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

爲了父親能夠當好總兵官守好遼西走廊的入口,黃漢決定對寧遠城裡的文官武將動手,而且不會心慈手軟。

黃漢對關寧軍沒有好感,歷史上這支耗盡了大明膏血的部隊就沒殺多少建奴,最後還加入建奴禍害了千萬漢人。

從小就耳濡目染軍民一家親,如何改造舊軍隊對於黃漢這個穿越者來說小事一樁。

首先要的就是大義,黃沂州上摺子主動請旨點驗寧遠兵馬淘汰老弱之兵,爲了防止發生如崇禎元年寧遠十三營不願意接受點驗的兵丁鬧事,因此暫時請調“紅旗軍”兩個千總渡海協助。

崇禎元年的寧遠兵變文官武將記憶猶新,新官上任的遼東巡撫畢自肅就是爲了朝廷着想,要點驗兵馬按照實數發放糧餉。

最後的結果居然是才欠餉三四個月的寧遠十三營中川軍、湖廣軍鬧餉,畢自肅陷入一場陰謀導致羞憤自殺,點驗兵馬之事不了了之……

黃沂州剛剛去寧遠赴任就主動請旨,請朝廷派能員來點驗寧遠兵馬,皇帝怎麼可能不支持?崇禎太想知道天下究竟有多少可戰之兵。

況且黃老將軍做事穩重,擔心自己從開平鎮帶去的一千三百六十家丁鎮不住場子,邀請兒子帶兩三千“紅旗軍”來幫忙。

爲了配合這一次的點驗兵馬,朝廷調回了有可能被關寧軍同化的寧前兵備道、監軍太監王應朝,提拔高有謀爲正五品寧前兵備道前往寧遠作爲負責此次點驗的最高文官,派遣成全去寧遠監軍。

年前薊遼督師孫承宗已經多次上奏摺請求告老還鄉,崇禎皇帝發回奏摺挽留三次,孫承宗依然四次上書,皇帝準了!

正月裡,退休老頭高第被諸多門生故吏保舉再度出仕。

他沒有孫承宗牛掰,皇帝沒有給他薊遼督師的高位,而是給他兵部尚書衘經略遼東,辦公地點在山海關。

崇禎終於厭惡了黨同伐異,這一次果斷啓用了無黨派人士高第,也下了決心點驗寧遠兵馬,用一直跟着黃漢一步步靠軍功升遷的高有謀任寧前兵備道。

皇帝可謂寄予厚望,如果黃沂州父子玩砸了這一次點驗覈實寧遠兵馬淘汰老弱之兵,恐怕會讓滿朝文武都大失所望。

黃漢胸有成竹,有權力、財力、武力、糧食、離大海不遠的堅城,還有代表着擁有了朝廷大義的聖旨在手,對付別有用心的一小撮人不在話下。

黃漢心裡肯定的認爲,不會是所有的基層武官和兵丁都跟軍閥化的將領們一條心。

因爲這不符合常理,軍閥化的將領要善待家丁才能夠得到他們的效忠,因此中飽私囊的軍餉必須給家丁們留足。

朝廷給的糧餉出了京師就漂沒兩三成,接下來一路漂,到了寧遠關寧軍諸將手中恐怕有一半就不錯了。

將領們自己要吃好喝好還要把家丁養好,普通兵丁過的是什麼日子可想而知,指望這些基層兵丁爲這些吃得腦滿腸肥的將領效忠有這個可能性嗎?

兵靠將帶衆所周知,跟着戚繼光的就是人人挑大拇指的英雄戚家軍,跟着左良玉的就是人人唾棄的賊兵,跟着李自成的就是流寇,跟着建奴的就是漢奸軍。

其實這些兵的組成部分都是漢人爲主本質上區別不大,在這些人沒有燒殺搶劫、強姦婦女之前由黃漢來帶他們,不出一年一個個都會是爲國家民族而戰的猛士!

