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勢大

這一天,賈亦韜端坐在奉天殿之上,聽着百官的朝議,更確切的來說,是兩黨之爭,互相間彈劾,氣氛極爲的緊張,賈亦韜看似面色平靜,不急不躁的樣子,但心中早已憤怒到了極點,幾乎怒不可遏。

“啓稟皇上,微臣要彈劾禮部尚書劉鴻訓,劉大人出使朝鮮之時,貪污瀆職,滿載貂參而歸,使得我大明顏面盡失,讓藩屬國以外,我朝官員盡是這等沽名釣譽之輩。”

御史袁弘勳說完之後,錦衣衛張道浚等人不甘於人後,魏黨餘孽紛紛發難。

“皇上,劉鴻訓乃是朝廷的害羣之馬,不除不足以平民憤,不平不足以正國威,還望皇上嚴懲劉鴻訓,將其捉拿下獄。”

“劉鴻訓海上歸來之時,不僅是滿載金銀貂參而歸,更是對沿途的難民置之不理,任由其是餓死於荒野,作爲之惡劣,人品之下,不應該再存在於官場之上。”

“不僅如此,皇上,由於劉鴻訓貪婪成***壑難填,所載之物過多,致使船沉於大海之中,僅此一點,就該革職查辦,流放千里之外,爲朝廷戍邊,方能贖其罪。”

......

眸光閃動,賈亦韜一眼望去,看到一個個官員站了出來,面色雖然依舊保持着平靜,但心裡早已翻起了驚天駭浪,憤怒化作了駭然,震撼非常,不禁想起了朱由檢殘存意識的一再提醒,魏黨不能一抹而盡,只能徐徐圖之。

之所以憤怒,那是因爲百官的素餐尸位,黨爭大過於民生,大過於江山社稷;而駭然,是沒想到魏黨的勢力遠遠超乎他的想象。

賈亦韜儘量的讓自己平靜下來,卻是一陣陣後怕,魏忠賢已經死去四個多月,但殘留的勢力依舊龐大不已,讓人心驚,尤其是錦衣衛中居然還有魏黨的存在。

如果真的使用雷霆手段,將魏黨一下子清除乾淨,賈亦韜不難想象,狗急跳牆之下,那些人肯定會做出瘋狂之事,威脅到自己的小命。

這一瞬間,一些信息如潮水般涌來,充斥在賈亦韜的腦海裡,使得他愈發的清醒,短期之內,必須堅定地執行那個朱由檢的既定方略,採用溫水煮青蛙的方法,一點一點的剪除魏黨。

隨着朱由檢的記憶浮現腦海裡,加上自己的歷史知識,瞭解到的一些信息,賈亦韜的後背已經出了一身的冷汗,同時更加的佩服朱由檢,登基之初,只有十六歲半的少年。

那個時候,朝野遍佈魏黨,即便是現在,朝中的許多大臣也是魏忠賢的朋黨,一個弄不好,操之過急,恐怕魏忠賢還未除掉,卻早已朝野震盪,危及己身。

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就能一點一點的剪除魏忠賢這樣的閹黨勢力,就憑這份心智,這份老辣的手段,可以稱得上是絕頂聰明。

恍惚之間,賈亦韜的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憑着魏忠賢在朝野之上的勢力,保持朝政那麼多年,難道就真得鬥不過崇禎這樣的青瓜蛋子?

呼....

暗暗長呼了一口氣,賈亦韜不再亂想,而是偷眼打量了一下內閣四大輔臣,黃立極、施鳳來、張瑞圖、李國普之流,黃立極雖然辭去了首輔之職,但在魏黨中依舊有很大的威望。

作爲撫國柱石般的存在,四人卻是耷拉着腦袋,眼睛微眯,一副不問世事的樣子,對於朝堂上的爭執,甚霄直上的針鋒相對,不管不問,不發表任何看法,彷彿是置身於事外的旁觀者,一切都與他們無關。

看着一個個內閣之臣,不管是東林黨,還是魏黨一派,全都是在五十歲以上,尤其是施鳳來,更是六十五歲高齡,但這些人卻是面色紅潤,精氣神非常的很好,足可見他們平時很注意保養。

窺一斑而知全貌!

