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楊威天下_第488章:朝廷的轉機



崇禎九年十月的一天,崇禎在南京的皇宮召見幾位大臣。

傅宗龍說道操炮的兵弁需要懂得新式的算學,崇禎想一想也覺得有道理。炮彈打出去那麼遠,操炮之人還看不到目標,可不是全靠計算嗎?用算盤那是算不出來的。

於是他說道:“在京師可否試辦一所新式學堂呢,火炮越多,需要的兵弁就越多,總要有自己的兵源嘛。”

教育的事情溫體仁倒是明白,他說道:“我們會按陛下的旨意辦一所學堂,選地點、建校舍、聘先生、選定學科教案總是可以辦起來的。但是臣擔心招不到學子,天下的學子都是奔着功名富貴去的,我們的科舉只考經史子集,新式學堂裡學到的學問考不了前程,那個學子願意去學?若是科舉增設新學科的題目恐怕天下震動,無論是趕考的學子還是我們的官員定然會反對,學子的十年寒窗苦一夜間付之東流,官員們都成了無用的舊文人,他們焉能接受?明年就是大考之年,無論設與不設新學題目,朝廷應該早定章程。”

這一下就說到了根本的體制上了,無論改與不改都是極難決策的。

崇禎嘆了一口氣,說到:“讓禮部議一下,上個條陳之後再議。”

禮部管教育,不過他們也未必有好辦法,因爲這種改革不但涉及到觀念的轉變,還牽連太多人的利益。

崇禎又轉向傅宗龍,問道:“傅愛卿,你剛纔說到需要更大的火炮,難道這一種火炮不夠用嗎?”

“陛下,火炮要打得遠,威力才更大。楊都師送來的這個樣品可以打三裡遠,而花皮的一般火炮都能打六裡遠。如果花皮的大炮放在四五里之外,他們可以炮轟城牆,我們的大炮卻夠不着他們,這不是隻能捱打不能還手了嗎?所以我們需要有同樣射程的火炮,纔可以抵禦敵軍的進攻。大型火炮打得遠,但是不靈活,所以戰場上的兵器是各有其作用的,長短配合才能更好的發揮功效。”

傅宗龍是知兵者,他的解釋是很貼切的,大小火炮都有各自的用途。

崇禎皇帝說道:“讓北京的兵部尚書張鳳翼,戶部尚書侯恂參與軍火製造,所有的費用由北京的戶部負責。告訴楊嗣昌,北京的軍火工廠分出一半的工匠,調撥到南京來,在南京擇地建同樣的軍火廠,以方便供給南方的官軍。新學堂先建在北京吧,由北京的禮部主持。還要告訴楊嗣昌,給他半年時間,把北京的事情辦好,然後返回南京。”

崇禎這是要重用楊嗣昌了,如何用?他沒說,算是個伏筆吧。

崇禎的旨意到達北京後,侯恂和張鳳翼就開始介入延慶軍火工廠的管理,工廠分出一批技術骨幹開始調往南京,82迫擊炮的研製也就開始了。

長話短說,到了崇禎十年的夏季,82迫擊炮的樣品也已經制造出來了,楊嗣昌也就奉調回了南京。楊嗣昌麾下的部隊,就是宣大邊軍,則併入北京的禁衛營,歸北京兵部統轄,駐地延慶。

他們的82迫擊炮,射程超過了六裡,與國防軍的82迫擊炮相當,只是重量太大,炮管就有兩百多斤,在戰場上需要專用的工具,四五個人的力量才能架起火炮。行軍時使用馬車運輸。

與國防軍的炮兵比較有幾點不同,第一他們的炮沒有炮鏡,靠準星照門間接瞄準。第二,他們的炮兵奇缺,很多兵弁不具備炮兵的素質,勉強充樣子,直視目標的炮擊還勉強,間瞄盲射一般都達不到要求,甚至根本就打不了盲射炮擊。其他的就是火炮的重量、機動性能、炮彈的質量等也有不少的差距。但是,不管怎麼說,畢

竟有了現代的火炮,部隊的戰鬥力大大的加強了,國防軍今後對官軍的作戰將不會那麼輕鬆了,也要隨時的防備被炮擊,零傷亡的戰鬥幾乎不可能了。

受鍊鋼手段的限制,聯省方面短期內還不能大幅度的改善鋼的品質,迫擊炮依然是國防軍的主要火炮,因此,對於已經裝備了火炮的官軍,還拿不出具有絕對優勢的火炮,儘管國防軍依然有巨大的裝備優勢,但是,雙方的火力差距將會縮小。

......

