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

作爲大明的留都,南京官府機構的設置,與京城幾乎是差不多的,這裡有六部和都察院等朝廷機構,也有司禮監和錦衣衛等皇家特別的機構,包括翰林院、國子監等等,都是一應俱全,只是從職責方面來說,南京的六部及都察院等等,與京城的大不一樣,其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南京沒有內閣。

按照朝廷的要求,南京是皇太子駐紮的地方,不過這已經是老黃曆了,實際上沒有哪一個皇上真正將太子放在南京的,大都是偶爾去看看,到了萬曆年間,皇太子根本不會到南京去,基本都是留在京城的。

南京的皇宮,規模比北京的紫禁城要小一些,但這裡是大明朝廷開國的京城,當時稱之爲金陵,太祖朱元璋就是在這裡登基的,成立了大明王朝,後來朱棣從建文帝朱允文手中奪過皇位之後,遷都北京,將南京定爲留都,將朱元璋的老家鳳陽定位中都。

南京兵部尚書代表皇上管轄南直隸,包括中都鳳陽,鎮守太監代表皇上駐守在南京皇宮,直接管轄錦衣衛和諸多的太監,爲南京京營的監軍,守備勳臣代表皇上管轄南京京營,這三人是南直隸權力最大的人,三人以南京兵部尚書爲首。

南直隸的賦稅,大部分都留在了南京,由南京六部決定如何的開銷,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南京六部和都察院的權力越來越小,南直隸的賦稅,一部分被直接徵調到京城,進入了戶部的府庫,留給南京戶部開銷的賦稅,數量逐漸減少。

南直隸是大明最爲富庶的地方,儘管京城徵調了部分的賦稅,但留下來的賦稅還是不少的,崇禎元年以來,甚至出現過南京戶部結餘的銀子多餘京城戶部結餘的銀子。當然這不是從總量上面比較,而是在開銷之後,結餘的賦稅方面,南京超過了京城。

皇上曾經想着從南直隸徵調更多的賦稅和糧食支援遭受災害的北方。可遭遇到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對,最終不了了之。

南京六部的官吏,其身份地位與京城的是無法比較的,朝中文武大臣都明白,被派遣到南直隸。基本都是遭遇貶斥或者是年紀大了,安排一個地方頤養天年,南京六部尚書,除開兵部尚書稍微好一些,其餘的悉數都是閒職,沒有多少的事情做,也沒有多大的權力。

從個人的收入上面來說,那就更無法比較了,京城的官吏,只要是掌握實權的。每年獲取的地方官孝敬的冰敬和炭敬數量不少,這些銀兩足夠京城不少官吏過上奢侈舒心的日子,可南京六部和都察院的官吏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他們所能夠拿到的就是俸祿,其餘的收入幾乎沒有,誰都知道明朝的官吏,依靠俸祿是難以過日子的,不要說奢侈和舒心,能夠保證家人吃飽飯就不錯了。

不過南京六部的尚書,以及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身份還是尊貴的,畢竟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南京六部的尚書和左右都御史,就調到京城的六部和都察院。甚至是直接進入內閣了,出於這樣的考慮,沒有誰敢於明目張膽的得罪他們。

這麼多年過去,在不少人看來,留都的設立完全是多餘的,無非是安排了一些官吏。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早就該撤銷了,不過南京的地位不一樣,這關乎到皇家的顏面,故而沒有誰敢於說出來這樣的話語。

前往南京的鄭勳睿,早就是這樣的看法,在南京設立六部和都察院等官府,完全是勞民傷財,養上那麼多閒人幹什麼,將這些銀子集中起來,還能夠做不少的事情。儘管已經是南京兵部尚書,可鄭勳睿的看法是不會改變的。

當然,目前的情況之下,鄭勳睿也要慶幸那個篡位成功的明成祖朱棣,他這個南京兵部尚書,與之前的兵部尚書完全不一樣,他要依託這個職位,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全控制南直隸,這裡是大明最爲富庶的地方,一旦控制了南直隸,可與朝廷分庭抗禮,接下來控制南面的浙江、江西、福建和廣東等地,以及北面的山東等地,就變得很容易了,至於說河南、湖廣、四川和山西等地,正是流寇肆掠的地方,鄭勳睿暫時沒有打算染指這些地方,就讓流寇好好的去鬧騰,讓朝廷頭疼去。

崇禎十二年九月十四日,鄭勳睿抵達南京。

其實這裡是他的家鄉,南京由上元縣和江寧縣組成,皇宮以及六部等機構,悉數都在上元縣,回到南京出任兵部尚書,鄭勳睿其實是回到了家鄉,這將成爲他掌控南直隸最大的助力,要知道鄭氏家族在這些年是空前的發展,其力量已經不容小覷。

鄭勳睿來到南京,與甘學闊的態度完全不一樣,他是秘密進入南京城的。

鄭勳睿的身邊,由洪欣瑜帶領的二十名親兵貼身護衛,其餘的四百八十名親兵,分散在四周,將鄭勳睿的周遭護衛的如同鐵桶一般,也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護衛,鄭勳睿的行蹤能夠完全保密。

