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

寒冬臘月,距離農曆新年也就只有一月有餘,所有人都在爲即將到來的新年而準備之時,京城的百姓幾乎都沉浸在這種喜悅的氛圍之中時,覺得日子會越來越好,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京城的權貴圈卻是截然相反,是另一種景象。

豪門富家子弟,經過皇上一連串的有意打壓和懲治之後,高壓態勢之下,已經是極大的收斂,最起碼是這京城之內,他們再也不敢尋隙滋事,騷擾老百姓。

那些豪門富家子弟,他們或許不懼怕順天府衙門,甚至是刑部、大理寺之類的衙門,但錦衣衛和東廠的赫赫兇名,絕對是讓人望而生畏,令他們所膽寒的存在。

尤其是其中的不少人,曾經被弄到過兩者的大牢之中,看到那猶如地獄般的對待犯人景象,更加的畏懼三分,早就在心裡留下了陰影。

畢竟,錦衣衛和東廠乃是兩個特殊的存在,不管你是朝中重臣,還是皇親貴胄,都對其無可奈何,更無法插手什麼,說不上話。

就算是想走動走動,也是沒有門路,若是陷入其中,只能聽天由命,看個人運氣。

即便是每個人都知道,皇上之前的種種針對施爲,近乎於chì luǒ裸的敲詐勒索,只是爲了錢財,但他們還是受到了皮肉之苦,以及精神折磨。

因此,就算心裡清楚,崇禎不會要他們的性命,但還是害怕的要死,至今也不敢有觸碰《大明律》之舉,人人都是猶如驚弓之鳥。

然而,真正讓京城中以及周遭百姓高興的是,覺得日子越來越好,不是那些權貴子弟的收斂,變得越來老實起來,而是他們獲得了實惠,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因此,此刻的他們,即便崇禎沒有收復遼東的成績,即便沒有一連串針對侯門貴族子弟的敲打,老百姓也是感激涕零,對他充滿了感激,發自內心的忠誠。

原因很簡單,他們分得了可以賴以生存的田地,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田產,只要不是懶人,只要辛勤耕作,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而這,纔是真正讓他們高興之所在。

有人歡喜就會有人憂~

相比於老百姓的高興與喜悅,在如此歡快的氛圍之中,官場上卻是瀰漫着一種異樣的氣息,不少官員都嗅到了絲絲危險,尤其是隨着一些小道消息的傳出,不少的官員都變得緊張了起來。

“嘿~聽說了沒有?朝廷準備撤銷南京的中央機構,所有的官員都另做安排?”

“不可能吧~?兩京制,那可是存在了兩百多年,怎麼可能說取消就取消了?何況,如果撤銷南京的那個中央機構,還有那麼多的官員呢,他們又怎麼安排?”

“是啊~撤銷南京的那個中央機構,倒也沒什麼,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皇上的一道旨意就行,最爲關鍵,也是最爲麻煩的是,那些官員該如何安置?”

“中等偏下的官員,倒還好辦,但像南京的那些尚書、侍郎的官員,他們可沒有犯錯,總不能將其安排到低階位置吧?”

......

當各種謠言滿天飛、滿城風雨之時,而在此刻,紫禁城最不顯眼、也是權力最爲密集的紅色小房子之中,也就是大明的內閣辦公所在地。

作爲內閣之中的四人,周道登、來道宗、楊景辰和劉鴻訓濟濟一堂,而周道登卻是端坐於上方,泰然自若的正在處理着政務,就好像沒有察覺到站在對面的三人,一副專心工作的樣子,神情是那麼認真而平靜。

屋子裡很安靜,安靜的近乎於詭異。

“周閣老,外面的那些傳言到底是真是假?”

最終,還是來道宗最先按耐不住心中的那股濃濃的好奇與疑惑之意,語重心長地開口了,看到周道登擡頭望來,似乎是覺得自己的表達過於模糊,太過於籠統,進而又補充道:“閣老,皇上真得準備裁撤南京的六部與五軍都督府等衙門嗎?”

周道登並未立即回答,而是緩緩放下了手中的摺子,也將毛筆放在了一旁,神情依舊平靜,面對三人灼灼的目光,以及來道宗的一再詢問,卻是不答反問道:“三位大人,你們覺得那些傳言的可信度有幾成?而且,朝廷有裁撤南京中央機構的必要嗎?”

“周——閣——老——”

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來道宗的性子有一些着急,出口吐出三個字的剎那,似乎是想到了什麼,卻是變爲吭吭哧哧地吐出三個字,尾音拉得很長,後面的話語也是隨之戛然而止。

周道登的第一個反問稀鬆平常,甚至讓三人有一些爲之氣惱,臉上更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不滿之意,但聽到最後一個反問之語,他們的表情頓時就僵住了,都在品味這句話所暗含的意思,嘴裡更是緩緩複述,唸唸有詞般的吐出四個字,一字一頓,有一些失神。

有——必——要——嗎?

毫無疑問,不管那些傳言,或者說是謠言,是真是假,皇上是否真得準備裁撤南京的中央機構,周道登的最後一句反問,正好提醒了他們,有必要嗎?

也就是說,是否具備那樣做的需要?

在這一刻,來道宗、楊景辰和劉鴻訓相繼陷入深思之中,思緒紛飛了起來,腦海裡更是浮現出了崇禎這兩年多一點的所作所爲,脾性表現,性格類型,以及行事風格等等

務實,愛財,無下限,雄才偉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漸漸地,三人的心裡矛盾了起來,實在是,他們對崇禎的印象太多了,有褒有貶,又愛又恨,有敬佩有畏懼,等等,卻又無法做出一個概括性的總結,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務實、愛財和用rén dà膽,真真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可以說,在他們的心中,崇禎的務實與愛財,那是出了名的不擇手段,一點都不在意什麼帝王風度之類的,只要能弄到錢,就可以變相地“bǎng jià”權貴與皇室宗親,勒索錢財。

毫無疑問,皇上登基之初,改元之後,大明之所以能夠暫渡財政危機,一小部分是查抄魏黨的家產,主要還是歸功於皇上的“敲詐勒索”。

否則的話,朝野上下,早就被國庫空虛搞得焦頭爛額,不得不向百姓徵加賦加稅,從而緩解朝廷的財政緊張。

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二百零二章 驟然緊張了起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增一減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三百一十四章 輿論的可怕之處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優勢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第七十二章 西南風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第三十章 洛養性的小心思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六百三十九章 形同第八部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九十九章 冷靜....理性....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七十三章 無人敢惹的福王府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九十二章 宋獻策的謀士氣度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四百零九章 明君聖主的相似點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十三章 微服出宮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第一百四十一章 尖銳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個精明的商人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億”和“兆”第四百六十章 朱舜水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將功補過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二百九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三百零章 另一層打算第五百零五章 人爲刀俎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學典禮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