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

清軍在江南撤下來的大軍,也分別在各地安置,在黃河邊上,分別安置在陝西,山西,山東,北直隸一帶,回到京師只有滿清八旗,乃至漢軍旗。

紫禁城之中。

多爾袞騎馬踏入金水河。身邊有幾個人跟隨着。

紫禁城騎馬在明朝是不被允許的,而是滿清入主之後,才能賦予王公大臣的特權。

多爾袞來到乾清宮偏殿之前,問一側的太監,說道:“諸王都來了嗎?”

小太監不敢擡頭,躬身行禮說道:“諸王都到了。就等攝政王了。”

多爾袞翻身下馬,大步走了進去,立即有太監高喊到:“皇叔父攝政王到-------。”

果然,諸王已經到了。

資格最老的自然是代善。

禮親王代善,已經垂垂老矣,六十多歲了,早年征戰,又是一等一的猛將。在黃臺吉剛剛登基的時候,也是四貝勒之一。不過,在黃臺吉登基之後,爲了中央集權,對同爲四貝勒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進行了打壓。代善也從那個時候,開始收斂鋒芒,從一個戰場之上衝鋒陷陣的猛將,變成了裝聾作啞的家翁。

但是代善是老奴一系,最長者,天然具有威望,黃臺吉在的時候,還能打壓。但是黃臺吉一去。代善就在確立順治的過程之中,有相當大的作用。甚至有人想擁立代善。

只是代善年紀大了,精力不濟,也沒有什麼野心了。做了和事老,確定必須黃臺吉之子,才能登基的原則。又將多爾袞扶上攝政王的位置上。

這並不是代善與多爾袞關係多好,而是時勢所迫。

在這一場風波之中,代善還折了一個兒子,一個孫子。

其中孫子還是一個郡王。

當然了,年代久遠,這兩人,到底是多爾袞設套裝進去的,還是代善大義滅親給弄死的,也說不清楚了。但是有一點可以相信,就是代善與多爾袞之間,並不是多親密的。

不過,代善對黃臺吉也是有心結的。

代善本是四大貝勒之首,被黃臺吉弄的不老,也要養老的地步,心中豈能沒有怨氣。不過,年紀大了,多爲滿清基業着想,所以大家都扶他做和事老。

接下來的是鄭親王濟爾哈朗。

按理說,鄭親王濟爾哈朗纔是多爾袞的主要政治對手。

蓋因濟爾哈朗在黃臺吉時期,很受黃臺吉重要,屢次統兵做戰。而且在順治登基後,受命輔政的,其實有兩王,也就是他鄭親王濟爾哈朗,還有睿親王多爾袞。

但是濟爾哈朗很快就退縮了,專門說道:“軍國大事,皆白於睿親王。”

主動的放棄了權力,纔有多爾袞的不可一世。

這固然有多爾袞咄咄逼人之態,但還有濟爾哈朗底子不硬的原因。

因爲,濟爾哈朗不是老奴的兒子。他是老奴兄弟。

而是老奴的親弟弟舒爾哈赤。

老奴起家時候本錢並不是太豐厚的,年輕的時候,自然要倚重親戚。所以舒爾哈赤手中也有不少兵力,只是舒爾哈赤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一次出戰,見兆頭不對,居然想退兵,也是老奴的長子諸英與代善幾乎是挾持着他出擊,纔得到大勝了。

老奴知道後,也就不讓他帶兵了。

只是當時老奴的勢力還是一個部落聯盟。舒爾哈赤被閒置,他很不願意,就與自己兩個兒子,商議離開老奴獨立一支,結果,被老奴發現,老奴怎麼能讓他拉走兵力,就殺了他兩個兒子。

幾乎半強制的將舒爾哈赤的兵力給留下來。

不久舒爾哈赤就死了。

這兵力留到了阿敏手中,對,就是四貝勒之一的阿敏。

在黃臺吉收攏權力的過程之中,代善的下場還是最好的,他們畢竟是兄弟。代善有識時務。莽古爾泰的下場最慘,在黃臺吉面前拔刀,所以他即便是老奴第五子,也不行。他死了黃臺吉也不放過。

