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

老臉皮厚的黃漢有意不看老丈人漲紅得如同豬肝的臉,繼續開條件:

“第三個條件就是臣要確保整個對建奴作戰的體系如臂使指,還要保證軍隊需要的本色米糧不拖後腿。

臣爲國舉賢不避親,推薦鄭孝文擔任順天巡撫、高有謀擔任山永巡撫、金聲擔任登萊巡撫、楊一鵬擔任天津巡撫……

特別推薦目前賦閒在家的前吏部清吏司主事孫傳庭任職登萊兵備道,由他接替金聲駐東江鎮大本營皮島就近監軍、現場解決東江兵的糧餉。

順天府、登萊二州、永平府以後可以豁免朝廷的所有正稅和其他苛捐雜稅,只需負責爲對遼作戰的大軍提供本色。

從山海關到居庸關的八百里邊牆的防禦責任都由臣全權負責,佈防人馬的糧餉和耗用以及維修關隘、城池、邊牆的費用皆在遼餉預算之中。

如果建奴在五年內突破由臣負責防禦的邊牆,臣立刻自殺謝罪!”

黃漢此話說出頓時使得文官武將和皇帝不約而同想到了那個信誓旦旦五年平遼的袁崇煥。

那小子在遼西跟奴酋眉來眼去妄圖媾和,不惜下手害了東江鎮總兵官毛文龍。

袁崇煥沒想到奴酋是在玩他,在派人跟他談判之時後金軍忽然繞道蒙古從薊鎮防區的關隘殺入京畿之地,一直打到北京城下。

現在黃漢把話說死了,薊鎮所轄長城關隘只要出了紕漏他都願意以死謝罪。

有了這個承諾足夠了,東平侯要加官進爵要給予權力都可以接受。

鄭國昌由暴怒已經往暴走邊緣發展,眼看着要跳出來暴揍女婿,聽到此處傻眼了,兒子能夠從危如累卵的洛陽知府任上脫身,高升順天巡撫,不僅僅安全有保障還會建立不朽功勳。

飽讀詩書的鄭國昌熟知歷史,當然知道被後人稱頌名垂青史的都是抵抗外辱的民族英雄,兒子參與遼事再好不過。

他曾經帶兵從建奴手中奪回永平府,見識過“紅旗軍”的戰鬥力,從來沒有懷疑過女婿的本領,認爲皇帝肯予以重任,女婿大有可能五年平遼。

鄭國昌是官場老油條,至於五年後是否真徹底平遼誰也說不好。

但是如果女婿真被朝廷委任爲徵虜大將軍專一負責遼事,他四五年後最起碼能夠做到率領兵精糧足的“紅旗軍”把建奴壓着打,那時即便沒有完成五年平遼又有誰敢嘰嘰歪歪?

相信只要在女婿率領下,大明由被動防禦轉換成爲主動進攻,羣臣和天子就會接受現狀,不會有人糾纏有沒有真做到了“平遼”。

如此滔天大功,自己的兒子會是主要決策層之一,鄭家也會名垂青史,鄭國昌老懷大慰,看向黃漢的眼神變得柔和了。

黃漢公開保舉的大臣如鄭孝文、高有謀、金聲都曾經跟着“紅旗軍”上過戰場,跟建奴幹過仗,都有軍功在身,可以理解。

讓文官武將百思不解的是名不見經傳的孫傳庭爲何被黃漢看中了?

孫傳庭一個文官,只不過是吏部從六品驗封主事而已,沒聽說過跟東平侯有交情啊?也沒覺得此人知兵。

爲何東平侯指名道姓要他去擔任登萊兵備道,負責東江鎮的糧餉和點驗?

孫傳庭是明末牛人,只要略知明末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他是個悲劇人物,《明史》稱“孫傳庭死,而明亡矣!”

修撰《明史》的九成九都是漢奸賣國賊,他們的屁話不可信!

