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的張獻忠,已經是大西皇帝了。
就在襄陽大戰期間,準確的說是羅汝才稱帝之後,張獻忠也不甘示弱的稱帝了。一時間中華大地之上,有四個皇帝,大清順治皇帝,大夏皇帝,大明皇帝,還有大西皇帝了。
不過,很多人都沒有見大西皇帝看在眼裡。
張獻忠本來就有些發黃的臉,在怒氣之下,更顯得蠟黃無比,他咬着牙說道:“真以爲老張,不會殺人?”
此刻的張獻忠怒氣幾乎要滿溢出來了,一股邪火不知道該向什麼地方發。
他只覺得自己被人耍了。
張獻忠稱帝之後,頗有改弦易轍,禮賢下士之舉。想在四川建立根基。自然要安撫士紳,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四川各路士紳在張獻忠的刀下,自然該怎麼做。
張獻忠又是開科舉事,又是招募文官幕僚。很多大明官員原職留用。
但是時間一長,張獻忠就回過味來。
各府縣都在敷衍他。對,就是敷衍他。要徵的稅,拖欠的厲害。即便有一點,也跟打發叫花子一樣。而且張獻忠進入四川之後,幾乎無日不戰,因爲地理環境的原因,四川與湖廣雖然距離不遠,但幾乎是兩個戰場了。
張獻忠佔據成都之後,從流寇轉換爲政權,這種轉換讓張獻忠很不適用。甚至可以說,不是張獻忠不適用,連張獻忠所部大西軍也不適應。
在張獻忠領導之下,大西軍分進合擊,轉戰千里,這種打法,雖然艱苦,但是大西軍上下都已經適應了。
但是一進入成都之後,張獻忠立汪兆齡爲丞相。將所有軍隊,編爲一百二十個營,這一百二十個營,分別由他的四個義子負責,這還僅僅是張獻忠機動兵力,而打下一城,就會駐守兵馬。
而張獻忠的怒氣正是因爲各地駐守兵馬而來。
原因無他。之前的那些敷衍,張獻忠還能忍受。但是更多士紳爲明軍當內應,很多時候,就是大西軍攻下城池後,安頓好了,大西軍主力撤走之後,明軍一來,立即有內應將城池獻給明軍。
張獻忠的一番辛苦,就化爲烏有了。
也因爲張獻忠如此局面,他纔對羅汝才的書信,不爲所動。這年頭誰都不好過。
大西軍這樣來回救火,很是疲憊,而現在局勢越來越不好,張獻忠感覺到局面再持續下去,不要一年,這局勢就會被扭轉過來。
“陛下。”汪兆齡說道:“川人輕剽,不易臣服,而今局面不下辣手,不足以讓民心臣服。”
“這----”張獻忠沉吟一會兒,他倒不是不敢殺人,張獻忠嗜殺的名頭在,他不能說不將性命放在心上,但也是一個不怕殺人的主,死一些人,他根本不在意,說道:“如此真能收復川人嗎?”
汪兆齡說道:“要得人心,向來是恩威並施,如今陛下,恩有餘,而威尚無,這纔是川人叛伏不定的原因所在,而今朝廷已經派樊一蘅主持川東南軍務了,朝廷恐怕要大舉進攻了。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長沙朝廷的決斷,從某種意義上是相當滯後的。或者說,馬士英感受到了此地的戰機,才確定樊一蘅主持,爲的就是這一戰的主導權。
張獻忠眼睛一閃,微微咬牙說道:“汪先生,有何教朕?”
汪兆齡說道:“還請陛下,將各地降官明正典型。”
隨即汪兆齡列出一個名單,名單不長,卻都是各地有威望的人。張獻忠如果照着名單上殺人,說不上將川中士林一網打盡,但也殺戮非輕,而且殺的人都是讀書人。
不過,張獻忠看到最上面的幾個人,就是帶頭獻城的家眷,心中怒火中燒,說道:“好。”
張獻忠說道:“如今的局面,汪先生有什麼辦法破解嗎?”
