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陰狠

李國英營中竟然藏着明軍的使者,這是大老粗郝效忠沒有想到的,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麼好猶豫了。

在左良玉麾下,原來分十個營,有十大總兵,而其中李國英最爲足智多謀能征慣戰,所以左良玉常常命李國英帶兵獨當一面,比如在武昌時命李國英率部駐守漢陽抵擋北面的闖賊。

現在既然李國英都和明軍勾結,足以說明明清之間力量已經悄然改變,滿清滅明攻入南京再也沒有希望。如此,郝效忠自然不介意跟着李國英等人後面再賭一把。

決定之後,徐恩泰和郝效忠二人連夜去見李國英,共同籌劃此事。

而現在的李國英也對跟着滿清的前途有些絕望,所以當方名夏找到他之後,李國英並未選擇把方名夏交出給阿濟格,而是選擇把其藏在營中。

揚州多鐸十萬大軍全軍覆滅,還可以歸結到明軍平南侯陳越狡詐發動水攻,清兵沒有防備所至。可是蕪湖的戰鬥,當數千平南軍騎兵鋪天蓋地而來時的那種兵勢,李國英可是親眼所見親身經歷。他帶領的數萬軍隊竟然被數千明軍騎兵沖垮不得不逃離蕪湖,這讓李國英顛覆了對明軍孱弱的認識。

而江上作戰,綠營兵爲主的水師船隊被明軍水師殺得大敗,這更加深了李國英心中的念頭,原來明軍不是沒有強軍在,原來滿清滅明也不是就一定能夠成功。

現如今,二十多萬清軍被阻擋在蕪湖以南,軍糧完全靠派人四處劫掠補充,一旦進入到炎熱多雨的夏季,等待大軍的恐怕是極爲悲慘的命運。

作爲一個聰明人,李國英不得不未雨綢繆,爲自己的性命前途做出選擇。

對徐恩泰和郝效忠的勸說,李國英猶豫着,他不知道現在到沒到反水的時機。

“二位賢弟先回去,等爲兄好好考慮一下。”李國英最後道。

“李大哥你得快點,我們倆沒什麼,你營中藏得明軍使者小心走漏了風聲。”

事情這麼大,自然得考慮清楚好好籌謀,徐恩泰臨走時好心的提醒令李國英臉色大變。原來方名夏到自己軍中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了嗎?

“李大哥莫要緊張,這件事也就我二人還有我的一個心腹家丁知道而已,我早已經命令他閉住嘴巴,不會傳揚出去的。”徐恩泰解釋道。

等着二人走後,李國英立刻上了一條普通的帆船,在船艙裡見到了方名夏。方名夏是趁着兩軍水軍交戰之際,換了綠營兵的衣衫潛了進來,二十萬多萬綠營兵,混亂的戰場,他在其中並不起眼。

李國英對方名夏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方先生,您看是不是回去和平南侯溝通一下,看看我什麼時候起事爲好,到時還得請平南侯出動大軍配合。”

“這個嘛.....”方名夏摸着光禿禿的下巴,沉吟不語,在緊張地思考着。

在勸說李國英歸明之時,他只是說自己的前來是東廠提督韓贊周安排,卻未說明陳越完全不知道此事。

方名夏前來是憋着要立下大功青雲直上,好以後有能力能夠對付陳越,又如何會去見陳越把這麼大的功勞和他分享?

“李總兵,我自然會派人和平南侯溝通此事。不過以小弟看來,你現在要做的不是舉兵反正,而是馬上把此事報告給滿清睿親王阿濟格!”方名夏突然說道。

“什麼?”李國英雙眼一下子鼓了起來,這是什麼節奏?你不是明軍的使者嗎,現在怎麼竟然勸我把欲要一同反正的郝效忠、徐恩泰出賣?

