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會試主考官

鄭勳睿最終還是和楊廷樞一起去了燈市,不出他的預料,儘管說皇上參加了燈市,可惜人山人海的情況之下,大家就知道朝着皇上所在的方向擁擠,根本就不可能看見什麼,而且那個時候人特別多,根本擠不動。

正月十六,鄭勳睿和楊廷樞兩人同時到了禮部,遞上了所有的資料,禮部官員勘驗了兩人的身份之後,給每人一個木牌,這個木牌就是兩人進入貢院參加會試的憑證。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之後,鄭勳睿和楊廷樞不打算出門了,還剩下二十多天的時間,他們就在酒樓裡面了,到了這個時間,所有進京趕考的舉人,基本都在複習功課,準備應考,至於說相互之間結交關係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朝廷的主要精力,基本集中到會試和殿試上面了。

正月初八開始上朝的時候,皇上在大朝的時候,專門提到了會試和殿試的事宜,當然宣佈主考官和同考官的事宜,還在二月初,這也是避免有考生提前去拜見,雖說會試的主考官都是內閣大臣來擔任,但就有通天本事的考生,能夠想到辦法拜見。

內閣大臣只有那麼多人,究竟是哪兩位能夠出任主考官,這也是衆多文臣議論的話題,崇禎元年的主考官,分別是內閣首輔和內閣次輔兩人,按照這樣的規矩來說,這次會試的主考官,就應該是內閣首輔周延儒和內閣次輔徐光啓了。

朝廷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不可能完全關注會試和殿試的事宜,因爲各地的災害頻繁,百姓的生活遭遇到極大的困難,正月的時候,陝西延綏一帶的大饑荒,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情況,震驚了皇上,皇上命御史火速前去賑災,同時在正月二十六的時候,召集了內閣大臣、六部尚書、都御史和部分的左右侍郎,集中到文華殿,詢問如何救濟百姓、防禦陝西和山西流寇等諸多問題。

不過總體來說,會試還是朝廷事物的重心。

皇上沒有特意提到會試主考官的事宜,這讓諸多文武大臣以爲,這一次的會試,應該和崇禎元年的規矩是一樣的,不過有人卻不這麼看,這個人就是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溫體仁。

會試是禮部主持的,不管怎麼說,溫體仁都是要負責操辦此事的,但是不能夠成爲主考官,意味着他只能夠做一些服務性的工作,其餘事情與他就沒有關係了。

溫體仁不願意錯過這次的機會,因爲他知道內閣次輔徐光啓難以抽身。

徐光啓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登州和萊州,登州和萊州組建的新軍,是按照徐光啓的提議成立的,而且購買的諸多火器,這也是徐光啓和洋夷聯繫之後採購的,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徐光啓幾乎沒有過問其他的事情,加上登萊巡撫孫元化是徐光啓的學生,兩人之間的配合很好,登萊的新軍眼看着訓練有素,戰鬥力慢慢強大,也讓朝廷看到了剿滅後金韃子的希望,皇上正月二十六召集諸多大臣的時候,還專門提到了,必要的時候動用登萊新兵剿滅流寇。

皇上的這個舉措,讓溫體仁看到了希望,他覺得自己成爲會試主考官的可能性驟然增加了,而且希望是很大的。

會試主考官需要集中精力,畢竟在錄取貢士的時候,主考官的意見最爲重要,徐光啓主要操心的是登萊新軍,哪裡有時間和精力來應付會試。

溫體仁非常善於揣摩人的心思,皇上正月二十六沒有宣佈會試的主考官,其實就意味着主考官的人選有變動和調整,否則當日就宣佈了。

會試主考官這個職位非常重要,特別是在黨爭日益激烈的朝廷之中,會試主考官可謂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參加會試的考生,都是各地的舉人,這些人的學識都是不錯的,從兩千多舉人之中,錄取四百名貢士,那麼貢士的水平,就更加不一般了。

要知道會試的主考官,就是這些貢士的恩師。

恩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牢固的,可之間也是親疏有別的,畢竟貢士太多了,老師不可能關注到每一個人,就只能夠關注其中特別優秀的人選,在日後給與這樣的學生很多的幫助,如此的交集之中,恩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就會越來越融洽,至於說那些關係一般的學生,注意不注意也沒有多大的了不起。

雖說這些貢士都要參加殿試,被皇上欽點,成爲進士,名義上都是皇上的學生,可是其中能夠接觸到皇上的人很少,再說皇上關注的是朝廷的大事情,關注的是內閣大臣、六部尚書、都御史已經各地的巡撫等等,哪裡有時間和精力關注殿試錄取的進士,最多也就是關注一下一甲的狀元、榜眼和探花。

被殿試錄取的進士,想法也是非常實在的,他們希望能夠在仕途上面大放異彩,人人都想着能夠進入內閣,或者是成爲地方大員,不過能夠有次機會的人鳳毛麟角,每三年一次的會試和殿試,進士幾乎都是四百人左右,累積起來人也不少了,朝廷就是金字塔的結構,絕大部分人還是在下面的。

