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糧商(一)

天津的全國重要的糧食中轉站,而大明最有實力的糧食商人,也多是會在天津設立專門的商號,進行糧食採購、銷售生意。

葛沽糧食豐收的消息傳開之後,迅速的吸引了天津城中數以百計的商人蜂擁而至。不但葛沽的酒樓、客棧紛紛被這些商人們包下了,就連妓院的客房也全部爆滿。

紅袖飄香樓一間雅緻的廂房內,聚集着數名相熟的商人。

一名年輕者其瘦如猴,另一名中年人卻又其胖如豬。

不少看到兩者模樣,都不禁翻白眼心道,能賺取百萬兩身家的,難道這都這種奇形怪狀的“異人”?

“張掌櫃的,你怎麼也來了,不是說你去了日本去進口大米了嗎?”一名瘦猴一般的青年商人,搖着一柄扇子笑道。

那張掌櫃便是那個中年胖子,整個人如同一圓球,還一手抱着一名少女,兩名少女坐在他腿上,嬌小的如幼童。

享受着少女餵食葡萄、美酒。

張掌櫃搖頭道:“原本準備去日本,不過聽聞葛沽有超過百萬石糧食準備銷售,便不準備去了。那日本糧食雖然便宜,但是海船不但風險巨大。而且,一艘大海船也就運輸1000多石糧食,組織10艘船隊,也不過運一萬石糧食回來。太小家子氣了!”

李公子笑道:“也是!張掌櫃是做幾十萬兩大生意的,海運一趟賺個萬把兩,卻是小家子氣了!”

“長遠來看,從日本運糧食還是一筆非常賺錢的生意。如果有錢財建一艘萬料大寶船,一次性可運幾萬石糧食,幾十艘大寶船組成船隊運糧食,便是百萬石糧食的大生意”張掌櫃顯得揮斥方遒,“日本與天津乘海船,一個來回不過一個月時間。一年如若跑個五六趟,那便的抵得上一條大運河的運輸量了!”

大運河最主要運輸的物資是糧食,從南向北運輸物資,一年不過運輸1000萬石糧食。其中,一半的糧食是運到北京,再由北京分配到九邊各地。

而整個大運河,每年光是維護各類基礎設施的費用,便超過了百萬兩之巨。再加上沿途人工成本,每年至少要消耗數千萬兩的財富。

當年利瑪竇到了北京後,便提出,爲什麼不採取成本更低廉的海運?也許,利瑪竇這個洋和尚的詢問,觸動了明朝的統治者。所以,天啓、崇禎年間的海禁政策越來越鬆,通過海運向北京運輸的糧食,每年也達到百萬石之巨。

雖然,海上不時有風浪,造成船舶、物資的損失。但是,總體而言還是比大運河漕運成本要低廉的多。

而大明的海運,是從江南運糧食到北方,江南的魚米之鄉糧食價格可以低到15兩銀子一石。但是,終究還是不如日本那邊05兩銀子一石來的便宜。

李公子筷子夾着一粒花生米,咀嚼之後,道:“萬料大船,一艘造價想必是要幾十萬兩銀子,而且能夠造這種船的船匠,也是非常罕見的吧!除了永樂年造過之外,現在誰能造得起那種大船?投資幾十萬兩造大船,運糧食要多久才能賺回來?”

張掌櫃搖頭道:“糧食微利,可以用其他值錢貨物彌補。而多運糧食回來,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的!”

“張掌櫃憂國憂民了!”李公子微笑。

那李公子、張掌櫃算不上天津最頂級的糧食商販!

此時天津涌來葛沽的有實力的糧商,數量已經超過了150多人。而且,不少糧商還帶着夥計、賬房、護衛之類的人員,使得小小的葛沽涌來2000多人。

葛沽鎮只有少數幾家的客棧、酒樓,當這些糧食商人們來到葛沽之後,發現自己連住單間客房的待遇也求之不得。

一榻之地難求,使得糧商們紛紛開始在妓院包場,不爲**,僅是爲求一榻之地。

——————————

在葛沽鎮的城中心。露天的廣場上,搭建了一座大帳篷,帳篷之內可容納500人入場,參與糧食交易活動。

這次的糧食交易,採取競標制。

馬鈴薯低價是每石1兩銀子,紅薯抵價爲每石03兩。商人用紙寫出自己的競標價格,競標價不能比低價低,纔是有效的投標。

葛沽鎮糧食競標規則,供貨優先順序是由高到低。出價越高,越能夠獲得優先供貨。

聽聞規矩之後,商人們紛紛緊張的揣摩價格。與此同時,更多人猜測競爭對手們會給出什麼樣的價格。

經過了漫長的3小時的公開招標後,現場開始公佈結果。

“德氏糧行,最高價15兩銀子,購1萬石馬鈴薯!”

這是非常不合常理的價格!

現場衆多糧商,紛紛騷動,看着一名精瘦的糧行老闆,這便是德氏的老闆德萬川。

這個德萬川,是從福建來的新戶,人生地不熟,生意做的很一般。僅僅是從江南販糧食,向普通市民進行銷售。

而上檔次的糧食商人,直接將糧食賣給大明九邊地區的軍隊。賣糧食給邊軍後,朝廷往往會給予鹽引、官田之類的物資抵價。雖不是直接付現錢,但收益往往比現錢更划算。

像德氏糧行,想要把生意做到官府,做到軍隊中,必須要有靠山。所以,德氏準備用驚人的高價,吸引葛沽鎮的注意。

葛沽鎮後臺是總顧問衙門,總顧問衙門的權勢,比之天津巡撫衙門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爲越來越被天津人所清楚。

德氏糧行出如此高價,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於引起葛沽方面的注意。

在德氏驚人天價,吃掉了1萬石馬鈴薯後。

第二筆訂單是,價格驟降。

“李星萊公子,出價75兩,收購3000石馬鈴薯!”

“陳墨老闆,出價72兩,收1萬兩馬鈴薯!”

“賀寶馬老闆,出價68兩,收2萬兩馬鈴薯!”

價格一路降低,顯然不少的商人心目中,馬鈴薯的價值至多能夠與大米相當。

儘管價格一路走低,但是整個訂貨現場,100萬石馬鈴薯銷售一空,換取了315萬兩銀子的鉅額資本。

當然了,不少糧商手中的現錢有限,希望以其他的物資抵價。比如,木材、絲綢、瓷器、茶葉

甚至,有人詢問,奴隸可不可以用於抵價。

糧商向來是兼職人口販子的。

因爲,糧食運輸到災區,不少災民沒有購買力,賣兒賣女賣妻用來支付糧錢,也是很常見。

而糧食商人,也樂意與用少量的糧食,換回大量的奴隸。再將這些奴隸販運到經濟比較繁榮,急需勞動力的地區。兼職做人口貿易,甚至比單純賣糧食更爲暴利。幾乎每一個有實力的糧食商人,手中都擁有千八百的奴隸,都是充當待價而沽的貨物。

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241章 問策(三)第135章 佈局(二)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145章 虜退(二)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31章 土化肥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73章 民心沸騰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72章 豐收(三)第135章 佈局(二)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98章 情報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66章 傳教士(一)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76章 糧商(二)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76章 買辦(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19章 震動(三)第119章 震動(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219章 整風第145章 虜退(二)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37章 探病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182章 暗流(三)第135章 佈局(二)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145章 虜退(二)第180章 暗流(一)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31章 土化肥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145章 虜退(二)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1章 射擊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