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縱橫天下_第381章:督軍府議事



崇禎八年五月十八日,在開封督軍府的一間小會議室中。

大都督朱大典、陸軍總監朱萬傑、執政官洪承疇、執政副官王元雅、執政副官兼吏房侍郎孫元化、執政副官兼兵房侍郎朱萬武、戶房侍郎馬士英、禮房侍郎孫和京、工房侍郎周延儒、刑房侍郎朱泰,一共十位聯省的大員全部到齊,他們全部穿着夏季的絲綢官服,坐在長條的會議桌兩旁,還有十幾名科道言官坐在遠離會議桌的後排座位上。

這種會議室的佈置有點現代的味道了。

會議室中有井水調節室溫的裝置,在炎熱的夏季裡顯得很涼爽。

朱萬化座位之後的牆上,是一塊大黑板,黑板的右側,懸掛着大明北方地區直到俄羅斯的示意性地圖,地圖比較粗略,只是說明了大體的位置。朱萬化這是接受了上一次的教訓,特意畫的這種地圖。

朱萬化也是衣冠整齊的走進了會議室,衆人起立相迎,待朱萬化走到正中位置上,衆人齊聲說道:“督軍大人好!”

朱萬化擡手示意,說道:“大家好!請坐!”

待朱萬化坐下之後,衆人就坐。隨後進來兩位朱萬化私人機要處的秘書,坐於側面專用的記錄員位置上,攤開紙筆準備記錄。

這是朱萬化定下的規矩。按明代的規矩,衆人是要下跪迎接的,還要喊“千歲!”什麼的,也是很麻煩的禮儀。後世過來的朱萬化覺得不妥,下跪有時候是需要的,但是日常見面總要下跪就不合適了。所以朱萬化就規定了在聯省範圍內的禮儀標準,對上官要站立迎接、問好,這就足夠了。日常的行禮就是拱手、鞠躬,重大的禮節才下跪。

聯省的官員們也覺得這個規矩不錯,既重禮儀,也不麻煩。其實朱萬化還有一層尊重人格的意思,他們未必能夠體會到。

朱萬化首先請陸軍總監朱萬傑介紹漠北蒙古的實際情況以及第五騎兵營請示的問題。

大都督朱大典介紹了國防軍在漠北的戰略意圖,和近期、長遠的目標。

結合地圖,他們的說明就更清晰了。

然後朱萬化做了主旨說明,他說:“諸位官僚,漠北前線請示的是一次談判的主張和策略,按說事情不大。我爲什麼把各位都招來參加會議呢?因爲這件事的處理關係到了唐努烏梁海地區今後的地位,對待邊疆地區的處置策略,以及包括對待外蒙古在內的北方地區我們的短期、長期的策略構想。這個事情就大了,有關軍事,也有關政治。軍政大事,不可不察。其二是有關國家大事,諸位都是聯省的要員,就需要知道這些有關的軍國大事和我們的策略。

說道了知情的問題,我提議聯省衙門要辦一份邸報,爲了區別保密級別,可以分別出版一份‘大邸報’和一份‘小邸報’。大邸報分發到侍郎以上的官員,包括大法官、議會的議長、大都督府師長以上的軍官、各省的巡撫、布政使。小邸報發到所有有品級的官員和議會議員、部隊營以上的軍官、縣級以上的警長。注意,對待商鋪、公司、銀號等,不管買賣多大,財力如何雄厚,他們也是民,並非官員,邸報不能發給他們。邸報不定期出版,每月至少一期。聯省衙門再議一下,定個章程,定下主管的衙門。”

洪承疇應道:“是!請督軍大人放心,我們本月即可辦好。”

洪承疇心裡也有底,有中華日報的實力,辦一份發行量很小的邸報那還不容易。

桌子上都有現成的紙張和鉛筆,這些大員們有什麼要點可以隨時記錄。

不過說

道鉛筆倒是有些趣味,這些官員們用毛筆寫字的功夫那是童子功,絕對了得。毛筆寫字講究直立着手握筆,懸腕寫字,懸腕就是手肘都要離開桌面。比如說,手拿一條竹片,在上面寫幾個字,那是不需要桌子的。左手拿竹片,右手提筆寫字,這種姿勢,他們覺得很舒服,字也會寫得非常好,這種功夫對於現代的用慣了硬筆的人等於是耍雜技,是絕對寫不好的。