“李總兵莫要多想,我這麼說完全是爲了您。”方名夏神色淡然道。

“李總兵,咱們是同鄉,我有肺腑之言相告。您在大明從軍多年,自然要比我還知道明軍的情況,在大明從來都看的是將領們自身的實力。

只要你兵力衆多,就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就然犯下些錯事朝廷也不會深究,寧南侯左良玉就是前例。李總兵你在蕪湖剛剛戰敗,手下兵力折損頗多,在綠營衆總兵之中,原來您的實力是一等一吧,現在恐怕連郝效忠、徐恩泰之流都不如。

而若是去向阿濟格舉報郝效忠、徐恩泰謀反,藉機吞併了這二人的軍隊,如此您手下兵力在綠營將領中可謂首屈一指。而同時您還可以贏得阿濟格的絕對信任,他會把您完全當作自己人再不堤防。

而等到合適的機會,您再突然發兵反正,殺阿濟格一個措手不及,和明軍內外聯合定能一舉殲滅滿韃。而只有有了實力,您才能在殲滅滿韃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此才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到了那時憑藉軍功,封伯封侯也未可知。”

方名夏一番話讓李國英呆呆發愣,原來人還可以這麼狠辣、這麼無恥,把同夥、好友的人頭都當作自己的踏腳石!李國英原來自以爲相當狠了,沒想到和這些讀書人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

“我想知道,這件事中你能得到什麼?”好一會兒之後,李國英才恢復了過來,腦海快速的轉動着。

明明只要和郝效忠、徐恩泰合作,再拉攏其他一些綠營將領,和明軍內外配合,舉義就能成功,擊敗這兩萬多八旗兵沒有多大難度。可是這方名夏非要把事情弄得這麼複雜,這讓李國英不禁懷疑他的目的,他可不信此人說的是爲了顧念什麼同鄉之誼!

“我就知道李總兵你不信我,”方名夏嘆了口氣,“你也知道我是東廠提督韓公公派來的,並非是平南侯陳越所轄。而韓公公背後代表着什麼您肯定知道。”

李國英點點頭,韓贊周身後站着的自然是崇禎皇帝了,有崇禎背書,這也是李國英考慮和方名夏合作的重要原因。

“現在在大明,平南軍的戰力首屈一指,平南侯已經是我大明第一重將,其地位無可替代。可是在朝廷在陛下看來,權力需要制衡,軍隊也需要制衡,如此大明的江山纔會穩如泰山。

若是李總兵您能帶着十多萬軍隊反清歸正,必然是我大明除了平南軍之外最大勢力,這樣對你對朝廷都是極好的選擇。而要想帶十多萬軍隊反正,自然要先清除掉郝效忠、徐恩泰等人,才能把他們的軍隊掌握在手中。”

原來如此!

這下李國英再無懷疑,可是一種恐懼感又涌上心頭,原來在大明立下大功也不見得好,沒看到平南侯陳越,立下了如此絕世之功,卻爲皇帝猜忌到如此的地步!

可是無論如何,方名夏的計策對自己絕對有利。一想到自己能夠手中十多萬大軍,做到左良玉一樣的高位,李國英不由得就心神激盪。

和即將到來的權勢相比,出賣幾個同伴好友又算不得什麼了。良心是什麼?又不能吃。

向方名夏鄭重道歉和感謝之後,李國英離開了帆船,離開時吩咐手下把船隻看牢,一旦有意外就把方名夏轉移,一定要保證方名夏的安全,現在的方名夏對李國英來說,方名夏就是封侯之路的天梯!