林祥被提升爲延慶軍火工廠的總管留在了北京,周成則隨楊嗣昌到南京,任南京軍火工廠的總管。

南京鍊鋼所需的礦石就取自當塗,距離南京很近。朱萬化在浙江剛起步時就使用這裡的礦石,並且曾經對礦山投資擴建,現在的浙江曙光基地還保留着一套小型的冶煉設備,依然在使用當塗的鐵礦石。在現代,這裡是馬鞍山鋼鐵公司所在地。

崇禎十年的七月到達南京的楊嗣昌被任命爲內閣大學士,首輔大臣。溫體仁致仕,“光榮”退休了。

國防軍北京坐探看到的是62迫擊炮,實際上還有82迫擊炮他們沒有看到,也可能是炮的重量太大,不方便上城牆。北京城的城防有大小九門炮。延慶的禁衛營有十幾門炮,其餘的還有十幾門炮隨楊嗣昌一同前往南京,以加強南京的城防。

到了國防軍發現官軍的火炮時(崇禎十一年的五月),朝廷的主要部隊已經開始配備迫擊炮了,朝廷方面新式迫擊炮的總數已經有了五十多門。

崇禎九年底,南京的禮部也奉旨拿出來一個推進新學的辦法,那就是緩慢的推進,變革不要過激。現在就昭告天下,明年的各級考試先增加算盤的加減乘除口訣,阿拉伯數字的讀寫,使用阿拉伯數字筆算的整數加減乘除。對於這些初級知識,學子們一兩個月就補上了,影響不大。到下一期(三年後)考試再增加新學的內容,例如格物(物理)、圖形幾何算法(三角、幾何),如此這般,漸漸的改變科舉的內容。這樣就爲推廣新學,創建新學堂打下了基礎,新學堂也就慢慢的辦起來了。

小小的改革在朝廷上也是一場論戰,有些老夫子甚至以死相逼,堅決反對任何的改革。什麼“不齒於言商逐利的算計”、“雕蟲小技”、“奇淫技巧”、“儒家學說安天下”、“立國之道,尚禮儀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禮儀不在技藝。”等等的議論一時間甚囂塵上,在各級官員中很少有支持新學的,尚書、大學士這一級的官員倒是知道朝廷的艱難,但是也不敢犯衆怒,態度曖昧、不明確,氣的崇禎都想殺人。最後終於還是說明年的各級考試不變,纔算勉強的平息下來。

幸虧崇禎已經決定新學堂在北京試點開辦,否則,如果辦在南京,定然會被老學究們給攪黃。

火炮的出現,讓朝廷起死回生,讓朝堂上有了生氣,不少大臣覺得朝廷又有了底氣,崇禎皇帝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他又開始勤奮起來。

但是保守的勢力如此之強,就像科舉的鄉試、會試,改革那麼一點點都無法實現,如此的固步自封不思進取,這一次的轉機朝廷能把握得住嗎?真是一個很大的疑問,搞不好就是迴光返照。

......

五月底,綏查兩家的使者返回到張家口。

綏遠蒙古的王爺蘇和還在張家口等待迴音,使者回來了,他們依然坐在一起議事。

聽到聯省衙門的這些條件,察哈爾王爺額爾德木圖就坐不住了,他跳起來大叫:“欺人!這些漢人欺人太甚!漢人來到我大草原還

會有我們的好日子嗎?這些漢人可不是奴隸,就是原來的奴隸也要釋放,成爲自由民。他們還要侵擾我們的山神,我蒙古大草原將永無寧日!”