可是反過來,讓他們拿着鉛筆在桌子上寫字,這些老夫子也是很爲難,第一,那個直立着手,懸腕寫字的姿勢改不了,第二,筆頭太硬,提筆頓筆的動作受阻,寫出來的字,間架結構尚可,筆畫可就生硬了。用力不當鉛筆的筆尖就斷了,因此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三支筆。筆者可是見過老學究用鋼筆的窘相的,他能把紙捅個窟窿,那也是別有一番趣味的。

現在的這些官員就是如此,毛筆可以隨身帶,墨和硯臺卻不方便,因此也就只能將就着用鉛筆。看他們用鉛筆寫字那也是別有一番風景。

朱萬化繼續講道:“因此,今天的議題就多達五項了。”

說着他站起身來,走到身後的黑板處,拿起石膏粉筆在黑板上寫字,邊說邊寫。

這個黑板是朱萬化讓人設置的,是硬雜木板塗墨的那種黑板,木板加工後,需要用細沙磨粗,然後塗墨。

會議中有時需要文字、圖形等等的輔助手段,這個時代沒有投影儀的設備,朱萬化就把學校教室裡用的黑板拿來充數,不過效果是蠻好的。朱萬化的前身是經常講課的,那一手粉筆字絕對漂亮。粉筆寫字,與鉛筆、鋼筆又不相同了。一手好的粉筆字也是日積月累練出來的。

“頭一項當然是與羅剎軍談判的條件,我方應持的立場、原則。第二項,收復唐努烏梁海之後,如何治理?交給坎岱道爾吉行不行?第三項,唐努烏梁海,同時也牽連到外蒙古,今後是個什麼地位?要不要設行省?第四項,唐努烏梁海向西直到烏拉爾山,就是廣袤的西伯利亞大平原,方圓有3000多裡,但是那裡的冬季極爲嚴寒,現在幾乎是無人區,我們大明帝國要不要繼續擴展疆土呢?第五項,俄國人這一次敗了,過幾年他們還會再來,我們今後如何守衛唐努烏梁海?

這就是今天的五個議題,我們一個一個的商議。希望各位各抒己見,貢獻自己的才智於國家大計上。”

說完,朱萬化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待大家說話。

周延儒曾經做過朝廷的首輔(相當於總理),朝堂上議事經的多了,他剛剛來到開封上任,這是第三天,還在學習階段,尚未理事。到督軍府議事還是頭一遭,議論的議題也是新鮮。明朝末年朝廷的朋黨之爭比較厲害,官員們議事往往是對人不對事,互相攻訐、拆臺、鬥心眼的時候多,辦實事的幾乎沒有,周延儒本人就是被鬥敗了攆出朝廷的。這兩者的氣象是決然不同的。

陸軍總監朱萬傑首先說話了,他說道:“大哥,啊......不對,督軍大人,不知道侵佔唐努烏梁海的羅剎人在羅剎國的地位如何?如果他能說話算數我們倒是應該要一些條件,否則,就這麼放他們走了,還是太便宜他們了。”

大哥改稱督軍大人,這個稱呼是彆扭一點,不過公開的場合還是要稱呼公職,否則不是成了家天下了?

朱萬化答道:“萬傑,你問的有道理,我可以說明一下:羅剎人的國王叫做沙皇,羅剎是個奴隸制國家,貴族的地位就是看他擁有多少奴隸和土地。部分羅剎人向東方擴展並沒有得到沙皇和大臣們

的一致認可,只是部分貴族私下裡的作爲。當然他們的作爲,宮廷也是知道的,就是沒有公開一致的支持。這些主張向東擴張的貴族多數是沒落不得勢的人物,他們的擴張帶有強烈的自我利益,他們需要佔領土地,獲取奴隸,取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因此,即便是他們佔領了唐努烏梁海已經有二十多年了,也還沒有得到羅剎宮廷的認可,也沒有正式的任命官吏。所以這些人在羅剎的地位都不高,不能把他們看做羅剎的使者,他們說的話,羅剎宮廷也是不認可的。