聽着李國英在船艙外吩咐心腹的聲音,方名夏隱隱有些好笑,好笑之餘爲自己的急智感到自豪。什麼朝廷對陳越的忌憚猜忌,什麼軍隊需要制衡,這都是方名夏信口開河,來的時候韓贊周並沒有這樣吩咐。

不過,按照局勢的發展,陳越肯定會受到朝廷的猜忌,我這麼說也不算錯,也不算欺騙李國英。而且這樣對他不是有極大的好處不是嘛?方名夏暗暗道。

李國英離開船艙之後,喊過幾個心腹手下,命令他們暗中帶兵做好準備,然後便悄悄上岸去見英親王阿濟格。

雖然已經入夜二更時分,阿濟格並未入睡,而是在反覆盤算推演着局勢。

吳三桂和鰲拜出兵攻略寧國、廣德,已經進入到了應天府的境內,可是蕪湖的明軍全無動靜,沒有出兵伏擊,也沒有發兵救援,就任憑清軍把一座座城池先後攻陷。這讓阿濟格就像出了重拳卻打到棉花上一樣難受。

清軍分兵攻擊的目的不是打下幾座城池,而是爲了引誘出蕪湖的明軍出老巢,然後在野戰中殲滅他們,從而爲攻下蕪湖打開局面。可現在那陳越根本就不像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用兵穩妥的如同百戰老將,竟然坐視清軍攻城掠地,這倒讓阿濟格完全沒了主意。

是命令吳三桂和鰲拜繼續向南京進攻,還是命令他們撤退回到蕪湖?這一刻,阿濟格猶豫不決。

繼續打南京的話,以明軍的士氣以南京城的堅固,想打下南京簡直是不可能,頂多是在南京城外大明富裕之地劫掠一番。而一旦耽擱良久進入暑季,炎熱的天氣不僅是八旗兵就連戰馬都不適應。

戰馬這東西太過較貴,生在北方的戰馬根本無法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也吃不慣南方的草料。

到達長江邊這些時日,因爲氣候的炎熱,每日都有戰馬因爲水土不服死去,八旗兵攜帶的戰馬幾乎損失了一成。若是再呆上兩個月,阿濟格都不敢想象到時會有多少戰馬能夠活着?

所以,必須得速戰速決,一定不能熬到夏季,否則就應該迅速退兵。阿濟格想到,再過十天,若是蕪湖的明軍不出,就下令讓鰲拜和吳三桂撤回,阿濟格對自己道。

當聽到李國英漏液前來時,阿濟格本能的覺得不好,肯定是出了什麼事情。

二十多萬大軍,其中八旗兵現在只有兩萬多,剩下的都是剛歸降不久的綠營兵,這讓阿濟格時刻保持着警惕。爲了保證對綠營兵足夠的威懾,他不惜下令處死了白天戰敗的二十多個綠營兵軍官。

“讓李國英速速來見!”隨着阿濟格的命令,李國英被放進了營地進入大帳。

“拜見王爺,郝效忠、徐恩泰他們想要謀反!”李國英的一句話讓阿濟格大驚失色。

......

“你是真正忠於我大清之人,我現在委任你爲湖廣提督,全權負責剿滅郝效忠、徐恩泰的叛亂。記住,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使得事態擴大。”

阿濟格對李國英吩咐道,他爲有李國英這樣忠心的人感到欣慰。若是沒有李國英告密,等綠營兵真的亂了起來,就算八旗兵出動鎮壓了叛亂,可這蕪湖也再也呆不下。

“王爺放心,一切交給下官去做就是!”李國英拍着胸脯保證道。

就在剛剛,向阿濟格說了郝效忠、徐恩泰叛亂的事情,在阿濟格暴怒要連夜派兵進剿時,李國英建議不不宜大動干戈。

因爲若是八旗兵出動鎮壓叛亂的話,必然會引起其他綠營震動,到時人心惶惶的很是麻煩。

李國英自告奮勇,自己願意爲大清分憂解決這件事,並把想好的計劃告訴了阿濟格。

阿濟格聽了以後很高興,便任命李國英爲提督,全權負責這場叛亂。

得到阿濟格的任命和授權之後,李國英回到營地立刻開始佈置此事。

第二天一早以商議爲理由請郝效忠、徐恩泰帶着心腹到自己營中,然後李國英心腹家丁齊出,把高高興興前來毫無防備的郝效忠、徐恩泰等人悉數抓住。

“李大哥,你要做什麼?”郝效忠大驚。

“兄弟對不住了,大明氣數已盡,回到大明沒有前途的。”李國英面色羞愧的說道。

“你,你個王八蛋,不要忘了你也和明軍勾結!”徐恩泰大怒道,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被這個卑鄙的小人出賣了。

“放心,殺了你們之後,沒人會知道此事的。”李國英揮揮手,綠營兵們刀槍並舉.....

