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襲永平

鄭藩臺的家小已經跟隨黃漢的家人去了開平鎮臨時居住,畢竟那裡根本沒有被戰火洗禮,深宅大院何其多也。

鄭秀娥和幾個識字的鄭家婢女一直主動幫着才十一歲的黃義和他的兩個姐姐黃馨、黃顰管事,黃家畢竟現在人口衆多,進出的糧食、物資、器械的記賬就需要不少人手。

鄭國昌一直在打聽灤州知州楊濂的消息,現在已經能夠確認在灤州城破之時楊濂橫刀自盡,楊家滿門五十餘口只有十幾個奴僕逃了,楊家公子和楊夫人等等三四十口都死於非命。

這個消息得到多方證實後,鄭國昌感嘆老友楊濂時運不濟的同時也在替愛女考慮,他已經給夫人去信,吐露了自己想把秀娥嫁給黃漢的意圖,也想聽聽結髮妻子的意見。

畢竟鄭家乃是士大夫而且是朝廷高官家世顯赫,下嫁嫡女給一個赳赳武夫恐怕會引起非議,搞不好會貽笑大方。

鄭夫人接到丈夫的來信同樣嘆息了楊家一番,然後就找來女兒秀娥告訴她楊家遇難的慘事。

鄭秀娥早在正月裡就有心理準備,此時倒不是顯得太過悲傷,有可能也是她根本不認識楊家公子故而沒什麼感情的緣故。

她反過來安慰母親道:“母親,要是我鄭家沒能在去年大年三十趕到九里臺村避難所,結局恐怕未必比楊家強,這一切的始因都是因爲建奴作惡,怪不得誰來。”

鄭夫人乘機問女兒道:“秀娥,你父親感激黃家長子黃漢的救命之恩,想着把你許配與他,不知你意下如何?”

鄭秀娥羞得滿臉通紅,低頭道:“女兒全憑母親做主。”

鄭夫人道:“黃漢帶領‘紅旗軍’殺了千百建奴,正是替楊家報仇雪恨之人,娘做主把你許配給他,楊家泉下有知也應該能夠安然。”

“娘,女兒嫁到黃家也一定會不遺餘力支持夫君練兵保家衛國,再也不能讓楊家的慘事發生在永平府。”

“女兒不嫌棄那黃漢是個武人娘就放心了,這就回信給你父親,讓他早日把婚事定下來,以免夜長夢多。”

“現在大明用山河破碎風飄絮來形容都不爲過,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哪能抗擊東奴,武人崛起那是早晚,連哥哥都去軍中效力就可見一斑。”

“這倒也是,黃家的人都很齊心,不僅僅是鐵匠在打造器械忙,連女人們都在忙着縫製鴛鴦戰襖,爲娘閒着也是無趣,也經常去幫忙呢!”

“是啊!黃家用人還是很有門道的,那些工匠在黃家幹活人人都肯下死力氣,比以前在永平府城裡看得的工匠賣力多了。”

幫着黃家管事的鄭秀娥倒是洞察入微,現在黃家擁有鐵匠的人數再次暴增,因爲開平鎮的匠戶都被“紅旗軍”徵用,跟任何時候朝廷徵用工匠都不同。

黃家不是讓工匠們白乾,而是採取發月餉的僱工模式,這個舉措使得工匠們感激涕零,人人下死力氣幹活,他們生怕由於出工不出力失去一個月掙八錢銀子並且每天管飽飯的工作機會。