鄭勳睿的首站,是江寧縣的谷裡鎮,他首先回家了。

徐佛家正在家裡等候。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鄭勳睿需要了解南直隸的情況,特別是南京六部、都察院、司禮監以及錦衣衛等的情況,包括南京京營,一旦清楚了南京的局勢,他才能夠有的放矢,一步步的施展手腳。

徐佛家的臉色有些潮紅,來到谷裡鎮,來到鄭勳睿的老家,她才認爲自己真正成爲了鄭家的一員。

“清靈,說說調查署偵查到的情況。”

“夫君,南京的情況有些複雜,妾身也被弄得有些糊塗了,一時間不知道從何說起。”

“首先說說南京的情況。”

“好的,根據調查署掌握的情報,南京如今最爲權勢的是司禮監太監方正化,方正化以司禮監太監的身份,出任南京鎮守太監,三個月之前才上任,就連前任的兵部尚書劉宗周大人,對方正化都是退避三舍,南京的京營、錦衣衛等等,悉數都是方正化掌控,不經過方正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夠調動一兵一卒。”

鄭勳睿微微點頭,方正化這人他聽說過,是大太監王承恩麾下的人,試想方正化得到了王承恩的信任,原南京兵部尚書劉宗周怎麼可能抗衡,再說劉宗周是奉行慎獨觀念的,恥於和太監爲伍,如此情況之下,肯定是退避三舍了。

方正化到南京出任鎮守太監,事情絕不簡單,要知道南京的鎮守太監,多半情況之下是在京城遭遇到貶斥的,或者是在權力博弈之中處於下風的,有一定地位的太監出任的,可謂是發配到南京來的,況且南京已經兵部尚書爲首,一般情況之下,鎮守太監要聽從兵部尚書的調遣,可方正化不是這樣的情況,其司禮監太監的頭銜依舊存在。

說白了,方正化在三個月之前來到南京,目的就是要限制他鄭勳睿的權力。

“妾身另外注意的是南京戶部尚書王鐸,王鐸是東林黨人,對於東林書院很是支持,平日裡與錢謙益等人的接觸也是很多的,錢謙益和瞿式耜時常到南京來,出入秦淮河,有些時候王鐸甚至親自到秦淮河去參與聚會,同時所謂東林四公子陳貞慧、冒襄、侯方域以及方以智等人,也時常陪同,前任兵部尚書劉宗周大人,不喜歡參與這樣的聚會,相反是王鐸表現的很是熱忱,調查署已經偵查到,近段時間,南京等地的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的讀書人,聚會很多,錢謙益和瞿式耜等人,也時常停留在南京。。。”

鄭勳睿眯起了眼睛,東林黨人的這些動作,肯定是針對他的,換位思考,要是他在皇上的位置上,也會樂於看見東林黨人與鄭家軍之間產生巨大的矛盾,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何況東林黨人在南京、蘇州和揚州等地的影響是巨大的。

鄭勳睿到南京上任,無法避免與東林黨人之間的博弈,其實他也願意趁着這個機會,端掉東林黨人的根基,讓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在大明徹底消失。

“妾身注意到的第三件事情,就是南直隸和浙江的駐軍,浙江總兵黃得功,其麾下號稱二十萬大軍,駐紮在杭州一帶,松江總兵劉良佐,麾下號稱十萬人,駐紮在松江府一帶,控制松江、蘇州、常州和鎮江等地,南京京營總兵賀人龍,控制應天府、寧國府、安慶府和徽州府一帶,特別需要說明的是,賀人龍是三個月之前調遣到南京京營的,以前一直都是在北方剿滅流寇。。。”

黃得功、劉良佐以及賀人龍等人,明末都是赫赫有名的,結局也各不相同,不過這些人說起來都是猛將,特別是賀人龍,是萬曆年間的武進士,一身本領是很不錯的。

這些號稱麾下掌控了多少的軍隊的總兵,鄭勳睿倒不是特別的在意,這些軍士基本都是烏合之衆,但他們控制的地方,倒是讓鄭勳睿頭疼,他們佔據的都是非常關鍵的地方,鄭勳睿想要掌控南直隸,首先就要驅逐這些人,如此鄭家軍才能真正掌控南直隸以及浙江等地。(。)

第739章 自找的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63章 鄉試內簾官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第347章 用兵當用強(1)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345章 蓬萊閣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646章 微服第899章 收復臺南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20章 心思第308章 談判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336章 衛漕兵丁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1章 跳大神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183章 徐望華第558章 急轉直下第98章 會試會元第81章 說親第733章 亂象第656章 彷徨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634章 蠢蠢欲動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72章 都不是傻瓜第44章 初次交鋒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690章 焦灼(2)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346章 知己知彼第77章 有情有義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725章 天妒英才(1)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446章 求助第307章 果斷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651章 露崢嶸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77章 有情有義第140章 宿命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627章 不同的態度第238章 真正的聯合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55章 明確目標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664章 追窮寇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328章 抓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