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嶄露頭角_第196章:西路分兵



崇禎四年十月二十日,豫魯兩省交界處。

盧象升從神機營的火銃隊那裡瞭解了新式火銃的性能,並且觀看了實彈射擊,還親手打了兩槍,這一看還是徹底的改變了他對於火銃不屑一顧的舊觀念。新式火銃製作精良,射擊準確,打得遠,也打得快,真是好東西。神機營中還有名爲手榴彈的東西,單手投擲可以達到30步,殺傷力驚人。如果他的天雄軍能夠得到這樣的裝備,豈不成了天下強軍?

但是他對今天陣前遭受打擊的那個百戶所的詢問,又讓他產生很大的疑惑和失落。山東哨卡的人數他親眼所見,大約四十人,就算每人一支火銃,一瞬間只能打出40發子彈。那些受傷的兵丁說了,只是遭受了一輪打擊,並沒有重新裝彈之後的第二輪射擊。唯一的解釋就是山東軍的火銃是連發的,不需要重新裝彈,朱家手中有連發火銃的事情他聽說過,從今天的情況看這是事實。如果這是真的,如果朱家還有其他的更強的火器,那麼他的西路軍則進攻必敗!

在大明朝連發火銃並不是什麼新鮮東西,並非朱家獨有,向盧象升這種級別的人都是知道的。當時能夠連發數十發子彈的機關槍(當然,大明的人沒有機關槍這個詞)也是有的,只是比較初級,存在很多問題,不是特別實用,沒人重視,因此得不到改善。再加上古代沒有專利法,有所發明的人都當做養家餬口的獨門絕技,傳男不傳女,竅門不泄露,很多好的技術發明就失傳了。所以很多人知道朱家有連發火銃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心情沉重的盧象升召集親信幕僚在中軍大帳密議,大帳周圍,親兵佈置了嚴密的崗哨。

參加密議的有盧象升的親信將領金忠禮和幕僚孔、樊兩位師爺。

盧象升說道:“今天前鋒失利的情況大家也知道了,朱家的火器還沒有完全顯露出來,據我所知,他們的火炮也是不同於我們常見的火炮,我沒有親眼所見,據說威力不小,即便神機營的火銃隊也不是對手。不是我長他人志氣,實則戰之必敗,此事就不必爭論了。我需要各位議論的就是打還是不打?不打怎麼退回去?如果打,怎麼打?望各位教我。”

幕僚孔師爺胸有成竹,率先發言:“盧大人,無論成敗,必須一戰,聖旨放在那裡,違旨之罪大人擔當不起的!要戰,但是不可力戰。若是全力一戰,無論兩省的衛所之軍,還是我天雄軍定然傷亡不小。衛所軍傷亡過大,我們不好交代,大人面上也無光彩。天雄軍乃大人數年之心血,傷亡過大豈不痛哉?在下以爲,朱大典之策可行。我進軍定陶,採用圍三缺一之策,圍住南、西、北三面。先是圍而不攻,亦可佯攻。耗上半月,就可以上奏朝廷,說糧盡,催朝廷調撥糧餉。朝廷缺糧又缺錢,必然是糧餉不至,我軍自然無力支撐,那時退軍撤回,誰能說大人處置不當?此乃完美之策。”

幕僚樊師爺急忙說:“不可!此計不可行!孔兄前面的話我贊同,我們奉旨必須一戰!亦不可力戰。但是不可戰定陶。原因是此計出於朱大典,朝廷眼線、鷹犬甚多,此事一旦泄露,主公就是通敵之罪!”

大明的臣子們那個不知道?朝廷的情報能力決不能低估,單說無孔不入的錦衣衛就讓人毛骨悚然!

