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

寂靜而空曠的廣場之上,迴盪着一個又一個官員的奏報之聲,周圍的那些硃紅的厚厚牆壁,就好像有迴音效果一般,不斷地將聲音放大,又維持在一個恰到好處的強度,能夠在每個人的耳邊響徹。

在這個過程中,後面的官員,雖然有許多人看不到是誰在奏報,他們卻能夠從話語內容有一個大概判斷,六部都有人在奏報,如此情形,不像是在早朝,更像是在進行一場饕餮盛宴,紛紛爭取各自的利益。

因爲,那話裡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就是在向皇上要錢!

確切的來說,六部的官員,都想從查抄福王府和唐王府的事情上分一杯羹,無人在意兩個藩王該不該不徹底被除爵位,在意地只是查抄而來的驚人財富!

此時,崇禎的坐姿不再那麼鄭重,變得有一些懶散起來,目含戲謔之意,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莫名的笑容,靜靜地看着這些官員在盡情地表演,就像是在看一羣小丑表演一般。

漸漸地,廣場上開始安靜了下來,奏報的官員越來越少,終於有人察覺到氣氛的不正常,皇上的反應也太平靜了,平靜的有一些詭異,心思讓人捉摸不透。

當然,最爲關鍵的是,百官之所以很難察覺到崇禎神情變化的細微之處,主要還是在於那座高臺,不僅差別與兩者的高度,還有距離。

шшш⊙TTKΛN⊙¢○ 試想一下,若非細細端詳和緊盯着,又怎能發現崇禎的神態細微之處?

然而,在如此莊嚴而隆重的場合之上,誰又敢這麼看着大明的主宰者?

否則,就有了冒犯之意。

何況,仰臉觀察着對方的同時,也暴露了自己的神情舉止變化,對於站在最前方的這些老狐狸,又怎麼會讓自己身處不利之地,主動讓皇上看到自己每一刻的神情變化?

畢竟,自古帝王多猜忌,一個不小心,就會招致皇上的懷疑。

“各位臣工,關於你們說奏之事,稍後票擬一份奏摺,呈送上來,朕好好觀瀾一番,想一想,隨後再予以答覆。”

“皇上,微臣已經將事情寫入奏摺之中,這就是微臣的摺子,還請皇上御覽...”

“啓稟皇上,微臣也已寫好...”

“皇上,微臣也是...”

崇禎的話音剛落,隨着兵部尚書霍維華的這句話,從衣袖裡取出奏章,其他官員紛紛效仿,符合的同時,也取出了各自的奏章。

見此情形,頗有羣臣以自己爲首之意,霍維華心裡就是一緊,變得忐忑起來,還未來得及深想,崇禎那看似漫不經心的話語響起,迴盪在廣場之上。

“嗯,不錯...不錯...”

崇禎讚歎了一句,臉上掛着淡淡的笑容,轉而看向司禮監太監張彝憲,點頭示意的同時,更是說道:“張彝憲,讓人將各位臣工們的奏摺收上來吧~!”

“是,皇上~!”

答應一聲,張彝憲連忙對着身旁的數名太監使眼色,一同走下了高臺,人人的手裡都捧着一個類似於托盤的木板,接過官員手裡的奏摺。

在這個過程中,對於百官的早做準備,覬覦從兩王府邸查抄而來的錢財,一副想要分一杯羹的架勢,崇禎的神情沒有一點的不自然,沒有流露出哪怕是一絲的不滿,反而始終保持着一副和煦的笑容,如此拿捏的姿態,就像成了精的老妖怪,格外的有城府,恰到好處。

“各位臣工,大家也知道,如今之時,朝廷乃是多事之秋,東北有建奴虎視眈眈,覬覦中原:北有蒙古的林丹汗,也流傳到漠南一帶,圖謀察哈爾右翼的勢力範圍;西北有連年的旱災,需要大批的錢糧賑災;西南有奢安二人野心不死,妄想割據稱雄一番,東南也不太平,那些洋人心懷叵測。”

“而且,根據朝廷的密探上報,白蓮教這等邪教,也有死灰復燃之勢,漸漸擡頭,妖言惑衆,再次開始蠱惑民心起來。”

“還有陝西的大旱,頗有蔓延之勢,就像剛剛戶部尚書崔景榮所報,河南與山西也出現了乾旱的徵兆,恐怕來年的情況將會繼續惡化,更加的嚴峻起來。”

......

崇禎的聲音很輕,已經收起了笑容,講話的過程中,神情很是平靜,不急不躁,使得他的話語有一種欲揚頓挫之感,讓人情不自禁地也跟着平靜下來,凝神傾聽着。

此刻,百官雖然是一副恭敬的模樣,但心裡的震動很大,可以說是翻起了驚天駭浪,皇上說得這些事情儘管不是什麼秘密,要想知道,只需稍微打聽一下,就能夠洞悉。

然而,令百官震動的不是天下形勢的嚴峻,越來越不好,而是在於,皇上對於朝政極爲熟悉程度,對於朝廷面臨的諸多問題,有着清醒的認識。

否則,也不會如數家珍的這般講出,語氣還是那麼輕鬆自如,尚有餘地,一個剛剛繼位不久的新皇上,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僅僅不過是一年,幾乎很難做到這一步。

可是,事實擺在眼前,皇上就那麼做到了。

而且,最爲關鍵的是,從登基皇位開始,到今年的三四月份,皇上處理朝政還很晚,但自此以後,卻從未有過像之前那般勤政與節儉。

如此一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皇上是如何做到洞悉天下之事的呢?..

畢竟,別看說得輕鬆,洋洋灑灑不過數百字,但它的信息量卻極大,絕非一朝一夕所能掌握和了解的,必須有一個吸收的過程,纔能有自己的見解和處理辦法,將其整理、簡化,簡單的表達出來。

何況,皇上又不是一直都在京城?也不是一直都只是處理奏摺,不幹其他事情?

如此一來,時間將會更短!

這樣的話,那麼問題就來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皇上是如何做到的,一下子吸收掉那麼多的信息?

就在不少的官員沉還浸在這個疑問之時,容不得他們繼續深想,崇禎的話題再次一轉,接下來的內容,再次讓他們心神一震,心裡爲之一驚,臉上隨之也浮現出了驚容,一副難以相信之色。

第四十五章 帶頭作用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鞏固既得成果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九十六章 我沒有龍陽之好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儲藏之處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二百五十八章 沒有一點負罪感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錢莊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七十六章 皇家軍事學院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攏人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一百六十章 變質的沐府第三百一十四章 輿論的可怕之處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二)第四十七章 徐光啓獻策第七十二章 西南風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務第四十七章 徐光啓獻策第五百零八章 “增強皇太極的實力”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六百五十六章 試運營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五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三)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頭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陰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胃菜”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個巨大意圖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應求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能屈能伸”的海上馬車伕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三)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錢莊第二百六十六章 簡陋的互市之所第四十七章 徐光啓獻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應求第五十八章 不該啊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五百零三章 尷尬局面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三)第四百四十章 餿主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五百九十二章 兩碼事兒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七十二章 西南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