孫傳庭有才能,但是沒有達到能夠力挽狂瀾的程度,他不死明朝一樣的會被滅亡。

因爲孫傳庭沒有辦法改變明末現狀,即便有軍事統帥水平,也僅僅是局部戰例獲得勝利罷了,不會影響最後的結局。

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李自成丟了全部兵馬僅僅剩下十八騎還能夠短時間內東山再起,主要原因就是天災人禍的明末民不聊生。

在不被打死也會餓死的情況下,成百上千萬饑民被流寇蠱惑,最後總會發展成爲勢不可擋。

況且孫傳庭是幹流寇幹出的名氣,沒有跟建奴、韃子幹過仗,歷史上幹流寇很厲害的文官是洪承疇和盧象升,他倆的水平恐怕不亞於孫傳庭。

這兩人後來都跟建奴幹過仗,無一例外都是爲大明效力的謝幕之戰。

盧象升乃是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兵敗猶自死戰最終戰死,氣節長存讓人敬仰。

洪承疇率領人馬十幾萬跟建奴在松山交戰大敗虧輸,最後被俘做了漢奸賣國賊,人人唾棄。

誰能說得準孫傳庭就會比洪承疇和盧象升更加厲害?況且孫傳庭就是因爲被李自成打敗手裡的人馬丟光了才憤而自殺。

李自成人馬的戰鬥力在一片石跟建奴驗證過,所謂的大將劉忠敏、李過、田見秀等等都不咋地。

那時的闖賊剛剛奪取大明京師不久,應該是最鼎盛的時候,搶了千家萬戶錢糧充足士氣旺盛,可惜被建奴一戰打光了本錢,再也沒有了翻盤的機會。

黃漢不想讓孫傳庭這個將才在內戰中白白消耗掉,故而舉薦他來東江鎮以登萊兵備道的身份參與即將開始的朝鮮爭奪戰,爲大漢民族開疆拓土。

只是不知黃漢橫插一槓子後,大明少了孫傳庭這個剿寇急先鋒,少了把高迎祥活捉、把李自成打得只剩下十八騎麾下殺妻逃遁的統帥,大明的剿寇局勢往什麼方向變異?

第二個條件講出來,滿朝文武倒是不驚訝,因爲當年揚言“五年平遼”的袁崇煥就是獲得了這些權力,黃漢保舉的人倒也沒什麼,按照朝廷吏部的提拔程序也差不多到了這個級別。

皇帝和大臣都沒有出聲,靜靜地等黃漢的下文

“第四個條件,五年內臣麾下的所有文官武將都不得輕易調動,除了臣,任何人都不可以調動薊鎮和遼西、遼南、東江鎮的兵馬。

第五、第六…………第九……

最後一個條件,臣五年平遼後請陛下賜予‘遼瀋郡王’爵位,臣從此以後駐防遼東防止建奴、韃子死灰復燃。”

第三百一十六章:掘壕圍金州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九百零四章:蠢如豬第三百七十二章:砍銀子第四百一十八章:心悅誠服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一百九十六章:莫以惡小而爲之第五百八十一章:被畏罪自殺第四百六十五章:天亡大明第五百五十六章:夔州城第七百二十九章:此路不通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衝右突第二十章:發財了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四百三十三章:充軍發配第五百三十一章: 寧折不彎第六十章:出色又出衆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七百七十二章:高下立判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八百零八章:等待觀望第一百一十八章:橫衝直撞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六百零二章:崇禎大字典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臉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八十章:齷蹉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蹤第七百三十二章:開疆拓土第一百六十二章:選擇題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鬧得歡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五百九十三章:同室操戈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一百零七章:各懷鬼胎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二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湯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啓科學院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八百八十章:戰而勝之第一百六十九章:衆志成城第六百零二章:崇禎大字典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器部隊第九百零五章:永世不得翻身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靂手段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七十章: 再選家丁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六十六章:抓狂第四十一章:子弟兵第一百零一章:歸來第五百七十四章:封閉內三關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動第二百三十五章:韃子應戰第六百七十八章:亢奮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八百三十三章:爆炸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二百五十三章:皇帝重視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三百五十四章:初戰告捷第四百六十六章:夜奪登州城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四百零九章:弱肉強食第四十七章:上賊船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三十三章:鳥銃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六百一十五章:爭奪南海第一百八十八章:鍊鋼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一百一十二章:榜樣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一百三十章: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