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因勢利導

晚飯時,心情舒暢的朱道臨把成功造出水泥的喜訊告訴家人,與妻妾們連碰三杯以示慶祝,酒杯還沒放下,大總管趙訓庭和商貿大總管馮升泰前來求見。

朱道臨熱情地把兩人請到飯桌旁坐下,親自爲兩位勞苦功高的得力助手斟酒。

趙訓庭擡手拒絕朱道臨乾杯的邀請,滿臉擔憂地通報剛接到的消息:“三天前,黃河孟津段決堤,一夜之間淹沒四個府數十個縣,數以百萬的難民正在南逃。”

“聽說豫南、豫中成千上萬災民走投無路之下造反了,具體消息還不清楚,上百萬災民南下是肯定的!”

“大人,去年涌到金陵的數萬流民都是大人和紫陽觀賑濟的,裡面大半人是豫南、淮北人,春節後他們回去之前,大人還送給他們糧食、種子和食鹽,他們回去定然到處宣揚大人和紫陽觀的恩德,這回災民再度南下……”

即將到來的巨大危機令趙訓庭不忍再說,馮升泰無可奈何地說出自己的見解:“我們接到消息的時候,江南官紳和富商們肯定也知道了,在下敢斷言,明天開始,金陵城乃至整個江南地區的糧價就會猛漲,還不會敞開賣,其他物資的價格很快也會跟着漲。”

“如果大人還想大量購買糧食以備賑濟災民,恐怕沒人會爽快地賣給大人,包括最大的糧商嚴家在內。”

尚未用飯的朱道臨再也沒有半點兒胃口:“就算淮北和江北各地官員貪婪成性,膽大包天,他們的官倉總會剩下點兒糧食吧?”

“想都別想!大人你高看大明官員的操守了……在下之所以毫不猶豫離開官場出來追隨大人,就是不願再忍受大明官場的齷齪與無恥!”趙訓庭滿腔悲憤,卻又無可奈何。

朱道臨考慮片刻:“算了,先吃飯!吃不下也要吃。吃完一起去後書房找葉師父,把四大工坊總管都叫來一起商討,今晚必須拿出應對辦法,明天開始着手準備,定要確保各大工坊不受影響,決不能等災民到來之後才手忙腳亂想辦法。”

馮升泰建議道:“能不能請水師和沿江各衛所。把災民盡數擋在北岸?”

趙訓庭嚇了一大跳:“千萬別幹這事,千古罵名誰能承擔?”

朱道臨微微點頭:“不知道當今皇上會如何處理這事兒……唉,真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啊!先吃飯吧,我叫人通知各大總管,吃完飯一起到後書房慢慢商議,總會有辦法的。”

趙訓庭和馮升泰先後捧起飯碗默默吃起來,朱道臨酒也不喝了,匆匆扒下一碗米飯,喝了一碗下人們特地爲他做的野菜湯。擡起頭看到值守的親衛小跑進來,立即意識到有人找上門了。

“稟報大人,吳公公派人急報,他和魏國公、戶部尚書鄭大人、新任兵部尚書馮大人已經過了金川橋,請大人做好迎客準備。”

年輕的親衛和訓練時一樣大聲稟報,聲音洪亮震得屋裡嗡嗡作響,遠在後廳裡用飯的小影和徐拂等人也被震出來了,七嘴八舌吩咐下人們快快準備。一羣花枝招展的美人向趙訓庭和馮升泰施一禮,自覺地返回裡屋避嫌。

馮升泰飛快扒下最後兩口飯。撿起面前的餐巾擦擦嘴,非常好奇地詢問朱道臨:“戶部尚書鄭大人可是我們的生冤家死對頭啊,換誰來在下都能理解,偏偏他是最不該來的……會不會是借黃河決堤、災民南下之機向大人施壓啊?”

趙訓庭哼了一聲,放下飯碗用力嚥下最後一口飯:“鄭三俊絕不敢向大人施壓,他是來求援的。定是江北各府縣的糧倉被官場碩鼠們搬空了,擔心賑災不力引發當今皇上震怒,派出欽差嚴查各地糧倉然後頭顱滾滾,否則以他素來高高在上的做派,以及東林魁首儒林領袖的崇高地位。怎麼可能不顧面子不請自來?”