孔師爺聞言,

臉上有點掛不住,急急的就要反駁,盧象升一擺手制止了他,說道:“兩位先生才情很高,都是金玉良言,本官謝謝你們,回軍之後自然會感謝犒勞二位,這裡不是爭論之處,議論就到此爲止。請兩位先生暫回歇息,我和金將軍還有軍務要處理。”

送走兩位師爺,盧象升留下親信部下金忠禮,商談軍務。行軍打仗之事兩位師爺雖然也能有所見解,但是畢竟不是軍人,難免紙上談兵,所以盧象升就不讓他們參加了。

“忠禮老弟,剛纔兩位師爺的話是有道理的。我意已決,我們要戰,但是不可力戰,點到爲止。明日我們分兵兩路,天雄軍和神機營我們各分一半,直隸的一萬兵歸你這一路,河南的一萬兵歸我那一路。

你這一路緩慢前進,多加小心,奔定陶而去。到達定陶之後,可以三面圍住定陶城,放開東面。基本是圍而不攻,也可以小規模出擊,試探一下他們的防衛能力。但是你這一路,一要避免大戰,二不可越過定陶,就在那裡等着我回來。我這一路走南邊經過曹縣奔單縣而去,在單縣打一仗,攻一下單縣城,目的是調動山東軍向南救援。一旦山東之兵南下,我這一路將棄單縣,直奔濟寧而去,然後沿運河北上,尋找橋樑渡口,相機渡過運河。只要能渡過運河,就可以進入沂蒙山區,從山區裡可以尋找機會接近濟南。如果能見到濟南城,那就是最大的勝利。我將對濟南打一下,然後就撤兵。無論勝敗,我天雄軍打到了濟南城下,這個影響是天下皆知的。”

“另有一事,切切注意約束部隊,不可擾民,搶奪財物,姦淫婦女之事切不可發生。朱大典一再告誡我們,他是有所戒備的,他能給我們提供軍糧就是防備我們縱兵搶糧。所以一旦出現這個情況怕是要有麻煩。”

在盧象升設計的作戰計劃中,渡過京杭大運河是個關鍵。他這一路上的河流不止這一條,爲什麼這條運河不好過呢?答案非常簡單,河面寬,水量大,橋樑少。

......

在這裡就要說一說明朝的大運河了。

從歷史上區分大運河被分爲三個階段,一是戰國時代的夫差開鑿的運河,二是隋朝大運河,三是元朝大運河。

公元前五世紀,由於戰爭的需要,夫差開鑿了南起揚州北至淮安,連同長江和淮河的運河,這是大運河最早的一段。

一千多年之後,公元603年開始,隋朝動員全國之力開鑿以洛陽爲中心,南至杭州,北到涿郡(北京西南部)的大運河。

又過了600多年後,公元1281年起,元朝用了十年,開鑿了從北京到徐州的一段運河,使原來繞道洛陽,並且沒有到達北京的運河取直,直接貫通了從北京(現在只能到通州了)起直達杭州的大運河,全程縮短了1800裡的航路。

正像川漢鐵路引發了辛亥革命,促使清朝滅亡一樣。修長城的工程斷送了秦朝。隋朝、元朝的大運河工程也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斷送了隋朝和元朝的統治。由此看來大型工程不是那麼容易的。

在明朝初年,元代所建的那一部分工程本來就不徹底,由於多年的戰亂,大運河的北方部分已經不能通航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其先決條件就是要疏通大運河。因此,大運河

的全程貫通和承擔大量的運輸任務,其中有朱棣的很大功勞。如果沒有朱棣遷都北京,恐怕就沒有大運河北方這一段了。朱棣修運河倒是沒有亡國,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當時的國力比較富強,有財力才能修建大工程。

大運河上往來的船隻多數是大型的內河貨運船,因此運河水量大,河道寬。由於大型船隻都是有風帆桅杆的,所以運河上的橋樑必須橋拱很高,能夠讓帆船通過,就像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上畫的那個橋樑的樣子。修橋不容易,橋樑自然就少。所以盧象升的大軍渡過大運河是要選擇地點,不是隨地都可以渡過的。

......

