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崇禎六年七月長江下游的水災情況,中華日報也給予了報道,並且還特別報道了長江沿岸的國防軍駐軍出動救助災民的事蹟。遠在浙江、山東的國防軍也出動了部隊,攜帶小木船奔赴災區救助災民。爲此,山東、浙江、臺灣、遼寧國防軍控制的省份,都拿出一批救災物資支援災區。長江航運公司、河道慈善基金會也同樣拿出了救災物資。
中華日報連篇累牘的報道,使長江的這一次水患盡人皆知,朱家一系勢力的救災舉動與朝廷就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朝廷也不是不救災,只是動作慢,救災的力度小,宣傳幾乎沒有,朝廷的大明日報反應遲鈍,即便大明日報想快速反應也不行,因爲朝廷的動作慢,沒有什麼可報道的。
一個水災又讓國防軍在民心上加分不少,雖然朱家不期望加這種分,但是不能不救災。
桁聖公孔胤植不請自來,還沒等朱家父子去找他,他自己就找上門來,說河道基金會不能無動於衷,錢糧要捐,工程也要修。他已經擬定了工程的概要計劃,和爲此向全國募捐的計劃,他這個會長真是稱職、盡心盡力啊。
黃河的兩年修繕計劃已經完成,致使黃河的堤岸前所未有的堅固。中華日報在肯定黃河工程的同時,對於有功人員也是大加褒獎,其中當然少不了對桁聖公的吹捧,使這位亞聖以此深爲自豪,他在自己寫的詩詞歌賦中也是不斷的自我陶醉,自我吹噓。這次長江的水利工程上他還想大展拳腳。
朱家父子當然樂見其成,又爲他出了不少主意,並且把剛清閒了半年的黃河修繕工程的組織機構,和領頭人章世照重新召集起來,要他們配合河道慈善會展開長江沿岸的水利工程的勘察。朱萬化還特意陪同孔胤植去了一趟威海的中華日報的報社,研究爲了長江水利工程募捐的宣傳方案,可以想象得到,這又是一波募捐的熱潮,最起碼朱家一系人物的捐助捧場就是不小的數字。
此外朱大典還上疏朝廷,希望官府能夠出面與河道慈善會共同組織工程,各盡其力,朝廷也要出一筆工程款,這畢竟是國家大事,是朝廷的責任。
長江的江堤工程與黃河有本質的區別,區別就在於,長江的江堤不但有防汛的功能,它還要考慮到航運、灌溉和排澇的功能,而黃河只有一個防汛的功能,它的航運功能極爲有限,灌溉和排澇則絕無可能。黃河水含有大量的泥沙,不能用於灌溉。黃河下游是個架空河,水向低處流,所以它絕對不能排澇。
因此,長江的江堤工程要龐大的多。工程量大,動用的資金、物資就多,人力投入也多,工期也要長。所以朝廷、官府一定要參與組織,要出錢、出物資,單靠慈善會是不夠的,要動用國家的力量。
預計工程年底開工,所以各項準備工作就要緊鑼密鼓的進行了。
......
七月底,褒城。
在漢中停留幾日的洪承疇再一次的來到了褒城的國防軍的軍營。朱明秋很詫異,按說洪承疇離開漢中回西安,褒城是必經之路。但是從雙方關係和地位來看,洪承疇是完全沒有必要再次來訪的,直接通過就可以了。因此,他此來必有要務。
朱明秋把他接入軍營大帳之後,洪承疇倒是開門見山,他說道:“此來打攪確實有要事,煩朱教官轉告朱大都督,本官欲讓出褒城,留下國防軍在此駐紮,此其一。其二,請國防軍考慮開闢漢中到武昌的航運通道,開通客貨運輸,此航道對於漢中及沿線大有益處。”
朱明秋答道:“洪巡撫
的話下官會立即稟報到大都督府。我軍原計劃運輸移民、戰俘之後,即撤回廣元,那麼如今就要看大都督的命令了。”
洪承疇又說道:“如若貴軍能夠開通航運,並駐紮此地,則褒城以及周圍的村鎮統歸國防軍管轄,碼頭、商鋪、工廠作坊以及農牧生產也都由國防軍經營,其規矩就仿照河南西峽縣辦理。有關這些事情本官已經對漢中的官員交代清楚,定無阻礙。”
朱明秋當然不明白所以然,他如實上報就是了。
......
這裡要說明一下,漢水航道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陸上的重要交通航道之一段,史稱黃金水道,這是因爲他的位置十分的珍貴,它歷來是官家漕運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它珍貴,就是因爲它距離西安不遠,而渭河在遠古時代就因爲淤塞不能通航了,黃河又不是很好的通航河流,並且僅僅能夠通航到河南。漢水就成了到達西安最近的航運水道。
漢水發源於漢中,經安康、襄陽到漢口匯入長江。安康是哪裡?可能有的讀者不知道,周正龍拍華南虎的假照片你肯定知道,那地方就是安康。
但是現代的人們不能理解漢水航運,哪有什麼漢水航運?胡扯!不理解的原因是現代的漢水已經不能通航了!
不能通航的原因有二:其一,漢水水量充沛,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因此,它的沿途建有爲數衆多的大大小小的水庫,有的水庫大壩直接就把漢水截斷,並且不考慮過船閘,船隻又不能飛過去,當然就斷了航道。其二,豐富的水源被存儲在衆多的水庫之中,水庫的水是要用的,於是就消耗掉了。從水庫中流出來的水就成了涓涓細流,河道成了亂石灘、沙洲,船自然就沒辦法走了。
現代的人們都聽說過“南水北調”這四個字,這是偉大的工程,對於解決北方缺水能起到關鍵的作用。你知道嗎?南水北調,調的就是漢水的水,由此可見,漢水的水利資源有多麼豐富!