莽古爾泰這一系,也就落寞了。莽古爾泰的兵力也被黃臺吉拿在手中了。

而阿敏與莽古爾泰差不多,說起來也稍好一些,黃臺吉定了阿敏十六宗大罪,將阿敏幽禁至死。

但是阿敏死了,阿敏從舒爾哈赤手中繼承過來的兵力,黃臺吉也不好直接納入自己的管理,畢竟也要注意吃相,於是乎,對黃臺吉的忠心耿耿的濟爾哈朗就得到了重用。

繼承了阿敏的遺產。

當然了,他繼承的是縮水的,決計不可能動搖黃臺吉至高無上的地位。

所以濟爾哈朗有今日,全靠黃臺吉提攜。也是因爲這個,在爭奪帝位之時,他想不支持豪格都不行。當然了,並非說豪格除卻濟爾哈朗之外,就沒有別的支持者了。

只是可惜。

以老奴留下的八王議政制度,真正的決定,就是宗室王公大臣會議之中決定的,所以黃臺吉很多大臣,都派不上用場。

再然後就是阿濟格,多鐸了。

這兩人就不多說了,多鐸與多爾袞的關係最好。阿濟格雖然有些跋扈,但與多爾袞,多鐸畢竟是親兄弟,還是站在多爾袞這一邊的。

其他的王爺還有不少。

比如與多爾袞當初爭鋒相對的肅親王豪格。

當初豪格能與多爾袞爭鋒相對,是因爲他是黃臺吉的長子,黃臺吉的舊臣都聚集在他的身邊。但是如今,黃臺吉舊臣有了新的效忠對象,自然是皇位上的順治。

所以豪格的地位大不如前了。

豪格也轉變成爲皇帝這邊的擁護着,即便多不甘心,但也不得不承認,他必須確保皇位在黃臺吉這一脈的手中,否則他將來只會更慘了。

還有裕親王碩塞。

他也是黃臺吉的兒子,不過他這個親王是剛剛封的,根本沒有什麼委望,做在哪裡不過是站了位置而已。

還有清廷其他的宗王,比如饒餘郡王,阿巴泰。衍喜郡王羅洛渾。

這兩個人正好代表了兩個極端。阿巴泰是典型的功老無封。他是老奴第七子,歷來功勞也不少,卻卡在郡王位置上,想來多立下一些功勞,就能封親王了。而羅洛渾這個郡王是繼承過來的。

繼承的不是別人。而是嶽託的。

而嶽託是代善的長子。

嶽託與代善之間,還是有一段公案的,嶽託之母死的早,代善待嶽託並不好,對嶽託,比他幾個弟弟差得多,被老奴知道了,老奴訓斥代善,並罷免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這就造成了,代善是老奴最年長的兒子,卻不是承位之人。

而嶽託也被黃臺吉重用,黃臺吉用嶽託來奪代善的兵權,一度將嶽託封爲親王。與代善並立。

當然了,嶽託的重要性還是不能與代善相比了,一旦代善不與黃臺吉爭權了,黃臺吉也投桃報李,將嶽託往下壓了壓,削爲克勤郡王,不過,黃臺吉對嶽託還是非常看重的,對嶽託僅僅是壓制一下,還有重要的意思。

卻不想天不假年。

嶽託死於行軍之中,也讓黃臺吉大爲傷感。

羅洛渾就是嶽託的兒子,繼承了嶽託的爵位。也是代善的孫子,嶽託在的時候,敢與代善不對付,但是羅洛渾這個小輩卻不敢,故而羅洛渾此刻就在代善身後伺候。

一副孝子賢孫的樣子。

至於其他的,還有些大臣在。不過,都是滿洲大臣,很少有漢臣,當然並非沒有,就是范文程與寧完我兩人,他們兩人也是金錢鼠尾的打扮,在滿人看來是自己人。與其他漢人官員不同。

多爾袞來了不久還沒有與諸王寒暄幾句,就聽道:“陛下駕到。”

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八章 立威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章 汝寧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四十章 瑣事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九十章 拼死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十二章 作坊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十章 凌濛初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四章 鄖陽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