汪兆齡說道:“川中不過是江山一角而已,而今曹營大勝清廷與襄陽,聲勢正旺,而陛下與曹營向來交好,何不與曹營結交,得到曹營的支持之後,我們在與朝廷交戰的時候,就多了幾分底氣。”
張獻忠聽汪兆齡說起曹營,心中頓時有些恍惚,他忽然想起了羅汝才。
看看大夏現在的局面,再看看成都現在的困局,一時間張獻忠有些恍惚。不知道在追憶着什麼,羅汝才與李自成的死訊,張獻忠早就知道了。當年義軍之中聲望最大的三個頭領,李自成,羅汝才,還有他張獻忠。
卻不想,不過數年光陰,故人已經不在了。
而羅汝才死後這一段時間,羅玉龍所做種種,讓張獻忠更是有一種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感覺,一時間張獻忠有一種華髮早生,時不我待的感覺。
“陛下,陛下-----”汪兆齡說道。
“哦。”張獻忠說道:“之前曹操寫信,讓朕派人在襄陽助戰,朕沒有答應,而今後臉皮求曹營,羅玉龍會答應下來嗎?”
汪兆齡說道:“請陛下不用擔心,曹營新主剛剛登基,能不能鎮住下面的驕兵悍將,還真不好說,陛下派人出使曹營,說不得正中羅玉龍的心意,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張獻忠不管怎麼說,也是一方勢力,雖然弱小了一些,但也有二十多萬大軍。佔據四川的精華地帶,是一個相當得力的諸侯。曹營現在雖然局勢不錯,有襄陽大勝之威,將大夏的名頭吹了出去。
但是大夏的名頭是大夏的,而不是剛剛登基的羅玉龍的,不,應該現在叫做羅瓏了。畢竟爲了避諱,皇帝登基之後,改名已經是慣例了。都是將名字改爲生僻字。
而大夏的戰略形態其實並不是太好的,對內,有軍閥割據,與高傑,鄭芝龍,對外,南北都有漫長的戰線,如果處處設防的話,百萬大軍都打不住。這樣腹背受敵的局面。
的確算不得一個好。
所以張獻忠主動與大夏結盟。如此一來大夏得了西邊強援,一時間西側無憂。而張獻忠得到了大夏的支持,哪怕這個支持僅僅是物資上的支持,就足夠張獻忠用了。
畢竟佔據整個江南的大夏,在財政之上,是幾方勢力之中最好的一個。
二來,與張獻忠結盟,可以說給羅瓏政治上加分不少,讓羅瓏在大夏之中,有更多的話語權。這樣的事情,汪兆齡想不到羅瓏怎麼會不答應的。
張獻忠想了想,說道:“那麼派人過去?”
之前,羅汝才的喪事,張獻忠僅僅是派了一個使者而已,倒不是不重視。而是張獻忠麾下的主要將領都是他的得力助手,一時間走不開。禮節性的拜訪,不用多做考慮。
而今是商議雙方的聯盟的大計,就必須派出一個有分量的人。
汪兆齡說道:“以臣之間,在四位殿下之中選一個。”
張獻忠瞬間明白汪兆齡的心思,原因無他,張獻忠四個義子在義軍之中也算是非常有名的。而且在獻曹合營的時候,都很有名了,故而他們在曹營之中,也有自己的人脈。
後進之輩,要麼當初是無名小輩,要麼是文人,根本與曹營攀不上關係。
張獻忠想了想說道:“讓文秀去吧。朕須臾離不開可望,而定國的性子,太過直了些。不適合這樣的事,也就文秀適合。能奇這時候在外面征戰,等不了他回來了。就文秀吧。”
張獻忠確定下來,汪兆齡其實更想孫可望去,但也不敢說什麼,立即確定劉文秀交卸了差事,領命東去。