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六甲海峽

如今看來,顯然,不管是日本,還是大明,都識破了這一點,傳教士的另一個“重任”,另一個企圖,並採取了相應的應對之策,這些國家並不是沒有一定的準備,早就有了防範之心。

漢斯·普特曼斯懷揣着紛雜的心思,剛剛走出大廳,彼得·奴易茲就從旁邊的屋子裡走了出來,順着洪先春與鄭芝龍的目光,也看向了漢斯·普特曼斯離去的方向。

“兩位將軍,在我看來,貴國不應該安於現狀,應該圖謀下一步的發展,應該志在南洋,一舉控制住馬六甲海峽,放眼於全世界,開疆拓土,而不是侷限在東方。”

“只要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就等於遏制住了東西方的海上來往的要道,等於遏制住了海上商道的咽喉,單單是每年收取的過路費,就是一筆驚人的財富。”

“之前,由於種種的原因,亞洲國家多實行海禁之策,貿易往來太少,但隨着貴國開放海禁,可以直接購買到更多的中國奢侈品,西方國家的那些商人一定會蜂擁而至,越來越多。”

“到時候,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明顯,誰控制了他,就等於擁有了東西方貿易的話語權,佔據了諸多主動。”

......

彼得·奴易茲已經回過頭來,在洪先春與鄭芝龍的注視之下,尤其是在鄭芝龍那飽含某種意味的目光,沒有一點的怯場,侃侃而談之間,顯得是那麼的情真意切,都是在爲大明好,都是從大明的角度出發。

洪先春的眉頭微蹙,雖然明白了彼得·奴易茲的意思,就是在強調馬六甲海軍的重要性,但對馬六甲的具tǐ wèi置,有如何的戰略性,腦海裡卻是一片空白,只能看向了鄭芝龍,報以詢問的目光。

“將軍,是這樣的,所謂的馬六甲海峽,就是在南洋,也就是在南海的西側,是通往印度洋的必經狹長海道,也是洋人到東南沿海的必經之路,也是朝廷稱之爲的爪哇島。”

“因此,一旦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就等於控制了西方與東方貿易的咽喉,具體的位置,也就是在蘇丹王國的西面,緊鄰的海域。”

“喔~原來是這樣啊。”

洪先春迴應了一句的同時,也在輕輕點頭,露出一副若有所悟的樣子,更是問道:“那,鄭將軍,以你之見,朝廷有控制馬六甲海峽的必要嗎?”

顯然,問出這句話之時,洪先春那副冷淡的態度,他對所謂的馬六甲海峽並不感興趣,之所以開口詢問,更像是一種出於禮貌的寒暄,一種客套。

然而,鄭芝龍並未當作如此,回答的很是認真。

“將軍,在末將看開,從皇上在東南沿海的佈局來看,尤其是,極爲重視東南水師的建設,總是提起南洋的海上商道,朝廷還是有這個必要的,應該儘可能地控制住馬六甲海峽這個狹長的商道。”

霎時間,鄭芝龍一張口,提起崇禎的那一刻,洪先春就是精神一振,不得不認真地對待這件事情,擺出一副傾聽之狀,等待着鄭芝龍的後面之語。

“而且,從皇上鼓勵商業來看,皇上是想讓大明的水師走出去,面向世界,不僅僅是到南海,還要到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時兼顧隸屬於大明的商人利益。”

“還有最爲關鍵的一點,東南沿海的海盜,看似是閩南的流民在海上興風作浪,肆意掠奪,卻還有一個根源,其中有不少的海盜,就是來自於南洋,並有南洋各個島國在背後支持,暗中操縱着這一切。”

“同時,如果能夠控制住馬六甲海峽,就能更加及時得偵察到洋人的動向,有多少水師進入南海,預估會有多少兵力進犯東南沿海。”

整個過程中,在洪先春的授意下,他的那名隨從也在將兩者的談話內容,翻譯給彼得·奴易茲聽。

就在這時,聽到鄭芝龍說到軍事,彼得·奴易茲迫不及待地發言起來,一副表忠心的樣子。

“兩位將軍,你們可能還不太瞭解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它的長度雖然足足有九百多公里,但它的寬度卻是大小不一,最窄的地方,海面寬度只有十里左右,而這個位置,就是在一個叫‘波德申’海港附近。”

“如果能夠控制住這片最窄海域,在兩側的沿岸架有炮臺,就等於佔據了有利地形,就等於佔據了制高點,要是沒有朝廷的允許,西方國家的海軍艦隊,根本就不敢通航而過。”

相比於彼得·奴易茲的言辭鑿鑿,說到動情之處,顯得很是激動,在洪先春聽得很是入神之時,鄭芝龍卻是出奇的冷靜,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意味深長的笑意。

等到彼得·奴易茲帶着幾分賣弄的說完之後,鄭芝龍不急不緩地再次開口,使得氣氛爲之一滯,變得有一些生硬了起來,使得彼得·奴易茲的神情有一些不自然,略微有一些尷尬。

“彼得先生,據我所知,你們荷蘭人在東方的立足點巴達維亞城,就是在爪哇的西北面,就在馬六甲海峽附近,如果大明要控制馬六甲海峽的話,勢必會與荷蘭的海軍發生衝突。”

“而且,荷蘭人建立巴達維亞城,作爲東印度公司在東方商業殖民帝國的總部,細細算來,直到如今,也不過十餘年,再加上遠渡重洋,荷蘭的人口本就少,恐怕荷蘭東印度公司在爪哇的根基並不穩吧?”

“何況,我也去過南洋,對於爪哇的情況也有所瞭解,先不說蘇丹等國的威脅,單單是爪哇島上的土著部落,對於荷蘭人就有着極大的牴觸情緒,巴不得荷蘭人被趕走。”

“一旦大明攻打的話,從外部施加壓力,恐怕荷蘭人在爪哇島上的所有努力,都將會付諸於流水吧?十多年辛苦建立的根基,不惜從印度拉運石料,建造巴達維亞城,恐怕也會轟然倒塌吧?”

漸漸地,彼得·奴易茲的神色終於有一些不自然了起來,一副悻悻然的樣子,顯得好不尷尬,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畢竟,他的身份太過於敏感。

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四百四十八章 摘出去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十七章 兩成佣金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二)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四百零二章 觸目驚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八十一章 新的政策第一百一十章 醞釀陰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攏人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五百零二章 尋找多爾袞的蹤跡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六)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沒有一點負罪感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九)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隱元隆琦禪師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五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七十八章 憤怒的諸將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九)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一)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轉移注意力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攏人心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展緩慢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