殺了郝效忠、徐恩泰等人,李國英拿着阿濟格寫就的手令接管了二人的營地,然後宣佈郝效忠、徐恩泰等人被派到了九江,以後營地就由自己接管。

郝效忠、徐恩泰不在,面對李國英帶領的軍隊,其少數心腹也不敢異動,只能任由李國英掌管了大營,而對普通的綠營兵來說,跟着郝效忠和跟着李國英毫無區別。

花了數日的功夫,李國英暗中清洗掉了郝效忠、徐恩泰的心腹,徹底掌管了二人的軍隊,擁兵四萬餘綠營兵、官拜提督的他,成爲了綠營將領中的第一人,位在諸將之上,也是阿濟格最信任的綠營將領。

第792章 封駁與恩科第593章 李國助第821章 圍城第725章 絕望第550章 拒接聖旨第202章 翻臉第1006章 總理還是總統?第291章 泥沙第573章 衣錦還鄉第五十九章 吳良被打第382章 都督府日常第556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車對滿韃騎兵第662章 修築棱堡第968章 國姓爺第393章 朝廷的動靜第885章 局勢第817章 登州吳平第八十八章 一統北京蜂窩煤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497章 危如累卵的南京城第816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09章 美人計第666章 覆滅第355章 號脈第888章 醞釀第481章 焦躁第871章 會不會有援軍?第一百零二章 滿韃殺來了第820章 定計第540章 計策成矣第899章 到了徹底消滅滿躂的時候第640章 變第910章 撤退第719章 形勢險惡第503章 十萬清軍盡魚鱉第1001章 離開西安府第763章 這是一場齊心協力的會議第307章 大明的頑疾第860章 水路夾擊第一百五十二章 賦詩一首第649章 破口大罵第324章 勇於任事阮大鋮第204章 裡應外合第801章 張煌言的選擇第939章 裂土相酬第714章 白龍魚服入鄱陽第十一章 父子夜談,矢志報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問話第982章 崇禎被說暈了第549章 陳江河逝世第一百零四章 救人第541章 傾覆第853章 局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虎堂上血光濺第715章 深入敵營膽氣豪第1023章 議徵商稅第618章 佔據北港第771章 該殺的殺第886章 運河水戰第1019章 誰嫁給誰?第674章 西軍的戰略第800章 妥協第996章 謀求西域第268章 武邑知縣錢楓林第二十四章 大明第一隻蜂窩煤球的誕生第690章 驅潰兵破陣第758章 複雜的局面(第一更)第885章 局勢第729章 背叛第1005章 情況變化第808 章 進退失據的多爾袞第381章 劫匪和私鹽販子第409章 各自出招第804章 再次北伐第433章 勸降第944章 峰迴路轉第837章 兵潰如山第462章 激戰第1040章 援兵的到來第十一章 父子夜談,矢志報國第221章 絕望的京師第一百四十三章第203章 大雪第一百零四章 救人第995章 解釋第一百六十六章 周延儒倒臺第606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202章 翻臉第一百零四章 救人第七十章 苦練本領好殺敵第673章 肆意搶掠的大西軍第894章 多爾袞兵敗逃跑第752章 堅定的史可法(加更)第223章 勸降第266章 海上第281章 羣臣第231章 血戰棋盤街第813章 兵不血刃入膠州第754章 談判(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