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

許多遊人一臉興奮,就跟出去遊玩無意中發現了大明星一樣。

一個雖然穿着便服,看上去就是個士大夫的中年男子問道:“沒聽說東平侯有子嗣啊?他懷裡的孩子是誰啊?”

“平遼將軍封爵了?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啊?”

“就在三天前,聖上封爵東平侯,並且調‘紅旗軍’人馬進入山陝剿寇,東平侯親自帶兵,估摸着這一次那些流寇離死期不遠了。”

“太好了,有了‘紅旗軍’平定流賊指日可待!”

不知誰忽然喊了一聲:“東平侯萬勝!平遼將軍萬勝!”“祝願侯爺殺光流賊早日凱旋!”……

頓時許多人跟着高喊,身穿士子服侍的黃漢本來的目的是低調不願意搞得衆人皆知,這下子成爲了焦點。

小坤興瞧着周圍人羣激動不已的樣子覺得光榮,摟着黃漢的脖子吧自己的小腦袋擡得高高的。

有利有弊,接下來黃漢不要排隊了,因爲所有人都願意讓這一家子排第一,他們認爲能夠跟黃漢一起遊玩與有榮焉。

沒多久,許多人就打聽出黃漢抱的小孩子原來是四歲的坤興公主,一個個嘖嘖稱奇,都在猜測東平侯跟天家該是何等關係?

黃漢帶着小坤興和妻妾玩得開心,在射箭得獎品的攤位上小坤興和鄭秀娥、楚楚努力了不知多少次都得不到一等獎那個可愛的毛毛熊。

最後是坤興纏着黃漢出手纔拿到了這個獎品,出遊樂場之時變成了黃漢抱着坤興,小姑娘抱着個頭跟比她還要大的毛毛熊。

這孩子樂得見牙不見眼,以至於眼裡睡覺之時還不時地笑出聲。

黃漢一連三天陪着妻妾和小坤興遊玩,看到的人不知凡幾,在京師已經傳爲一段佳話。

幾萬受益於不夜城項目得到溫飽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升斗小民議論紛紛,他們由衷的祝願黃家、天家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諸多官宦羨慕嫉妒,還好目前黃漢儘可能採取和諧手段爭取實現共贏,沒有下辣手整治文武官員和勳貴、太監,憎恨黃漢的人還不算太多。