“倒是新任兵部尚書馮元飈的到來令人意外……此人在東林黨內地位不高,性格溫和,頗有人緣,出仕開始爲廣東揭陽縣令,後升授戶部給事中、禮部右給事中、太常少卿、南京太僕卿、通政使、兵部右侍郎,直到上月因震動江南的刺殺案和官場貪腐窩案而受益,被當今皇上欽點爲南京兵部尚書。”

“我在他手下待過兩年,一直看不透這個人,大人要小心應付爲是。”

朱道臨虛心接受意見,請兩位得力助手一起到門口說話,讓出地方便於下人們收拾佈置。

來到門口臺階上站住後,朱道臨詢問趙訓庭:“我想在棲霞山東面的龍潭,建一座大型冶煉廠和兩座水泥廠,你覺得如何?”

趙訓庭馬上盤算起來,很快同意朱道臨的意見:“龍潭是個建工廠的好地方,若能把冶煉廠搬到那裡,立刻就能解決目前地盤狹窄、無法增加煉爐擴大產量的難題,而龍潭水源充足,還有個小碼頭,能承接從江北各地和上游淮南運來的鐵礦石。”

“龍潭沿江十里大多是荒蕪山地和凹凸不平的亂石灘,山地樹林屬於上元縣衙所有,購買土地花不了多少銀子,距離上元港也不遠,只是初期投入非常巨大。”

“兩百萬兩銀子夠嗎?”朱道臨笑問。

趙訓庭立刻笑起來:“哪裡用得着這麼多?80萬兩足夠了,有80萬兩銀子的投入,就能輕鬆建成年產20,000噸生鐵和5,000噸鋼材的超大型冶煉廠。”

朱道臨搖搖頭:“太少,我的目標是五年之內,達到年產10萬噸生鐵和5萬噸鋼材的能力,還要建一座能生產特種鋼的冶煉廠。”

“再就是龍潭東南面全是石灰岩大山,大小兩條河流環繞山間,建兩座年產20萬噸的水泥廠不會太難……只要把如今的龍潭小碼頭擴建成大碼頭,就能讓長江兩岸和上游地區的煤鐵原料集中過去。”

“如果這樣,投資就不止80萬兩銀子了。”趙訓庭和馮升泰開始算賬。

朱道臨擺擺手:“此事先放一放,等會兒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來了再說,只要他們把龍潭那片地盤賣給我,我願意幫他們這個忙,否則老子就讓阮先生的《江南時報》揭開江北官場的齷齪事,然後讓東廠探子把幾張報紙送到皇上的御書房裡!”

第121章 鐵器作坊的產出第144章 全面交鋒第3章 情義深重第149章 依依不捨第291章 流言四起第202章 鐵腕治軍第282章 風塵僕僕第448章 觸動了誰的利益第27章 開啓新局面第388章 南下北上第434章 大張旗鼓第93章 蓄謀造勢第333章 一切好商量第224章 無法拒絕的請求第355章 付出第280章 大明帝國疆域第334章 妥協的藝術第453章 打他個半殘廢第325章 龍潭軍第267章 恐慌與崩潰第324章 總督衙門第13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1章 我要當地主第31章 發動羣衆管羣衆第272章 職責第47章 柳如是第7章 獨闢蹊徑覓財路第150章 皇帝的無奈第468章 悄然改變的局勢第464章 揚帆北上第69章 三年之約第16章 循序漸進第17章 誠信乃立業之本第244章 逐一解決第422章 一波又起第465章 初到寶山第322章 戰爭與商人第136章 接踵而至的打擊第322章 戰爭與商人第246章 災民滾滾第157章 乾坤大挪移第81章 遇襲第349章 格殺勿論第318章 過把癮第143章 凱旋而歸第107章 打出門去!第446章 審時度勢第147章 謠言四起第226章 報廢集裝箱第289章 教訓第67章 彙報成績第238章 木蘭兒女的分配問題第511章 摧枯拉朽第304章 定策?第124章 樂在其中第295章 瀛洲的由來第167章 帶兵第329章 抱團取暖第2章 荒野奇遇第335章 秘密武器第111章 事情鬧大了第489章 皇帝的心思第95章 轟動第199章 定策第6章 意外的請求第198章 士爲知己第253章 月亮山第97章 趁熱打鐵第400章 掌控第465章 初到寶山第19章 入股寶悅軒第483章 宏偉藍圖第417章 艱鉅的任務第34章 欲速則不達第383章 背叛的代價第225章 緣分第500章 苦果第35章 牽掛第230章 誰是冤大頭第147章 謠言四起第402章 日新月異第315章 最後通牒第164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504章 不破不立第107章 打出門去!第106章 下馬威第72章 付出與回報第58章 人生無常第5章 終於回來了第92章 無心之失第206章 兇狠報復第92章 無心之失第460章 剪髮第365章 甕中之鱉第87章 實驗第299章 隨意的魅力第161章 買黃金第5章 終於回來了第487章 大局已定第320章 痛苦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