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賞賜

?

第四十三章賞賜

“賢侄---”最後一個“侄”才說了半聲,曹宗瑜的長刀已經斬下來,程文英的人頭陡然從的脖子之上滾落下來,在地面上轉了好幾個圈,才停下來,程文英的雙眼死死瞪着地面,好像是死不瞑目。

“爺爺,爹爹,娘,小妹,我終於給你們報仇了。”曹宗瑜的聲音之中複雜難辨,好像是歡喜,好像是沮喪。曹宗瑜數年之來,不管多少艱難困苦,都憋着一口氣,此刻大仇得報,心中反而空蕩蕩的。一時間不知道將來該做些什麼。

“曹兄。”張軒看出來曹宗瑜的迷茫。一時間也想不出來,該如何勸慰,但是他有一個辦法,就是給曹宗瑜找事做,人只有在沒事的時候纔回胡思亂想,讓他忙起來,他自然就忘記了。

“如今大戰還沒有停歇。我們不能再這裡久留。”在城樓之上是南城制高點,從這裡向北看,能將整個南城都收入眼簾之中,正如張軒所說,現在雖然是大局以定,但是並不是說戰鬥就已經停止了

一處處烽火,從南城各處傳來,比如知府衙門,唐王府。所以說戰鬥還在繼續,不過已經到了收尾階段了。

“好。”曹宗瑜不知道有沒有聽清楚張軒所說的話,就跟着張軒一起走下了城樓。一出來,曹宗瑜就去召集曹家的人手,不一會兒,曹鐵與曹家剩下的人手都到了。只是此刻只剩下十來個人了。

有一些死了,有一些打散了。有一些偷跑了,不過剩下的人,可以稱作骨幹了。

“曹五?”曹宗瑜巡視一圈。

其他人可能逃走,偷跑,但是曹五作爲曹宗瑜最信任之人,卻不會做這些樣的事情,曹宗瑜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衆人都搖頭說不知道。

張軒說道:“都去找找看。”

不過一會兒功夫。曹五找到了。

他仰天躺在城牆下,一根長槍從的胸腹之間刺了出來,他雙手死死的抓住長槍的槍桿,雙手手臂,乃至是臉上都有大片大片的血,臉色蒼白冰冷,已經沒有呼吸了。

在張軒看來,他很可能在戰鬥之中,被人從城牆上推了下來。而城牆下面有一些被砸死的饑民,人死了,他們帶着一根長槍卻豎起來了,而曹五正好摔在長槍之上,長槍刺穿了他的胸腹,他一時間還沒有死,曾經大聲的慘叫,想辦法將長槍拔出來,傷口之處,還有掙扎挪動的痕跡。

只是正在激戰之時,人人都在慘叫,誰會管他啊。他就這樣在無人的角落之中,痛苦哀嚎,流血過多而死。

“張大人,張大人。”就在曹宗瑜正準備爲曹五收屍的時候,一個人傳令兵說道:“掌盤子讓你們過去,就在府衙之中。”

曹宗瑜說道:“你過去吧。我在這裡安葬了曹五。”

這個傳令兵說道:“曹大人,掌盤子也讓你過去。”

“公子,這裡就交給我吧。”曹鐵說道:“我會好好的安葬曹五的。”

曹宗瑜嘆息一聲說道:“好吧。”

羅汝才相招不得不去。

下面已經有人備好的馬匹,張軒與曹宗瑜並騎而去,看到大戰過後的南陽城好像瞬息之間變得熱鬧起來,還有人在不住大喊道:“曹大王,開倉放糧,爾等快來領。來的遲了就沒有了。”

與此同時,一家家士紳的宅院被打開,無數婦人啼哭,甚至有士卒將婦人抱起來,向小巷之中走過去,想想就知道是要幹什麼?還有一些民夫,在義軍的督促之下,將具具屍體從宅院之中擡了出來,都是以寬袍大袖的讀書人爲多。

張軒與曹宗瑜剛剛到了府衙,就有人告訴他,羅汝纔不在府衙之中,而是去了唐王府,隨即他們又往唐王府。張軒遠遠的就看見了唐王府,因爲唐王府哪裡像是一個府邸,分明就是一座內城。

