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吳山笑了笑,很是謙恭的說道:“臣身負先皇託國之重,自當盡心竭力。如今天下稍安終於不負先皇託付之重,縱使臣即刻身死到了九泉之下,面對先皇之時也能俯仰無愧了……”
當年崇禎皇帝把你們兄弟姐妹託付給我,把復國的重任託付給我,我就應該竭盡所能的去做。如今終於完成了先皇的臨終囑託,就算是我死了也可以坦然面對九泉之下的先皇和先皇后了。
這話說的……冠冕堂皇之極,大義凜然之極,誰都挑不出毛病,但卻是沒有營養的廢話。
費了這麼大的力氣,終於光復故國再造大明王朝,到了最後卻什麼都不要?你李吳山比周公還要周公比聖賢還要聖賢?
復隆皇帝要是真的信了,只能說明他的智商有問題,他還沒有幼稚到這個地步呢。
“你我君臣之間,不必如此客套,”復隆皇帝說道:“此間只有你我二人,無論說些甚麼都不會再有旁人知曉。無論李侍講想要什麼樣的高封厚賞,只要朕還能拿得出就斷無相拒之理……”
“既然萬歲如此言,那臣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李吳山說道:“我想要一筆錢。”
錢?多少錢?
“六百萬兩……應該差不多就夠了。”
六百萬兩白銀,相當於近八百萬錢,這確實是個天文數字,畢竟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身後事才用了三四百萬的開支。
但是,這筆錢卻一點都不多,而且少的可憐。
如果僅僅只是用錢就能把李吳山給打發了,這點錢真的不算什麼。
雖說江南富庶,復隆朝廷的財政狀況大爲改觀,但畢竟剛剛辦了一場大事,朝廷不可能一下子拿這麼多錢出來。
但這筆錢卻是一定要拿的,就算是砸鍋賣鐵也得給。
因爲這筆錢是用來酬功的。
用六百萬兩銀子買一個光復北地的結果,簡直便宜到家了。
畢竟李吳山控制着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地盤,總體實力一點都不比江南朝廷弱,甚至還要凌駕於上。若是李吳山真的裂土割據,形成一個事實上的“南北朝”局面,和朝廷分庭抗禮,江南也不能真的就拿他怎麼樣了。
哪怕是李吳山要一大堆官職,也比直接要錢好的多,但他還是要錢了……
李吳山絕不是貪戀錢財之人,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復隆皇帝的心中登時就冒出兩個字來:自污!
自古功高不賞,李吳山真的已經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早就賞無可賞了。其總體實力已隱然超越了江南朝廷,尤其是軍力,更是無敵於天下。在這種情形之下,他竟然開口要錢?
這是典型的“自污”,其實就是爲了表明自己是個貪戀錢財的目光短淺之輩,是個滿足於富貴錢財的庸碌之人,藉此來麻痹朝廷,然後再用這筆錢壯大實力,到時候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就真的不好說了。
“這個……光是錢財何以酬功?何以彰顯賞罰分明之效?”復隆皇帝面帶微笑,說的雲淡風輕:“以李侍講之功,什麼樣的高官顯爵都不算過分,就算是封妻廕子世襲罔替也是應當的。有個事情朕已思慮良久,該是時候辦理了……”
“當初李侍講率數百忠義之士,受先皇託孤託國之重,迎朕等由北而南至今底定天下已歷數個春秋。李侍講因公而廢私,子嗣綿延之事耽擱至今,朕心有不忍,專以爲李侍講尋一良緣……”
“李侍講胸有乾坤腹存錦繡,更是忠誠無雙,定是要於國同存於國同休的,尋常女子自然匹配不得。”復隆皇帝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朕欲將皇姊下嫁,於李侍講匹配良緣,如此你我雖有君臣之名,實爲家國一體,豈不美哉?”
聽了這話,李吳山當時就愣住了。
你要把長平公主嫁給我?那我豈不成了皇帝的親姐夫?豈不成了大明朝的駙馬?
按照朝廷體制,駙馬不得干預軍政民事,除非是另有委派,比如說崇禎朝的李國貞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李吳山一點都不擔心江南朝廷以此爲藉口拿下他手頭上的權利,畢竟自己的實力在這裡擺着,就算是公然對抗也不虛。
真正讓李吳山吃驚的是,朝廷竟然想出這樣的辦法,也不知這位大明天子是怎麼想的,真以爲我稀罕一個公主嗎?
別說了公主殿下了,就是天上的仙女又能如何?不過是個女人罷了。
李吳山笑了:“臣不過是個粗鄙的廝殺漢,長平殿下乃是先皇嫡血金枝玉葉,臣怎敢癡心妄想匹配天家?”
“李侍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我君臣結親,一來是爲了彰顯家國一體,再者也是我了將來考慮。假以時日,李侍講之子嗣就是朕的甥輩,到時候封王封爵光耀門庭,必可傳爲千古佳話……”
因爲你姓李,所以不可以封王,但你的兒子就不一樣了。
你的兒子就是我的外甥,雖然姓李但卻是我朱氏的近親,就算是真的封王也是很有可能的,而且一定不是空虛的頭銜,而是真正掌控一方的諸侯。
在這大明朝,這是有先例可循的。
洪武年間,太祖皇帝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把當年一起打天下的開國元勳殺的乾乾淨淨,唯獨對自己的親外甥李文忠另眼相待,不僅委以重權還封爲公爵,死後更是追封王爵,那就是一個異姓王。
除此之外,還有云南的沐家,那是朱元璋的義子,同樣世襲罔替做到了於國同休。
只要李吳山和長平公主締結婚姻,只要生出個兒子來,最低也是沐家那樣的待遇,而且肯定還會更高。到時候就算是真的成爲掌控一方的諸侯,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你的子孫後代已經可以世襲罔替與大明朝同始終了,你就應該不會再生出和朝廷對抗的心思了,畢竟就算是李吳山怎的造反,收益也並不比這好多少,還會留下篡逆的惡名,未免顯得有些不划算……
李吳山沒有回答。
既沒有歡天喜地的滿口答應下來,也沒有公然反對。
復隆皇帝還在等着他最後的答案。
無論皇帝做出多麼鎮定從容的模樣,其實他的內心已萬分緊張。如果李吳山斷然拒絕,那就意味着他最終還是會和朝廷翻臉,這已是擺在明面上的事情了。
李吳山一直沉默,氣氛頓時就顯得凝重起來。
過了好半天,李吳山才終於擡起頭來,臉上卻已沒有了剛纔的微笑,而是顯得非常鄭重:“臣想私下見一見長平殿下,還望萬歲允肯。”
“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