所以這一次的談判,其實質就是我們把他們打回去,消滅其一部分,還是把他們當做俘虜,和平地監押他們出境之間的選擇。其他的條件也好、承諾也罷,是不算數的。”

朱萬傑說道:“督軍大人,既然如此,就不必談了,打出去也讓他們長點記性。”

洪承疇這時說話了,他說道:“督軍大人,下官以爲,漠北地區日後還要與羅剎做鄰居,雙方留一些體面,今後也好交涉來往。兵書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少一些戰事,於我軍也少一些傷亡,城池村鎮也少一些殘破。所差者不過是多殺、少殺幾個羅剎人而已。因此,下官以爲和爲上。依目前的軍情,所謂‘和’,我軍也要解除他們的武裝,押送出境,只是保全他們的性命而已。超過這個要求斷不可答應。”

洪承疇老謀深算,話說得有道理,朱萬化聽着頻頻點頭。

朱大典跟着表態:“督軍,彥演兄(洪承疇的字)說的有道理,我附議。”

朱萬傑連忙說道:“洪大人說的對,下官操之過急了。我也附議。”

這幾個人的態度等於定下了基調,

朱萬化說道:“第一件事如果沒有別的意見就這樣定了。下面議其他幾項。”

受到洪承疇的鼓舞,其他官員也躍躍欲試,都想說話了。看看黑板上,第二項是漠北可否交給坎岱道爾吉治理。

周延儒搶先說道:“督軍大人,臣......哦......下官以爲漠北可以交給坎岱治理。原因有二:其一,漠北蒙古人與外蒙古的蒙古人是不同的,漠北從來不願臣服我大明,他們也不認同自己是大明的子民。十幾年來羅剎人進入漠北,他們雖然有反抗,畢竟最終臣服於羅剎。外蒙古雖然也沒有向我大明稱臣,但是畢竟還自稱是大明之人。因此,漠北蒙古之人更不可信。其二,把漠北名正言順的交到坎岱手中,使其與外蒙古合爲一體,這是我聯省官府給了坎岱巨大的恩惠,明白者理應知恩圖報。那裡地廣人稀,單獨建省人口也太少了,一個統一的外蒙古也容易治理。

這就牽連到了第三件事,就是要不要建省?下官以爲,藉此機會立即建外蒙古行省,委派官吏。外蒙古行省可以委派兩名巡撫,原外蒙一員,漠北一員,漠北之巡撫委派坎岱道爾吉爲宜,可以以此安彼之心,使其精心治理漠北。同時也逐步的削減其在外蒙古的勢力。”

不愧是做過首輔的,他一口氣說了兩個問題。分析到位,也有治理的策略,比較有道理。

衆人沉默了一會,體會着周延儒的話。

朱大典又說話了,他說道:“玉繩兄(周延儒的字)言之有理,我同意。另外我提議:可以先建省,治理要從緩,議會以及各項新政暫時不推行,儘量的沿用舊習、舊制度。外蒙古以穩定爲先,所以哲不尊丹巴的轉世靈童一事應該儘量提早處理。待有了新的活佛,穩定了大局,再行改制。”

--- 第381章完 ---

(本章完)