黃漢很仁慈沒準備一上來就大開殺戒,而是首先請旨組織學習班重新培訓寧遠將佐,準備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把如何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如何懂得做人的道理宣講給寧遠總旗以上級軍官聽。

因此預備集中到金州城裡去學習的將佐比較多,學期需要多少天沒有具體規定,到了那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

聖人云:有教無類,總要讓來學習的人學到了實實在在的東西、得到了真正的教育、開始領悟人生真諦才能夠讓他們復職。

抗拒學習的人也不能打罵,根據校規罰關禁閉,罰沿着草場跑圈,罰沒有肉吃、開會時讓同學們進行批判式的幫助等等……

那裡地方大,房屋多,能夠滿足上千軍官同時習文練武,估摸着三個月後就會有受到了教育的將佐洗心革面,重新投入到偉大的大明軍隊的懷抱。

所有的百戶官以上級將佐都要學習無一例外,試百戶以下可以酌情辦理,被點名的將佐不去不行,膽敢反抗,黃漢率領的十五歲少年兵會不由分說用自生銃轟他孃的。

初生牛犢不怕虎,十五歲的少年人人激情似火,恩師黃漢一聲令下,真的會赴湯蹈火義無反顧,黃漢命令開火,天王老子這些少年們也敢打。

等到將領們迴歸原伍之時發現軍隊已經面目全非,兵丁們已經重新整編習慣了拿足餉,一個個擡起頭顱懂得了自尊、自愛,他們更加曉得勤練不已自強不息。

崇禎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已經到達寧遠城的黃沂州聚將,寧遠城裡的各路軍頭稀稀拉拉一直到三通鼓響後才勉強到了七八成,有兩三成將領以這樣那樣的理由告假。

高有謀得到寧前兵備道的任命後就及時聯繫黃漢赴任之事,此時已經跟黃漢一起進入寧遠城。

成全晉升爲外放的監軍大太監志得意滿,別人視遼東如虎狼之地,他不這樣認爲,因爲他兩次眼看着“紅旗軍”作戰,對黃漢有信心,認爲寧遠是黃漢的父親駐守肯定固若金湯。

他也得到了好友方正化叮囑,知道聖上相當重視這一次點驗兵馬,此次聚將成全的工作就是宣讀聖旨。

很明顯寧遠諸將對一個外來的總兵官不買賬,有些人乾脆不理睬聚將鼓聲直接派家丁告假,趕來的人三五一羣自顧和熟人聊天,全然不管軍營乃肅殺之地。

新來的監軍太監宣讀完聖旨後,諸將更是炸了鍋,基本上沒有人願意配合朝廷點驗,一百多將佐罵罵咧咧出寧遠總兵府大堂準備各自回營、回府。

對不起,既然來了就不要走了。

第五百一十九章:恍如隔世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七百零一章:天翻地覆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鬧得歡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七百五十四章:形勢一片大好第九十五章:突襲第三百六十四章:勸降第三百九十五章:防禦體系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六十九章:交換第四百八十章:策反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一百零三章:羅家寨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蘆兵第三百五十三章:今嫌紫蟒長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四百四十六章:啞火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九十八章:救命糧第二百三十八章:騎兵對衝第五百七十四章:封閉內三關第一百一十六章:劍指何處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七百零七章:窮瘋了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五十三章: 發大財第一百四十六章:出風頭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七百三十五章:賭一把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九百一十五章:整裝待發第六百七十章:陽方堡第一百九十八章:靠山第二百七十六章:永平參將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疇來投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四十章:傷亡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三百八十八章:點將平叛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佈陣第一百一十一章:瞎掰第六百三十九章: 沐猴而冠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三百五十八章:叛亂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四百八十四章:過於自信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面攻打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一章:崇禎二年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一百零六章:抓舌頭第七百一十一章:掃蕩河套第二百五十章:不離不棄第三百八十五章:賺錢第一百九十二章:執着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六百一十三章:一鬨而散第三百零九章:宣傳很重要第十七章:三屯營第三百七十三章:殺一儆百第八百八十六章:兵敗身亡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四百四十一章:請旨出擊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一百零八章:混戰第八百三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八百六十八章:離心離德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動第三百四十六章:奴酋也痛苦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第九百五十三章:圍住高迎祥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四百六十二章:狂熱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七百一十五章:去帝號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四百九十五章:寧死不從賊第九十五章:突襲第九十七章:得手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一百一十九章:龍顏大悅第四百二十九章:不夜城第七百九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二百零九章: 樂不思蜀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