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

這一天,崇禎正在文華殿處理着奏摺,就在這個時候,隨着一陣極其細微的腳步聲,首輔周道登與兵部尚書霍維華聯袂走了進來,在張彝憲的引領之下。

似乎感受到了兩人的到來,又或者是因爲聽到了那輕微的腳步聲,崇禎隨即放下手中的事務,擡頭望了過去。

“周閣老,霍尚書,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居然讓你們兩位一起到來?”

“皇上,您先看看這個,是東南水師統帥朱一馮和福建巡撫熊文燦聯合上奏的奏摺?”

兩人剛一站定,聽到崇禎的詢問,周道登迴應的同時,從寬大的衣袖裡取出一個摺子,順手遞給了旁邊的張彝憲,而後者連忙接了過去,轉呈給崇禎。

在崇禎展讀奏摺的過程中,周道登與霍維華對視了一眼,默契的微微一點頭,前者更是緩緩開口了。

“皇上,從四月份開始,朝廷先後發動了廣寧之戰和遼東之戰,一舉解決了西南和東北的大患,穩住了局面,穩住了朝廷在雲貴等地和東北的跟腳。”

“可是,經過這兩場戰爭,朝廷所耗費的錢糧,再加上賑災和遷移災民之資,幾乎掏空了國庫,使得朝廷的財政支出遠超於收入,若是再對洋人宣戰,巨大的軍費開支之下,朝廷的財政非得崩潰不可,恐怕難以爲繼。”

“而且,現在這個時候,遼東又在加緊組建民兵,提高百姓的自衛反擊能力,軍隊正在整飭和改革,更新換代新式火器,三眼銃等這種冷熱兵器兩用的武器,處處都要大量的錢財。”

“若是再與洋人開戰,在東南發動一場戰爭,就算朝廷的財政能夠勉強支持,恐怕之前的那些事情都要停下來。”

這個時候,周道登聲情並茂的剛一說完,話音剛落,霍維華上前一步,緊跟着說道:“皇上,陝西也傳來奏報,巡撫孫傳庭和三邊總督洪承疇,也想仿效遼東,成立民兵組織,從而好加固邊防,以及,在山賊土匪的襲擾之下,村民能夠具有一定的自保之力,等待官軍的救援。”

“還有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的,五省總督朱燮元,也想在雲南、貴州、四川、湖廣以及廣西,實行民兵制,如此一來,不僅提高了村民的自衛反擊能力,也能削減朝廷在軍費方面的開支,同時還能爲朝廷培養兵源。”

“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亦或是需要大量的軍隊平叛,這些民兵就能夠徵召入伍,編入軍中,稍加訓練,就能形成戰鬥力,遠勝於從普通百姓中徵調的新兵。”

崇禎早就看完了那本奏摺,正在傾聽着霍維華的敘述,剛開始的時候,還能保持着笑嘻嘻、風輕雲淡的樣子,漸漸地,神色變得凝重起來,有一些複雜。

錢,又是錢的問題。

對於成立民兵之事,不管是來自於陝西的,還是西南的,崇禎早就得到了消息,並且樂見其成,等待着兵部的上報,自己會立即答應。

然而,崇禎此時卻猶豫了。

成立民兵,對洋人宣戰。

這兩件事情,看似毫無關聯,實則卻又是密不可分,有着相當的共同點,那就是需要許多的錢糧,作爲後盾,鼎力支持。

成立民兵,可保一地之安,是對官軍的一種補充,類似於衛所的存在,不同的是,後者更像是民間組織,又有着官方性質,朝廷不用分發餉銀,只需定期進行相應的操練,以及配發一些簡易武器,能夠進行簡單的防守,具備一定的自保能力。

尤其像陝西這樣的邊境重鎮,外有遊牧民族的襲擾,隨時都有可能遭到燒殺搶掠;內有山賊土匪肆虐,即便有官軍在側,進行圍剿,也很難根除匪患,也很難及時救援一些相對偏遠村落或小鎮。

如此一來,民兵就顯得十分必要,村與村之間,一旦形成聯防機制,完全可以抵擋外敵一段時間,等待官軍的救援。

對洋人宣戰,也是勢在必行,乃是海上商道的根本保障,也是他崇禎的海洋戰略的第一步,規劃海上絲綢之路!

若是不能給那些洋人以教訓,讓他們吃虧,見識到大明水師的真正強大所在,在以後的日子裡,恐怕那些洋人的海軍將會更加的肆無忌憚,不將大明放在眼裡,在東南沿海尋釁滋事。

這個時候,霍維華已經停止了彙報,看着崇禎那面露思索之色,帶着猶疑的樣子,不禁心中一動,看向了旁邊的周道登,從對方的眸子中看到了一抹喜色,堅定了幾分心中的猜測,暗道有戲。

“難道,這番的勸說真得起到了作用?皇上不會再發動東南之戰?”

然而,容不得霍維華深想下去,周道登也來不及高興,崇禎的聲音再次響起,話語裡面的內容,猶如給他們潑了一盆冷,徹底打消了這種想法。

“周閣老,霍尚書,朕且問你們,對於洋人宣戰,應該不應該?”

聽到這個詢問,兩人心裡都是咯噔一下,深深地知道,之前的那番說辭全都白費了,沒曾想到,皇上好戰如斯,強勢如斯,霸道如斯,眼睛裡一點都容不得沙子。

“可是,皇上”

周道登並未立即回答,蒼老的面容之上,散發着不甘之色,還想進行最後的爭取,避免這場戰爭,然而,話還未說完,卻被崇禎給打斷了。

“當然,不可否認,一旦對洋人宣戰,勢必消耗大量的錢糧,對朝廷的財政,將會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發動東南之戰,對洋人宣戰,雖然會消耗大量的錢糧,但對朝廷而言,又將帶來怎樣的收益?何況,其中又牽涉着國之尊嚴。”

說到這裡,崇禎話語一頓,神色變得坦然起來,又帶着幾分玩味之意,不等周道登與霍維華做出迴應,進而繼續說道:“開放金門與廈門的海禁,作爲通商的港口,已有數月,僅僅是這兩個地方所帶來的財政收益,收取的稅銀,想必你們應該也知道了吧?”

“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只是從那些洋人身上收取的關稅,以及徵收的商稅,就有三百萬銀兩之多,放在過去,這可是朝廷一年的財政收入。”

“如果不能讓那些洋人老實下來,老老實實地進行經商,肆意地在海上尋釁滋事,挑起戰端,廈門與金門的通商勢必受到影響,自然而然地,各種商稅也會大幅度縮水。”

“那可是數百萬兩稅收銀子啊,若是被洋人破壞了,朝廷的財政收入也將會遭到極大的影響。”

第二百七十六章 敏銳的洞察力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五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展緩慢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九十九章 冷靜....理性....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二百三十六章 貨幣戰爭(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貨幣戰爭(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儀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四百四十章 餿主意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第十九章 鐵公雞岳父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好的感覺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二百九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敏銳的洞察力第四百五十二章 身份敏感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一百三十二章 悽慘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一百四十二章 委以重任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二百三十六章 貨幣戰爭(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三章 免除三餉(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五百一十七章 升的太快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瘋狂了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雙收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四百八十七章 低聲下氣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四十七章 徐光啓獻策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二百六十六章 簡陋的互市之所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二十一章 昭然若揭第六百五十四章 兼而有之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傳統的作戰方式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三)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扶持一個勢力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務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