卷七:巍巍中華_第539章:糧荒卷三:嶄露頭角_第208章:和談卷二:初露崢嶸_第141章:南洋貿易卷三:嶄露頭角_第223章:募捐修河堤卷七:巍巍中華_第571章:靠山吃山卷一:藏龍臥虎_第25章:剿匪鋤奸卷二:初露崢嶸_第117章:*卷五:縱橫天下_第356章:西北的綠洲卷三:嶄露頭角_第154章:背水一戰卷五:縱橫天下_第412章:巴圖爾的反撲卷五:縱橫天下_第341章:聯省衙門卷五:縱橫天下_第365章:反攻倒算卷五:縱橫天下_第341章:聯省衙門卷五:縱橫天下_第339章:投奔國防軍卷四:九州風雲_第323章:各有一本經卷六:楊威天下_第431章:絕妙的靈渠卷六:楊威天下_第451章:趙率教赴任卷二:初露崢嶸_第122章:劉愛塔兄弟卷七:巍巍中華_第539章:糧荒卷六:楊威天下_第459章:鄭芝龍要稱王卷五:縱橫天下_第405章:想親征不容易卷三:嶄露頭角_第175章:天羅地網(一)卷六:楊威天下_第496章:虛君立憲(續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224章:河道慈善會卷五:縱橫天下_第359章:鐵路通車卷六:楊威天下_第501章:波斯灣的石油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卷五:縱橫天下_第409章:包圍之勢卷六:楊威天下_第456章:土皇上述職卷五:縱橫天下_第359章:鐵路通車卷四:九州風雲_第315章:一箭雙鵰卷五:縱橫天下_第353章:各得其所卷三:嶄露頭角_第150章:有人囤積糧食卷二:初露崢嶸_第111章:兵至基隆卷四:九州風雲_第297章:九州的政權卷二:初露崢嶸_第117章:*卷三:嶄露頭角_第150章:有人囤積糧食卷二:初露崢嶸_第123章:朱大典進京卷六:楊威天下_第472章:強勢的談判卷七:巍巍中華_第575章:珍貴的水源卷一:藏龍臥虎_第36章:這是步槍嗎?卷二:初露崢嶸_第134章:收復臺灣(三)卷七:巍巍中華_第571章:靠山吃山卷二:初露崢嶸_第132章:收復臺灣(一)卷七:巍巍中華_第548章:特區(二)卷四:九州風雲_第318章:澳王國卷三:嶄露頭角_第177章:河南的改革步伐卷一:藏龍臥虎_第48章:初探金州卷四:九州風雲_第292章:棧道上的戰鬥卷四:九州風雲_第321章:活佛也有貢獻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六:楊威天下_第484章:民心民意卷七:巍巍中華_第577章:海戰續卷一:藏龍臥虎_第39章:拉毛文龍一把卷五:縱橫天下_第399章:美人計?卷三:嶄露頭角_第198章:意外的戰鬥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二:初露崢嶸_第111章:兵至基隆卷三:嶄露頭角_第213章:救援錦州卷二:初露崢嶸_第128章:遼寧建省卷七:巍巍中華_第559章:人口論卷五:縱橫天下_第354章:公之於衆卷五:縱橫天下_第372章:進軍雅安卷六:楊威天下_第459章:鄭芝龍要稱王卷二:初露崢嶸_第87章:夜襲輜重營卷四:九州風雲_第325章:官軍進剿嶽西卷二:初露崢嶸_第62章:養寇自重卷二:初露崢嶸_第97章:撤兵到威海卷一:藏龍臥虎_第37章:整編護路隊卷六:楊威天下_第450章:豐富的糧源卷四:九州風雲_第289章:石門棧道卷七:巍巍中華_第550章:又一個聖親王卷三:嶄露頭角_第166章:興旺的工業園區卷一:藏龍臥虎_第38章:編制卷二:初露崢嶸_第63章:遵化戰的攻略卷五:縱橫天下_第376章:進軍漠北卷六:楊威天下_第505章:草原烽煙又起卷三:嶄露頭角_第154章:背水一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479章:暗流涌動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二:初露崢嶸_第120章:平臺奏對(三)卷三:嶄露頭角_第185章:出擊山西卷四:九州風雲_第331章:新版滿洲國卷三:嶄露頭角_第151章:糧食之戰來勢洶洶卷四:九州風雲_第245章:河南之變卷二:初露崢嶸_第123章:朱大典進京卷六:楊威天下_第502章:南京的改革卷四:九州風雲_第260章:浦口剿匪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二:初露崢嶸_第112章:激戰和平島卷七:巍巍中華_第563章:取炎陵卷四:九州風雲_第250章:佔領宜昌卷一:藏龍臥虎_第14章:火燒海盜船(一)卷六:楊威天下_第508章:控制波斯灣卷一:藏龍臥虎_第29章:紙幣卷三:嶄露頭角_第156章:魯王爺賢明卷四:九州風雲_第260章:浦口剿匪卷六:楊威天下_第462章:鋼索斜拉橋卷六:楊威天下_第487章:起死回生卷七:巍巍中華_第521章: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