如此情況之下,進士拜見恩師,引起恩師的注意,那就是特別關鍵的事情了,要是能夠得到恩師的關注和提攜,仕途會很順利,提拔的機會也多得多。

況且會試的主考官,悉數都是內閣大臣,也就是朝廷的丞相了。

這裡面的道理,溫體仁都是清楚的。

內閣首輔周延儒去歲九月剛剛上任,說起來還不到半年的時間,溫體仁與周延儒之間的關係很不一般,崇禎元年枚卜大典的時候,兩人因爲沒有得到提名,聯合起來演出了一場好戲,讓那一次會推內閣大臣的事宜,不了了之,當時的禮部侍郎錢謙益還因此被罷官了。

所以周延儒擔任內閣首輔之後,溫體仁是盡心竭力的輔佐,內閣商議事情的時候,他是堅決站在周延儒一邊的,這也讓周延儒對他另眼相看。

舉薦會試主考官,周延儒有很大的話語權。

周延儒三十六歲就成爲了內閣首輔,得到了皇上極大的信任,幾乎是言聽計從,而溫體仁以五十七歲的年紀,才進入到內閣,成爲內閣大臣,從年齡上面比較來說,他對周延儒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年齡就是老成持重的代名詞。

這一次,爲了會試主考官的事宜,溫體仁動了一些心思。

他專門找到了周延儒,說內閣次輔徐光啓大人事情太多,皇上還剛剛詢問了登萊新兵的事宜,徐大人全部的心思也是在登萊新兵那裡,若是成爲了會試的主考官,這讓禮部很不好安排,若是徐大人的精力來不及,禮部還要做其他的準備。

這樣的對話,不用多說,周延儒自然是明白的。

崇禎四年二月初一,皇上下旨。

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少保、內閣首輔周延儒爲會試主考官,東閣大學士、內閣大臣、禮部尚書溫體仁爲會試副主考。

這道聖旨,很快引發了朝廷的議論,誰也沒有想到,排名靠後的內閣大臣溫體仁居然成爲了會試的副主考,溫體仁是禮部尚書,會試乃是禮部直接負責組織操辦,溫體仁的事情本來就很多了,如今還要主持會試,那就很不簡單了。

溫體仁能夠成爲會試副主考,說明了皇上的信任,同時也說明了內閣首輔周延儒與溫體仁之間的關係是很不錯的。

這一道的聖旨,讓溫體仁得到了太多的好處,一方面引起了朝中文武大臣的注意,慢慢的會有更多的人向他靠攏,另外一方面就是能夠成爲貢士的恩師,若是能夠有一批很不錯的學生,豈不是能夠更加鞏固自身在朝廷之中的地位。

皇上下旨之後,溫體仁更加的勤勉,每日裡都是在禮部忙碌,偶爾也到武英殿去給周延儒稟報會試準備的事宜,以及諸多同考官的情況,足足八天的時間,他沒有回家,全部的心思都投在了會試上面。

二月初七,周延儒、溫體仁以及諸多的同考官,進入到貢院之中,三年一次的會試,正式拉開了序幕。

鄭勳睿一直都是在酒樓之中,四門不出,期間他也想到了,是不是去拜訪一下文震孟和文震亨,畢竟相互之間有了一層不一般的關係,可仔細思索之後,他沒有這樣做,文震孟和文震亨畢竟是朝廷命官,不管是不是牽涉到會試的事宜,此刻都是要避嫌的。

仔細思索之後,他寫了兩封信函,要鄭錦宏等人分別送去了。

文震亨很快回信了,告誡他要好好考試,爭取金榜題名,但文震孟沒有回信,而且鄭錦宏還說了,送信去的時候,甚至沒有能夠進入到府邸裡面。

這讓鄭勳睿內心有些不快,不過是個從五品的左諭德,有了狀元的頭銜,就那麼了不起嗎,不要多久的時間,相互之間就是親人了,還擺出如此迂腐的架勢,難道就真的爲了那點所謂虛面子,親情都不要了。

當然這個時候,鄭勳睿還沒有想到那麼多。

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661章 雷霆一擊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929章 落後的代價第871章 歸宿(1)第906章 進退兩難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206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777章 閃電戰(7)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82章 無奈第9章 教諭先生第848章 自作孽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95章 民有三苦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501章 袖手旁觀?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743章 四面楚歌第349章 甕中捉鱉第463章 潰敗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499章 穩不住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558章 急轉直下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118章 下定決心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140章 宿命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699章 如願以償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864章 爆發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128章 沒商量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822章 精準的掌控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639章 實際行動第56章 古今融合第136章 清澗庠生李攀龍第542章 狂妄的代價(6)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787章 勸服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811章 全面兼顧第369章 絕不退縮(1)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177章 暗中拉攏第693章 篤定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215章 意外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71章 憂慮第593章 深層次分析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53章 搬遷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512章 慘敗(1)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948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191章 證據鏈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773章 閃電戰(3)第281章 鶴蚌相爭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