朱萬化發佈的朱家軍改稱“大明國防軍”的命令是十月二十二日,此時這個命令剛剛到達,因爲山東尚處於戰爭狀態,暫時無法執行。山東組建第三師只能延後了,但是募兵的工作卻是可以進行。因此,山東的部隊還是原來的番號:威海民團,內部叫威海獨立團;山東營,內部叫山東獨立團;此外還有一個兩個營編制的武警團級單位,在每個府駐有一個武警連。濟南有兩個武警連,這兩個連這一次全部派出,分別加強北和西兩個方向。

雖然武警編制中人數比較寬鬆,一般都是超編,但是一個連對於山東這種縣城比較多的府,人數還是太少了。所以主要的縣城才能輪到一個班駐紮,有的只能兩個縣城駐一個班。作爲補救措施就是使用光通信連接各個縣城(有一個兩人通信小組加當地的僱員,定時聯絡),一旦有事可以及時通報,互相支援。而電報線路在山東只是連接到府城和電報線路途經的縣城,絕大多數縣城是沒有電報的。

盧象升要路過的曹縣和準備攻擊的單縣因爲在山東的邊界上,所以各有一個班的武警駐守。

這次朝廷出兵的基本情況,朱大典是是知道的。他的兵力部署是:

威海獨立團駐威海不動,但是做好支援的準備。他們要派出特務會同駐在登州的電報通信班監視登州軍的動向,朱大典估計有孫元化在登州,那裡不會出問題。外面來的兩路官軍中,只有北路的關寧軍比較強,從戰場上下來的部隊火氣也會大一點,軍紀又差,動手的可能性也要大。必要時威海的部隊可以乘船出擊北路官軍的背後或者側翼。因此威海需要預先準備足夠的運輸船隻。

另外抽調黃海艦隊的五艘鐵甲炮艇配合十艘小木船,組成一個臨時的內河船隊,在黃河和運河上巡邏,作爲水上機動力量封鎖這兩條水道,有這兩條河流作爲屏障,可保官軍到不了濟南。每隻木船上放一個海軍陸戰隊的六人戰鬥小組。這一段運河上只有濟寧有一座橋,派一個衛所小旗(10人),和一個武警班駐守。濟寧背靠兗州,那裡有武警的一個連部。

駐地濟南的山東營(山東獨立團),它的一營到德州迎擊官軍的北路軍,二營向西到定陶,迎擊官軍的西路軍。三營駐濟南做後備支援。另外團部直屬的輜重連派出兩個排,分別支援北路和西路的輜重運輸。團屬火炮沒有動,估計也用不着很強的火力。

山東的迎敵部署完畢,就等待着官軍的到達了。這場戰爭將是個什麼後果?起碼西路的戰爭有點怪異,不像打仗的樣子。

--- 第196章完 ---

(本章完)

