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

這種牴觸情緒,不僅僅是因爲,洋人禍亂於東南沿海,時常會搶掠沿海的百姓,還有就是他們的膚色等身體特徵,都是與漢人那麼的迥然而異,有着很大的區別,在人羣之中,顯得是那麼的另類,是那麼的刺目,就像書上所講的妖怪。

黃頭髮藍眼睛,白頭髮褐眼睛,眼窩深陷,黃髮捲曲......

很快,就有人反應了過來,意識到崇禎的過於平靜,儘管是一副笑呵呵、虛心接受的樣子,但還是平靜的有一些出奇,一點都不符合他的風格,平常做派。

漸漸地,衆人相繼安靜了下來,不再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再一想到崇禎的往日風格,強勢居多,即便是不強勢,但也是綿裡藏針,就不禁心虛了起來。

“各位愛卿,你們都是學識淵博之人,想必也知道這句老話,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朕非常認同這句話。”

“皇上所言甚是!”

“皇上英明!”

沒有反應,纔是最大的反應,崇禎這麼平靜,古無波瀾,反而讓衆人的心裡就是一緊,愈發的不安起來。

咬人的狗不叫,叫狗不咬人,雖然用這句話去形容崇禎不合適,但凡是有這種念頭,都會被砍頭,但將近兩年的相處,對於崇禎的認識,就是讓衆人有了這種感覺。

如果說,皇上的反應激烈,表現的脾氣暴躁,易怒,反而就安全,否則的話,可就危險了。

因此,想到這些的衆人,此刻如坐鍼氈一般,心裡愈發的不安,自然而然地,態度也隨之軟了下來,不再那麼的堅持。

就好像沒有聽到這稀稀落落的附和之言,崇禎的目光依舊在緩緩轉移,逡巡不定,依舊在邁步而行,來來回回地踱着步,自顧自地繼續說了下去,語氣漸漸變得慷慨激昂起來。

“每每到皇家軍事學院視察之時,不時地給學員上課,朕都會強調一個軍事觀點,也是朕一直信奉的原則,最好的防守,莫過於進攻,只有打敗了敵人,打痛了敵人,使其得到了極爲深刻而慘痛的教訓,樹立威勢,才能一勞永逸,使得對方不敢再進犯......”

這纔是皇上的真性情,別看年齡不大,但爲人卻是極爲強勢,作風頗爲強硬,多以主動出擊,卻不喜被動地防守,皇上更是在人前揚言,這是懦弱與愚蠢的表現。

恍惚間,衆人更多的還是頓悟,明白了崇禎的意思,更是聽出了他的堅定態度,不管反對的聲音有多麼的強烈,阻力有多麼的大,解除福建道的海禁,將其打造爲對外貿易的地區,都將會貫徹執行下去。

這是皇上的決心,不容更改!

這個時候,容不得他們繼續深想下去,崇禎的話風再次一轉,聲音卻是極爲平靜地說道:“至於你們所擔心的問題,海盜與山賊勾結在一起,興風作浪,趁勢做大,死灰復燃,那就更簡單了,太過於杞人憂天了。”

“不可否認,海盜與山賊之中,不乏野心家,不安於現狀,不想在家務農,一心只想着攪風攪雨,想要不勞而獲,謀奪他人錢財。”

“但是,朕更相信,不管是海上的海盜,還是盤踞于山林的山賊,其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是農民出身,迫於生計,無法生活下去,纔會走上歧路,他們還有着一顆善念之心,並不想危險度日,過着有今天沒明天的生活。”

“如果給他們一個機會,能夠太太平平的生活,能夠衣食無憂,他們絕不會再願意當什麼山賊或海盜,幹那些打家劫舍的勾當,過着整天提心吊膽的日子。”

“而且,事實也證明如此,福建的海盜與山賊,之所以那麼迅速而有效地得以圍剿,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於,強勢圍剿的同時,又有招撫之策,能夠讓那些改過自新的百姓有一個營生,可以生活下去,最起碼不會餓肚子。”

......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官員陷入深思之中,回味着崇禎的這番話,而其中的一句話,更是使得他們的心神震動,有着極大的心靈觸動,對於崇禎的敬佩之心,愈發的濃郁。

決定亂民的多少,不是在於那些妖言惑衆之人,而是取決於朝廷,取決於皇上。

妖言惑衆,或是可以矇蔽人們的心神,但也只是一時的,不可能長久,百姓也有着是非觀念,也有着一顆公平之心,能夠看出誰對他們好,誰是在利用他們?

更是明白一點,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家不在,他們老百姓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因此,要不是被逼到那一步,哪怕是隻有一口吃的,日子還能過下去,莫說是zào fǎn,就是上山當土匪,落草爲寇,又有幾個人會做出這等抄家滅族、掉腦袋的事情?

顯然,崇禎的這句話最爲有力,所舉出的例子,更是堵住了他們的嘴,尤其是之前的那番軍事理論,更是說的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而此刻,相比於嘴上的洋洋灑灑,崇禎的心裡想得卻是另一點,解除海禁,勢在必行,誰也無法阻止自己的決心,以及將福建作爲對外貿易的種種好處。

毫無疑問,隨着蒸汽機的研製而出,得到了極大的改進,大明勢必會領導整個工業革命,然而,在工業革命開始之前,還會有着相當一定的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立馬就能給大明帶來巨大的實惠。

小冰河時期的到來,進入中後期,天災高發期,而這,就需要他崇禎,就需要大明,早做準備,未雨綢繆,儘可能地儲藏糧食,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充盈國庫。

一旦福建的海禁解除,那裡將會成爲大明的經濟龍頭,由於他的特殊地理位置,可以將大明的許多手工業商品出口到海外,增加稅收的同時,也提供了許多的就業機會。

因此,即便天災十分嚴重,部分地區無法耕種,卻可以出賣他們的勞力,賺取工資,一樣可以衣食無憂,生活下去。

作爲一個歷史學家,崇禎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明末時期的農民起義,之所以愈演愈烈,難以壓制,雖有土地兼併、貪官污吏、社會弊病等種種因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五十八章 不該啊第一百八十五章 熱門人選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九)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四百五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八十章 化名第四百七十章 島上局勢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五百七十九章 貿易的條件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三十章 洛養性的小心思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九)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零七章 遐想滿天飛(上)(四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七十三章 無人敢惹的福王府第五百五十六章 宴請名單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賜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簡陋的互市之所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綁票打劫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十三章 微服出宮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四百二十九章 欣欣向榮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軍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七)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錢堆起來的戰鬥力第四百八十章 真正的漁翁得利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五百零七章 林丹汗的變化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選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來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二百七十章 學員的優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二百三十七章 貨幣戰爭(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七)第一百六十章 變質的沐府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軍第六百五十四章 兼而有之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八)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五十八章 不該啊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五)第九十三章 東南捷報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