鄭勳睿的恩師,恩師彈劾弟子。不到一定的程度是做不出來的,這也說明了,鄭勳睿與東林黨人之間的矛盾,已經達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

按說弟子遭遇到恩師的彈劾,不管是從道義上,還是從現實情況出發。遭遇彈劾的人很快會名聲掃地的,甚至會無奈的辭去官職。可惜這樣的情況,在鄭勳睿身上沒有出現。甚至朝中絕大部分的人都認爲,東林黨人做的太過分了,黨同伐異,毫無包容之心。

彈劾鄭勳睿的劉宗周等人,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劉宗周再次回到了南京,出任南京禮部尚書,甘學闊身爲禮部右侍郎,本來是很有機會進入內閣的,可惜因爲彈劾的事宜,入內閣的事情泡湯了,王鐸依舊是留在南京,做右副都御使。

相反看看鄭勳睿,二十二歲的年紀,成爲了戶部尚書、右都御史、漕運總督,可謂是走在金光大道上面,大家都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鄭勳睿與東林黨人之間的博弈,會越來越激烈,而最終落敗的,也可能是東林黨人。

這一切的情況,雖然沒有誰說,但很多人都有此等的看法。

反過來看鄭勳睿在淮安的大動作,裡面的含義就耐人尋味了。

京城一處酒樓。

張溥、張採、吳偉業、楊彝、吳昌時、龔鼎孳等人正在舉杯飲酒。

可惜酒宴的氣氛不是很好,衆人都有些沉默,好像都懷揣很大的心思。

張溥等人在京城的名氣也是不小的,雖說他們的品階都不是很高,但因爲身份和地位不一般,倒也引發了衆人的注意,加之張溥等人直接掌控復社和應社,集聚了大量的讀書人在身邊,所以他們爆發出來的力量,也讓人不敢小覷。

張溥等人與鄭勳睿有着直接的衝突和恩怨,可惜這些年過去,他們與鄭勳睿之間的較量,沒有一次能夠獲得勝利,反而因爲數次的較量,凸顯了鄭勳睿的大氣和睿智。

鄭勳睿在淮安的動作,早就引發張溥等人的注意了,不僅僅是他們,身在蘇州的錢謙益,以及內閣的錢士升和侯詢等人,也都注意到了,可惜他們找不到彈劾的突破口,也不敢隨便站出來彈劾,畢竟鄭勳睿整治的是官吏的貪墨,以及依附漕運盤剝百姓的漕幫,這是光明正大的事宜,要是有人站出來彈劾,怕是會影響到自身的,輕者遭遇訓斥,重者遭受懲戒,被歸結爲盤剝百姓的幕後之人,身敗名裂。

鄭勳睿端掉了十大漕幫,以及清理了諸多府州縣衙門官吏之後,信函就如同雪片般的飛向了京城,張溥等人也收到了不少的信函,大都是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賈的信函,有些是抱怨的,有些是求救的,有些是要求朝廷想辦法懲戒鄭勳睿的。

箇中含義,張溥等人當然清楚。

酒過三巡之後,張溥首先開口。

“鄭勳睿在淮安動手,表面上看是整治漕運,實則是對準南方士大夫和商賈的,相信諸位也明白其中含義,我等是不能夠坐視不理的,否則南直隸就會出現重大變化,到時候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張溥開頭之後,張採和楊彝等人表示同意,都認爲必須想辦法制止鄭勳睿,雖說不能夠公開彈劾鄭勳睿,但總是要想辦法找到鄭勳睿的弱點,全力進攻,讓鄭勳睿不能夠騰出手來對付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賈,不能夠動搖東林黨的根本。