卷一:藏龍臥虎_第10章:工業母機卷二:初露崢嶸_第90章:組成聯軍卷二:初露崢嶸_第127章:收復鎮江卷六:楊威天下_第496章:虛君立憲(續二)卷一:藏龍臥虎_第2章:定計卷六:楊威天下_第500章:民主自由卷三:嶄露頭角_第230章:轉變卷一:藏龍臥虎_第29章:紙幣卷五:縱橫天下_第389章:福王抗稅卷三:嶄露頭角_第209章:覺華島卷五:縱橫天下_第354章:公之於衆卷二:初露崢嶸_第115章:聞香教餘孽許湯卷五:縱橫天下_第351章:聯省衙門(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41章:強勢的外交卷四:九州風雲_第311章:南京救災卷六:楊威天下_第444章:佔領南安達曼島卷四:九州風雲_第278章:入川卷二:初露崢嶸_第80章:救援趙率教(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390章:福王的牢獄之災卷七:巍巍中華_第577章:海戰續卷二:初露崢嶸_第117章:*卷七:巍巍中華_第541章:穩定波斯灣卷七:巍巍中華_第572章:蘇伊士的故事卷六:楊威天下_第472章:強勢的談判卷二:初露崢嶸_第91章:攻克三屯營卷三:嶄露頭角_第170章:大海戰(一)卷一:藏龍臥虎_第23章:遇到劫匪卷四:九州風雲_第317章:海外移民卷六:楊威天下_第486章:朝廷的兵工廠卷七:巍巍中華_第572章:蘇伊士的故事卷六:楊威天下_第460章:長遠佈局卷一:藏龍臥虎_第37章:整編護路隊卷七:巍巍中華_第557章:冊封孟加拉王國卷七:巍巍中華_第567章:保護大草原卷四:九州風雲_第310章:聚寶門卷四:九州風雲_第326章:嶽西軍VS官軍卷六:楊威天下_第432章:入山西救災民卷六:楊威天下_第475章:遇到一位忠臣卷四:九州風雲_第271章:北方的領土卷三:嶄露頭角_第166章:興旺的工業園區卷一:藏龍臥虎_第32章:明朝的拆遷卷六:楊威天下_第421章:佔領樂山卷二:初露崢嶸_第141章:南洋貿易卷五:縱橫天下_第386章:左良玉卷五:縱橫天下_第418章:進爵風波卷二:初露崢嶸_第140章:國家利益是準則卷六:楊威天下_第477章:遇到左良玉卷七:巍巍中華_第553章:冊封朝鮮卷六:楊威天下_第467章:三官旗牌卷三:嶄露頭角_第210章:鄭家的出路(一)卷四:九州風雲_第257章:小日本的挑釁卷五:縱橫天下_第385章:福王朱常洵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卷二:初露崢嶸_第113章:攻克薩爾瓦多城卷二:初露崢嶸_第137章:執行新政卷五:縱橫天下_第381章:督軍府議事卷七:巍巍中華_第547章:特區作品相關_第一次整編卷六:楊威天下_第491章:受邀訪問清國卷三:嶄露頭角_第169章:艦隊奔襲廣州灣卷一:藏龍臥虎_第14章:火燒海盜船(一)卷一:藏龍臥虎_第15章:火燒海盜船(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219章:金蘭灣卷六:楊威天下_第495章:虛君立憲(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74章:穀賤傷農卷二:初露崢嶸_第76章:大戰在即卷三:嶄露頭角_第167章:貿易公司卷七:巍巍中華_第523章:突發事件卷三:嶄露頭角_第217章:赫圖阿拉城卷四:九州風雲_第312章:小軍閥卷五:縱橫天下_第409章:包圍之勢卷三:嶄露頭角_第152章:東北的疆界卷三:嶄露頭角_第233章:琉球卷四:九州風雲_第265章:永陵聯絡站卷四:九州風雲_第282章:滎陽大捷卷四:九州風雲_第304章:留髮不留頭卷一:藏龍臥虎_第18章:富國強兵卷三:嶄露頭角_第227章:陽泉城下卷三:嶄露頭角_第202章:官軍變強盜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卷四:九州風雲_第242章:憲政時髦了卷六:楊威天下_第502章:南京的改革卷三:嶄露頭角_第155章:揭開底牌卷七:巍巍中華_第525章:寶貴的資源卷四:九州風雲_第240章:政局大變卷六:楊威天下_第496章:虛君立憲(續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68章:跨越喜馬拉雅山卷二:初露崢嶸_第58章:海軍基地卷七:巍巍中華_第534章:對策卷六:楊威天下_第495章:虛君立憲(續)卷二:初露崢嶸_第78章:氣球的威力卷六:楊威天下_第472章:強勢的談判卷三:嶄露頭角_第148章:那個字不講理卷六:楊威天下_第495章:虛君立憲(續)卷四:九州風雲_第250章:佔領宜昌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六:楊威天下_第495章:虛君立憲(續)卷五:縱橫天下_第416章:鏖戰嘉峪關(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155章:揭開底牌卷二:初露崢嶸_第143章:金門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