太多大家閨秀都羨慕鄭秀娥好命,能夠拋頭露面做事自由自在玩耍,青樓的姐兒都期望能夠有楚楚的服氣,有朝一日成爲英雄妾。

皇帝也得知了黃漢抱着自己的女兒遊玩的消息,他只不過微笑着說了一句“成何體統”就作罷了,很明顯他對黃漢的這個舉動不反感,甚至於還有好感。

崇禎愛自己的家人,樂意見到黃漢和他的妻妾跟自己的親人們多多親近。

有聚就有散,鄭秀娥送坤興回紫禁城之時,小姑娘眼中淚光瑩瑩緊緊的摟着黃漢的脖子不肯鬆手,直到黃漢答應下一次來京師之時還會帶她出來玩耍才作罷。

小姑娘回去時得到了黃漢送的許多禮物,其中包括一套新學教材幾支鋼筆,一套積木、一套精巧的玩具弓箭。

黃漢期望自己的橫空出世能夠影響到小坤興,叮囑她以後多讀新學書籍,有不懂的內容可以記下來等鄭秀娥或者楚楚入宮時提問,還可以學着寫信讓她們交給自己親自解惑。

並且要求坤興不要死讀書也不要花太多時間學女紅,有時間可以練習射箭,長大些了爭取練習騎馬。

崇禎其實能文能武,也騎得烈馬挽得強弓,兒子女兒肯練習騎射他未必就會阻止。

很明顯坤興對黃漢有了依賴,又有太多崇拜,她居然幻想有朝一日能夠如秦良玉老婦人、秦妡怡姐姐那般爲國殺敵。

天地良心,黃漢可沒指望坤興能夠練出秦妡怡的武力值,故事裡的九難那是一個虛構的人物。

他只想坤興不要如真實的歷史上那般弱不禁風,希望她增強體質練出具備自保的武力,也希望她擁有騎術,最起碼遇到危險之時可以騎馬奔馳逃之夭夭。

回到紫禁城的當天,早慧的朱媺娖從黃漢送的禮物中挑選了一支華麗的鋼筆由皇后牽着手來到御書房親手送給父皇,百忙之中的崇禎一時間親情氾濫,把女兒摟在懷裡親了又親。

看到夫君慈祥的笑容,周皇后禁不住淚兩行,皇帝過於操勞是該想方設法讓他暫時把國事放一放,貴爲天家活得如此憋屈,周後真的嚮往東平侯家自由自在的日子。

她幻想要是皇帝和自己也能夠抱着女兒帶上兒子去遊樂場愉快地玩耍多好啊!

崇禎肯定不是昏君,但也不是一個精明能幹洞察秋毫的皇帝,他應該是一個平庸偏上的封建帝王。

可是封建王朝發展到了明末之時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簡直是一團亂麻,不是靠皇帝勤政就能夠解決問題,需要一個擁有大智慧的鐵腕人物才能夠力挽狂瀾。

以崇禎的水平很明顯遠遠不夠,他如果不是被闖賊破了京師選擇殉國,早晚也會累死。

在京師小住半個月後,三月二十日,秦妡怡、王根生、桑羽等等率領人馬趕到,由於營伍裡有接近八百女兵,好奇的老百姓紛至沓來。

秦妡怡這一次憋足勁兒要立功,從六個把總中精選的兩個把總女兵不僅僅盔甲鮮明刀槍耀眼貌似連個頭都差不離,精神面貌就不用說了,完全可以用生龍活虎來形容。

也許女兵們早就習慣了人們指指點點,她們一個個都擡起了驕傲的頭顱用自信的眼神看一切。

皇帝得知“紅旗軍”到來下達旨意讓輔兵攜帶輜重繞城而過,讓正兵由廣渠門入城經過宣武門出阜成門,此意當然是宣揚軍威。

屆時黃漢率領麾下列隊通過長安街之時會進行一個儀式,類似於檢閱三軍。

沒有搞什麼刻意的分列式,黃漢頂盔摜甲策馬小跑幾十將佐緊隨其後,最亮眼的當然是秦妡怡,她一身戎裝個頭比大多數男人還要高,更加顯得英姿颯爽。

在承天門上閱兵的不僅僅是皇帝,還有十幾位朝廷大員,連天啓帝的張嫣皇后也趕來觀禮,周皇后當然也帶着子女和嬪妃出現在城門樓子上。

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四百二十五章:收穫巨大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五百六十五章:車廂峽第二百八十二章:天佑助威大將軍第六章:到手的鴨子飛了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戰線第三百一十七章:開了先河第二十一章:回家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一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線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三百八十七章: 耍無賴第八十五章:朝天闕第七章: 熱血沸騰第一百六十三章: 守株待兔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二十三章:拉起隊伍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三十五章:人脈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贓第一百五十五章:豎子敢爾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九十六章:鳥銃手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九百零四章:蠢如豬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贓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二百七十六章:永平參將第七百零六章:目無王法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一百九十八章:靠山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蘆兵第二十二章:總旗官第一章:崇禎二年第八十七章:守備營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七百三十一章:心有餘悸第五百六十五章:車廂峽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三百七十章:全完了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線第七百一十九章:岌岌可危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關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發臭第十二章:不再孤獨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動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二十二章:總旗官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啓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七百零二章:忍氣吞聲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八百三十三章:爆炸第二百零一章: 滲透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八百七十三章:挾天子而令諸侯第四百七十四章:細菌戰開始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七十一章:殷勤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六百一十三章:一鬨而散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十四章:繳獲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銀銅幣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一百九十六章:莫以惡小而爲之第一百八十三章:體察民情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第六百一十八章: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第八百七十七章:戰術高手第二十一章:回家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六百一十八章: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三百九十六章:“官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