龔鼎孳的態度是激烈的,甚至提議彈劾鄭勳睿,他認爲鄭勳睿出任漕運總督的時間不長,如此短時間之內就大動干戈,不是爲了朝廷,也不是爲了百姓,明顯是發泄私怨,挾私報復。

唯有吳偉業一直都沒有表態。

張溥等人最終都看向了吳偉業,近一年多時間過去,他們都感覺到了,吳偉業和他們有些漸行漸遠的意思了,每次的相聚,話語都很少,也不會提出什麼意見建議。

張溥是吳偉業的老師,對吳偉業是非常瞭解的,吳偉業的性格有些倔強,表面上看起來是與人爲善,實則內心有着自身的認識,一般人都難以動搖的,吳偉業的學識不凡,且做事情有自身的見識,不爲他人的看法而動搖,到京城參加會試的時候,都帶着青樓女子,沒有什麼顧忌,就是最好的說明。

“竣公,淮安的事情,你是什麼看法。”

一直沉默不語的吳偉業沒有想到,張溥直接徵詢他的意見了。

這麼多年過去,吳偉業漸漸感覺到了,張溥等人的初衷已經改變,當初成立應社和復社,本意是想着聚集天下的讀書人,抨擊朝政中的腐敗和僵化,同時集合讀書人的力量,改變死氣沉沉的局面,振興大明王朝,可是復社和應社的發展趨勢,明顯不是這樣了,特別是與東林書院聯合之後,復社和應社變成了排擠讀書人的工具,凡是不贊同東林黨人理論的,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是毫不留情的排擠。

東林黨人完全與權勢掛鉤了,成爲了朝廷之中黨爭的罪魁禍首了。

這是吳偉業深感痛心的事情。

吳偉業對鄭勳睿的關注,超過了其他任何人,他時時刻刻收集有關鄭勳睿的事宜,包括鄭勳睿在延綏、陝西等地的業績,以及剿滅流寇的戰鬥、抗擊後金韃子的廝殺等等,漸漸的,他發現鄭勳睿纔是真正的悶頭做實事的人,特別是鄭勳睿多次面臨東林黨人攻擊的時候,沒有采取以牙還牙的姿態,而是巧妙的避開,不願意爲了個人的恩怨影響到朝局。

要是鄭勳睿沒有實力對付東林黨人,那是不可能的,人家能夠打敗後金韃子,能夠讓陝西徹底平穩下來,能夠打的流寇魂飛膽喪,豈會畏懼東林黨人。

吳偉業相信,鄭勳睿不可能總是沉默,肯定會有回擊東林黨人的時候。

淮安的事宜,讓吳偉業膽戰心驚,他總算是明白了,鄭勳睿要麼不動手,要麼就是動搖東林黨人的根基,試想一下,東林黨人若是失去了江南士大夫和商賈的支持,還能夠怎麼發展。

不過吳偉業覺得鄭勳睿的做法是正確的。

面對張溥的提問,吳偉業必須要表明態度了,也許這次表明態度,會引發軒然大波。

“我覺得,鄭大人在淮安所做的事宜,沒有值得挑剔的地方,若是硬想雞蛋裡面挑骨頭,恐怕是得不償失的事情,皇上沒有什麼態度,內閣也沒有風聲,這說明鄭大人早就考慮清楚一切了。。。”

吳偉業還沒有說完,其他人的臉色就變化了,龔鼎孳忍不住站起身來,開始斥責吳偉業了,面對這樣的局面,吳偉業沒有反駁,同樣站起身來,抱拳告辭。()

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783章 閃電戰(13)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166章 慘烈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123章 面聖第575章 警告第62章 道不同(2)第316章 親戚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260章 兵敗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39章 小私心第782章 閃電戰(12)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892章 孰先孰後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225章 突破口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649章 驚豔第91章 京城路上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871章 歸宿(1)第166章 慘烈第277章 秦良玉第342章 親自指揮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487章 軒然大波第140章 宿命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80章 人之本性第436章 各懷心思第488章 機會第7章 生意經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926章 權鬥第4章 退婚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508章 都沒有想到(2)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50章 壯士(1)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649章 驚豔第626章 襄陽失陷(9)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478章 老辣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92章 京城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797章 李自成的變遷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96章 揣摩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787章 勸服第778章 閃電戰(8)第929章 落後的代價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534章 老將不能出馬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892章 孰先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