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

腦海裡閃過這些念頭之後,崇禎的神色變得鄭重了許多,心中又有了一個新的決定,不僅要增加官員進入內閣的名額,還要優化處理天下事物的程序,以及來自於各州府的奏摺的處理效率。

這個時候,崇禎的心中一動,在這大明王朝,在這個時候,也想效仿後世的一個舉措,也弄出一個類似於紅頭文件的存在,並且附上相應的規定,每下發一個行文,亦或是由朝廷出示的公告,只要是來自於中央的,都要在標題上加上聖上或者皇上二字,以加強皇帝在百姓中的威望和地位。

簡而言之,就算是明知,一些政策並非出自皇帝所想,但也是沐浴在龍恩浩蕩之下產生的,以此強調皇帝的隆恩。

漸漸地,崇禎越想越興奮,越想越激動,腦海裡更是浮現出那麼一幅畫面,未來的大明王朝,自己,甚至是後世的繼任帝王,完全可以當一個甩手掌櫃,只要緊握軍權,有着決定誰是內閣首輔,作爲自己的副手,即可。

畢竟,手握軍權,可以鎮壓任何敢反對自己之人,而有着決定內閣首輔的權力,在行政方面,就佔據着絕對的主動權,可以隨時進行干涉。

如此一來,皇帝就可以從沉重而繁雜的政務中解脫出來,遊歷於天下,巡視官員的政績如何,工作有無疏漏之處,變得更加輕鬆起來。

這樣當皇帝,纔是快哉~美哉,令人羨慕!

“崇禎”,不僅是大明的當今皇帝,他還有着另外一層身份,最起碼在靈魂印記上面,還是一名歷史學家,自然也就有着歷史學家的一些習性和通病,那就是喜歡鑽研和總結歷史,深思一些歷史事件,從而演變爲個人的某種經驗和思考。

文官集團的勢大,甚至於威脅到皇權,危害到百姓的利益,並不是一個偶然事件,而是一種必然,而是經過千百年的醞釀和積累造成的。

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學而優則仕......

一個又一個的詞語,鮮活地從崇禎的記憶力蹦出,浮現在腦海裡,從而引起了相應的深思。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之中,由一開始的百家爭鳴,各個階層沒有優劣之分,處於一種相對平等的地位,再到如今的一家獨秀,所謂的一家獨秀,不僅僅是指儒家的霸主地位,還是泛指文人在社會的無上地位,極爲受天下人的追捧。

學而優則仕,就是一個最有力的證明!

所謂物極必反,讀書人的地位過高,確切來講,儒家的地位過高,反而阻礙了社會的進步,遏制了科學、農業、商業等各行各業,被文人墨客稱之爲旁門左道的發展。

而明末時期的黨爭風氣日益嚴重,非常的激烈,幾乎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置國家存亡和民族大義而不顧的地步,文人集團的勢力越來越強,產生了極爲惡劣的影響,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

簡而言之,已經沒有其他行業威脅到了儒家的霸主地位,這就造成了他的驕縱狂傲,目空一切,最後演變成內鬥,由一開始的輔佐君王,最後演變成君王聽自己的。

因此,在崇禎的心裡,他認爲,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朝堂上的黨爭,要想從根本上遏制文官集團的勢力過於強大,將其適當性的削弱,就必須提高其他各行各業的社會地位,與文人等齊,不再有三教九流之分,都是平等的。

唯有如此,才能從源頭上解決文人集團的問題,而這,就要先從朝堂上做起,從而帶動天下的風氣。。

百花爭鳴的景象雖然美麗,但是,一旦百花醞釀出了一枝獨秀,也就意味着,敗落的開始,繁華的不再,漸漸走向一種極端,直至跌落深淵。

不管是皇室,還是文官集團,雖然一直都在強調農業治國,強調農業的重要性,但自古至今,老百姓的地位並未改變多少,更是鮮有以農業能夠過上富足的生活,自然而然地,也就不可能和文官集團叫板,相互制衡。

縱觀後世的發展,經濟騰飛之時,無論是哪個國家,只要是公認的強國,勢必是百業繁盛,欣欣向榮的景象,而非是哪一個行業一枝獨秀,佔據主導地位?

一枝獨秀雖美,但也需要土壤、空氣、陽光和雨水等等。

因此,士農工商,三教九流,除了士紳階層和儒家,崇禎想到了農工商和三教中的道教和佛教,以及中九流、下九流和五行八作。

唯有提升這些階層的社會地位,纔能有效地制衡文官集團,避免以後再形成“一枝獨秀”的場面,形成一種良性地競爭機制,從而互相促進,一同發展。

百家爭鳴,而非是一枝獨秀,纔是一個正常而健康的國家應有表現,纔是走向強國的必然條件。

當然,崇禎的心裡此刻也很明白,現在還不能操之過急,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只能一個一個的提升某個行業的地位,而目前爲止,首當其衝的行業,也是無可爭議的一個,那就是醫學。

大夫和郎中雖然受世人尊重,神醫雖然爲世人所敬仰,但他們的地位並不高,在野,屬於三教九流中的中九流;在朝,即便是太醫院的院使,也是御醫中的最高職位,也不過是正五品,僅就品階而言,也就相當於一府的同知,也就是知府的副手。

僅此一點,足可見一斑,醫學有多麼的不受重視。

這也是一種悲哀,人生病,找大夫,看似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如此懸壺濟世的舉動,卻未換來相應的社會地位,有時候,還會受世人的鄙夷,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不過,就在這時,崇禎的心中一動,計上心來,現在正好有一個契機,提高醫者的社會地位,最起碼是在朝廷上的社會地位,吳有性研製出了治療瘟疫的一個藥方,達原飲,更是總結出避免瘟疫的許多經驗,以及相應的防範手段。

僅就這一項成就,崇禎就有理由,可以名正言順地提拔吳有性,並趁機提高醫學的地位,上升到和儒家同等高度,即便在社會之中,還不能獲得同等高度的認可。

但是,在朝廷上的同等地位,最起碼是官階上,就是一種大膽地嘗試,就是一種大的進步,也是崇禎的一種成功。

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威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六百五十六章 試運營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七)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六百零二章 啓動後手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威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展緩慢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請第五百七十八章 密碼和密碼本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五百九十二章 兩碼事兒第一百四十二章 委以重任第四百零五章 東南沿海商道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三十一章 勢大第五百零一章 亦師亦徒第四百零二章 觸目驚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五百零一章 亦師亦徒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九十章 三卦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來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四十七章 徐光啓獻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委以重任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二百三十八章 貨幣戰爭(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第五百五十四章 隱元隆琦禪師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扶持一個勢力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摻沙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五)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郭懷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三百六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軍事演練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六十四章 被束縛的兩大特務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