賈亦韜深深地知道,就算是清除了魏黨餘孽,在未來的日子裡,要想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改革,幾乎是難上加難,要想將自己的想法實現,就必須加入新鮮血液,還要是青壯年,才能改變大明王朝的目前處境。

畢竟,眼前的這些人都是既得利益者,或者是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如此年齡,恐怕多是頑固不化之輩,要想讓他們推行改革,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只有引進年輕官員,那些苦寒之士,入朝當官,大明王朝才能煥發新的活力!

此刻,作爲魏黨攻擊的對象,劉鴻訓的處境非常的不妙,幾乎沒有反駁的機會,神色越來越難看。

很顯然,即便魏忠賢死了那麼久,餘威猶在,面對魏黨的咄咄逼人,強勢表現,一些言官低下了頭,一些重臣保持了沉默,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

一時間,大殿裡的氣氛充滿了異樣之感,魏黨佔據了絕對的上風。

這個時候,賈亦韜輕咳了兩聲,剛想要說些什麼,卻被一個憤懣的聲音所打斷。

“污衊...**的污衊...顛倒黑白...爾等是何等居心?”

伴隨着朗朗之聲,工科給事中顏繼祖緩緩走了出來,目光犀利的掃過御史袁弘勳一干人等,無視衆人威脅的目光,上前一步,對着賈亦韜躬施一禮之後,這才緩緩說道:“啓稟皇上,這些人全都是魏黨一系,所講全都是污衊之詞,劉大人絕非是如此之人。”

此言一出,雖不至於平地一聲驚雷,但也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誰也沒有想到,顏繼祖會在這個時候替劉鴻訓說話,賈亦韜更是來了興致,神色明顯好看了不少,魏黨還不是一手遮天。

“喔...顏愛卿,你說這些都是污衊,難道你手中掌握着證據,可以證明禮部尚書劉鴻訓的清白。”

“啓稟皇上,說來慚愧,微臣並沒有確着的證據,可以證明劉大人的清白。”

顏繼祖脫口而出回來這一句,看到那些魏黨官員露出不屑之色,不等對方發難,緊跟着說道:“皇上,據微臣所知,瞭解到的情況,事實卻是恰恰相反,劉大人並沒有貪污之嫌,乘坐的舟船之所以沉沒,乃是劉大人收留的難民過多所致。”

“而且,儘管微臣沒有確着的證據,各位同僚也是一面之詞,沒有鐵證,說明劉大人就是貪官。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微臣請求,着刑部徹查當時的情況,如若劉大人真得有貪污之實,微臣不僅不會幫着辯駁,也要參上一本。”

“朝廷是有法度的,總不能聽信一些官員的一面之詞,沒有確着的證據,就要治堂堂二品大員的罪吧?”

一番話下來,反駁的那些人啞口無言。

這個時候,顏繼祖的氣勢更盛,頗有風蕭蕭的味道,踱步而行,相繼走過那些彈劾劉鴻訓的官員身邊,隨之又拋出了驚人之語。

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佳時機第五百零三章 尷尬局面第五百零五章 人爲刀俎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說不出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四百零零章衝突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五)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六百二十二章 延遲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一百零九章 事無絕對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二百六十六章 簡陋的互市之所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四百五十章 碾壓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一百八十九章 毛文龍不再那麼重要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鍋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二百零三章 恩威並施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五百零八章 “增強皇太極的實力”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張書堂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字之差第一百六十章 變質的沐府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五百九十二章 兩碼事兒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二百四十六章 後續(下)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七)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六甲海峽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十四章 錐刺奸臣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選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五百零二章 尋找多爾袞的蹤跡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揚揚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試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