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

皮島海戰爆發不久,清軍尚可喜水師開始龜縮旅順口。鄭芝豹部幫助東江鎮重新掌控了渤海的制海權,並且逐個島嶼的進行清剿滿清的海上據點。打通了渤海灣,大明與鴨綠江之間,暢通無阻的海路。

這一場海戰,在大明境內波瀾不驚。但是,對於朝鮮來說,卻是震驚千里,流傳的消息,也一日數變。

“明庭派援軍支援東江鎮。”——詫異!

“明援軍鄭芝豹部與清軍尚可喜水師,戰與海上......”——關注!

“清軍尚可喜受挫,逃回旅順!”——難以置信!

“大明封鎖旅順口,炮轟敵陣,尚可喜部死傷無數!”——震動!

“王師北上,韃虜水師躲在旅順,畏不敢戰!”——歡騰!

明清海戰之初,尊明派與尊清派之間輿論戰爭相持不下。但是,隨着明軍在海上節節勝利,朝鮮君臣中的尊明派系,開始紛紛感覺揚眉吐氣。

尊明派的首領,朝鮮仁祖李倧在朝中更是喜形於色道:“王師大勝,我朝鮮有救矣!”

作爲一個軍事小國,朝鮮向來只能仰仗大國鼻息。朝鮮李朝立國之初,便是李成桂政變推翻蒙元冊封的朝鮮王室。之後,李成桂迅速尋求明廷冊封,從而確立其得位正統性。而兩百多年,朝鮮也只需抱緊明廷的大腿,各類自身解決不了的政治、經濟難題,皆獲得解決。

當然。朝鮮李朝野有兩位不是明廷冊封的當權者——燕山君、光海君。不過,兩者並非是嫡子,並不能夠獲得朝鮮朝野認同,往往很快便被推翻,並且擁立有資格獲得明廷冊封的嫡子登基爲國王。

朝鮮光海君是在抗倭援朝戰役中,因爲統領朝鮮軍隊,配合明軍作戰。從而獲得了實際的權柄。儘管,由於光海君是庶子,明廷不可能冊封其王位。令光海君心生怨恨。但是,光海君時期,由於朝鮮服從大明的歷史慣性。依然是派遣衆多的兵將,輔佐大明徵伐造反的後金。

但是,在薩爾滸戰敗後,朝鮮將領姜弘立率一萬部衆投降滿清。姜弘立是抗倭戰爭時期崛起的老將,同時也是光海君的心腹。隨着姜弘立投降,朝鮮諸多大臣開始發動政變,以背叛上國、殺戮兄弟、幽禁母后等等罪名將光海君流放。

而光海君被流放不久,朝鮮諸臣便擁立宣祖嫡子仁祖李倧登基,因爲李倧是宣宗的嫡子身份,能夠被明廷正式冊封爲國王。

仁祖李倧掌權後。也自是高舉“尊明排滿”大義,以標榜其正統。

但是,仁祖李倧掌權後太過於激進,罔顧朝鮮和滿清之間的軍事實力相差過於懸殊,盲目喊口號。只能給滿清理直氣壯的軍事打擊藉口。

天啓七年滿清策反的朝鮮大將在姜弘立,並勢如破竹的攻入朝鮮國都,釀成了“丁卯胡亂”。此次兵臨城下後,滿清強迫朝鮮與之簽署了“兄弟之邦”的盟約。

盟約中,朝鮮被迫需要與滿清展開互市貿易,還需每年向後滿清上貢計有黃金百兩。白銀千兩,麻布千匹,細布萬匹,綿綢千匹,其餘大小禮物不計其數。這顯然,不像是“兄弟之邦”,而是變相讓朝鮮稱臣。

不過,朝鮮仁祖李倧到底還是堅持了底線:“和貴國者,所以交鄰也;事明朝者,所以事大也。斯二者並行不悖。”

繼續尊明爲父母之邦,而與清廷建立兄弟之邦關係。

但是,清廷皇太極稱帝之後,並不滿足與朝鮮之間的關係,屢次派使者令朝鮮語其簽訂“君臣之國;”關係,而皇太極稱帝后,更激的儒家文化濃郁的朝鮮上下,憤慨不已。

按照後世研究,世界上兩大帝統——羅馬帝統、中華帝統。國王、汗王之類隨便稱呼,但是皇帝可不是隨便稱謂的,亞洲儒家文化圈,自古以來只有一位合法皇帝,那就是中原王朝的皇帝。

歐洲也是類似——羅馬覆滅之後,只有一位榮譽性質的帝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一帝統,往往是教皇加冕給一位國勢最強盛的天主教國家的歐洲君王。

同樣,儒家文明圈只有一個皇帝,誰是中原王朝的皇帝,便是正統。正統的皇帝身份確立後,周圍是數百個國家、部落,皆是前來朝貢、稱臣。這是自古以來,確立是儒家文明圈規則。

作爲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朝鮮,對於滿清的稱帝表現的比大明王朝還要激動。朝鮮的百姓紛紛暴走,要求斬殺清廷派駐朝鮮的使者,焚燒與清廷簽署的屈辱國書。並且,清廷使者被當街砸石塊襲擊,於是,清廷使者大怒,不顧朝鮮大臣的挽留,撤離了朝鮮。

而藉着這一次的風暴,清廷終於找到了一個最完美出兵朝鮮的藉口——朝鮮違背兄弟之國的約定!

由於滿清出兵已經是必然,朝鮮民意也要與滿清血戰來洗刷屈辱。仁祖大王只能硬着頭皮,命令朝鮮境內的八個道,整軍備戰,預防清廷出兵的可能。但是,朝鮮君臣也沒有什麼靠譜的良策,更找不到軍事指揮能力傑出的名將,只能一再向朝鮮軍民一再講儒家大道理、華夷之辨之類的。

而崇禎九年十一月,清廷僞帝皇太極祭天祝文,歷數朝鮮君臣“招降納叛”、“拒絕軍援”、“反抗大清”等諸般行徑,準備動員滿蒙漢八旗軍十萬征伐朝鮮。

雖然朝鮮民意高漲,但是仁祖國王爲首的君臣,卻是把擊敗清廷入侵的希望,賭在大明的援軍身上。

爲此,仁祖迅速的派出使者前往皮島,而且,朝鮮爲了修補與大明之間的關係,更是令軍民,運輸了3萬石糧食,供應給皮島東江鎮。

外交策略,急驟的轉變,這也是朝鮮別無選擇了!

滿清雲集十萬大軍,對於朝鮮來說,這就是一場滅國之戰。不願意屈服兇蠻的清廷,朝鮮自然只能更努力抱明廷大腿。

十餘日後。

朝鮮宮廷的宦官彙報:“大王,上國使者鄭芝豹來了!”

仁祖喜形於色道:“快快有請.......”

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45章 長崎(一)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11章 射擊訓練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82章 暗流(三)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26章 拜年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60章 棱堡(二)第239章 問策(一)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49章 皇家布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59章 棱堡(一)第177章 年假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31章 土化肥第179章 遊街第181章 暗流(二)第56章 建黨(一)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3章 計劃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19章 震動(三)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74章 搶修棱堡第72章 豐收(三)第181章 暗流(二)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80章 暗流(一)第76章 糧商(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245章 長崎(一)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45章 虜退(二)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78章 風俗第144章 虜退(一)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76章 買辦(二)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47章 收容難民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26章 拜年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17章 軍營、搬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