黃漢知道歷史走向,雖然有他攪局,但是大方向沒變,他相信以“紅旗軍”加白桿兵的實力,留在關內的後金軍全部集中起來攻打也無法撼動這小一萬人馬。

此時的後金軍早就不是去年剛剛入關時的模樣,他們沒有了戰心,根本不可能跟在渾河打出軍威的白桿兵硬撼,因此這一支隊伍完全排除被建奴主動攻擊的可能性。

現在到了消滅後金軍收復失地的光榮時刻,“紅旗軍”當然要敢爲天下先。

封閉戰場封鎖消息使得敵軍不能準確獲知我方兵力使用、人馬布置尤其重要。

“紅旗軍”騎兵全體出動,每天都以百總爲單位跟建奴哨馬遊鬥,沒多久就打得爲數不多的建奴斥候退避三舍,後金軍已經無法得知永平府西二十里外的軍情。

五月十二日,“紅旗軍”步兵的人馬和器械集結完畢,醫官劉大壽的醫護隊組建完畢,他已經做足了惡戰過後救治大量傷患的前期工作。

醫護隊有李睦鄰、郭孝以下男子三十六人,女子七十二人,他們都能夠給傷員消毒、縫合、上藥並且包紮。

“紅旗軍”還專門組建了一支擔架隊,有足一百二十人,六十副擔架,擔架隊員都是隨軍雜役,也是預備兵,讓他們上戰場見血的同時給予表現的機會,他們都是優先成爲正兵的考察對象。

黃漢認爲此時發動奔襲奪城的時機已經成熟,他主動來到沙河驛明軍中軍行轅面見鄭國昌。

這一路人馬的主要將領齊聚中軍大帳,黃漢現在的品級只是從四品,級別還不如模特美人秦妡怡。

但是這一路文官武將沒有一個人膽敢輕視黃漢,恰恰相反,經過幾天前跟關寧鐵騎火併,大家見識了“紅旗軍”的戰鬥力,對此次奪取永平府城的戰鬥任務充滿信心。

見禮後,黃漢直接請令道:“藩臺大人,卑職請令爲大軍先鋒官奔襲永平,這些天‘紅旗軍’已經進行了針對性訓練,一舉奪城不在話下。”

話說得很滿,倒不是黃漢狂妄自大,而是因爲黃漢乃是先知,知道歷史上的永平府城就是後金軍主動棄守,其實並並沒有發生激戰。

由此可見,阿敏那小子根本沒有做守城準備,更加不會有與城池共存亡的決心,一旦“紅旗軍”下手奪城,保不準這小子就會立即開溜。

將領請戰這乃是大好事,可是這個愣頭青未免把攻防戰看得太簡單了,鄭國昌道:“黃將軍,老夫在永平府城爲官足四年有餘,那裡可謂城高牆厚不是太好打。

今年正月,建奴如果不是事先用間混入城池,恐怕未必就能夠拿下永平城。如果你帶着‘紅旗軍’冒進,一旦攻城不下導致損失,會折了我軍士氣,本官以爲還是穩打穩紮徐徐推進纔是上上策。”

秦良玉也勸道:“黃將軍忠勇可嘉,可惜我們這一路軍沒有攻城利器紅夷大炮,由此可見蟻附攻城在所難免,這樣的戰法完全靠人多,只憑將軍的‘紅旗軍’奪城恐怕勉爲其難。”

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五百二十六章:無招勝有招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二百五十五章:漢奸第八百三十四章:威望掃地第四百四十二章:談漢色變第六百零八章:英雄氣短第八百九十九章:漢文明之光第八百四十八章:殺良冒功第五十二章:奪城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八十二章:廣渠門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殺奸細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一百一十六章:劍指何處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五百一十四章:人善被人欺第六十二章:天使來了第五百九十八章:明爭暗鬥第三百一十三章:會攻金州第六百一十四章:到處亂竄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六百三十三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陽鐘聲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九百四十二章: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四百八十六章: 進京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七百零二章:忍氣吞聲第七百八十六章:憋悶第二百零六章:爲人民服務第九百三十九章:安全歸來第四百零三章:吳三桂第二百五十二章:死心塌地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八章:林子太大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鬧得歡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一章:崇禎二年第四百六十九章:斷子絕孫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機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四百四十九章:煙塵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四百一十一章:氣餒了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膽第九百二十二章:自殺式衝鋒第七百四十三章:封鎖消息第五百零三章:官軍殺賊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疇來投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出包圍圈第八十二章:廣渠門第八十章:齷蹉第二百五十一章:暢快淋漓第二十四章:備戰備荒第八百七十三章:挾天子而令諸侯第八百二十一章:損兵折將第四百三十一章:忠誠度第七百三十五章:賭一把第八百九十五章:按圖索驥第七百二十四章:人喊馬嘶第八百二十九章: 尷尬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三百四十二章:炮彈肆掠第二百八十三章: 擁有氺營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二十七章:遇敵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七百七十章:別來無恙第四十五章:忠義千秋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錐之地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五百七十六章:感動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