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徐光啓獻策

“微臣徐光啓,拜見皇上!”

“平身,給徐愛卿賜座!”

很顯然,不管是徐光啓,還是陪同進來的太監,都很意外,沒想到他們心目中的九五之尊會這麼客氣,被賈亦韜的熱情舉動弄得愣了一下,前者轉瞬就反應了過來,再施一禮:“微臣拜謝皇上!”

片刻之後,兩人分君臣落座,那個太監也已經離去,就在徐光啓快被賈亦韜盯得發毛之時,後者終於開口了。

“徐光啓,可知朕爲何將你召回京城,官復原職?”

“微臣不知...”

徐光啓明顯再次失神了一下,回答了一句之後,不禁暗想,這還用問嗎?皇上你之所以大規模的重新啓用一些官員,爲得無非就是制衡魏黨餘孽嗎?我徐光啓當然也不會例外。

融合了崇禎記憶的賈亦韜,雖然不知道徐光啓的心中所想,但也知道朱由檢大規模重新啓用那些官員的意圖,那就是制衡魏黨,使得兩黨實力相當,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

只有如此,崇禎才能做到左右逢源,在一種平衡的狀態之下,更好的駕馭百官,鞏固自己的皇權。

“徐光啓,據朕所知,你精於數學、天文、水利、曆法、火器研發等等,尤其是農學,更是卓有成就,對於西北的連年大旱,你怎麼看?如何才能更好的抗旱救災,救濟災民?”

賈亦韜的突然轉移話題,再次詢問,再次出乎徐光啓的以外,沒想到皇帝會對自己這瞭解,但卻高興不起來,反而使得他心裡生出莫名的忐忑之感,即便是緊張不已,但還是老老實實地回答了問題,不敢有過多的遲疑。

“啓稟皇上,微臣以爲,要想更好的抗旱救災,安撫災民,就不能使用傳統上意義上的賑災方法,不能一有大旱,就單純的派發糧食,而是應該從根本上解決或緩解問題。尤其是陝西連年大旱,一味地只是運送賑災糧,將會拖垮朝廷,而且,收效甚微”

“哦...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賈亦韜來了興致,適時地問了一句。

“啓稟皇上,微臣以爲,要想降低陝西天災的影響,達到真正救災的目的,要想一勞永逸,應該從兩個方面下手,一是興修水利,而是改良農作物,讓百姓多種植一些抗旱性作物,比如番薯、玉米、棉花、南瓜。”

“尤其是番薯,種植起來非常容易,只需要提供一些秧苗,待其長出一定長度的藤蔓,剪裁番薯的部分藤蔓,截成一段一段,插入土壤之中,就能成活,進而大面積的種植,短期之內,可以生產更多的口糧。最爲關鍵的是,番薯極爲耐旱,只需在幼苗期和插秧的時候澆灌,就能成活,還能與適量的玉米、南瓜進行套種。”

“而且,連年旱災之後,有許多的百姓流離失所,不如將其中的一些青壯年組織起來,興修水利,挖河造渠,挖水井,在提供吃食的同時,再予以些許的酬勞。”

“如此一來,就能達到一舉兩得效果,既賑濟了百姓,又能緩解陝西百姓的用水需求。”

“不錯不錯,確實是不二的賑災選擇,可以從根本上緩解陝西旱災的影響。”

賈亦韜聽得頻頻點頭,一副很認可的樣子,讚歎了一句之後,忽然轉而問道:“徐光啓,讓你擔任陝西布政使,專門負責賑災,興修水利,怎麼樣?”

“呃~”

很明顯,這個任命再次出乎徐光啓的意料,條件反射一般的脫口而出:“皇上,此次返回京城,不是要老臣編撰新朝曆書嗎?”

賈亦韜並未迴應對方的反問,而是笑吟吟地說道:“徐光啓,你可要想清楚,一個禮部右侍郎不過是正三品,而陝西布政使卻是從二品,雖然歸總督、巡撫所轄,卻等同於巡撫。”

然而,徐光啓卻是滿臉的無奈之色,一陣苦笑,攤了攤雙手,將自己瘦弱的身體完全暴露在賈亦韜的實現之下,同時徐徐說道:“皇上,您也知道,老臣今年六十有六了,早已是一副殘軀,雖有心治理地方,能夠忍受長途跋涉之苦,卻有心無力於興修水利,奔波在農事上面,微臣怕自己的體力跟不上。”

這一刻,賈亦韜意識到自己過於想當然了,一個六十六歲的老人,身體早就不允許徐光啓四處奔波,在興修水利和推廣耐旱農作物的事情上了。

但是,賈亦韜依舊心有不甘,遲疑了一下,緊接着說道:“嗯...徐光啓,擔任陝西布政使一職,主抓興修水利和抗旱農作物的事情,不一定都要事必躬親,你只需出謀劃策,制定方案,適當地進行監管,至於體力活,完全可以交給手下人去幹嘛。”

“嗯,好吧,皇上,老臣現在不能保證什麼,只能說試試。”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徐光啓知道,自己再也推拖不過去了,答應了之後,似乎想到了什麼,進而又說道:“啓稟皇上,不管是興修水利,還是推廣抗寒性農作物,這些都需要極爲專業的幹才,老臣在這裡有一個請求,希望皇上能夠給予微臣一定的便宜行事,抽調一些這方面的官員之時,也能任免有這方面才能的人才爲官吏。”

“當然可以,隨後朕會給工部和吏部打一聲招呼,讓他們儘量滿足你的要求,不管抽調的官員是誰,都會予以劃撥。”

說到這裡,賈亦韜話語一頓,遲疑了一下,似乎在坐着什麼心裡爭鬥,最終還是繼續說道:“至於任免地方官之事,此乃皇權和吏部權力的象徵,肯定不能給你。”

聞聽此言,剛剛升騰起的高興被壓了下去,徐光啓不免有一些失望,剛想要說些什麼,再爭取一下,而賈亦韜接下來之言,再次燃起了希望。

“至於幹吏,你可以便宜任免,如果他們乾的不錯,出了政績,你可以向朕和吏部推薦,只要沒有問題,最後也會委以重任,主政一方。”

“謝主隆恩,老臣定當不辜負聖恩,完成皇上的重託!”

這個時候,賈亦韜高興地跟一朵花似的,笑得很是燦爛,同時也在心想,崇禎皇帝真夠愚蠢的,真的是暴殄天物,像徐光啓這些大才之人,居然放到禮部,編撰什麼曆書?

如果讓他掌管戶部或者工部,專事民生,一定可以緩解小冰河時期所帶來的各種天災。

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二百六十六章 簡陋的互市之所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六)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五百六十八章 聚變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揚揚第四百三十六章 黃粱一夢第一百六十章 變質的沐府第八十章 化名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六百零一章 災難財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貞營第五百九十五章 莫大殊榮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綁票打劫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四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五百七十九章 貿易的條件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五百五十四章 隱元隆琦禪師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能屈能伸”的海上馬車伕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五)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四十七章 徐光啓獻策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況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軍事演練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況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貞營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鍋第九十二章 宋獻策的謀士氣度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五百二十一章 鬱悶的漢斯·普特曼斯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四百四十三章 紐帶第四百四十章 餿主意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四百八十三章 扶持一個勢力第二百九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增一減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五百九十章 天花猛如虎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三十七章 平衡...穩定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一百零九章 事無絕對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五十九章 楊景辰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