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清軍求援

“怎麼辦?怎麼辦?”馬大元如同熱鍋裡的螞蟻一般,在大堂上轉來轉去。

“縣尊,僅靠這一千守軍和幾千民壯恐怕守不住啊,必須得請求援兵!”縣丞建議道。

“對,是得求援。可是上哪去求援兵呢?”馬大元茫然看着縣丞。

山海關肯定有兵,可頂多兩三千人,攝政王正帶着大軍在臨清和明人決戰,關內的軍隊被徵調的差不多了,半個月前寧遠還運送過一批軍糧入關,對前線的情況馬大元還是瞭解的。至於錦州城,錦州的軍隊未必有寧遠多。

所以對能不能找到援兵馬大元很沒信心。

“縣尊,山海關沒有多少軍隊,可北京城有啊,錦州沒兵,可瀋陽卻有。只要能有兩三千真滿八旗勇士,擊敗城外這兩三萬明軍並不困難。寧遠位於關外通往關內的咽喉要道,朝廷肯定不會任由明軍攻佔寧遠,佔據遼西走廊!”縣丞道。

馬大元聞言連連點頭,身爲曾經的大明官員,他自然知道明軍戰鬥力不怎麼樣,齊王陳越的軍隊是戰鬥力強悍,可是大明又有幾個陳越?只要北京或者瀋陽能派來兩三千真滿八旗,擊敗城外的明軍應該沒有問題!

於是,馬大元立刻寫求援書信,讓人找來了遊擊將軍孟勇,命他派人往山海關和錦陽方向求援。

寧遠的清軍多是步兵,可孟勇手下卻是有幾十個有戰馬的親兵的。看着城外原來越多的明軍,孟勇也沒有信心守住寧遠,自然巴不得有援軍到來。

可是昨日的時候因爲慌亂因爲忙着招募城中民壯幫着守城,馬大元和孟勇都沒想到派人去求援兵。而今天明軍已經逼近了寧遠城下,四座城門外都有大隊的明軍正在紮營。

孟勇一咬牙,派出二十個騎兵分爲兩隊,出西北兩門分別往錦州和山海關而去。

看見城中有騎兵馳出,西北兩門外立刻便有明軍迎了上來,求援的騎兵戰馬飛馳,在平原上試圖繞過明軍的攔截。可是如同爆豆般的火銃聲連連響起,城上的孟勇就看到不時有手下親兵被明軍射落馬下。

好在明軍並無騎兵,步兵趕不上騎兵的飛馳,在付出了幾乎一半的傷亡以後,騎兵們終於避開了明軍步兵的攔截,向着山海關和錦州防線疾馳而去。

明軍的火炮轟鳴着,被轟擊的南面城牆顫抖着,大片的磚石從城牆上脫落。

馬大元和孟勇知道,等到城牆被轟破之時,便是明軍正是攻城的時候。以城外明軍龐大的兵力,城內的守軍根本無法阻擋。

“大人,咱們必須組織民夫,在城內修築子牆。”孟勇提議道。

馬大元問道:“何爲子牆?”

“就是看那段城牆會被明軍火炮轟塌,咱們在這段城牆後面在修上一段牆,牆兩端和其他部分城牆相連,用以阻擋攻城的明軍。”孟勇解釋道。

馬大元瞪着眼睛問道:“來得及嗎?”

“若是您能下令,動員全城的男女,拆掉城內民居的磚石,在利用靠近南城的宅院院牆,把街道封住,把各家的院牆連接起來,再和城牆相連。修這麼一道矮牆應該不成問題。”孟勇解釋道。

馬大元搖頭道:“這麼高這麼厚的城牆都能被明軍轟塌,你修這麼一道單薄的矮牆頂什麼用?”

孟勇道:“有這麼一道矮牆,明軍便無法順着轟開的缺口衝入城內。而我軍可以從城牆上向內對入城的明軍居高臨下發起進攻,再使人於矮牆之內進行防守,擋住一兩次明軍的進攻應該不成問題。

若是能拖延個數日的時間,說不定便能等到援軍的到來。而且有這麼一道矮牆,寧遠城便沒有陷落,城內的百姓便不會失去信心絕望。”

馬大元聞言眼睛亮了起來,彷彿看到了守住寧遠城的希望。

“我這就發佈告示,命令全城的百姓修築這個什麼子牆,誰敢不聽老爺我的話,我把他們統統抓入大牢!”

......