假如你能在漢水上行船,你還會發現漢水的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彎曲,有的地方,在一兩裡的距離內能夠反覆地轉上幾道彎。因爲彎道半徑太小,所以這裡不能行走大船,船隻可以寬一點,但是不能長,否則過不去。
好啦,漢水的常識就介紹這些,因爲,朱家的造船廠又要生產新的專用船隻了——短粗胖的平底船,還要轉彎靈活。
......
洪承疇的這個要求的確突然,令朱大典、朱萬化父子始料不及。他們都要問一句:這是爲什麼?
朱大典說道:“彥演(洪承疇的字)老弟這是爲什麼呢?有一點是明確的,他在向我們示好,要向我們靠攏。還能有別的意義嗎?”
朱大典比洪承疇大了十多歲,所以客氣的說法也要稱作老弟。
朱萬化說道:“父親,以我之見,他想把漢中的農業、工商業擴展開來,形成陝西的經濟支柱。從整個陝西省來看,陝北已經破敗了,只要不發生新的民變就是幸運了。渭河平原這一次又被破壞了一半,陝西就剩下漢中這一塊好地方了,他把漢中搞好了,陝西就有了自立的根本。由此看來他還是有經濟眼光的。”
“可是眼下看,漢中與我國防軍有意義嗎?爲父我沒看出有多大的益處。”
“是的,父親,現在看意義不大,無非是開展一地的經濟,有一些銀兩的收入,穩定陝西的一個局部,對於陝北的亂局作用不大。”
“萬化兒,也可能洪承疇有意效仿我朱家的經營,想以此經營陝西。他以
爲民亂過去了,該恢復農耕了。那麼依你之見,陝西的局面如何解決呢?”
“父親,治理地方的政策法令那一定是要改的,就不說了。單單從農業治理上說,陝北的黃土高原上現在有了一個治理的機會,這個機會還是亂民製造出來的,這就是那裡的人口大量的減少了。人口少了,需要的口糧就少了,因此可以施行一個計劃,那就是——種草、植樹,嚴格限制種莊稼,限制放牧。官府給農民補貼,並且按照種草、植樹的數量和成活情況補貼糧食和金錢,目的是徹底的改變那裡的環境。這是徹底的改變那裡乾旱少雨,使其逐漸的變爲魚米之鄉的根本辦法,並且需要堅持數十年,實在是不容易。要辦成此事,先決條件是取得那裡的政權,否則,這種強度的治理是沒有辦法施行的。”
朱家父子費盡心機的琢磨着洪承疇的心思,總是百思不得其解。
朱大典說:“也許他只是向我們示好,願意多交往,拉近我們之間的關係。依現在的關係,即便他想問什麼,也無法開口,交淺言深是大忌。爲父想來這個可能性大一點,否則他把我們引入漢中不好解釋。僅僅改善一個漢中對陝西意義不大,至多是緩解經濟,何況他還可以自己幹嗎,不一定非找我們不可。我看就照着他說的辦,耐心的等待,看看是個什麼結局。”
朱萬化對朱大典的敏捷思維很驚歎,思維嚴謹且速度快。
朱萬化說道:“若如此,我們的行動就要快,用最快的速度把航運辦起來。要不我去一趟舟山,先把一批船搞出來?”
“我兒,你不能走,近來事情太多,還有個河南,我總覺得不對勁,怕是要出事。發個電報,把舟山的人招到濟南,也就相當於你去舟山了。”
幾天後舟山船廠的技術人員過來了。朱萬化與他們又研究了一種新的船型,就是在長江三峽專用船隻的基礎上,加大船體,特別是船首轉向動力的優點一定要保留,有了這種靈活轉向的機構,船大一點也沒有問題。漢水這個河道比較平穩,並且沒有暗礁,所以只要轉彎靈活,其他的特別要求不多。最後確定仿照三峽專用船的情況同樣製造三種類型的船隻,武裝船原封不動,與三峽專用武裝船相同,客船貨船都在三峽專用船的基礎上加寬加長,排水量達到70至80噸。客船的客艙採用雙層結構,下層爲有座位的筒倉,上層爲雙層鋪位的三等艙,每隻船有一個房間爲二等艙,載客量約200人。
爲了儘早開航,馬上抽調三峽專用船的三個船型各兩艘船,由長江艦隊配備人員,立即開往漢中試航,舟山造船廠的人員也要參加試航,用漢水的實際情況指導船隻的設計製造。
同時開始沿途站點的碼頭建設、駐軍工作,所有的人員建制歸長江艦隊。長江艦隊的人員全部到位之後,四川派遣軍則移交撤離。
由於朱大典對河南的擔心,大都督府就給黃河船隊下達了恢復黃河河南段巡航的任務。滯留在老河口的獨立一團也該返回南陽了,農牧場原來的農民都移民了,但是河南人口多得很,隨時可以召集。他們還需要在老河口保留一個營的兵力,配合漢中的轉運俘虜、移民的工作和協助建立漢水航運。另外南陽農牧場要派出一個技術骨幹小組,到漢中褒城主持規劃建設,任命南陽農牧場的蔣連山爲褒城農牧場總掌櫃,兼當地武警(待建)的教官。所以大都督府也就向他們下達了相應的命令。
河南的局面的確不好,很快就出了問題。
--- 第298章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