蒙古人是鋪上毯子,席地而坐的,王爺站立起來,做臣子的也要趕緊站起來,躬身立在一旁。

蘇和的臉色也不好,但是他還算沉着,依然坐着,沒有跳起來叫罵。

那日鬆(察哈爾王爺的屬下,使者)也站起來了,趕緊勸說:“王爺息怒,都是我無能,沒有爭得更好的條件,讓王爺生氣了。但是那聯省的官員的確很強硬,容不得我們說話反駁。

請王爺要爲我們的族人着想,現在是夏季,大草原上已經這樣荒涼艱難了,夏季過了,冬季就不遠了,到了大雪紛飛的日子裡,我蒙古族人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王爺忘了?去年的冬季,那是多麼的艱難!連王府裡也斷了糧,斷了茶葉啊!”

蒙古人以肉食爲主,不喝茶,他們是要生病的,茶葉是他們的生活必需品。此外還有食鹽,這些生活必需品只有靠貿易從中原購入。

旁邊的巴雅爾(綏遠王爺的屬下,使者)也勸說到:“額爾德王爺,我們既然要歸附於大明,劫掠而來的漢人怎麼能繼續保留呢?那是必須釋放的。對於漢人的移民,我們下一次談判可以講一些條件,限制他們的人數。何況漢人們也不能一下子來那麼多人,多數的漢人把這裡當做苦寒之地,很多人是不願意來的,所以限制一下他們也會同意的。”

那日鬆也接過話頭說道:“王爺,我們蒙古族人使用的鐵鍋,傢俱、刀槍武器,馬鐙、馬鞍,這些鐵、銅的物品生活上是離不開的,我們只知道鐵器來自漢人的中原,其實那是中原的漢人開採礦山,冶煉銅鐵才得來的。漢人可以開礦山,我們爲什麼不能開礦山呢?礦山是我們的財富,開礦也可以換取糧食、茶葉、鹽巴、布匹,這也是好事啊?”

這二人的勸說是有道理的,這說明他們去了一次開封,長了一點見識。同時也說明他們用心了,真的用心思考這些問題,恐怕他們之間也沒少商議,因此,才能形成一些見解。

蘇和王爺到底還是清醒一些,他說道:“我們歸附了大明,還扣着漢人做奴隸,是有些說不過去,大明的官員沒有過分的追究我們劫掠財物、人口,這已經是寬容了。倘若漢人興兵來問罪,我們劫掠屠殺了那麼多漢人,他們會不報仇嗎?”

幾個人的勸說,讓額爾德木圖冷靜了下來,他又坐下來。現實是不得不面對的,他們即便想舉族遷移都辦不到,四面都是敵手,能到那裡去?眼看着夏季過去就是殘酷的嚴寒,這個現實不得不面對。

額爾德長嘆一聲,說道:“看來只有適當的限制漢人移民這一條可以談一下,其他的沒指望了。”

蘇和說道:“那日鬆說的對,礦山是山神賜予我們的財富,我們守着金山要飯吃,還是頭腦不靈啊,漢人早就開礦了,山神也沒有責怪嗎?”

蘇和又說道:“額爾德老弟,聯省衙門給出的條件也有寬容的一面,巡撫和都指揮使的職務都給了我們,我們還是軍權在握,外蒙古的坎岱也不過如此把?我看這樣吧,讓巴雅爾、那日鬆他們用幾日時間,寫出一個章程。我們兄弟兩個就與大明談一次,談判的地點我們建議在宣化,這樣大家都平等。額爾德老弟,你看可以嗎?”

額爾德無奈的說道:“好吧,我同意了。”

這真是一場艱難的選擇,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第488章完 ---

(本章完)