在寧遠城內緊急動員,修築防線之時。城外的明軍也沒有閒着。留了一萬軍隊圍困寧遠,吳平派出剩下的軍隊順着遼西走廊往南北開始進行拉網式的清剿。

寧遠的南北有着衆多的小型城堡,是當年大明建築用以獨擋滿清騎兵的堡壘。而現在這些堡壘並未荒廢,而是成爲百姓們居住的村子。不像普通的村子,沒有什麼寨牆,士兵們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衝入。

這些堡壘一般不過幾十丈寬,卻都有兩三丈高的城牆,只要城門一關,想進入堡壘就必須強攻。

當然這些堡壘重視的是強大的防禦功能,並不是太適合百姓居住生活。

投降了滿清後,寧遠和遼東的滿人已經是一家,再沒了敵對關係。而沒了戰爭,寧遠附近的百姓大都也不住在堡壘中,而是在野地裡建房形成村子,更方便耕種附近的田地。因爲投降滿清才兩年的時間,大多數城堡還沒有來得及拆毀。

可現在明軍殺了過來,瘋狂的襲擊村莊抓捕百姓。很多村莊被明軍洗掠,一隊隊百姓拖家帶口被押送到覺華島。這種情況嚇壞了寧遠周邊的百姓,距離那些城堡近的百姓便紛紛逃入了城堡之中,以躲避明軍的兵峰。

對於這些逃入城堡的百姓,小隊的明軍便沒了辦法。消息送回大營,吳平便決定派兵逐個清除這些城堡。

火炮轟破城堡太慢,雲梯攻城傷亡太大,吳平決定使用炸城的辦法。用棺材撞上火藥,埋在堡壘城牆之下,炸開堡壘。

當然炸城需要大量的火藥,不過這不用擔心。爲了北伐,陳越把南京武庫的火藥幾乎搬空,更調來了東番舟山工坊的火藥。吳平的船隊中便有一艘三桅帆船專門用來裝載火藥,數量達十萬斤之多!

逃入堡壘的都是百姓,沒有什麼火銃弓箭,更加沒有火炮,頂多從城牆上往下拋擲磚石。只要用火銃弓弩封鎖城牆上的百姓攻擊,明軍便能夠輕鬆靠近城牆下填埋火藥,攻破這些堡壘根本不難。

第480章 騎兵營第619章 築城第541章 傾覆第966章 福州第941章 坤興公主的心思第692章 陳越之憂第932章 從龍之功的誘惑第1036章 鄭森的野望第481章 焦躁第1008章 大明帝國臨時大總統第758章 複雜的局面(第一更)第366章 監視第353章 各司其職第865章 阿拜的戰略第675章 名聲大震閻應元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的鐵獅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王寅第三章 木牛流馬盡忽悠第680章 堵胤錫兵出辰州第573章 衣錦還鄉第644章 何騰蛟帶兵援荊州第935章 黃道周和錢謙益第348章 無可奈何的史可法第533章 斷了滿韃後路第980章 孤家寡人第269章 山海關驚變第659章 閻應元守吉安第451章 顧君恩獻策第262章 敵退第644章 何騰蛟帶兵援荊州第八十四章 募兵第875章 施施然,吳平穩坐中軍帳第396章 搶劫第六十六章 慘勝第758章 複雜的局面(第一更)第356章 狼狽第六十八章 你生了一個好兒子第837章 兵潰如山第583章 還有選擇嗎半夜三更開單章求訂閱第301章 末路第446章 陳越之憂(4000字大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驚的崇禎帝第451章 顧君恩獻策第352章 朝議第416章 陳越的心思第710章 突飛猛進破臨江第502章 水淹七軍(1)第197章 馬匪第889章 吳三桂歸降第424章 板甲第796章 江西見聞錄(2)第一百七十六章 湯若望第627章 大員第277章 君臨(第一章)第894章 多爾袞兵敗逃跑第823章 熟人第435章 範中行第1038章 圍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陷害第250章 敗露第1034章 海外立國第244章 追贓助餉第430章 小懲大誡第948章 公主也可監國第九十五章,腰牌第280章 形勢第三十七章 走門路第661章 攻佔湖口第474章 該來的總歸會來第615章 欣欣向榮第411章 發難第576章 不要肆意妄爲第225章 城破(兩章合一)第197章 馬匪第593章 李國助第十六章 救人第724章 決戰的時刻到了第712章 五雷大法顯神威第740章 儲君之爭第四十三章 大戰鐵獅子(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覈查戰功第912章 攻城第531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1003章 鎮江第一百二十四章 索要戰功第585章 固執己見第一百三十章 七品兵備道(第四更)第804章 再次北伐第1012章 太湖剿匪第955章 崩掉幾顆牙齒再說(第三更)第217章 馮元颺的囑咐第877章 溝渠之戰第344章 戰後第813章 兵不血刃入膠州第1037章 呂宋攻伐戰第一百五十章第五十五章 要做生意的公主第770章 入城第512章 小公主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