唐王府修建的時候,還是洪武年間,整個唐王府嚴格的按照了朱元璋定下的規格,兩丈多高的院牆。

此刻唐王府常年不打開,除非是聖旨到方纔打開的正門,被推倒在地面之上。無數屍體堆積在城門處,現在還在一具具的清理,看上去這裡交戰非常之激烈。

張軒擡起頭來,看在頭上有一塊大匾,上面寫着“端禮門。”三個大字。

張軒縱馬踏門而進,穿過一個不小廣場,讓張軒想起了當初在北京故宮,人來人往人潮,這王府的建築風格與故宮非常之像,甚至可以說是一小號故宮。不騎馬,要走上一陣子。

不一會兒。來到一座大殿之前。

大殿之上寫着名字:“承運殿。” 承運殿地勢很高,必須先下馬走過長長的臺階才能到承運殿之中。

“什麼?”張軒與曹宗瑜剛剛到了承運殿大門口,就聽了見裡面了羅汝才的聲音:“你讓唐王給跑了?”

張軒偷眼向裡面看去,卻見羅汝纔此刻正坐在唐王的龍椅之上。頭上還帶着一頂冕冠。但是羅汝才時不時一動,一點沒有莊重的氣勢,一副老農的面孔,配上着金碧輝煌的大殿,乃至於頭上掛着一排珍珠的冕冠,只需輕輕一動,無數顆珍珠都在向後碰撞,恨不得甩出來的。

羅汝才似乎也覺得影響視線,順手將冕冠扔下來說道:“你不是說,唐王已經是水缸裡的烏龜?怎麼讓他給跑了?”

“舅舅,是孩兒大意了。”王龍滿臉羞紅,說道:“沒有想到這唐王,如此怕死,早就在府中準備好了快馬,那麼這邊一破城,唐王就從東門給溜了。”

其實羅汝才並不看中什麼唐王。但是張獻忠殺了襄王。他如果不殺明朝的王爺,豈不是說自己差張獻忠一頭。

只是這個時候,人已經跑了,說什麼也沒有用了,羅汝才狠狠的罵了王龍一頓,然後說道:”滾出去吧。”

王龍立即灰溜溜的跑了出來。

“你們兩個人來了。”羅汝才遠遠的看到了兩人,帶着笑說道:“你們兩人這一次做得好。說說,你們要什麼獎賞?”

“這都是掌盤子的威名所至,我等不敢居功。”張軒口中客氣說道。

羅汝才微微一笑說道:“那麼我就來安排了,張軒,你是讀書人,吉先生此刻正在南陽府衙之中忙,你先去幫着吉先生,等事情忙完了,再安排你的事情。”

“是。”張軒知道,這看似沒有獎勵的話中,已經包含了獎勵。

吉珪是誰?是羅汝才的謀主。

吉珪是山西舉人出身,但是到底是不是舉人,也不大清楚,不過很早他就跟隨羅汝才了,是羅汝才的軍師,賬房,當然了說謀主之類,吉珪有些配不上,因爲大凡軍中舉措,都是羅汝才主意,吉珪不過是羅汝才的助手而已。

如果羅汝才軍中,真有什麼二號人物的話,那麼就是吉珪。不過,吉珪平時忙得很,張軒不過見過幾面而已。

羅汝纔派張軒去幫助吉珪,已經是在默認他的謀士的地位。

“曹大,就以你這一次奪城的班底,再招一些人,我許你一個哨。”羅汝才說道。

這個獎勵相當大方了。

羅汝才所部統稱曹營,而除卻羅汝才親自帶領的中軍之外,就分給各哨,比如,羅玉龍,王龍,張應元,楊繩祖,楊承祖,都是哨長。統領一哨。當然了,曹營不是正規軍,每一哨的強弱都要看主將了。幾乎每一個哨都是曹營之中的一個小山頭。

“謝過掌盤子厚愛,只是我無心於此。” 曹宗瑜淡淡的說道。

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十章 收兵第六十章 鑄炮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五章 猛鎮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十章 綠帽子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七章 攻城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