卷七:巍巍中華_第573章:進軍蘇伊士卷三:嶄露頭角_第171章:大海戰(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418章:進爵風波卷三:嶄露頭角_第201章:德州戰火卷三:嶄露頭角_第226章:修河堤有飯吃卷二:初露崢嶸_第77章:平原游擊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309章:黃雀在後卷七:巍巍中華_第554章:訪問清國卷六:楊威天下_第433章:進駐陽泉卷五:縱橫天下_第385章:福王朱常洵卷二:初露崢嶸_第141章:南洋貿易卷六:楊威天下_第510章:追蹤兇手卷五:縱橫天下_第390章:福王的牢獄之災卷三:嶄露頭角_第180章:汝陽剿匪(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75章:遇到一位忠臣卷五:縱橫天下_第389章:福王抗稅卷四:九州風雲_第266章:試航卷一:藏龍臥虎_第49章:暗流涌動的金州卷一:藏龍臥虎_第30章:新產品卷五:縱橫天下_第389章:福王抗稅卷五:縱橫天下_第355章:給羅汝纔出路卷五:縱橫天下_第408章:調整戰役目標卷五:縱橫天下_第352章:球墨鑄鐵卷三:嶄露頭角_第198章:意外的戰鬥卷六:楊威天下_第451章:趙率教赴任卷一:藏龍臥虎_第33章:遵化的軍用沙盤卷六:楊威天下_第454章:天塹變通途卷三:嶄露頭角_第201章:德州戰火卷五:縱橫天下_第365章:反攻倒算卷二:初露崢嶸_第119章:平臺奏對(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66章:以毒攻毒卷三:嶄露頭角_第218章:攻克赫圖阿拉卷二:初露崢嶸_第60章:近海艦隊卷六:楊威天下_第459章:鄭芝龍要稱王卷四:九州風雲_第266章:試航卷五:縱橫天下_第417章:太子黨卷七:巍巍中華_第557章:冊封孟加拉王國卷三:嶄露頭角_第155章:揭開底牌卷一:藏龍臥虎_第32章:明朝的拆遷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三:嶄露頭角_第189章:掌握山東政權卷二:初露崢嶸_第145章:佔領金門卷五:縱橫天下_第352章:球墨鑄鐵卷七:巍巍中華_第554章:訪問清國卷七:巍巍中華_第524章:遇刺負傷卷七:巍巍中華_第545章:和平取襄陽卷四:九州風雲_第284章:佔領川北卷五:縱橫天下_第415章:鏖戰嘉峪關(一)卷六:楊威天下_第510章:追蹤兇手卷三:嶄露頭角_第176章:天羅地網(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396章:艱難的選擇卷六:楊威天下_第455章:山西歸附卷二:初露崢嶸_第77章:平原游擊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280章:秦良玉卷七:巍巍中華_第536章:遭遇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221章:黃河河務卷四:九州風雲_第293章:醒悟的太晚了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三:嶄露頭角_第223章:募捐修河堤卷二:初露崢嶸_第120章:平臺奏對(三)卷五:縱橫天下_第394章:北海道的內鬥卷七:巍巍中華_第564章:撤退變成了潰敗卷二:初露崢嶸_第71章:宰肥牛卷二:初露崢嶸_第124章:覲見皇帝卷三:嶄露頭角_第162章:後金進攻朝鮮卷五:縱橫天下_第339章:投奔國防軍卷五:縱橫天下_第413章:嘉峪關成了焦點卷二:初露崢嶸_第143章:金門剿匪卷六:楊威天下_第515章:殘酷的攻堅戰卷一:藏龍臥虎_第29章:紙幣卷七:巍巍中華_第569章:瘋狂的橡膠園卷六:楊威天下_第448章:錫蘭府卷一:藏龍臥虎_第16章:戰後卷五:縱橫天下_第364章:基層政權卷七:巍巍中華_第525章:寶貴的資源卷四:九州風雲_第246章:上海灘卷六:楊威天下_第503章:新年晚會卷三:嶄露頭角_第155章:揭開底牌卷六:楊威天下_第454章:天塹變通途卷一:藏龍臥虎_第3章:起步(修改)卷二:初露崢嶸_第58章:海軍基地卷二:初露崢嶸_第70章:火炮初發威卷七:巍巍中華_第573章:進軍蘇伊士卷二:初露崢嶸_第111章:兵至基隆卷五:縱橫天下_第379章:阿巴坎決戰(三)卷三:嶄露頭角_第147章:山東改革卷二:初露崢嶸_第64章:永平府攻略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卷六:楊威天下_第497章:新紀元卷二:初露崢嶸_第109章:威海新氣象卷四:九州風雲_第281章:老回回到了卷二:初露崢嶸_第61章:建設舟山卷五:縱橫天下_第388章:羅貫中耍大刀卷二:初露崢嶸_第114章:佔領基隆卷三:嶄露頭角_第148章:那個字不講理卷五:縱橫天下_第360章:過一把火車癮卷二:初露崢嶸_第66章:後勤準備卷六:楊威天下_第506章:決戰烏里雅蘇臺卷四:九州風雲_第280章:秦良玉卷五:縱橫天下_第398章: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